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2024-05-18 17:50

1.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出自《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全文(节选)如下: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如下:
所以能举秋毫算不上力大,能见日月算不上眼明,能听见雷声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打仗的人,是战胜于那些容易被战胜得敌人。因此,善战者打了胜仗,没有什么聪明与勇敢的名声,所以他们能够取得胜利而没有失误和差错。
没有失误和差错,是因为他们所采取的作战措施本身就是胜利的,已经赢得了那已处在必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战者,是立于不败之地,而又不放过导致敌人失败的机会。
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然后才取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则是先去匆忙交战然后才去争取胜利。善战者,修明政治并保持法度,所以能够掌握胜败的主动权。

扩展资料: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
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2.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在《形篇》中提出“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对此,很多人认为战前必操可胜之权,然后才敢于一战,还有人认为这与《始计篇》提出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是一个意思。历代注孙子也大多是这种观点。比如,唐代的杜牧在注释此句时,认为“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士练卒击殴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宋代的梅尧臣注为“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胜,胜可得乎?”宋代张预则引用《尉镣子》加以注述,尉镣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此之谓也。
我看,以上看法似未合于战道,是对孙子这句名言的误解。在战争中,胜负往往出人意料之外。战前,敌我双方都自料操必胜之权,必敢于一战。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战前自以为必胜的一方,常常吃了败仗。胜负诸条件,既有作战计划之优劣,作战实力之强弱,士气之盛衰,又有作战过程中,双方指挥员在对抗过程中心智与胆略的较量。作战计划之优劣在某种情况下是相对的,因为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很少有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加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作战实力的强弱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相对的,因为实力再强大,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不出来,比如被分割、失去指挥、相互影响和牵制等,在关键点上能够发挥的实力就很有限了;士气之盛衰对作战胜负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因为士气旺盛的反面就是骄怠,骄兵必败,如楚将之“灭此朝食”而卒溃师。
对于此点,林彪在1934年5月4日曾论述道:“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着,但胜利的取得还要靠着在战争中各级在各种情况中有正确的决心和动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首先统一作战指挥的原则,这样才能保障在战斗的经过中,上级的决心能为下级了解,下级的机断才能合乎上级的企图,各部之间才能有很好的协同动作,在战斗中,虽通信联络不好,亦不致发生动作上的决心上的不一致。”林彪在1947年4月讲道:“ 战争的胜利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力量,二是力量的使用。前者属于物质性的,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即是战术问题。”林彪在1947年9月讲道:“虽然在战斗过程中遇见种种困难,表面看来好似没有胜利的可能的样子,这时就应想到敌人的伤亡,敌人的混乱,敌人的恐慌,而坚决地打下去,对敌人的增援虽然应当顾虑和作适当的对付办法,但主要的是不要太顾虑,如果仗打到一半遇到困难的时侯,就轻易撤下来,那就损伤了士气,同时失掉了胜利机会,如果继续坚持打下去,即令打不下也至多是多一点伤亡,但绝大多数的场合是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指挥员的顽强性,就表现在这种时侯。”林彪在1947年10月又论述道:“胜利把握有了七分,应该说基本上是有利了,如果再加上我们死打硬拼的勇敢和战术指挥相结合,一定可以克服那三分冒险,而争取达到十分胜利。”
总之,林彪的思想就是,胜利在战前经过筹算有个大概的把握,大约也就是不到七成的把握,从来或很少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或是包打赢的仗。凡是作战,必有风险,指挥员的智慧与胆略,可以在交战中扩大七成的把握,消除三分风险,反之,如果拙于临机决胜或是耐心、韧性不够,不但要失去原有的七成把握,反而将原来的三分风险放大到十分,输的一干二净。
西方历史上也有个先胜后败的著名战例,即马伦哥战役。马伦哥之战,拿破仑指挥的法军约二万六千人,梅拉斯指挥的奥地利军约为三万余人。战役初期,奥军锐不可挡,直扑法军阵地,在很短的时间内,于上午十时完全攻占了马伦哥,法军左右两翼都已陷人困境,人员损失惨重,弹药消耗将尽,士气已经大大低落。最后,在奥军不断增强的压力下,法军被迫全线后退。到了下午二时,法军的失败看来将成定局,因为它的预备队早已用完,还可用来进行射击的火炮,总共只剩下五门。此时,奥军统帅梅拉斯认为大局已定,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名信使,前往维也纳报捷,报告奥军在马伦哥平原大获全胜,曾经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已被彻底击败,缴获的战利品和捉到的俘虏很多,目前尚未计数。同时,他将指挥权交给参谋长察赫,自己离开战场,返回亚历山大里亚。这时,不管是法军部队还是指挥机关,确实陷在一片混乱之中。人们惶惶不安,形势极其严重。但身在前线的拿破仑认为,战斗井没有最后结束,还有最后获胜的一线希望。由于抱着这种信念,他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下去,任何人不得继续后退。到了下午五时,正当法军接近崩溃的时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法军援军赶到了战场,并带来了13门火炮。拿破仑在发起反攻之前,集中18门火炮向奥军进行猛烈射击,而此时的奥军由于认为胜利已经稳拿到手了,正在现地休息和用饭。在法军火炮的猛烈轰击之下,奥军的队形顿时大乱。拿破仑收集残兵,奋力发起反击,奥军很快陷入了混乱,由于失去指挥,最终导致了全线的溃退。
总之,我们只能认为,第一,胜败可以预测,即“胜可知而不可为”,“多算胜,少算不胜”;第二,胜算比较大则可以开战,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第三,胜利要在作战过程中争取,谁也不能包打赢,即“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战争之道,与做算术题不一样,一定的公式必然得出一定的结论,战争犹如周易阴阳变化之道一样,其为道也屡迁,周流六虚,变动无常,谁如果一定要以固定、肯定、必然的眼光去看待战争,以固定、肯定、必然的思维去把握战争,他只能当赵括了。如蔺相如言,“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3.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关注公众号:梵一工作室,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4.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要打胜仗就必须先做好取胜的万全准备,才能开战。
  
