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有哪些宽容的故事?

2024-05-04 15:01

1. 历史里有哪些宽容的故事?

一、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二、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三、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 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四、郭子仪宽宏大义
唐代的郭子仪,戎马一生,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中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郭子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率军收复了洛阳、长安两京,唐肃宗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后来,唐朝将领仆固怀恩反叛朝廷,率领朔方军,并招引回纥、吐蕃等共十万兵马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际,朝廷恢复和加封郭子仪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
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因郭子仪曾带过朔方兵,朔方兵对郭子仪十分爱戴,当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帐下,回纥、吐蕃见此不战而退,仆固怀恩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避难。郭子仪得胜而归,他对于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朝廷不允,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
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再次招引回纥、吐蕃、党项等三十万兵马,直取长安而来,京师震惊恐慌。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回来,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叛军。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
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暴病而死。郭子仪见此情景,就单人匹马去见回纥主将,晓之以理,说服了其与唐军联合,在灵武大破吐蕃,使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当时人都非常敬佩郭子仪,就连回纥、吐蕃也称他为神人,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
郭子仪以身作则,爱护百姓。当时连年战乱,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难,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亲自带兵屯田,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
战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做为上司,他为人宽简,善于培养人才,他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后来都因功位至将相。郭子仪福泽绵长,集富贵寿考于一身,子孙显贵安泰,人们都说是其宽仁得到的福报。史书对其评价:“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猗欢汾阳,功扶昊苍。秉仁蹈义,铁石心肠。四海静乱,五福其昌。为臣之节,敢告忠良。”(《资治通鉴》)
五、楚王的宽容
一次,楚庄王由于打了大胜仗,十分欢快,便在宫中设昌大晚宴,接待群臣,宫中一片如火如荼。楚王也兴趣昂扬,叫出本身最溺爱的妃子许姬,轮番着替群臣斟酒助兴。
突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烛炬被风吹灭,宫中立即黝黑一片。暗中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许姬便随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从速摆脱分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旁告知庄王说:“有人想趁暗中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叮咛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措置。”
庄王说:“且慢!今天我请大师来饮酒,酒后掉礼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再说,众位将士为国效率,我怎样能为了显示你的纯洁而屈辱我的将士呢?”说完,庄王若无其事地对世人喊道:“列位,今天寡人请大师饮酒,大师必然要尽兴,请大师都把帽缨拔失落,不拔失落帽缨不足以尽欢!”
因而群臣都拔失落本身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烛炬,宫中一片欢笑,世人尽欢而散。3年后,晋国加害楚国,楚庄王亲身带兵迎战。交兵中,庄王发现本身军中有一员将官,老是不屈不挠,冲杀在前,所向披靡。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昂扬。此次交兵,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寡人见你此次战役奋勇异常,寡人常日仿佛并未对你有过甚么特别益处,你是为何如斯拼命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覆说:“3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掉礼,本该正法,可是大王不但没有究查、问罪,反而还想法保全我的体面,臣深深打动,对大王的恩义服膺在心。从那时起,我就时刻筹办用本身的生命来酬报大王的恩义。
此次上疆场,恰是我建功报恩的机遇,所以我才不吝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大王,臣就是3年前阿谁被王妃拔失落帽缨的罪人啊!”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打动。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经是泣不成声。

历史里有哪些宽容的故事?

2. 宽容的历史故事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是一种美德。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篇1  
    战国时期,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楚两国都设有边亭,两国边亭的人员各自种了一块瓜田。梁人十分勤劳,多次给瓜田浇水灌溉,他们种的瓜长势很好。而楚人懒惰,给瓜田浇水灌溉的次数少,他们种的瓜长势不好。 
 
    楚人出于妒嫉,深夜里去践踏和扯断梁人的瓜藤。梁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准备也去践踏楚人的瓜藤,宋就听后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我告诉你们一个办法,每晚派人暗中为楚人浇灌他们的瓜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人早晨到瓜田一看,发现已经浇灌过了。就这样,在梁人的帮助下,楚亭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楚人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访,知道原来是梁人干的,于是大受震撼,便把这件事报告给楚国朝廷。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感到很惭愧,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亭人员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后来多次称赞梁王讲信义。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妥善处理边亭瓜田事件开始的。 
 
