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手机银行落后原因

2024-05-07 11:45

1. 网点手机银行落后原因

(一)使用安全性制约了手机银行业务的发展手机银行业务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是信息安全风险。因网络传输信息丢失、手机病毒入侵、银行内部员工不良职业道德造成的客户信息泄露和篡改;二是操作风险。由于客户操作不熟悉或误操作造成资金损失,引发法律纠纷;三是系统运行风险。因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发生故障,影响业务指令、资金支付的而及时准确处理。以上任何环节的风险都会给手机业务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安全性上的未知感让客户心里不足够踏实。(二)网络或手机功能不稳定造成推广应用难度大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运行速度不稳定,很多客户对使用手机银行的登录时间、响应速度、页面操作感受等存在诸多不满意,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手机操作系统的优劣,手机运行的稳定性、流畅性也会参差不齐,造成客户在使用中不能真正体验到方便、快捷的支付优势,对产品服务需求度较低。手机银行技术实现方式的不成熟、不稳定,增大了手机支付业务的推广难度。(三)服务对象不广泛,农村市场覆盖率低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及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便造成其对手机银行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较低,对手机银行的使用需求也并不迫切。加之,大多数银行机构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农村地区的市场推广,忽略了低端客户的使用需求,使得手机银行虽然帮助银行解决了建立新网点和处理小额交易的两大成本问题,但使用客户大多以高学历、高收入客户为主,而忽视了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客户,降低了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网点手机银行落后原因

