数学竞赛

2024-05-10 20:36

1. 数学竞赛

选择题专题
 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
1、方程x2 = 2x的解是(   )  A、x=2  B、x1=,x2= 0  C、x1=2,x2=0  D、x =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      )
  A、     B、     C、   D、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    )A、x=1 B、x=-1  C、, D、
4、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m2-m的值等于(  )
A.-1    B.0    C.1    D.2
5、下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A、    B、   C、   D、
 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 m<-1   C.m≤1    D.m>1 
7、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是(   )A.3 B.2 C.1 D.-1
9、学校计划将120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读书小组,若每个小组比原计划多1人,则要比原计划少分出6个小组,那么原计划要分成的小组数是(   ) A、40  B、30  C、24 D、20
10、如图,宽为50 cm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400 cm2   B. 500 cm2  C. 600 cm2   D. 4000 cm2
11、某超市进了一批商品,每件进价为a元,若要获利25%,
则每件商品的零售价应定为(   )
A、  B、  C、 D、
12、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40元,设这件商品 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x·40%×80%=240       B. x(1+40%)×80%=240  
C. 240×40%×80%=x       D. x·40%=240×80%
13、S型电视机经过连续两次降价,每台售价由原来的1500元降到了980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1500 (1+x)2=980   B.980(1+x)2=1500   C.1500 (1-x)2=980   D.980(1-x)2=1500 
14、某施工队挖掘一条长96米的隧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挖多少米?若设原计划每天挖米,则依题意列出正确的方程为(   )
A、;  B、;  C、;  D、 
15、不等式2-x1      B.x>-1      C.x<1      D.x<-1
16、不等式2x>3-x的解集是(   ) A、x>3  B、x1    D、x<1
17、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 (a+1) x>a+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 a>0    B. a-1    D. a<-1
18、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21、图2是甲、乙、丙三人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支点在中点处),则甲的体重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3  B、≥3   C、>-3   D、≥-3
23、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1 C.x≥1 D.x>0
24、函数y=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且x≠2 B、x≠2 C、x>1且x≠2 D、全体实数
25、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B两点,则
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2 C、-1<x<0,或x>2  D、x<-1,或0<x<2
26、用一水管向图中容器内持续注水,若单位时间内注入的水量
保持不变,则在注满容器的过程中,容器内水面升高的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慢  C、越来越快  D、快慢交替变化
27、将直线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  B.  C.  D.
28、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29、如图,P1、P2、P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1A10、P2A20、P3A30,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    ).
A、S1<S2<S3   B、S2<S1<S3   C、S1<S3<S2     D、S1=S2=S3
30、若双曲线经过点A(m,-2m),则m的值为(     )
A、        B、3         C、         D、
31、函数y=(k≠0)的图象过点(2,-2),则此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A、第一、三象限    B、第三、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二、四象限
32、 点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33、点A(,)在第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4、若a>0,则点P(-a,2)应在(   )A.第—象限内 B.第二象限内 C.第三象限内 D.第四象限内
35、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    ).
A、     B、    C、     D、
36、反比例函数y=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
一点,MP垂直x轴于点P,如果△MOP的面积为1,那么k的值是(  )
A) 1    (B) 2    (C) 4     (D)
37、在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1,1),在x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8、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
交点个数是(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零个
39、如图2,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
A、(3,3)  B、(-3,3)    C、(3,-3)D、(-3,-3)
4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
A、(2,1)    B、(2,-1)    C、(-2,1)    D、(-2,-1)
41、(1,3)关于原点过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3)   (B)(-1,-3)   (C)(1,-3)  (D)(3,1)
 42、一次函数y=kx+b 满足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3、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44、现往一塑料圆柱形杯子(重量忽略不计)中匀速注水,已知10秒钟能注满杯子,之后注入的水会溢出,下列四个图象中,能反映从注水开始,15秒内注水时间t与杯底压强P的图象是(   ) 
 
45、已知点A(2,0)、点B(-,0)、点C(0,1),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6、一根蜡烛长20cm,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cm,燃烧时剩下的长度为y(cm)与燃烧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为下图中的(  )
 
47、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的图象的
一个交点坐标为(2,4).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A.(-2,-4)B.(-2,4)C.(-4,-2)D.(2,-4)
48、函数是(   )
A、一次函数 B、二次函数 C、正比例函数  D、反比例函数 
49、二次函数y=(x-1)2+2的最小值是(    )A、-2  B、2    C、-1   D、1
 50、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x=-2      B.x=4     C.x=2     D.x=-4
51、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x=-1 B、x=1  C、x=-2  D、x=2
 5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2,3)      B、(2,3)    C、(-2,-3)    D、(2,-3)
53、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新的图象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是(  )
 A、  B、    C、  D、
54、若二次函数,当x取,(≠)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时,函数值为(     )      A、a+c     B、a-c     C、-c     D、c

数学竞赛

2. 数学竞赛

无图啊,-----M------ E----D---C---B---A---0----------->   这样的图吗 

两个整数点靠原点第一个整数点是
A=m/7,B=2m/7,C=3m/7,D=4m/7,E=5m/7,F=6m/7
A是整数则BCDEF全整数           矛盾

B是整数则DF全整数               矛盾

C是整数则F为整数                 3m/7  6m/7为整数,其他不是整数
第二个整数点是D
4m/7-3m/7为整数 m/7=A为整数,矛盾
第二个整数点是E
5m/7-3m/7为整数 2m/7=B为整数,矛盾

D是整数
第二个整数点是E
5m/7-4m/7为整数 m/7=A为整数,矛盾
第二个整数点是F
6m/7-4m/7为整数 2m/7=B为整数,矛盾

E是整数
第二个整数点是F
6m/7-5m/7为整数 m/7=A为整数,矛盾

综上所述只有C,F为整数点
C=3m/7分别取值
C=-1时   m=-7/3
C=-2时 m=-14/3
C=-3时 m=-7 (舍去,有其他点为整数)
C=-4时 m=-28/3
C=-5时 m=-35/3 与m>-10矛盾 C<-5以后一样

m可以取的不同值有( 3)个,m的最小值是( -28/3  ).

