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咏春拳套路的好处

2024-05-18 06:54

1. 练咏春拳套路的好处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黐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以下是咏春拳特点之逐项陈述:
(一)理论和心法: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
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
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肩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踭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踭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
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收踭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踭屈曲是为收踭。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强力向我们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当再加力顺其势向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方失势或招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向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黏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守攻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8)其他辅助心法:
①不消“过笼”(过头):咏春消手以能消对方来手而不超过防守所需范围为原则。对方来手若不可能击中我们,我们则不需要运用任何消法。不消“过笼”可以减少气力和时间的消耗。消后反击敌当会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也。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之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识地犯“追手”的错误。若敌桥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围内,我们不要追着去接触其他桥手,反之应该趁机向敌攻击以求击敌。若对方用桥手消我们之攻击,我们便达到接触对方桥手之目的;这是“寻桥”方法之一。
③不“冲身”:咏春出手(攻或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减少被对方借力机会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之平衡状态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发力:咏春拳的“攻”与“守”皆以能锻炼到从任何位置都可以发力为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手在何处皆能发力不从心消对方来手或向对方攻击而不需要将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来帮助发力。
(二)“寸劲”乃咏春拳用作攻防之劲力,亦称“弹劲”或“短劲”:这是一种短暂而有爆发性和能于短距离内发出杀伤力击敌之劲力。“寸劲”是从小念头,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锻炼。
(三)黐手练习:其目的是:
(1)锻炼与敌方桥手接触后之感觉和反应。
(2)锻炼制造和寻找敌方之空隙。
(3)锻炼双手之左右兼顾和一心二用。
(4)锻炼咏春拳心法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消过笼”、“不追手”等等。
(5)练习攻,防手法与组合。
(6)练习手法与马步之配合。
感觉者乃是当双方桥手相接后,对方有没有破绽和空隙,对方力度之方向和转变如何,以及对方之攻击和防守中有没有破绽等所有“资料”的体会。咏春拳特别注重感觉和反应。我们认为用眼吸收后而发出之反应是较桥手相接后感觉之反应慢。因为从眼看到要经神经线传上大脑,然后大脑才下命令去作适当反应。然而桥手相接之感觉反应乃是,捷径的经由脊骨神经而发出的,所以反应较快。经过适当锻炼后桥手相接之感觉和反应当会达到。

练咏春拳套路的好处

2. 咏春拳怎么练 套路是什么

指导建议:
咏春拳
三套拳法:小念头(初级套路)、寻桥(中级套路)、标指(高级套路)
两套兵器:六点半棍法、八斩刀
一套桩法:木人桩

推荐:
 自学总大纲
第一部分(3个月时间)
单式:耕手、摊手、伏手、膀手、日字冲拳等单操手练习
桩功:正身钳阳马、六合混元桩、双弓钳阳马
 对练:对冲日字拳、降三星、双人压腰、摊伏手接直拳各种单式接招对拆练习。 
套路:小念头 
备注:
套路可以分段教学,把小念头分为三段。
主要练习单式,了解各种招式的攻防要点!

 第二部分(3个月时间)
单式:转马、转马冲拳、勾钻拳、直撑脚(穿心脚)、虎尾脚、煞脚、勾挂脚、拐脚、钉脚、转马双劈肘 
对练:对练单圈手、单黏手、单推手、碌手、穿桥捞手、过手压桥、腿法攻击、腿法防守等
步法:推蹬步、箭趟步 
套路:寻桥
备注:
主要练习步法和攻防要点,分段教学!

 第三部分(3个月时间) 
单式:逼步连环冲拳、横撞拳、耕拦手、外镰手、盖肘、横肘、挑肘、砸肘、后撞肘、圈步
对练:双黏手、黏手离桥、过手对拆、双推手
套路:标指  
备注:
自学,最好一边看视频教程,一边向同道中人询问!

第四部分(3个月时间)
 单式:三角步、扣步转马、各式自由步法、各式木人桩单式手法
 对练:用本派各种招术自由搏击对练
 套路:木人桩
备注:
所谓化桥觅对手,有师更需求;无师无对手,镜与桩中求!
消打胜对手,有师需更求,无师无对手,木人桩上求
木人桩是将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套拳的攻法手法、步法、腿法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模拟练习,它充分体现了咏春拳的实战意识与技击方法!!!
木人桩,为武术器材,以木材制造,有桩手及桩脚之设置。容许少量活动(弹性)。当作模拟敌人练习。锻炼手部接触部分之刚强性,全身整体活动性。步法之灵活性!!


