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为何不顾周国威胁,而执意攻打东夷?

2024-05-09 18:52

1. 纣王为何不顾周国威胁,而执意攻打东夷?

古代的商纣王虽然是荒淫无度,但是他在军事和治国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本事的。至于商纣王为什么要一直攻打东夷,最后还因此损失了军力,被灭了,到现在才终于知道了原因。主要是东夷有商超所需的金属材料等物资,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才不得不打东夷的,并不是好战。


就算商朝末年的纣王昏庸无道,但他也是有野心的,也知道东夷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是在当时的商朝国力不是很强大的时候仍然决定派人带军去进攻东夷,但在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被周国灭了。人们都只说是因为纣王常年派兵攻打东夷导致了国力空虚,所以被周国乘虚而入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纣王只是知道本国所需的物资在东夷都有,所以即使有强敌周国,东夷根本就不算什么威胁,也无法不去打东夷。

从科学家找到的一个商朝将军墓中的甲骨文记载看,当时的武器都是青铜器,而制作的主要材料大多是在东夷地区,再加上,东夷这个地区物资很丰富,还有金、玉石、可造钱币的贝壳、盐等大量战略物资,所以为了获得这些东西,就一直对东夷开战。本来商朝和周国是商量的一起打东夷取物资的,但是被周国背叛,在攻打东夷的时候突袭才灭国的,所以也不能说商朝灭国就是因为打东夷的。

后来周朝灭了商朝后,也是一直攻打东夷,其实这样说来,商纣王攻打东夷的这个决定还是正确的。

纣王为何不顾周国威胁,而执意攻打东夷?

2. 周武王以臣伐君对不对,为何伯夷叔齐觉得周武王不仁不义?

对于不对着是一个辩证的问题,存君臣礼仪的方面来说,以臣伐君是逆天犯上,是死罪,自然对于统治者来说这就是错误的。但是对于饱受压迫的民众来说这又是正确的,他代表了人民大众的要求。所以要看从哪一方面来看待问题。
伯夷叔齐觉得周武王不仁不义是因为他们坚持君君臣臣的思想观念,以臣伐君是大逆不道,悖逆人伦之举,是为不义。同时陷民众于水火视为不仁。

3. 商纣王为何要屡次出兵攻打东夷?等于间接给了周武王机会

商纣王在位期间,曾多次出兵攻打东夷各个部落,虽然最后是将东夷击败,但自身也有一定损失,这也间接给了周武王伐纣的机会。当时商朝的最大对手就是周,为什么纣王还要不惜消耗国力来对付东夷呢?实际上纣王也有他出兵的理由,只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出兵东夷的举动加速了商朝的灭亡。当时朝内原本就内乱不断,王室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牧野之战成了压死纣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纣王亡国,历史上给出的解释很多,但有一点最为关键,即商朝数十万大军进攻东夷,内部极度空虚之际,周国突然发动战争,从而一举灭商。不管纣王多么荒霪,如果当时内部有足够精兵,武王焉敢伐纣?正因如此,不少学者认为商朝灭亡,根源在于常年征讨东夷。
 
 《左传》: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史书记载“东夷叛之”,所以纣王常年攻打东夷。然而,如果了解纣王时期“国际形势”,就能清楚的看到,殷商最大敌人是周国,而且周国野心勃勃的想取而代之,东夷对殷商国家安全并不构成绝对威胁。
 
 既然如此,为何纣王不打周国而打东夷?如果纣王重兵防备周国,或不停的攻打周国,估计就没有武王伐纣的传奇了,商朝自然也不会灭亡。其实,纣王心里有苦说不出,因为有必须要打东夷的原因,妇好墓出土的甲骨文,揭开了一千古之谜。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所谓东夷,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与擅长射箭有关,具体包括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势力一度极为强大,曾颠覆过夏朝政权。
 
 从殷墟甲骨文来看,商朝与东夷几乎是杠上了,一直不停的攻打东夷。史书记载只有一个原因,即“东夷叛之”。然而,天下那么大,当时不愿臣服于殷商的“方国”有很多,为何殷商和纣王要执意攻打东夷呢?妇好墓出土的甲骨文,揭开了一千古之谜。
 