  
     篇2  
    三国时蜀国,诸葛亮去世后,蜀主刘禅遵诸葛亮遗表任用蒋琬为相主持朝政。当时,蜀国新丧主帅,外有强敌压境,朝内惶惧不安,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心存大局,“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蒋琬为人宽厚,他的属下东曹掾杨戏性格孤傲,讷于言语。蒋琬与他交谈时,他经常不作回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过分了吧!”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称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也一直流传下来。 
 
    又督农杨敏曾说蒋琬:“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说他做事比起前任丞相差之太远。有人告诉蒋琬,主管官吏要求将其治罪,蒋琬却不追究,说:“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后来这人犯事,别人都以为蒋琬会借机报复,但蒋琬反而大度的为他求情。别人忍不住为他抱不平,他却心平气和的说:“我本来就不如前任丞相,这是事实呀,谁都知道,有什么怕人说的。对于他今天犯了事,我只是希望能够秉公对待啊。” 
 
    蒋琬为相期间,遵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赢得了众人的敬服。 
     篇3  
    《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 
 
    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看过的人还: 
 
  1.宽容成就成功的故事 宽容赢得成功的故事 
 
  2.成功离不开宽容的故事3个 
 
  3.关于古代名人故事 
 
  4.2016年关于世界宽容日演讲稿 
 
  5.关于世界宽容日主题演讲稿 
 
  6.历史故事的读后感

3.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一、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齐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
之后,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鲍叔牙出面制止别人的耻笑,说管仲之因此这样做,是正因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
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此刻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
二、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正因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三、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之后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四、"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联,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五、郑板桥与小偷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件,床头金银无半分。
出门休惹黄尾狗,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因当潍县县令时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但他身心释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随身只带黄狗一只,书卷几箱,兰花一盆,悠悠然来到扬州定居。
一夜,天色阴沉,下起了毛毛细雨。劳作的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郑板桥却辗转难眠,忽听房门响动,只见一小偷闪进屋内,板桥心神有些慌乱,想呼救,又怕惹恼小偷,自讨苦吃。转念一想,计上心来。便喃喃低吟;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忙着搜寻物件的小偷一听,心想,坏了,让主人发现了。刚刚转身要走,又听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分。小偷听明白了,是个只会读书的穷光蛋,还是赶快逃走吧,转身出门,有听提醒道;出门休惹黄尾犬。
小偷心想,院门不能走了。还是跳墙跑吧。此时又听房内警告;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抬头发现墙头上果然放着一盆兰花。于是避开兰花盆纵身跃上墙头。刚要缩身跳下,又听屋内高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小偷一听乐了。真是一个好心肠的诗书君子。