3. 数学竞赛

解答:
由XY=XZ+3得3=X(Y-Z);
而X,Y,Z都是正整数,所以必有X=1,Y-Z=3或X=3,Y-Z=1;
当X=1,Y-Z=3时,由YZ=XY+XZ-7得,Z(Z+3)=2Z-4,即Z^2+Z+4=0,这样的正整数Z不存在;当X=3,Y-Z=1时,由YZ=XY+XZ-7得,Z(Z+1)=6Z-4,即Z^2-5Z+4,解得Z1=1,Z2=4;
当Z=1时,Y=2;当Z=4时,Y=5;所以纸盒需要多少纸板就是面积为2X(XY+YZ+XZ)=22或94。

数学竞赛

4. 数学竞赛

正解: 4   (a、b分别取2和4的时候可得此结果);
  暂时只解出来了这一组额…… 

 (貌似a、b分别为4和10结果仍为4) 

个人文字功力有限,对于文字描述思路过程实在是有心无力了,还请见谅……

5. 数学竞赛

解:设5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1,b1),(a2,b2),(a3,b3),(a4,b4),(a5,b5).由于均为整点,则a1-5,b1-5都为整数。
   假设A,B分别代表奇数和偶数,横坐标或A或B,有2种可能;纵坐标也是或A或B,有2种可能。任意整点的奇偶形态最多有2×2=4种:
 (A,A),(A,B),(B,A),(B,B)。根据抽屉原理,该5个点中必有2个点奇偶形态重合。
  该2个奇偶形态重合点连线的的中点横坐标是该两点横坐标之和的一半,纵坐标是该两点纵坐标之和的一半。由于A+A=B,为偶数;B+B=B,仍为偶数,所以无论哪种重合方式,该两点连线的中点的横纵坐标都是某个偶数的一半,故该两点的连线的中点为整点。 
   综上,原题得证。

数学竞赛

6. 数学竞赛

设原四位数可以表示为abcd;
b+d=12;
a+c=9;
(1000c+100d+10a+b)-(1000a+100b+10c+d)=2376;
a的取值为1,2,3,4,5,6,7,8,9;
b,c,d的取值为0,1,2,3,4,5,6,7,8,9;
利用上述三个方程与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以解出原数。
方法为:分别让a的值为:1,2,3,4,5,6,7,8,9;代入方程解出bcd看是否满足条件。逐个验证一遍即可。

7. 数学竞赛

设答对的题数为a,答错的题数为b,不答的题数为c。由题意知,a+b+c=20
参加比赛得分的总和为:
5a-b-c=6a-(a+b+c)=6a-20=2(3a-10)
所以参加比赛得分的总和一定是偶数。

数学竞赛

8. 数学竞赛

答案:10.5分
方法为图解。
过程:
作图如下:
(1)横坐标代表人数,纵坐标代表平均分数;
(2)调整前,二等奖为20人,其平均分数为AC线所示,
     调整前,二等奖的总分为浅蓝色矩形ABDC的面积所示。
(3)调整前,原是一等奖后被分出来的4个人的平均分如图EF线所示;
     这4个人的总分为蓝色矩形EDGF的面积所示。
(4)调整前,除了后分出来的4人外,一等奖还有6人,
     他们的平均分如图HI线所示;
     他们的总分为绿色矩形HGJI的面积所示。
(5)因为数学竞赛是按照分数高低来排名的,
     则一等奖中的后4名肯定要比前面6个人的分数低。
     所以调整前一等奖10个人的平均分
     一定比4个人的平均分高,比6个人的平均分低,
     调整前,一等奖的平均分数为PQ线所示。
     调整前,一等奖的总分为矩形KDJQ所示。
题目所求为: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多少分
即求:图中虚线一和虚线二之间的距离,即线PA的长度。
(6)调整后,二等奖的平均分肯定比原先是一等奖的4个人的低,
     比原来二等奖的20个人高,如图RN线所示。
注意:图中矩形ELNF和矩形RACL的面积是相等的。
因为:调整后二等奖的总分为矩形RBGN的面积
      而调整后二等奖的总分是
      浅蓝色矩形ABDC的面积加上蓝色矩形EDGF的面积。
(7)调整后,一等奖的6个人的平均分就是开始那6个人的平均分,
     如图HI线所示。
注意:图中矩形HMQI和矩形KEFM的面积是相等的。
因为:调整后一等奖的总分为绿色矩形HGJI的面积
      而调整前一等奖的总分是矩形KDJQ的面积。
      
开始解题……
(1)因为:二等奖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1分
     所以:图中RN线比AC线高1分
     即:RA=LC=NO=1分
(2)因为:一等奖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
     所以:图中HI线比PQ线高3分
     即:HM=IQ=3分
(3)矩形KEFM的面积=矩形HMQI的面积
     =HM×MQ=3分×6人=18(分·人)
     又已知EF=4人
     故:MF=KE=18/4=4.5分
(4)矩形ELNF的面积=矩形RACL的面积
     =RA×BD=1分×20人=20(分·人)
     又已知EF=4人
     故:FN=EL=20/4=5分
所以:PA=MF+FN+NO=4.5分+5分+1分=10.5分
为所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