 妇好是武丁妻子,能征善战,是中国一位女性统帅和民族英雄,在抗击雅利安人入侵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汗马功劳。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甲骨文显示,武丁多次命令妇好进攻东夷,其中就有“取玉”、“正(征)玉”的记载,而妇好墓中有大量玉石,学者研究发现很多就来自于南方。与此同时,在妇好墓中的贝,也是来自南方地区。
     
 玉与贝,算是奢侈品,单单为了这两东西,殷商就一直发动对东夷战争,好像说不过去。其实,再结合史料记载和殷墟考古,纣王执意攻打东夷就真相大白了。
 
 周朝《诗经·鲁颂》记载“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西周铭文中也有很多“孚”(俘)戎器、“孚(俘)金”,“孚(俘)吉金”的记载。
 
 商朝之后,周朝依然不停攻打东夷。为啥,难道周朝也吃错药了? 其实,上文提到的各种“金”才是关键。
 
 原来,商周炼制青铜需要铜、锡、铅等金属,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东夷地区,不仅如此,玉石、作为钱币的贝壳、盐等大量战略物资,主要都是源于东夷地区。为了维持王朝运转,为了祭祀用的青铜礼器和军队的青铜兵器等,商周两朝就不得不攻打东夷。
 
 殷墟考古也佐证了这一点。学者考古殷墟时发现,冶炼遗址都是铸铜作坊,而不是从矿石炼铜的炼铜作坊。集运节省运输的原因,炼铜作坊肯定就在矿产附近。因此,商周征讨东夷,是为了获取炼制好的粗铜,然后拿到殷商铸铜,所以不仅需要数十万大军征伐,而且还需要固定驻军确保炼铜基地安全。
     
 正因如此,当周国“三分天下有其二”,对殷商威胁极大,甚至姬昌公然称王时,纣王无可奈何,只能极力安抚,周原遗址甲骨文中提到“衣王(殷王)田,至于帛,王(周文王)隹田”,纣王打猎到了帛地,周文王陪同,这一记录可见纣王对周国的忍耐。其实,不仅是忍耐,还有拉拢的意思。
 
 纣王忍耐和拉拢周国的背后原因,就是为了攻打东夷,获取丰富的战略物资。然而,纣王没想到周国突然翻脸,趁纣王大军在外之机发动突袭,否则武王焉能一举灭商?可想而知的是,周国对纣王进行了战略欺骗,让纣王以为周国暂时不会造反,只是究竟如何成功欺骗,让纣王放心周国而征讨东夷,目前还没有考古发现。
 
 另外,一直强大的东夷,经过夏商周的连续打击,到了春秋时期,吴国灭掉徐国,东夷人建立最后一个国家消亡,代表了东夷的消失,融入了华夏民族。

商纣王为何要屡次出兵攻打东夷?等于间接给了周武王机会

4. 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了什么战争推翻了商朝?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1]  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背景
  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空虚,无兵可守。[2-3]
  周部落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居住于今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对内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一帮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向“西伯”靠拢。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2-4]

  准备
  姬昌及其幕僚又开始抓意识形态,为灭商大业奠定思想基础,商王宣称自己的王权得自“天命”,周人就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说商王无德,西伯有德,所以天命已经转移到姬昌身上,公元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另一方面,文王对商朝仍然小心翼翼,殷勤贡奉,甚至在自家祠堂祭祀商朝先王(在周原还有相关的甲骨文出土),以麻痹帝辛的耳目。文王据说被关在里的时候作了 《周易》 ,自然深谙与时变化之道,知道如何把握出兵的最佳时机。[4]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河南省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2-4]