扩展资料:
我们要提倡宽容精神,因为宽容待人有着积极的健康意义。近几年,在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突起一门叫“宽容学”的新学科,专门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对人宽容心态与自身健康的联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证据确凿的是,人的宽容品格对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不宽容”状态对身心产生不良压力,这种“不宽容”交织着苦恼、愤怒、敌意、不满、仇恨和恐惧,还有强烈的自卑和自弃,使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和激素紊乱等,从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减退,甚至可能会伤害神经功能和记忆力。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宽容是如何具体调理身心健康的,但好处却显而易见,如宽容者更快乐和更健康长寿。
据推测,人类的“情感宽容”可能是一种“接受和宽厚的本性”,使人类不会在一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上纠缠不休或没完没了,而是向前看,对未来充满希望。宽容应该融合于人格和品质之中,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态,而不仅是对某事的简单回应。
宽容的品格是需要后天培育和修养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和媒体的引导,社会形成风气,非常重要。例如,现代的人应过着一种多元和平衡的生活,而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托在一种追求上,往往最终是痛苦的。而社会对幸福和成功的认同只有一个标准,如挣大钱发大财或出人头地,结果只能是不宽容。
我们要强调,日复一日“心不宽”对个人身心健康微小危害的“积聚效应”;更要警惕,全社会“心不宽”的“爆发效应”。如此,提倡宽容,也就是“多个态度多条路”,为社会和自个拓宽畅快呼吸的空间。
参考资料:人民网-把宽容列入生活常态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4. 关于宽容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廉颇嫉妒蔺相如认为自己的功劳比他大但是官位却没有他高,但蔺相如不和他计较,蔺相如认为正是因为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国才不敢侵犯,廉颇负荆请罪,造就“将相和”这一段佳话,促成了赵国固若金汤的强盛时期。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5.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一、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二、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
  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三、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 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四、郭子仪宽宏大义
  唐代的郭子仪,戎马一生,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中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郭子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率军收复了洛阳、长安两京,唐肃宗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后来,唐朝将领仆固怀恩反叛朝廷,率领朔方军,并招引回纥、吐蕃等共十万兵马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际,朝廷恢复和加封郭子仪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
  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途径,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
  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
  因郭子仪曾带过朔方兵,朔方兵对郭子仪十分爱戴,当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帐下,回纥、吐蕃见此不战而退,仆固怀恩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避难。
  郭子仪得胜而归,他对于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朝廷不允,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
  唐代宗时,仆固怀恩再次招引回纥、吐蕃、党项等三十万兵马,直取长安而来,京师震惊恐慌。
  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回来,屯驻长安北面的泾阳城,抵御叛军。
  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
  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暴病而死。
  郭子仪见此情景,就单人匹马去见回纥主将,晓之以理,说服了其与唐军联合,在灵武大破吐蕃,使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当时人都非常敬佩郭子仪,就连回纥、吐蕃也称他为神人,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
  郭子仪以身作则,爱护百姓。
  当时连年战乱,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难,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亲自带兵屯田,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
  战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做为上司,他为人宽简,善于培养人才,他提拔的部下中有六十多人,后来都因功位至将相。
  郭子仪福泽绵长,集富贵寿考于一身,子孙显贵安泰,人们都说是其宽仁得到的福报。
  史书对其评价:“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猗欢汾阳,功扶昊苍。
  秉仁蹈义,铁石心肠。
  四海静乱,五福其昌。
  为臣之节,敢告忠良。
  ”(《资治通鉴》)
  五、楚王的宽容
  一次,楚庄王由于打了大胜仗,十分欢快,便在宫中设昌大晚宴,接待群臣,宫中一片如火如荼。
  楚王也兴趣昂扬,叫出本身最溺爱的妃子许姬,轮番着替群臣斟酒助兴。
  突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烛炬被风吹灭,宫中立即黝黑一片。
  暗中中,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
  许姬便随手拔下那人的帽缨并从速摆脱分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旁告知庄王说:“有人想趁暗中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叮咛点灯,看谁没有帽缨就把他抓起来措置。”
  庄王说:“且慢!今天我请大师来饮酒,酒后掉礼是常有的事,不宜怪罪。
  再说,众位将士为国效率,我怎样能为了显示你的纯洁而屈辱我的将士呢?”说完,庄王若无其事地对世人喊道:“列位,今天寡人请大师饮酒,大师必然要尽兴,请大师都把帽缨拔失落,不拔失落帽缨不足以尽欢!”
  因而群臣都拔失落本身的帽缨,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烛炬,宫中一片欢笑,世人尽欢而散。
  3年后,晋国加害楚国,楚庄王亲身带兵迎战。
  交兵中,庄王发现本身军中有一员将官,老是不屈不挠,冲杀在前,所向披靡。
  众将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昂扬。
  此次交兵,晋军大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寡人见你此次战役奋勇异常,寡人常日仿佛并未对你有过甚么特别益处,你是为何如斯拼命奋战呢?”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覆说:“3年前,臣在大王宫中酒后掉礼,本该正法,可是大王不但没有究查、问罪,反而还想法保全我的体面,臣深深打动,对大王的恩义服膺在心。
  从那时起,我就时刻筹办用本身的生命来酬报大王的恩义。
  此次上疆场,恰是我建功报恩的机遇,所以我才不吝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辞。
  大王,臣就是3年前阿谁被王妃拔失落帽缨的罪人啊!”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打动。
  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官扶起,那位将官已经是泣不成声。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6. 中国历史上宽容的故事