2. 怎样发展网点网银手机银行文章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由于移动终端所必有的贴身便捷特性,而且手机是作为个人移动设备的最强大终端,使得手机银行便成为继ATM、互联网、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银行业者的关注。这是一个蕴含着巨大商机的市场,国外移动运营商很早就开始了对移动银行业务的探索,其中韩国和日本银行业基于对手机行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手机银行业务重视较早,在手机技术方面对手机银行大开方便之门,在这一领域发展较早较快,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欧美地区虽然重点在于3G网络的推进,通过提升网络数据流量从而盈利,但也是由于网络的改良,使得手机银行业务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反观我国,移动银行业务由于开展缓慢等原因,相对滞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3.06亿,较2009年增长56.1%。预计到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5.24亿。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233.3亿元。(图1、图2)因此,综合得出,用手机作为提供银行业务的工具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而且,我国目前移动网覆盖范围广泛,全国的绝大地区都有移动网络覆盖。随着3G网络的建设,我国移动网络环境将会在覆盖和功能上得到更大的提高。这种网络环境和用户规模以及市场规模是发展手机银行的保障性基础条件。
  纵观现在各大银行实现的手机银行业务的方式,较为成熟的经营不外乎如下两个——手机银行短信版和手机银行WAP版。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手机银行短信版主要是以手机短信等通讯方式与客户进行交互的综合金融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银行对客户账户变动通知、金融信息发布以及产品信息介绍等;二是客户对银行的金融咨询、账户信息查询、发起金融交易请求等。具有账户变动及时服务、信息资讯全面服务、客户关怀温馨服务三大特点。手机银行WAP版具有账户查询、转账、漫游汇款、贷记卡还款、账户管理等多种业务功能。客户使用时无需安装任何程序,在手机上输入WAP.abchina.com即可使用。手机银行(WAP)使用动态口令卡使客户交易的资金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手机银行短信版,以短信为基础,虽是方便,但是操作繁琐,并且为了安全性考虑,多为交易信息监控和金融信息发布咨询之类,在实际接触资金流转过程中,应用的并不是很多。手机银行WAP版基由现在国内较为通用的WAP网络,进行近乎于网络银行的操作;在安全性方面,如上面所说的中国农业银行是以动态口令为主要保护措施,另外还有利用手机安装专用的手机银行软件连接WAP网络,以确保交易安全。
  二、现阶段影响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手机银行技术实现问题。目前,手机银行由于受到无线网络条件的限制,还只能采用窄带的无线链路提供信息传输信道。目前采用较多的基于短信和USSD方式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利用非常低速的信令信道进行银行信息的传输,通话状态下,USSD和SMS使用相同的信令信道即SDCCH,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600bps;而非通话状态时,USSD使用FACCH信令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1Kbps。而且采用短信息的方式,实时性得不到保证。这对于支付业务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另外,手机作为手机银行的基础,应用还存在技术弊端。例如,手机的SIM卡普通最多也只有64KB,难以承载移动银行的运行数据;手机硬件、系统安全性也有待提高。故手机银行在实际运行中,不得不在安全保障方面花费大量精力。
  (二)手机银行营销方式存在弊端
  1、手机银行推广成本较高。若手机银行采用STK方式运行,则现在通行的是SIM卡,要使用手机银行业务,必须换成STK卡。STK卡上具有较SIM卡更大的容量,可以加载对应银行的密钥和相关的应用,同时具备普通SIM卡的所有通话及其他功能。但即使是这种大容量的卡片目前仅按成本价销售,对用户来讲也是笔不小的费用,因为绝大多数已入网的手机用户并不愿意白白浪费掉没有任何故障的SIM卡。就目前来看,四大银行以及招行、交行等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都是基于SIM卡应用的,但业务范围、办理手续各有不同,且彼此互不兼容。目前,一张SIM卡只能使用同一个银行的账号,用户办理其他银行业务时须购买相应银行的SIM卡,无法实现银行之间的转账和账号操作,使手机银行的意义打了很大的折扣。
  2、推广手段基于利益驱动,而非基于需求驱动。近年来,银行除了采用营业网点、网站等常规渠道宣传,还采取了上门开通并赠送话费等颇具特色的推广手段,由此,用户数量得以快速增长。乍看上去,这些推广手段十分奏效,但实际上,不少用户仅是开通了手机银行,却并未真正使用,甚至在获取了话费后便注销了手机银行业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对产品服务需求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行提供的收费产品和服务并不能让用户满意。而“送话费”这种利益驱动的推广手法,也是导致手机银行用户质量低、流失率高的因素之一。
  (三)移动网络运营商收费偏高及银行缺乏人性化的收费制度。手机银行业务收费一般包括流量费(运营商收取)、结算手续费及月服务费(银行收取)。用户进行一次完整的登录、查询、转账交易等操作,花费的流量通常在20K左右。对于部分地区不常用手机上网,却有手机银行使用需求的用户来说,流量费用则可能成为一道门槛。