  过程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史记》 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其实不是“不期而会”,根据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联络,关中和江汉间的许多方国都有参与,但诸侯恐怕并无八百之多,从牧野之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国。[2]
  而此时的商朝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帝辛杀了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个伯父箕子,另一些被牵连的贵族如微子等则审时度势,投奔了周国。武王无疑从来奔的殷商贵族那里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机密情报。时机已经成熟,周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同时通知在盟津的与盟诸侯一起出兵。[6]
  伐商的战略计划是: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 《诗经·大明》 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偷袭进攻)大商”,或“肆伐(快速进攻)大商”,和二战的德国“闪电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6]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本词条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不少方国的国君亲自赶来。联军于2月26日布阵未完就下了雨,史称联军共有“六师”。军事史家推测,大概是三百乘战车,三千名虎贲为一个“装甲师”,为第一梯队。其余四万多人分为五个“师”,在后面组成方阵,为第二梯队。[8]  后来联军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辉县西北)折而东行。27日清晨,周武王庄严誓师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连祖宗的祭祀也废弃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去危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是执行上天的惩罚!……战士们,努力呀!”,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2] 
  然而,远方前来阻截的商军阵形也渐渐显出轮廓。本来斗志昂扬的将士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商军几乎要一直排到天边,一面面旗帜一望无际。虽然不知道对方确切有多少人,但要远远多过联军。联军将士刚刚鼓起的勇气又快要低落了。[6]
  朝歌方面,第一批紧急军情前脚刚传到,联军自己后脚就跟着来了,着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破敌,而且也没有可用的战车,单靠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正锐。[6]
  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 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2]

  结果
  《逸周书·克殷》记载 :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帝辛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心的禁卫军,也是帝辛手中最后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徒众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好汉不敌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2]  [10] 
  第二天,武王在几个将帅的簇拥下,在商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受命”的仪式,表示革命成功。但攻克殷都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更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东方的商朝残余势力。按照事先的方略,联军随即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去征讨商的残部和忠于商的方国。剩下的商军由于后方根据地已经失掉,前方又处于敌对夷人的包围下,实为两面受敌,经过激烈战斗,也大部被击溃。史称周军驱逐商朝大将蜚廉(即后世传说中的黄飞虎)于海滨而杀之,可见战线已经拉长到了东海。[11]
  出身戎狄的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和劫掠。《逸周书·世俘》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军人,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国土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一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2]
  不到两个月内,主要的战斗已经结束。四月中旬。武王在商都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祭室的地点就选在牧野,正是这个地方,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11]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2]

  评价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的记录下,帝辛尚不失为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后世,“纣王”却成了荒淫无耻、残暴不仁的昏暴之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与之相应,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就成了吊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当然,这样的神话,在后世仍然一场又一场地上演,不过再也没有像牧野之战这样成功的了。[11]

  年代考证
  关于牧野之战发生的年代有44种不同说法,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
  根据《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为公元前1046年。历史学家何炳棣认为鹑火是东周的洛阳。[12]
  《竹书纪年》记载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27年。[12]
  《尸子》记载:“武王伐纣,鱼辛谏曰:‘岁(木星)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从”。《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也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根据计算推算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
  《利簋》铭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晨),岁鼎克昏辰,夙(日出)有商”,“岁鼎克昏”是指岁星、昏星(水星)位于金星的两侧,三星鼎足,可推断牧野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12月28日早晨6、7点钟。
  明代黄道周有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53年(戊子岁)之说。
  黄宗羲的《历代甲子考》与《答朱康流论历代甲子书》记载武王克商发生在前1122年(己卯岁),并多次与朱朝瑛辩之。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1998年12月20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江晓原结论,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4年1月9日。[13]

5. 周武王是怎样率兵讨伐殷商的?