 但近日读许岑公众号文章,又对这句话又有新的理解。
  
 许岑把“胜”看作目标,而把“战”看作练习。也就是说,必须先有一个明确而紧迫的目标,然后才进入无尽的练习。如果先进入无尽的练习,再寻找目标,很可能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放弃。
  
 两种解释讲的不同意思。一个讲重点在准备,先准备到足够好,再去开战。一个讲必须先有目标,没有目标,再准备也是徒劳。
  
 但细细想来,这两种意思又都非常合理。前者虽然讲重在准备,但也是有目标的——取胜,而取胜势必关系到你的对手信息,包括你的敌人是谁、他的优势、劣势,你将在何时何地与之交手等。只有明确了这些,你的准备才是有重点的。而后者虽然重点讲目标,但也突出准备——无尽的准备,当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进入无尽的准备早日实现目标。
  
 由此看来,表面矛盾的两种解释,其实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目标与准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管是忽视其中的哪一个方面,都不可取。
  
 对于两者的强调,因人而异,如果你是准备型,应该更加强调目标——明确而紧迫的目标。这样,你才不会陷入无尽的准备而无法脱身。如果你是冲动型,那么最好想想准备,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干不迟。
  
 就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言,可能更多要强调的是目标。因为,我们从小一直在准备,从小学准备到中学,从中学准备到大学,自小听父母说你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有好生活。可以说是为了将来美好生活准备了十几年。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让我们觉得要做一件事,似乎没有长期的准备根本就不可能,却忘了准备与目标是匹配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准备就永远没有止境,也不可能充分。
  
 曾有一段时间想学英语,把英语好好学一下,但没有明确目标,只是想把新概念英语给背完,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提升一下。后来就是,背完半册就没有后来了。
  
 对于学习而言,其实最好的目标应该是作品。你想学设计,那就应该瞄准做出几个精美作品来展示;你想要学英语,那就应该用英语写出你的论文或日记;你想学唱歌,那就瞄准在某次聚会上欢歌一曲。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没有目的地,那么走哪条路都是错的 。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的学习没有产品,那么花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
  
 新年开工第一天,以此篇与爱学习的你共勉。

5.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

直译就是----处于胜利地位的军队通过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向敌人挑战展开进攻,处于失败地位的军队被迫先行作战然后设法谋求胜利的态势转向防守。
不管是部队作战,还是人生处世,都是一样的道理.都要首先做到有所准备,充分准备,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做好一切准备,努力学习,掌握一切技能,学习一切知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了的时候能够抓住,把握住,不让机会流失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否则,毫无准备,机会来了的时候也抓不住.人生的机遇并不多,有些机会可能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光顾你了.所以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因此,让我们深刻理解孙子兵法的思想内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吧!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

