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货币、银行与经济问题分析》读后感

2024-05-05 17:26

1. 求《货币、银行与经济问题分析》读后感

本书是原金融专业本科的教材,前后由几位专家分别成章,从内容看,因为既有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家写成的部分,也有刚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专家介绍的章节,所以有些相互矛盾和不连贯的地方。(新版的《金融学》我正在读,或者会好一些。) 但正因为此,却恰恰代表了中国经济中货币银行的特性——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但仍带有很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决策特点,也不完全是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市场化成分很重,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着完全不同的基础与特性。 用计划经济理论来思考,无法解释其市场运做中的规律,用市场经济理论来解释,又说不清楚为什么有些规律不起作用。所以,西方经济学家一直认为——一定是你们的市场不够完善,是事实有错误。而计划经济的理论家则认为——是理论指导错误,甚至有要求回到计划体制的现象出现。 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这是一个新问题,历史上还没有国家遇到过,我们不再有老师,而必须自己来研究这种转轨中的具体问题。 西方的经济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之上的,并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发现并总结其一般规律而产生的,属于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是先有实践后再有解释(理论)。 而苏联与中国曾经实行的计划体制是先有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货币消亡等的简单设想到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再摸索着按图索骥。是先有理论后有实践。 中国幸运的是有个苏联的蓝本在那里,又有部分在苏区自己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建国初期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西方的货币发行是建立在全球掠夺来的充足贵金属基础上的金本位制,美国在发行银行代金券之初,是几乎没有限制的,所以,美圆诞生之初,国家经济经常处于通货膨胀与银行倒闭的现象之中,这是后来美国规定一个贵金属货币只容许发行10个代金券,也是后来今天人们常用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概念的来源。因为银行本身就归私人所有,国家只有调控权,没有控制权,所以,通过利率、货币乘数、债券的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无法总控制的货币流向是美国这样的经济体系所必须的操作方式,通过金融创新给多余的资本(货币)找到一个可以获利的渠道,不让这些资金构成对实体经济的威胁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多美妙的、必须的金融管理方式。 而虚拟资本的高企将使得美国的实体经济陷入必然的困境,不能让公司股票升值的总裁、不能让股指升高的总统都不是美国人民所需要的,美国在自己国家内部根本无法消化这种日益膨胀的奢侈欲望,这样,扩张、打击与侵略的帝国形态就成了美国无法避免的选择。 从新中国建国起,中国的货币发行体系就与西方完全不同。本来贵金属就不多的地方,最后还被蒋介石用恶性通货膨胀席卷了几乎全部的贵金属与外币。人民币的建立既没有贵金属基础,也没有足够的外币基础(连苏联都还有过一段金本位),只能撕去货币贵金属财富的外衣,恢复货币的本来面目——商品流通的运输工具。这其实是最先进的货币制度,只是由于局限于马列主义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而没有很好运用与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按照实践经验,在50年代发行新人民币后,货币是按商品价值总额的8分之一发放的。这其实也符合费雪公式:货币总量=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因为,根据苏联的理论经验,所有生产资料,各类产品,只要不是生活用品都不算商品。在过去的计划体系内:只有工资、农民的日常开支,企业很小部分的支出需要用货币支付,而这些部分,除了工资的年周转率必然是12,其他的周转率都略低于此,根据多年经验判断下来8分之1是一个可靠的数字。在物价几乎常年不变的情况下,在计划经济体系内,这种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本来是十分安全与正确的。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常年积累率超过40%(二、三、四是指积累20%,政府收入30%,基本建设40%,二与四其实都是积累),除生活用品和部分农产品按八分之一配备货币外,其余部分,虽然也用货币金额表示,并用支票转帐,但那只是一种帐面符号,与西方的可以视为货币的支票帐户(所有支票都可以兑换出现金)完全不同。支票只有计量产品产量的意义,没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含义。所有产品都是可以调拨的,所有原料也由国家调拨,工资额是几乎固定的,除农村的少数集贸市场外,几乎不存在市场调控的部分。 于是,经济改革中,问题出现了,就是所有企业都缺乏流动资金,过去的企业一切都是调拨的,在双轨制中,开放的地区产品流向与价格由市场调控,未开放地区产品依然由计划调拨。在开放的地区,价格由市场调节,资金的趋利性使它们自然向那里流动,资金集中使得部分地区物价上涨,似乎通货膨胀了,而其他地方却逐渐的越来越紧张。 在改革中,商品由原来的油盐酱醋——扩大到原料,到所有产品,到文教卫生,到房地产,到广告,到几乎无所不包。当国家发现通货按这一比例发行十分紧张时,改在这一基础上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的比例递增。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的储藏职能:“流通中货币数量过多,过多的货币转为储藏;流通中货币数量不足,储藏的货币相应的进入流通。”是有两个前提的: 一个是: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另一个是:有足够大的金属货币储藏。 