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和张天志的咏春谁更正宗?

2024-05-04 07:07

1. 叶问和张天志的咏春谁更正宗?

 都知道,咏春拳的创建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是福建永春县的严三娘所创,第二种说法是由福宁州的方七娘所创,第三种说是福建莆田的严咏春所创,只是不管是严三娘还是方七娘以及严咏春,咏春拳最初的来源是为了正当防卫,也就是说,以防卫为主,攻击很少。所以前期咏春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因此咏春开始基本是以传授女性为主,由女性所创立或发扬光大的,也正因为使用者是女性,所以拳法招式中不会出现很高的踢脚,不雅观。到后期,咏春拳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所以越来越多被男性练武者所喜欢,于是就有了把咏春发扬光大、影响至今的是梁赞、梁璧、陈天华、叶问、李小龙这样的实战派咏春传承者。而叶问是师承陈华顺,陈华顺为人很正派,比较循规蹈矩,他从他师父梁赞那里所学的咏春,依然是原滋原味版本的“咏春”,而后来,大家也在《叶问前传》里面看到了,梁赞的长子梁璧,也就是叶问的师叔,为人不喜欢墨守成规,所以改良了“咏春”,就有了“高脚咏春”,当叶问接触到梁赞时,发觉梁璧的“高脚咏春”是他更想要的,所以就有了叶问后期跟梁璧学起了“高脚咏春”。至于张天志嘛,历史上的梁赞开馆收徒,得其真传者除子梁壁和陈华顺外约5、6人,所以张天志的师父具体是谁并不清楚,但是根据影片中张天志在香港时自身的咏春拳就已经很厉害,但那时他还得靠拉三轮车以及给给别人打黑拳维持生计,推测出张天志应该是在大陆所学,而梁壁则是很早就到了香港,所以张天志应该师承陈华顺。那么张天志一直师承陈华顺,论师承一派来说,所以在张天志眼中,叶问的咏春是不正宗的。

叶问和张天志的咏春谁更正宗?

2. 叶问与张天志谁的咏春更正宗?哪个咏春更能打?

可以说《叶问》系列是香港电影近年来最深入人心的影片之一。
  
 在《叶问3》中由张晋饰演的二号人物张天志与叶问比武决斗以证谁是咏春之正宗。
  
 关于咏春拳的正宗之争其实由来已久,咏春派的祖师是严咏春,但真正开山立派将咏春扬名立万的却是梁赞(1826年-1901年),梁赞广东江门人,人称佛山赞先生客居佛山世代行医,为人急公好义,年轻时人送绰号“打通街”。梁赞自幼习武,后经人引荐得以结识红船中粤剧武生梁二娣、黄华宝。梁二娣身材瘦小善贴身短打,黄华宝身高力壮善放长击远,梁赞随二位师傅习咏春可谓各取所长。
  
 梁赞一生育有八子,次子梁璧和(1845年-1920年)亦称梁璧(另外七子与本文无关,不再细述)。赞先生一生开门授徒屈指可数,大弟子陈华顺(找钱华)、次子梁璧、卢桂(猪肉桂)、 梁奇等。首徒陈华顺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勤恳,继承了咏春派的贴身逼打,沾连粘随的特点,后人称为短桥咏春;梁璧自幼性情顽劣多结识纨绔子弟,打架生事是家常便饭,赞先生恐其惹祸便送他去香港学做药材生意,梁璧所继承的就是黄华宝的风格,后人称之为长桥咏春。在赞先生花甲之时因故回老家江门古劳镇修养三年,期间教授乡邻以偏身咏春,后人称古劳咏春。由此,咏春拳可谓异彩纷呈百花争鸣。
  
 言回正传,先说张天志,电影中只提到张天志的师公为梁赞,就咏春派目前的文字记载和各传承人的口述中并未提及此人,所以张天志很大程度是虚构人物,但是张天志却代表者咏春所谓正宗之争的短桥咏春派系。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广东佛山人,中年时为躲避战乱客居香港。7岁便拜入陈华顺门下习短桥咏春拳,15岁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读书时结识梁璧并随其练习长桥咏春。叶问也就代表者长桥咏春派系。
  
 
                                          
 当年叶问与梁璧切磋时吃下不少苦头,当得知梁璧练得也是咏春拳时,叶问大为惊讶,并质疑梁璧的咏春是否正宗,梁璧说道“我爸爸就是梁赞,你说我的咏春是不是正宗?”在《叶问3》的大结局张天志将“咏春正宗”牌匾打碎,打碎的也是近百年来束缚国人意志的文化糟粕,无论长短高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要以发展的眼观看待事物。
  
 要说什么是咏春的正宗?“正”就是不偏,保持中道;“宗”为根本,中国人的处世根本就是“道德”,这也就是习武人的根本,这才是咏春门人的正宗之精神!
  