6.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翻译。

出自《孙子兵法》。
原文是: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解释:赢了,不要太高兴;输了,也不要太气馁。 心有大志但在表面却很平常(看不出来)的人,可以封很大的官。

扩展资料《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孙子兵书》、《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百度百科

7.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意思是: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形篇》。
节选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
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过人的智慧,也没有勇武显赫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扩展资料
孙子说过,善于作战的将领,他首先使自己一定不会被对敌战胜,但是不一定保证自己能战胜对敌。所以,成功可以预见,而不能强求。当无法战胜对敌时,就先防守,如果对敌有可乘之机,我方能够取胜,就采取主动进攻。
防守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进攻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充分。善于进攻的将领,他的部队出击如同神兵从天而降,使对敌猝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从而获得全胜。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入关灭秦,打到了晓关(今西安蓝田县城南)。晓关是从中原进入秦都咸阳的交通要道,也是秦军设防的最后一道关卡。此时,秦军的兵力尚存,除了秦王子婴派来驻守峣关的兵力外,还有一部分在岭南诸郡,另一部分由驻守在塞北的蒙恬率领,有百万之众。
刘邦手下只有两万兵力,远远不如秦军,但他求胜心切,想立刻率军攻打峣关。刘邦的谋士张良认为不妥,他说:“秦军的力量还很强大,不能轻举妄动。虽然据守晓关的敌军只是一部分兵力而已,但他们扼守险要,占据地理优势。”
“为防不测,请您先让郦食其带上黄金宝物,去跟晓关的秦军守将谈和。我听说晓关的守将是个贪财好利的市居夫,应该很容易说服。与此同时,我们在晓关周围增设疑兵,虚张声势,使对敌不明虚实。对敌以为我们兵多,必定投降。”
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派郦食其带上厚礼去与秦守将说和。郦食其对晓关守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说服了他。守将答应与刘邦联合,攻入咸阳。刘邦十分高兴,打算等待时机,联合晓关的秦军进攻咸阳。
张良这时候却改变了作战计划,他对刘邦说:“秦军将领虽然投降于我们,但我们不能保证他的部下也会跟他反叛秦朝。如果作战中他的士兵反悔,我们就会反被敌军攻击。敌军现在已与我们谈和,必定放松了戒备。我们不如趁机攻打他们,定可以取胜。”
刘邦赞同张良的计策,率军攻入峣关。此前,刘邦安排了疑兵在山头造势,让秦军误认为他们的士兵众多。如今刘邦突然率军攻来,秦军大惊而不知所措。秦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蓝田。
刘邦率兵追击,一路严令士兵不得干扰百姓,以收拢民心。结果,刘邦的军队赢得了秦地百姓的支持,他顺利地引兵绕过峣关,打败蓝田的秦军,最终攻入了咸阳。
秦军大势已去,秦三世子婴只好投降。刘邦曾说,张良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峣关这一战,充分体现了张良的用兵才能。他不像刘邦那样,未做分析就想进攻。他先对敌我形势做了分析,认为己方成功的把握不是很大,于是先创造条件,让郦食其去说和,增设疑兵威慑对敌,使自己一方先立于不败之地。
张良防患于未然,且让敌军不知道我军虚实,这战略正应了孙子所说的善于防守的人,基本都是成大事者。等到对敌同意和解而松懈之时,张良却再次分析,改变对策,让刘邦率兵突击。刘邦军队如“动于九天之上”对敌猝不及防。
张良这一战的总体带兵打仗的技巧,正符合孙子的作战思想:让先让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才能让自己处于不败的前提,因此刘邦率领的军队得以大获全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军形篇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8.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何处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军形篇》
  意思就是: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
  用现在的话胜利之师不打无准备之仗。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归纳起来: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附军形篇的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附军形篇的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捕捉战机战胜敌人。做到不可战胜,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敌人出现空隙,就乘机击破它。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不一定使敌人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战胜敌人,就要进攻。采取防守,是因为条件不充分;进攻敌人,是因为时机成熟。所以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军队如同深藏在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敌措手不及。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能获得全面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败敌人而普天下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好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卓越的智慧,也没有勇武的名声。他们进行战争的胜利不会有差错,之所以不会出现差错,是因为他们作战的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上,是战胜了在气势上已失败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进攻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的条件然后再交战,失败之军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就能够主宰战争胜负的命运。 
  兵法上有五项原则: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度产生于土地的广狭,土地幅员广阔与否决定物资的多少,军赋的多寡决定兵员的数量,兵员的数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的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攻击弱小的敌人;而败军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