第五部分(3个月时间)
六点半棍套路、黏棍练习、棍对其它兵器攻防练习、强化式黏手对抗练习、离手自由搏击
备注:
最好寻找同道中人,一起参与研究!
或者拜师学艺!都是以后深造的必须途径!
如果只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前几段基本上差不多了!

3. 咏春拳的实战技巧?

膀手是咏春拳近距离搏击非常重要的手段,是攻防转换的枢纽,与捺外廉是一对相互相乘,既互为帮补又互为制约的孪生兄弟。通常,捺外廉象机关炮,给对手以连续的`强有力的`不停顿的打击,而膀则象重型坦克,既严密地保护受近距离攻击的身驱,又以强大的火力反击敢于来犯的敌人。故缺一则难言其咏春之精纯。 膀,乃咏春拳最重要`最多变`最精妙的手法之一:   最重要——习咏春有年者,无一不懂膀手,其不但在较基础的小念头`沉桥中有,在较高级的套路木人桩同样出现,部份流派更将其列入散式中加强训练,可见其重要性。   最多变——膀从位置论,分上`中`下膀;从用途上论有抛膀`逼膀`攻膀`倒膀等等:其变可化揆`化挂`化肘`化铲`化荡`化底掌`化半摊膀`化锁喉`化跌`化擒拿等不下二`三十种。   最精妙——其妙在于变化距离短`时间快`旋转爆发力大,对手难以察觉`难于防范,着者不被抛离也重心不稳。其变化可根据对手的来势化上`化下`化左`化中`化右,涵盖面广,令对手无所适从。   膀,又是从长距离化短距离;短距离化长距离攻防转换极其重要的手段,故有“膀之不纯正,无论黏桥精”之说。   时下,不少学咏春者不懂得掌握使用膀手的距离,一般来说,功底不是特别深不宜离桥使用膀:一是膀需曲肘而桥较短,未拉近距离时对反击不利,且未黏住对方桥手,以双手迎击敌一只手也不化算。二是距离较远而敌捺我外廉则有足够的空间,其力量特别大,膀`起之完好不易。故逢此情况宜用别的方法。 下面,试举膀在实战中应用之一例:   敌左拳击我胸——我微上半步左铲(上桥)敌左外桥——敌左捺手右拳击我头(连消带打)——我左膀`右手同时穿胸斜铲敌右外桥,将敌重心引于右侧,揆头`扣手冲拳。   关键点:1`接敌拳时要敢于前靠,拉近双方距离,敌之捺外廉受我近逼的压力及空间窄小的限制,其斜下拉之力则大为削弱,为我做好膀手创造了良好条件。2`要注意膀`揆头`扣手冲拳三招连击的一气呵成,不能给敌有喘息的机会,稍有迟滞,敌随时有反击的可能   现时,不少咏春拳爱好者训练时能玩好膀手,但在黏手(实战)中难以应用。其原因一`是未掌握动作要领,或训练时间和强度不够`。二`是没有弄清楚膀手适用的范围和距离。三`是一`二两点皆有之。

咏春拳的实战技巧?

4. 咏春拳法是什么

咏春拳心法理论: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自然较快击中。再看我们若向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无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②出手快而影少;仅手美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勃颈。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顾。

(3)埋踩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踩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收踩理论:永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为收踩。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们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发强力向我们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再加力顺其势向那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失势或把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指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何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朱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离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攻守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

5. 咏春是什么拳?

咏春一般是指咏春拳。咏春拳是一门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技术,是一个积极、精简的正当防卫系统、合法使用武力的拳术。较其它中国传统武术、更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此将当事人的损害降至最低。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主要练习方式为双人对练的“黐手”“黐脚”等;辅助器材有贴墙沙包、三星桩等;训练器械有木人桩、刀、棍等。

咏春拳的起源传说:
咏春拳的创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原名朱红梅),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的实用功夫——咏春拳。
之所以用“咏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如简单的一个“咏”字的右半边“永”字的点、横、折、竖、勾、挑、撇、捺,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

咏春是什么拳?

6. 谁有咏春拳套路的讲解和分解动作啊?