 
  
  
 
  
  
                                                                 叶问再传弟子:李承驿

3. 张天志 的咏春和叶问的咏春有何区别

张天志的咏春拳是正统的;叶问的咏春拳是经过改良的。
张天志的低脚咏春这个拳法在历史上倒是存在的,这套拳法其实也很有意思,它的出现竟然比叶问的高脚咏春要早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低脚咏春其实是正统古法咏春,没有高腿,动作也比较保守,没有肘击,而叶问的咏春有高腿,其实我们现在见到的咏春大多都是改良后的,这是叶问年轻的时候向梁壁学来的技法。
叶问的师傅是陈华顺,而陈华顺的师傅又是梁赞,这个时候叶问学的咏春还是古法正宗的,但是后来叶问又向梁赞的儿子梁壁又学了改良版的咏春,之后叶问的咏春就成了高脚咏春了,而古老咏春就被叫做低脚。
梁壁喜欢专研武术,追求技法上的创新,于是将传统咏春拳进行改良,吸取了传统咏春的精华,活化了咏春拳的攻防招式。后来他将此技法传给叶问,也让同门质疑叶问的咏春并非正宗的原因。
电影中张天志的师公是梁赞,这和叶问当然是师出同门的,但是并没有交代张天志的师傅是谁,但是张天志学的咏春是可以肯定是古法咏春的,也就是低脚咏春,因为他十分的看不起叶问的高脚咏春,觉得叶问侮辱了咏春,所以才向叶问挑战分高低的。
简单来说,张天志的咏春是简版的,科教版的,只要是梁家徒弟都能学;但是叶问的可就不一样了是私塾版本的,也就是小灶版本的,只传自家人。
咏春张天志是电影虚构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就像叶问系列电影的反派们一样,只是编剧创作出的一个角色,丰富电影剧情而来。现实中叶问也没有与之交手的纪录,但电影中张天志使用的低脚咏春则是在叶问的高脚咏春之前的,这一点确有纪录。
技巧方面,叶问的咏春拳实战性更强。

扩展资料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实战性强的拳术,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用“寸劲”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跨、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中线理论的中线是指由人体头顶至尾闾一线,在进攻时,咏春拳要求拳手沿着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之间的最短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也很难卸力,而且受力也较重。
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小龙常常在一英尺处将对手击倒在地。这种技术与咏春拳的中线理论有关,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国武术体系中拳理论的一部分。
由于咏春拳的发力基于身体的中心线,这就使得拳手出拳力量直接来源于其身体背部的大肌肉群,这种发力方式与那些力量来源于腰与臂部肌肉的武术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咏春拳斗士出拳时,他的肘部也在寻求自我身体的中心线。当肘部寻找到自己身体的中心线后,身体与手臂在一条直线上的冲拳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朝面追形中的朝面是指与对方面对面。咏春拳法强调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这样可以简化敌人进攻的来向,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同时配合中线理论,可以较易击中目标并使敌人受力较重,并且这样做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咏春拳还有很多功法理论,如不“追手”。“追手”是指离开防守范围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的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的人很容易犯“追手”的错误。
咏春拳要求不“冲身”,咏春攻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避免因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的平衡状态。它还要求“守攻同期”,即当消解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此外还有“埋跨”、“收睁”理论,要求出手或防守时一般手跨紧贴着中线平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亦可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跨屈曲是为收跨。
这样除了有利于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能使敌方难以取我们的关节,并且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梁赞
百度百科——叶问
百度百科——咏春拳

张天志 的咏春和叶问的咏春有何区别

4. 张天志 的咏春和叶问的咏春有何区别

咏春叶问,咏春张天志,咏春李小龙,咏春拳为什么这么火?