  相比网上银行和柜台,手机银行的跨行转账费率较低,对于经常转账的用户有较高吸引力。但某些银行规定,3个月的免费试用期过后,将收取每月6元的服务费,而免费用户将仅能查询,无法转账。一方面通常用户的查询需求并不急迫,而操作更便捷的网上查询同样免费,导致查询功能显得较为鸡肋;另一方面月服务费对使用频率不高的用户带来一定的负面心理影响,打击了其长期使用手机银行的积极性。
  (四)用户对私人信息安全保护不到位的担忧。用户对手机银行的信任不足,这种不信任感主要表现在:对交易密码泄露、账户被盗导致损失的担忧;对交易平台安全性的担忧。银行方面做的安全宣传不够到位,不能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解决现阶段制约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思路
  (一)探索新的手机银行应用技术。目前,3G技术正在普及,受限于无线网络的问题,有希望通过3G网络得到解决。采用3G网络作为银行和手机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信息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M,而且可以采用专用的通信信道来传送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信息的传输在无线网络还会进行加密保护。用户可以实时、安全、快速地进行银行业务操作和支付操作。
  手机软硬件方面,为了切合手机银行的发展的,必须要有根本上的改变。银行业可以通过资金导入等方式,引导手机制造业,在硬件方面上,加强适应性和安全性;并且开发出更好的手机银行软件,在安全性保证的大前提下,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同时可以考虑手机银行平台软件的架构,使得各大银行可以在同一平台下共同经营,且不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这其中重要的是,银行业的介入,使得手机行业在发展中更加符合手机银行的推广与运营。
  (二)手机银行推广实现新思路
  1、手机银行订制服务。鉴于国内移动、联通与三星、诺基亚等手机品牌联合推出的订制手机,内置其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的系统内核与相关主题,运营商与手机制造商共同营销,手机银行也可尝试此种方式。银行业不仅可与上文所述的,以资金等方式介入手机制造业,打造手机银行专用手机,或是加强手机对移动银行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和移动通信运营公司合作。比如,办理SIM卡时,同时绑定手机银行业务;亦或是办理银行卡时,附送绑定有手机银行业务的订制STK卡等,以达到强强联手,共同营销,获得双赢。
  2、建立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推广手段。加大针对用户需求、体验、满意度等方面的深细调查,以及用户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抓住用户,初次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挖掘、锁定具有较强需求的高价值的目标人群,重在普及知识技能,培养使用习惯。而非全面铺开战场,用短期利益来吸引用户;应调整定价策略,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提供自选套餐等方式降低流量费用,并增加按次收取服务费的模式,适当调整结算手续费标准以平衡收支。
  (三)寻求适合的收费模式。应调整定价策略,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提供自选套餐等方式降低流量费用,并增加按次收取服务费的模式,适当调整结算手续费标准以平衡收支。同时,手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用卡的替代品,所以也可借鉴信用卡盈利模式。可以通过大范围的手机银行的发行,同时收集用户消费信息,与商家合作;或是收取合作商家的盈利返点,从上游商户获得回佣。总之是利用大规模用户的长尾效应来转嫁对消费者收取的服务费用。
  (四)加快3G网络和云计算的商用,增加用户信任度。3G网络的商用,能提供更好的应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佳的交互界面,这些要素无疑会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使用粘性。国内银行应该抓住此契机,提升用户信任度,及时调整营销和业务模式,建立以提高信任度为核心愿景的营销、宣传、售后反馈体系,并将其作为单独新兴利润中心给予策略倾斜考虑。同时,还应优先考虑打造精品,提升用户体验及满意度,再逐渐丰富产品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和种类。切勿盲目追求短期增长速度,而牺牲产品服务质量。另外,可以尝试用云计算的模式来解决。如果在手机上识别到安全的威胁,比如病毒或者窃听软件等,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可以被反馈到云上,在云上对用户反馈进行统计分析,再更新给用户。
  (五)基于现阶段网络覆盖不全面,信号不良的情况,对手机银行的畅想。手机作为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本身就具有电磁波发射、接受功能,同时现阶段手机大多搭载蓝牙技术,故可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到手机银行中。使用时,商家配备RFID接受识别终端,并与银行交易网络相连,手机硬件本身或是内部软件开启RFID发射,只是通过便可完成交易;安全方面,可通过软硬件内部密钥以及交易密码等确保。这样,不需要通过WAP网络,只是手机直接接入银行交易网络,快捷、安全。并且,前文提及的手机银行订制服务,可以确保手机内部密钥的安全性与隐蔽性。
  四、结束语
  总之,手机银行作为货币电子化和移动通信的结合体,需要从后者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手机银行体系无论从银行业还是移动通讯运营商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政府应该正确引导市场,把手机银行服务纳入电子商务运行体系,制定统一的手机银行业务标准,逐步规范手机银行市场。