周武王虽已高龄,但他意气风发,老当益壮,亲率大军向纣都朝歌进发。据《荀子·儒效》说,是在“兵忌”日出发,行军时又迎太岁星,在汜水遇到洪水泛滥,到怀城遇到城坏,到共头山遇到山崩,都是兵家认为不吉利的事。但周武王不迷信鬼神,他认为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而正义的事业是战无不胜的。他们充满着朝气,抱着必胜的信念,餐风饮露,晓行夜宿,长驱直入,一往无前。那时候,只在国都设防,一般的城邑很少布兵。从西土镐京到商都朝歌九百余里,行军一个月,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亲自率领的戎车三百乘,勇猛的武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再加上由各地来会的诸侯军旅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众多部落的军队,从孟津渡过黄河。然后,沿河向东挺进,于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天将亮未亮之时开到商都郊外七十里处的牧野(今河南卫辉南)。到了牧野前线,周武王没有急于进攻。他左手持着黄钺,右手握着白旄,左右挥舞着,威严不可侵犯。他向全军将士发表誓词,做战前动员,勉励他们奋勇杀敌,义无反顾。紧接着,列举了商纣王的主要罪状。大意是说:“商纣王宠幸妲己,唯妇人之言是听。把妲己比作母鸡,说母鸡不能早晨打鸣,母鸡打鸣,家境就要破败。妇人干政,商朝必定完蛋。商纣王不祭祀祖先神明,祖先神明就不保佑他。商纣王遗弃自己的同母兄弟,而重用那些逃亡的罪犯,并放纵他们作践百姓,在商邑施凶肆虐。今天,我姬发,替天行道,代表上天来惩罚他!”这样做,无非是在正式交战前把商纣王搞臭,瓦解敌军的士气。同时说明自己出师有名,周代商是势所必然。周武王的战前动员令,极大地鼓舞了早已高涨起来的周军士气,使战士更加痛恨殷纣的罪恶,更加懂得了这次远征作战的意义和每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使他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勇敢地投入灭殷的战斗中。战斗的场面是极其壮观的。广阔的牧野战场上,极目望去,周军兵强马壮,到处是辉煌明亮的战车(《诗·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
决战一开始,周武王便命令师尚父(姜太公、姜子牙)率勇士数人前去挑战。
一方面是为了探测敌阵的虚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只见大将师尚父如老鹰奋击长空,大有一口将商纣吞下去的气势,似乎在一个早晨就可结束战斗,扭转乾坤,使天下政治变得清明。接着,就以精锐部队“虎贲三千人,戎车三百辆”为先导,如疾风暴雨般向纣军掩杀过去。商纣王早已听说周武王率军打来,并做了相应的准备,但纣兵面对周人凌厉的攻势,不堪一击。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不愿为商纣王卖命。他们一到阵前,便倒转矛头杀了个回马枪,把周武王当作救星,引导周军攻入朝歌。商纣王见大势已去,绝望地登上鹿台,投火自焚而死。商都朝歌内的百姓欢天喜地迎接周武王的到来。武王好言好语安抚一番,然后来到鹿台之下,对纣的尸体射了三箭,再用黄钺斩下纣的头颅,高挑在太白旗的顶端,以示商纣作恶多端,罪有应得。新兴的周人及其友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殷朝宣告灭亡,周人终于夺取了全国政权。

周武王是怎样率兵讨伐殷商的?

6. 周武王是趁商朝大军在外伐东夷,朝哥空虚之际而灭商有何史料依据?

1.文献中记载的商纣征东夷 殷商晚期,商纣(帝辛)扩张东方,频繁用兵讨伐东夷,传世文献有零星的记载,主要来自儒家经典。 比如:《左传》记载商纣用兵东夷之「黎」,激起叛乱: 《左传.召公四年》: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
2.甲骨文和金文中所见的「殷末征人方」 甲骨文中,所谓「人(尸)方」就是「夷方」,殷商东边的蛮族。

7. 武王伐纣,胜,立周朝。武王问:对商朝文武大臣的处理意见?

姜子牙肯定是特别想把殷商的所有贵族全部斩尽杀绝的因为他是所有人里边最恨商纣王的而且姜子牙他还是个平民出身【摘要】
武王伐纣,胜,立周朝。武王问:对商朝文武大臣的处理意见?【提问】
好的【提问】
姜子牙肯定是特别想把殷商的所有贵族全部斩尽杀绝的因为他是所有人里边最恨商纣王的而且姜子牙他还是个平民出身【回答】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回答】
历史上按谁的意见处理的?老师您的意见?【提问】
历史事件我清楚【提问】
姜子牙【回答】
我觉得姜子牙的意见偏激了,不附合惩主罪,从罪不问,以利众人之法则【提问】
听听您本人的意见?【提问】
或者是当时武王实际处理的历史实事,【提问】
姜子牙说的对【回答】

武王伐纣,胜,立周朝。武王问:对商朝文武大臣的处理意见?

8. 讨伐商朝前周武王几次向姜太公询问

根据资料记载如下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摘要】
讨伐商朝前周武王几次向姜太公询问【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由我来为您解答,我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亲!【回答】
根据资料记载如下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