5. 叶问是第几代咏春弟子

  起 源
  超过200年历史

  咏春拳已有超过200年历史,其起源众说纷纭,至少有10多个版本。如:清初少林弟子五枚师太某日看见蛇鹤相争而悟出一套如此精深博大的拳术,又说咏春拳是少林寺最高武僧所创,用以对付叛变之徒及作清理门户之用。或由五枚徒弟严咏春所创,专门予女性练习之武术。甚至由一尘庵主所创,直接传授梁赞,否定严咏春之传说法。不同师承有不同版本,当中之真确性巳无从稽考。
  咏春拳到了黄华宝、梁二娣一代才开始有文字记载。二人为红船戏班中人,晚年先后传授咏春拳予梁赞。梁赞,绰号佛山赞先生,咏春拳显于梁赞。他是一位名中医,很富有,还是武林高手。他一生中只传授4名徒弟,其中两名是他的儿子。4人中只有陈华顺有传后人。

  传 人
  建议像空手道实行段位制

  据佛山市龙狮运动协会秘书长张杰奎说,以往咏春拳很低调,有别于其他武术门派的轰轰烈烈。咏春拳一直不设掌门之职,所以到今天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咏春第几代传人,只说自己是哪条“水”(宗支)的。以下记者请来咏春拳的几个宗支弟子一起聊聊咏春拳在佛山的情况。
  
  学拳讲心不讲钱
  记者:据我所知,咏春拳的“咏”字有三种写法,一是口字旁,一是言字旁,还有就是永远的永,这三种写法是否代表不同的含义,或者代表哪条宗支?
  刘赐光(林瑞波宗支,佛山精武体育会咏春拳馆馆长):有传说咏春拳原为倍春拳,前辈因反清复明落难到佛山,为了避祸改“咏”或“永”,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一直用惯了哪种写法就继续用下去。
  记者:你们是多少岁开始学咏春拳,通过什么途径学的? 
  梁满枝(彭南宗支,咏春拳民间练习者):我从小崇拜赞先生,但30多岁才开始学习,师从彭南。彭南当时是运输公司的跌打医生,很多职工跟他学,我也跟着去学。练咏春不需要很大的地方,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彭师父说,练咏春拳讲意念,用心不用力,讲究整体放松,目的是让气流通,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练完拳后人特别精神。

叶问是第几代咏春弟子

6. 咏春叶问,咏春张天志,咏春李小龙,咏春拳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它被影视化,电影电视剧拍摄出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咏春拳成为了一个中国武术的代表。

提起咏春拳就会想起李小龙和叶问,而因此有群众基础的咏春可以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而咏春其实最开始就行在广东一带,最初的一些影视作品也是反响平平,在电影《叶问》播出之前大家都认为咏春拳像是女防是女孩子打的拳,因为这个拳不像其他拳有许多表演性,动作框架大,打起来很好看。咏春却没有很多的表演性,夹着腿的样子起初的确不被大家看好。而且以前最初学咏春的向外介绍也只会说这是李小龙的师傅打的拳,而大家也是不以为然。

直到甄子丹出演的《叶问》问世,咏春开始被大家所认同,学咏春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咏春拳在国外比在国内还要火。咏春成为代表中国武术的第二,第一还是太极。因《叶问》而获取不少利益后被李小龙在国际上打响的咏春拳开始被戏剧化了,电影中叶问打的咏春拳多厉害,一个打十几几十个人,实际上咏春拳的实战效果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也有人说咏春拳不能实战的。

李小龙学过那么多的拳种,最后跟着叶问开始学了咏春拳,于是在国外和别人一打成名。拍摄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作品,自己也教授了许多徒弟,中国武术也被流传开来,因李小龙而成名的还有叶问,所以咏春拳才会这么火,被这么多人所熟知。 

7. 叶问为何叫咏春大师?

两种说法
其一是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其二是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咏春拳之木人桩法方七娘-日在白练(莲)寺内织布时,见一只白鹤飞落在梁间,昂首振翅,舞足弄翼,引喙衔毛,做伸颈觅食之状,后又缠膀歇息,姿态奇妙。方七娘感到非常有趣,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复被白鹤展翼弹出。俄而白鹤展翅凌空,冲人霄汉。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创出别具一格的拳法。方七娘的白鹤拳经过三代人才传到五枚师太,五枚 -> 严咏春 -> 梁博俦 -> 梁兰桂 -> 黄华宝-> 梁二娣 -> 梁赞 -> 陈华顺 -> 叶问。

叶问为何叫咏春大师?

8. 咏春历史有张天志吗

咏春张天志是电影虚构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就像叶问系列电影的反派们一样,只是编剧创作出的一个角色,丰富电影剧情而来。现实中叶问也没有与之交手的纪录,但电影中张天志使用的低脚咏春则是在叶问的高脚咏春之前的,这一点确有纪录。
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