3. 银行短信通落后的原因及提升措施

落后的原因在于价格,提升措施主要在于降价。作为一款实用的服务项目,短信通价格每月达到3元-5元,一年下来要60块钱。这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毕竟每个人都有很多银行卡,每张银行卡都开一个短信通,一年下来也要几百元的支出。提升短信通的最好方法就是降价。如果每个月只需要1-2元,使用短信通的人会更多。短信通是账户资金变动通知服务,是银行的一项电子银行服务,即订购了手机银行账户变动通知服务的账户当发生约定交易时,银行将主动把账户变动情况通过短信发送至手机。

银行短信通落后的原因及提升措施

4. 银行指标落后原因及改进措施

主观原因:信用卡发卡率低,信用卡分期金额低,员工对此项指标不够重视,有为难情绪,打电话没有效果就失去信心,没有坚持不懈的干劲儿,网点主任履职不到位,没有起到督促的作用,员工营销时的话术不够规范,专业性不强,废话过多,导致客户接听电话后对此项业务并不感兴趣,对信用卡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遇到客户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给予准确的答复,网点员工营销能力参差不齐,营销能力强的不认真,营销能力弱的不努力,也导致各项指标进展慢。 客观原因:兴华支行存量信用卡目标客户,还有信用卡分期客户较少,柜面弹屏率低,拨打电话邀约客户来网点办理信用卡成功率低,受疫情影响网点过完年后没有开门,也导致各项指标进度缓慢。措施:规范员工营销话术,对营销能力弱的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与训练,制作营销评比表格,对每天员工营销的进度进行记录,奖勤罚懒。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全员学习信用卡条线的相关业务知识,让员工全面的掌握信用卡条线的相关知识,兴华支行信用卡资源有限,鼓励员工在拨打完本网点的电话后拨打合作支行的电话,多策并举,希望在春天行动有限的时间里把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银行指标有哪些?1、盈利性指标。①资产收益率;②银行利差率;③非利息净收入率;④银行利润率;⑤权益报酬率;2、流动性指标。①现金资产比例;②短期国库券持有比例;③持有证券比例;④贷款资产比例;⑤易变负债比例;⑥短期资产;⑦预计现金流量比3、风险指标。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核心是资产收益率和股本回报率,利用这两个财务指标及其他派生财务比率指标可较准确地认识银行的获利能力。

5. 手机银行登录不上去是什么原因?

在窗口开通了手机银行,在手机上还要进行设置的,一般的都是中国移动用户必须选择CMWAP连接方式;中国电信用户必须选择CTWAP连接方式;中国联通用户必须选择3GWAP或UNIWAP连接方式。打开手机浏览器,输入你开办的哪个银行手机银行的下载地址,进入下载界面;进入“按手机品牌及型号下载”与“按手机操作系统下载;选择品牌及相应的机型,即可成功下载安装。如果找不到对应的品牌或型号,请选择按操作系统下载。注意:非智能机下载手机银行客户端后可能在桌面上找不到图标,这时可进入应用程序-我的助理,即可看到客户端。\x0d\x0aAndroid手机网络设置方法:1.进入手机的设置页面,2.进入网络选项,3.进入APN接入点,4.选择WAP上网方式。\x0d\x0a具体你还可咨询那个银行的服务热线。\x0d\x0a经过以上设置后,打开客户端,按手机银行的系统提示就可以转账了。

手机银行登录不上去是什么原因?

6. 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宁可去银行网点排队,也不想用手机银行?

很多人宁可在银行网点去排队处理,等候半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也不愿意在网络上办理相应的业务,即使现在基本上每个大的银行都有了自己的网上银行,就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信任度,这两方面不解决,网上银行能发挥的作用非常小。
首先是技术的原因,这是最明显的,因为手机的网上银行虽然能处理的业务挺多的,但是它存在一个技术壁垒,对于使用者来说他不熟悉操作的流程,因为手机银行他本来就是涉及到用户特别隐秘的银行卡信息的,所以他必须设置得很安全,那就不可避免有很多的验证程序,对于年龄比较大的人来说手机他都玩不明白呢,你再让他去做一些安全验证型的工作,准备工作,各种各样的程序才能办理相关业务,他更做不明白了。
其次就是信任,因为很多人觉得现实中的网点不会骗自己,今晚有什么问题对方能够帮自己处理,只要是这个银行相关的业务,对方的业务员大堂经理都能帮自己想办法,但是自己在网络上办,有的功能实现不了不说,也不见得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很多人认为手机的信息泄露很频繁,现在我要是在网上把我的银行卡密码卡号都输进去了,会不会我的钱就会被偷了呀,虽然这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大多数人就是有这样的信任危机。
虽然现在网络逐渐普及了,网络银行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不愿意通过这样的一个端口去办理业务,所以他的普及注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有了技术条件就能够达到的,还得让使用者们足够信任他,这个过程足够简化,任何人都能去使用它。