我是学咏春的,看LZ这么感兴趣就告诉你把(师傅不让我们乱教的,手法不能告诉你)
第一套:小念头
            由最基本的手法构成,练熟后就小有成就了··也有了基本的实战技巧,只有手部动作无脚部动作。
(本人不才,不能仔细说出动作,下列套路一样。还是楼主找个师傅入门把)
第二套:寻桥
             紧接上一套的手法,处于防御与攻击的中介,讲究手脚同出,要有协调性。初步使用脚来攻击。
第三套:标指
             这是最后一套套路,也是接着上一套的部分,通过 手    臂     肘    腕   等部分关节,肢体来达到防御与攻击同出,既有防御也同时能攻击。(我部分还没学11··)
                  最后强调一点,咏春在网上是不可能学会的,只有通过一个师傅带着手才能学会,否则你打一辈子空气也不可能在实战上赢得胜利。
                网上的什么外帘手啊,内帘手啊都是瞎搞的,真正的手法名称可没那么动听。希望楼主不要学到网上的东东到外面炫耀,要是遇到个会咏春的,不笑死你都怪。
             纯属自己码字出来的 支持原创,

7. 咏春拳讲究的是什么?

[编辑本段]咏春拳的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以下是咏春拳特点之逐项陈述:
  (一)理论和心法: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
  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肩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踭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踭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
  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 收踭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踭屈曲是为收踭。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强力向我们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当再加力顺其势向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方失势或招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向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黏手练习锻炼出来的。
  (7)守攻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8)其他辅助心法:
  ①不消“过笼”(过头):咏春消手以能消对方来手而不超过防守所需范围为原则。对方来手若不可能击中我们,我们则不需要运用任何消法。不消“过笼”可以减少气力和时间的消耗。消后反击敌当会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也。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之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识地犯“追手”的错误。若敌桥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围内,我们不要追着去接触其他桥手,反之应该趁机向敌攻击以求击敌。若对方用桥手消我们之攻击,我们便达到接触对方桥手之目的;这是“寻桥”方法之一。
  ③不“冲身”:咏春出手(攻或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减少被对方借力机会而至“失形”。“失形”,即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之平衡状态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发力:咏春拳的“攻”与“守”皆以能锻炼到从任何位置都可以发力为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手在何处皆能发力不从心消对方来手或向对方攻击而不需要将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来帮助发力。
  (二)“寸劲”乃咏春拳用作攻防之劲力,亦称“弹劲”或“短劲”:这是一种短暂而有爆发性和能于短距离(约两寸)内发出杀伤力击敌之劲力。“寸劲”是从小念头,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锻炼。
  (三)黏手练习:其目的是:
  (1)锻炼与敌方桥手接触后之感觉和反应。
  (2)锻炼制造和寻找敌方之空隙。
  (3)锻炼双手之左右兼顾和一心二用。
  (4)锻炼咏春拳心法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消过笼”、“不追手”等等。
  (5)练习攻,防手法与组合。
  (6)练习手法与马步之配合。
  感觉者乃是当双方桥手相接后,对方有没有破绽和空隙,对方力度之方向和转变如何,以及对方之攻击和防守中有没有破绽等所有“资料”的体会。咏春拳特别注重感觉和反应。我们认为用眼吸收后而发出之反应是较桥手相接后感觉之反应慢。因为从眼看到要经神经线传上大脑,然后大脑才下命令去作适当反应。然而桥手相接之感觉反应乃是走捷径的经由脊骨神经而发出的,所以反应较快。经过适当锻炼后桥手相接之感觉和反应当会达到。

咏春拳讲究的是什么?

8. 为什么要学咏春拳?

这应该是历史原因。

算起来中国真正敞开国门没多少年,媒体的力量才刚刚体现出来。而咏春拳因为最早在广东流传,后来传到香港。之后因为“卖猪仔”,流传到美国,东南亚等地。叶问,李小龙等咏春高手又在有意无意中将咏春拳大力推广到全世界。

其他门派的武术,比如八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心意六合拳,意拳(大成拳)等等等等众多中国武术,最近几年因为媒体的报道,才开始被人们认识到。

出不出名和容不容易学没关系。毕竟国内大多数高手,因为近代的社会动荡,尤其后来的一个 文X大X命 死的死,躲的躲,那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敢练了,就算练也不敢明着练了。以至好多珍贵传承都失去了。反而流传海外的拳种得到了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