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领导

2024-05-12 20:12

1.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领导

1、谢庆生,男,1954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2、李少波,男,1973年生,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系统、智能系统及其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等。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3、王自勤,男, 1954年生,教授,主要研究学科领域:机械结构强度、现代成型技术。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中心主任 。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领导

2.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设主任1名,委员若干名,秘书1名。其职能是把握实验室研究方向、制定和审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人才培养计划、审批开放基金课题、评审研究成果、审议重大学术活动、协调开发事宜、组织论文答辩等。日常工作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负责,学术秘书协助。重点实验室每年定期召开1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或根据工作需要临时集结。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孙家广教授担任省部共建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家广,清华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1946年1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副主任、软件工程教指委主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孙家广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辅助设计技术及软件工程与系统的教学研究开发,负责研制了有我国知识产权的三维产品与工程数字建模、集成化CAD/CAM软件、产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PDM/PLM)系统及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EIS)等大型软件 。研究机构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贵州大学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实验室为基础而建。实验室下设学术委员会、5个研究室(网络化制造研究室、制造信息系统研究室、近净成形研究室、表面工程研究室、改性摩擦材料研究室)、2个工程中心(贵州省CAD工程技术中心、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并设有1个管理办公室、一个培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2年建设期满,实验室全职在编人员达到50人 。

3.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介绍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在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整合了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大学CAD/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建设地点为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介绍

4.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简介

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是贵州大学校直科研机构,具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为主、由高学历人才组成的学术队伍。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模式及制造信息系统、激光微细加工与表面处理技术、制造工艺与装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由谢庆生教授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孙家广院士担任。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以及教育部、贵州省及贵阳市的科研项目等4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发明展金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奖励。有多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30余项科研成果投入应用,其中有4项成果在大范围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九五”、“十五”期间实施地方机械行业技术改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全省数百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上万人次的企业员工提供了技术培训。在中国贵航集团公司、中国江南航天集团公司、中国振华集团公司以及一批地方制造业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基于知识的虚拟样机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3010工程”、贵阳市制造业信息化“1050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为中国和贵州省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有成效的工作。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主办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包括:2002年8月的“企业信息化高级论坛暨全国第12及CAD/CG学术年会”;2002年12月的全国网络化制造高级论坛;2003年7月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4年10月的“全球化制造高级论坛暨21世纪仿真技术研讨会”; 2005年8月的“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以及2006年8月召开的“中国西部制造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第5届e工程及数字企业国际学术会议”等。这些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了地方的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密切结合地方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该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战略研究课题,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贵州省CAD应用工程“九五”规划和实施计划》、《贵州省‘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贵阳市‘十五’企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贵阳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贵阳市‘十一五’企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贵州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多项重大规划的制定工作,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平台,依托机械工程项目博士后工作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博士学位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密切结合我省经济及科技发展的需求,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博士以及硕士等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为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提供开放课题和研究环境,并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专门人才培养,为贵州省输送信息化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一些项目不仅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5.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介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审批已被取消。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介绍

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名单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 1 薄膜与微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2 超分子结构与谱学 吉林大学3 单原子分子测控 清华大学4 电子物理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5 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 复旦大学6 分子酶学工程 吉林大学7 分子与生物分子电子学 东南大学8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 吉林大学9 辐射物理及技术 四川大学10 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11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天津大学12 固体力学 同济大学13 光电技术及系统 重庆大学14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15 海洋地质 同济大学16海洋环境科学厦门大学17 海洋遥感信息处理中国海洋大学18 环境断裂 北京科技大学19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 北京师范大学20 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分子物理 复旦大学21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 东南大学22胶体与界面化学 山东大学23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 东南大学24 结构工程与振动 清华大学25聚合物分子工程 复旦大学26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学27材料物理 郑州大学28 能源洁净利用与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29 破坏力学  清华大学30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 北京师范大学31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清华大学31 生物活性材料 南开大学32 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 重庆大学33 生物有机分子工程 北京大学34 数学及其应用 北京大学35 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36 物理海洋 中国海洋大学37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 厦门大学38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 北京师范大学39 先进材料 清华大学40 现代分析科学 厦门大学41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42智能制造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43 重离子物理 北京大学44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北京大学45 量子信息与测量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46 蛋白质科学 清华大学47 水沙科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48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清华大学49 认知科学与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50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51 虚拟现实新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2 流体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3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石油大学54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 北京化工大学55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56 新型功能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57 煤炭资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8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 中国矿业大学59 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 南开大学60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东北大学61 癌变与侵袭原理 复旦大学中南大学6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复旦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63 动力机械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64 道路与交通工程 同济大学65 光谱学与波谱学 华东师范大学66功能基因组学和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67 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68 纺织面料技术 东华大学69 海岸与海岛开发 南京大学70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 南京大学71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东南大学72 工业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73生物医学工程浙江大学74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 浙江大学75 动物分子营养学 浙江大学76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77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 山东大学78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 安徽大学79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 武汉大学80植物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81 信息存储系统华中科技大学82生物医学光子学华中科技大学83 硅酸盐材料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84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85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86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华南理工大学87 基因工程 中山大学88材料成形过程与模具 郑州大学89 组织移植与免疫 暨南大学90皮革化学与工程 四川大学91 高电压技术与系统信息监测及新技术 重庆大学9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 重庆大学93 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 云南大学94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95 电子陶瓷与器件 西安交通大学96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7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 大陆动力学 西北大学99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100磁学与磁性材料 兰州大学101 神经科学 北京大学102 分子心血管学 北京大学103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北京大学104 生物信息学 清华大学105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106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107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108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网 北方交通大学10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北京林业大学1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 北京邮电大学111 汽车材料 吉林大学112 植被生态科学 东北师范大学113 森林植物生态学 东北林业大学114 农产品生物化工 合肥工业大学115 实验畸形学 山东大学116 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117 分子医学 复旦大学118 脑功能基因组学 华东师范大学119微电子机械系统东南大学120 水资源开发 河海大学121 器官移植 华中科技大学122 基本物理量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123 农业微生物 华中农业大学124 眼科学 中山大学125 肾脏病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126 人类疾病生物治疗 四川大学127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四川大学、武汉大学128 新型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129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0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2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3超高速电路设计与电磁兼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4电子信息对抗攻防与仿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5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长安大学136 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云南农业大学137 食品科学 南昌大学138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中北大学139 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 湖南师范大学140 微生物与植物遗传工程 广西大学141 智能制造技术 汕头大学142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工学院143植物逆境 河南大学144 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内蒙古大学145 西部环境 兰州大学146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 长江大学147 极化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148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149水利水运工程 重庆交通大学150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 兰州交通大学151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师范大学 152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邮电大学153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 湖北大学154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 湖北大学155特种功能材料  河南大学156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157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 西北民族大学158 地面机械仿生技术 吉林大学

7.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领域

实验室主要从事装备再制造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以解决装备延寿、再制造及战场应急抢修等重大课题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主要任务是承担军队装备科研、预先研究、国家技术创新研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培养高层次装备再制造技术人才。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领域

8.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团队

实验室有以徐滨士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由几十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由军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面指导实验室的学术工作。实验室在相关学科领域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知名院校和研究单位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合作、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