7.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渠道的兴起,便利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银行网点的相关功能,基本上被逐渐弱化。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1  为何银行要大批关停物理网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许文兵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银行网点数量的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从背景性的因素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客户比例在不断提高,而客户到店率在不断下降,柜面业务量不可避免地下滑。特别是在银行网点较为密集的地区,银行网点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下滑得更为明显,因此银行需要对网点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许文兵称。
  事实确实如此,以上述招商银行镇坪路的这家支行为例,以该支行为圆点,周边半径1000米内,有40处ATM机网点,各类银行营业厅33家。
    
   银行已经开启“关停潮”模式了么?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现在说银行网点“关停潮”尚且言之过早。物理网点的存在依旧有其必要性。
  许文兵对记者强调,全国银行网点数量正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而现在看到的银行关闭网点状况可能更多地是由银行结构调整导致,如出于结构调整需要,在大城市淘汰一部分运营困难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
  “在一线城市,目前一些社区支行和小微支行的经营范围比较有限,机构规模相对较小,成本较高但收入有限,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网点本身想要实现正常运营会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大城市,这类支行关闭情况比较多。此外,在前几年,社区银行、小微支行等概念较热时,有一大批的此类网点开立,但部分银行对网点的选址有一些问题,因此这类网点也要被淘汰。”许文兵指出。
  据了解,2014年前后,小微金融逐渐从“蓝海”向“红海”转变,银行业也掀起了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热潮。彼时,民生银行曾提出要在三年内在全国设立超过1万家金融便利店,光大银行则计划2013年内推出200家社区银行网点。此外,浦发、中信、平安、华夏等股份制银行均采取积极态度。而拥有地域优势的地方银行,如北京农商行、南京银行等也开设了社区银行网点,而长沙银行宣布将设立100家社区银行。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随着热度的消褪,部分社区银行甚至没正式开业就终止营业了。
  而从银监会的数据来看,银行关停的网点也多为小微支行、社区支行。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在2017年12月8日这天,一次性关停了昆明分行下属的22家社区支行。
    
  “虽然一些银行关闭了部分大城市的小微支行、社区支行,从金融服务的覆盖角度来看,一些县域级小城市的金融机构网点的供应总量还是不够充足的。”许文兵告诉记者,目前全国银行网点的数量每年还保持在一个正增长的状态,而他认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延续。
  许文兵进一步指出,特别是股份制银行,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县级城市的布局还未完成,因此未来几年,股份制银行的网点铺设还会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许文兵指出,原来大而全的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转型本身,银行也会对网点进行结构化的调整。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2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渠道的兴起,便利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正所谓“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现如今大部分人出门的时候,只需要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任意场景的支付活动。
  基于这一背景,人民币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基本已经消失。此外,相关金融业务的办理,也不需要必须在线下解决。因此,银行网点的相关功能,基本上被逐渐弱化。
    
   2171家银行网点关停 
  或许在数年前,“银行网点即将消失”这一命题,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听上去都荒诞不堪。但如今,银行业这一“铁饭碗”确实已经陷入发展危机。
  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截止到2021年11月25日,今年以来我国银行商业机构合计共2171家银行网点关停。
  对于我国银行网点不断停止营业,业内人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当下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银行柜员的离柜率不断升高之外,高成本的运营也是关键因素。
  实际上,银行网点的'发展走向下坡路,从来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准确点说,银行网点发展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应该是2017年。
  中国银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这4年的时间,中国银行网点的数量连续下滑。同时,正如上文笔者提到,如今我国银行网点关停的趋势依旧没有缓解。
    
   储户们的钱还安全吗? 
  随着相关统计机构不断公布中国银行网点数量的减少,给一众国人们带来了一波又一波“银行网点消亡论”的讨论。
  其实,随着金融业务逐渐可以线上化办理,综合运营成本考虑,为了协调银行业务的整体发展,断减少银行网点的布局确实是既有事实。但是,传统银行网点经过数年打下的江山,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被攻克。
  尤其是当数字人民币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传统银行业的业务重心将不断被调整,由此可以预见,当银行业的业务中心不断向线上化、智能化调整,传统金融行业也有望重新夺回被抢占的市场份额。
  面对银行网点的相继关停,部分消费者产生疑问:储户们的钱还安全吗?
  这一问题当然是肯定的答案。传统银行网点有国家信用背书,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而一旦银行网点濒临破产倒闭,银行将启动存款保险基金,或者走向破产程序。最差的情况也会有央行进行兜底,因此储户们的钱不存在无法兑付的风险。
    