一、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齐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
之后,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鲍叔牙出面制止别人的耻笑,说管仲之因此这样做,是正因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
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此刻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
二、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正因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三、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之后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四、"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联,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五、郑板桥与小偷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件,床头金银无半分。
出门休惹黄尾狗,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因当潍县县令时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但他身心释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随身只带黄狗一只,书卷几箱,兰花一盆,悠悠然来到扬州定居。
一夜,天色阴沉,下起了毛毛细雨。劳作的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郑板桥却辗转难眠,忽听房门响动,只见一小偷闪进屋内,板桥心神有些慌乱,想呼救,又怕惹恼小偷,自讨苦吃。转念一想,计上心来。便喃喃低吟;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忙着搜寻物件的小偷一听,心想,坏了,让主人发现了。刚刚转身要走,又听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分。小偷听明白了,是个只会读书的穷光蛋,还是赶快逃走吧,转身出门,有听提醒道;出门休惹黄尾犬。
小偷心想,院门不能走了。还是跳墙跑吧。此时又听房内警告;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抬头发现墙头上果然放着一盆兰花。于是避开兰花盆纵身跃上墙头。刚要缩身跳下,又听屋内高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小偷一听乐了。真是一个好心肠的诗书君子。

扩展资料:
我们要提倡宽容精神,因为宽容待人有着积极的健康意义。近几年,在世界医学研究领域突起一门叫“宽容学”的新学科,专门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对人宽容心态与自身健康的联系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目前证据确凿的是,人的宽容品格对自身健康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不宽容”状态对身心产生不良压力,这种“不宽容”交织着苦恼、愤怒、敌意、不满、仇恨和恐惧,还有强烈的自卑和自弃,使人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和激素紊乱等,从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减退,甚至可能会伤害神经功能和记忆力。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宽容是如何具体调理身心健康的,但好处却显而易见,如宽容者更快乐和更健康长寿。
据推测,人类的“情感宽容”可能是一种“接受和宽厚的本性”,使人类不会在一些是是非非和恩恩怨怨上纠缠不休或没完没了,而是向前看,对未来充满希望。宽容应该融合于人格和品质之中,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常态,而不仅是对某事的简单回应。
宽容的品格是需要后天培育和修养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和媒体的引导,社会形成风气,非常重要。例如,现代的人应过着一种多元和平衡的生活,而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把幸福只寄托在一种追求上,往往最终是痛苦的。而社会对幸福和成功的认同只有一个标准,如挣大钱发大财或出人头地,结果只能是不宽容。
我们要强调,日复一日“心不宽”对个人身心健康微小危害的“积聚效应”;更要警惕,全社会“心不宽”的“爆发效应”。如此,提倡宽容,也就是“多个态度多条路”,为社会和自个拓宽畅快呼吸的空间。
参考资料:人民网-把宽容列入生活常态

7. 关于宽容的历史事例

宽容的例子: 

春秋时齐国丧君,大臣们紧张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国正卿自幼与公子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人去莒国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为君,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双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六天后才赶到。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引缶淄西),大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做了国君,心记一箭之仇,常想杀死管仲。当发兵攻鲁之时,鲍叔牙对桓公说:“您要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候和我就够了;您如想称霸,则非有管仲不可!”桓公胸怀大度,放弃前嫌,当即接受了鲍叔牙的意见,并派他亲自前往迎接管仲,厚礼相待,委以重任。得到管仲之后,桓公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找到了帮他振兴齐国的人。管仲在桓公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在政治方面,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齐国很快国富兵强, 实力雄厚,在诸侯林立的春秋福年的政治舞台上担任 了主要角色。 
三国时刘巴可以说是一贯反对刘备的人。曹操带兵攻打刘备,别人都跟随刘备南下,唯独刘巴却向北投降了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巴被困在荆州,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依然不肯,又投降了刘璋。刘备和他的将领都非常痛恨刘巴。但在攻打刘璋即将破城时,刘备却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杀了刘巴,我就诛他九族。”因为刘备知道刘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刘巴果然做了刘备的尚书令。 