这样足够大的金属货币储藏状况只有在十九世纪西方殖民后才在西方部分国家存在过,而中国历史上几乎只闹过“钱荒”——贵金属不足以衡量产品的产出,使得产品无法流动,国家为缓解财政状况增加税赋,农民不堪重负民不聊生政权更迭。周代的“钱荒”,唐宋的“铜荒”,明清的“银荒”都是历史事实。在这种情况下,物价会持续下跌,通货紧缩经济危机出现。 目前,中国在原来——八分之一“商品价值总额”下,按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基础上递增17%的速度,发放货币,连续10年,也只造成2.2万亿的货币额与10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的1/4.5的比例。 本来,在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这一比率的现金是可以应付整个社会的资金周转的。这是因为,信用卡的流行,支票帐户的普遍使用。在西方,几乎人人都有支票帐户,都可以签发支票,支票被当作现金使用。所以,支票在西方也算做货币。零星支付有信用卡,大额支付有支票,两者都可以当作现金使用,到处被接受,支票随时可以兑换成现金,而现金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小。所以,根据贵金属货币与银行券沿流下来的货币乘数是有其意义和作用的,这些银行手段的运用确实创造了大量的不叫现金的货币。 而支票在中国作为货币使用的范围十分有限,必须是企事业法人单位。接受支票的范围也十分有限,依然是企事业法人单位。即便如此,在大城市的商业领域,付出支票需要三天以后才能提货。 今天现金的使用范围已经达到:工资、个人报酬(就算是明星们几十万的收入也都是领取的现金)、农民工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资本家的利润分配、各种退休金福利保障收入、学生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收入、个体经营者的经营资金、各种需要从企事业法人单位之外(零星费用还包括商场)采购的物品与原材料、农产品的收购、企事业法人单位政府单位的零星采购、交通运输(他们不收支票)。。。。。。总之,凡你能付现金的,没有人愿意接受支票。这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货币体系。 这一现金体系内,货币的周转速度也大大减慢了,这是因为用于投资经营的的比例越来越高,用于周转速度快的工资的比例越来越小,投资周转期从几十年到几个月不等。投资周转期快的股票市场内的资金又几乎是凝结不动,并快速吸入资金的。所以,货币需求量扩张很快。 而支撑着这一巨大现金周转体系的现金目前只有2.2万亿。(基础货币4.3万亿还包含有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严重紧缺(由于中国支票的低流通性,不能等同于货币,与西方的支票不同,所以一些已经习惯使用支票的西方人,到了中国重新用起了现金。),整个社会陷于恶性信用缺失状态。 在西方的经营活动,确实也有压帐的行为,但都用期票先付出,到期强制兑现,并且需要付延期利息。而目前在中国,没有企业没有拖欠帐,也没有企业不拖欠别人,并且很难有确切的还款日期,这习惯来自于原有的无偿调拨行为,根源在于货币不足以调拨所有产品。 这种拖欠从政府就开始,打白条给农民,不发教师工资,拖欠公务员工资,直到拖欠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农民工得不到工资。一方面,所有物品(86%)都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就算是干了活也依然拿不到货币去买,这是什么问题?不是很明显吗。 我们最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缺乏资金。我们不缺产品,不缺商品,外汇储备几乎不知道还该买什么,就是缺乏资金。这资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黄金吗?(如今虽然它还用于储备,但早已与货币脱钩)是美圆吗?(那东西正在逐年贬值呢) 在一国封闭流通内的资金就是调动所有产品周转的运输工具。在一些拉美国家,由于外币与本国货币同时可以流通,就无法控制这一运输工具的多少。而在我国,在很大的贸易顺差下,外币的大量涌入,说明这里缺乏资金这个工具。或者这个工具有比较高的价值。 货币的不足是经济增长的瓶颈,连年的通货紧缩状况本应该已经让金融界惊醒。 但是,解放前以及解放初期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大家闻通货膨胀色变。三几年的法币100元是可以买两头牛的,比今天的人民币值钱。后来的法币的发行量是600多万亿,100元可以买到两盒火柴,后来四几年金圆券的发行量折合法币是2700多万亿。我们今天的现金是2.2万亿,基础货币是4﹒3万亿。我们再看看那时的产品量和今天的产品量,除非是有特殊的用途(比如洗劫民间财富),没有一个货币管理者会制造这样的恶性通货膨胀。 其实,我转来“菲利浦斯曲线失灵了吗?”一文,是想介绍给大家,在西方的货币理论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负相关关系,就是通涨带来高就业,这在几十年的西方经济运作过程中是一直有效的一个规律。近期所谓美国新经济面前的“菲利浦斯曲线失灵”是来源于这样一个局面:各国的廉价商品不断的输入美国,美国即便高通货额,造成货币贬值,却不引发物价上涨。 而中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中期,这一规律离“失灵”还很遥远。中国前些年一直运行的是凯恩斯的经济政策,但给出的理论解释却是货币供给学派的。 其实,在近些年,在贵金属货币退出历史舞台,各国家早已经不用货币总量控制了,各西方发达国家早改为对通货膨胀率的控制,将这一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既通涨到货币资金足以进入流通,又不让通涨率高到失控。 货币乘数是今天的金融学家最爱用的一个名词,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也是最不实用的一个名词。因为,中国的贷款规模是根据储蓄额来确定的,有一个存贷差的上限控制着,银行不能自由在此之上贷款。即便暂时放开,一旦贷多,就会大家担心经济过热。另现金在市场中的需求比例之大,使得许多储蓄数字虚假。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需要慎用货币乘数,因为,货币乘数固然可以使银行成倍的创造存款货币,但在经济危机中,由货币乘数创造出来的虚假货币也最容易造成挤兑风潮,对整个银行业造成打击。一方面,扩大现金货币的流通量,一方面降低货币乘数的货币创造作用是一个谨慎的方法。 不是美国有什么,我们就必须有什么。我们的M0、M1、M2的概念就与任何国家都不同,也就根本不能等同使用。

求《货币、银行与经济问题分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