   “铁饭碗们”要如何破局? 
  当然,虽然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短时间内银行网点并不会完全消失。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今的银行网点的消亡趋势依旧没有缓解。所以,现存的银行网点要如何破局呢?
  从目前我国银行网点的发展情况来看,不少银行为了更好的盈利不断缩减无力网点,同时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实体网点的改造工作。
  业内数据透露:2018年-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改造的营业网点数量分别为8006个、15591个以及12800个。
  同时,为了提升银行网点的竞争优势,诸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相继推出5G网点,引进影像识别、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多项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对线下的银行网点进行相关升级。
  对于银行网点未来的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院周茂华认为未来的银行网点将进行线上、线下的全面结合,以便很好的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对于老年人群体数字鸿沟的问题,银行网点也将推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3  关于网点的问题,一直是各有各的的痛。
  曾经我们都以为银行网点是铁饭碗,坐在银行的柜台后面工作的人,看起来轻松,工资还高。
  但是现如今,银行业掀起银行网点“关停潮”,越来越多的银行网点被裁撤,与网点一同被裁撤的还有ATM机。
  就像《银行网点4.0》一书作者说的那样“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但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这句话深刻的揭露了银行网点所面临的困境,银行网点在消逝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很多网点因为经营困境最终不得不关门谢客。
  尤其是现在去网点办业务的人银行网点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仿佛也在揭示银行网点的衰落。
    
   那现在银行物理网点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伴随着近些年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金融业内一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将被互联网金融全面取代,物理网点作用将越来越少,收益越来越低。
  比起线下网点,很多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更愿意通过网络办理业务,比起过去拿着存着排队去银行办业务,现在的银行更像是作为账户管理和资金。
  现在去网点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银行网点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严重。
  与此同时,银行内部也出现物理网点即将被淘汰的事实,银行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电子银行对业务的大量分流,柜面业务大量被线上平台所取代,各个网点的客流量、交易量也在不断地萎缩,尤其是一些金融业发达的大城市,这一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大城市银行网点客户越来越少,点均效益越来越低,中间业务被逐渐蚕食,线上网点替代了物理网点,无实体网点的建立更是进一步弱化了银行网点的作用。
  同时每一个网点的铺设又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工成本,加之息差的不断地缩窄,使得铺设网点的银行成本增加,铺设网点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如意,最终导致物理网点单位裁撤。
  最后影响。
    
   银行网点倒闭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 
  既然是这样的局面,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未来的网点会纷纷倒闭呢?
  我先抛出我的观点------网点不死。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网点就像是一个垂垂的老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其实,这其实忽视了网点真正的作用,银行的网点不仅仅交易的作用,很多人批评现在的网点衰落,总是会拿交易量说事。
  但实际上,他们去忽略了网点对客户以及销售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银行网点的日益减少其实是银行与金融科技、互联网日益融合的结果,银行业在近些年一直在强调一个方向,即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线下员工的推介更是加速了银行线上线下一体化之间的融合。
  有计划地放弃部分网点,是必然趋势,而银行网点的减少,实际上并没有减少银行服务,反而开辟出了更多的服务场景。
   同时,无论信息数字化如何发展,网点仍然有他不可取代的地方。 
  比如,物理网点能给人提供线上网点所没有的温情服务,人对于金钱总是敏感的,金融业务的特殊性让巨额大客户在面临金融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找一个真实的人聊聊,比起冰冷的人工客服,人们更希望面对着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况且物理网点也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属性,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并且愿意顺应高科技,有很多研究表明客户仍然对有信息科技与他们的金钱挂钩感到不安。
  时至今日,想要建立起客户对线上业务以及手机银行的完全信任也还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还是会有很多人希望物理网点能够存在下去。