唐代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最终实现了唐初的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盛世。 
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其他还有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 
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军将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关于宽容的历史事例

8. 关于“宽容”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一、 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管鲍之交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人,长得相貌堂堂,他博古通今,有经邦济世的才能。年轻时,与鲍叔牙一齐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大家都很生气,鲍叔牙说:"管仲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他多拿是正因家里穷,我是心甘情愿让他多拿的。"
之后,管仲参了军,每次打仗都缩在最后面,撤退时又跑在最前面,别人都骂他是个胆小鬼,鲍叔牙出面制止别人的耻笑,说管仲之因此这样做,是正因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他赡养。
管仲听了这些话,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能真正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从此以后,他们俩结成了生死之交。
却说齐襄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纠,母亲是鲁国人;小儿子叫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对鲍叔牙说:"齐襄公死后,继承王位的不是纠就是小白,我们俩此刻分别去给纠和小白做老师,到时不管他俩谁做国君,咱们俩都相互推荐。"
二、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此刻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此刻已是我的学生。你能够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三、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民主与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正因你比我先到办公室。"之后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正因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四、 拿破仑的宽容
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宽容他人的美德。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理解,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能够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必须留意。"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只能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了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五、 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之后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六、"三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联,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七、郑板桥与小偷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件,床头金银无半分。
出门休惹黄尾狗,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因当潍县县令时擅自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但他身心释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随身只带黄狗一只,书卷几箱,兰花一盆,悠悠然来到扬州定居。
一夜,天色阴沉,下起了毛毛细雨。劳作的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郑板桥却辗转难眠,忽听房门响动,只见一小偷闪进屋内,板桥心神有些慌乱,想呼救,又怕惹恼小偷,自讨苦吃。转念一想,计上心来。便喃喃低吟;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忙着搜寻物件的小偷一听,心想,坏了,让主人发现了。刚刚转身要走,又听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分。小偷听明白了,是个只会读书的穷光蛋,还是赶快逃走吧,转身出门,有听提醒道;出门休惹黄尾犬。小偷心想,院门不能走了。还是跳墙跑吧。此时又听房内警告;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抬头发现墙头上果然放着一盆兰花。于是避开兰花盆纵身跃上墙头。刚要缩身跳下,又听屋内高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小偷一听乐了。真是一个好心肠的诗书君子。

八、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地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讲究。看到有伪造他的画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
"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九、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因此,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之后,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十、李亚鹏被羞辱后
李亚鹏和王菲结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不幸是个天生的唇腭裂患儿。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嫣然天使基金会,积极为更多贫困的唇腭裂患儿筹集医疗资金。
那天,李亚鹏按惯例在飞机快降落时开始发传单,因为这时大家都已经睡醒了,不会打扰到他们的休息。当他客气地把传单送到一个男子的手中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那个男子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看也不看,啪的一声把传单扔到了地上,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李亚鹏怔住了,他当众受到这样的羞辱还是第一次!他怒火中烧,很想上去与他理论一番,终于还是忍住了。只见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捡起了宣传单,心想可能是人家现在心情不好,不喜欢被打扰,自己做的是慈善事业,就不能大度点吗?于是,他微笑着对那个男子说:“对不起,打扰到您了。”而且照例向他微微鞠了一躬,然后继续礼貌地派发传单——这下轮到那个男子被怔住了。
不久后的一天,李亚鹏在外地工作时,他们基金会的办公室忽然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说收到一笔10万元的捐款,可是却没有署名,汇款单上只写了“对不起”三个字,让人莫名其妙。可是,李亚鹏却知道这钱是谁捐的。

扩展资料:
宽容是最美丽的一种情感,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浩深沉,宽容自己的家人,朋友,熟人容易,因为,他们是我们爱的人。然而,宽容曾经深深伤害过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的敌人则是最难的。
宽容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人在社会的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质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