银行网点为什么在减少

8. 手机银行未来发展趋势

当手机把收音机、MP3、照相机、摄相机、电视机、PDA等各种功能集于一身,超出了最初作为单纯的通讯工具的定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同时也成为了银行业嫁接的目标,即银行业务与手机结合而成的“手机银行”。
而随着多年业务的推广,炒股热、转存热,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或者手机证券已经为广大用户所熟悉并接受。无论对于通信业还是银行业,这种“贴身金融管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随时随地”、“各种方式”、满足“各种需求”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2005-2007年间,国内股票市场持续上扬,吸引了众多淘金者进入股市。特别是2007年,国内股市更加火爆,许多城市的证券营业厅、银行出现了股东、基金开户排长队的现象。中国股民人数已超过1亿大关,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对于无法天天去营业厅的股民来说,他们大都采用非现场的电话委托和网上交易方式炒股。传统的电话委托不仅速度慢、不直观,在交易活跃时还会因电话占线而无法下单,从而影响交易。而网上交易虽然速度快,但移动性、便捷性差。相比之下,手机炒股与股票通知业务、实时股票信息和交易相结合,拥有独特的优势,使股民方便的随时随地炒股,成为电话委托、网上交易之外的第三种非现场交易方式。
而移动运营商针对潜在的大好商机,也纷纷升级其手机炒股业务。像中国联通“掌上股市”、中国移动“移动证券”,提供了银证转账、证券委托交易、实时行情查询、定制股票信息和资讯等服务,共同带动了手机炒股热潮,为移动融合金融产业链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实,手机炒股以及衍变而来的手机期货、手机外汇,都只是运营商增值业务在金融行业中应用的一个具体例子。因为利用手机终端,它还能以多种方式实现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服务全面的个性化理财,将烦琐的理财事务变得方便直接。例如以短信作为业务承载的主体进行个人理财的手机操作,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银行转账、手机支付、账户信息短信提示、信息点播等业务。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在银行排队办理业务长时间等候的问题,人民日报也曾专门对此现象报道过《银行的队,为啥总那么长》的新闻。银行排长队现象与股市持续升温及央行加息引发炒股热和转存热这些客观因素有关,有调查显示,在北京4家国有银行网点中,从取号到办业务,平均等待时间为85分钟,最短 56分钟,最长167分钟;在5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平均为35分钟,其中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为48分钟和57分钟。
相比之下,在香港,银行排队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当中与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密切相关,发达的网上银行功不可没。除了取款,几乎所有银行服务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例如转账、汇款、货币兑换、定期存款、贷款、报税、投资股票、基金及各类衍生金融品种等。
而手机银行也是电子银行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它作为一种崭新的银行服务渠道,在网上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贴身、快捷、方便、时尚”的独特性,真正实现了“Whenever、Wherever(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银行业务的办理,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
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基本实现了银行的各类基础业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服务已经能够覆盖所有移动和联通手机用户,客户可以获得7×2 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查询账户、转账/汇款资金瞬间到账、进行捐款、缴纳电话费和手机话费、网上消费实时支付等。
各商业银行除了最基础的服务外,还添加了更多的创新功能。以招商银行为例,全新升级网点预约、产品超市等功能;优化理财日历,新增理财产品到期、信用卡还款、还贷余额不足等60类智能提醒;手机银行用户独享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更有专属日日盈产品等。
在用户获得方便、减少排队麻烦的同时,银行也更愿意其客户使用此项业务,因为手机银行交易成本仅为传统方式的五分之一。据统计,国外手机银行处理一笔交易的平均成本为0.16美元,大大低于1.07美元的传统柜台交易成本(低85%);而国内暂时平均柜台交易约为人民币4元,而使用移动交易的成本仅为0.6元。因此,利用手机提供的便利性,能减少银行的营运成本,增加移动运营商的收入,让消费者及相关公司都能受惠。

2004年中国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市场,移动银行业务无疑是业界瞩目的焦点,国内两大移动运营商频频出招,不断加强在此领域的渗透力。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联通开通了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银行业务,而中国移动也进一步拓展了移动银行的合作范围,与中国工商银行联手推出了基于短信平台的移动银行业务。事实上,国外移动运营商很早就开始了对移动银行业务的探索,其中日本和韩国在这一领域发展较快,而欧美地区的移动银行业务由于种种原因相对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