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看过这部纪录片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024-05-09 17:14

1.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看过这部纪录片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通过观看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我有三点体会以及感触:一、能力改变价值。人类不是自发地推动历史进步的,而是在一大批有能力的优秀人才的组织带领下行动的。一个人的能力,就是一个人做事和做人的能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品质的延伸,是品质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模范行为的保持和发挥,构成了优秀人才的基本要件。任何事业都需要永无止境的探索,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面对今后的路。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注意自己能力的提高,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窄。能力改变价值,能力也提高价值。人们看一个团体或组织是否先进,不只是看人数,更重要的是看大家的行动,从大家的身上感受到这个团体或组织的价值。二、创业要有业绩。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以诚心对待组织,以爱心回报社会,才能踏踏实实创业,实实在在做人。用工作成绩说话,则兴、则立;用说话代替工作成绩,则败、则危。如果把社会比作一架机器,我们每个人就像是这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不出毛病,整架机器才能高效运转。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太阳,我们每个人就犹如太阳下的花,离开太阳,万物凋零。创业要有业绩,一个人只有考虑国家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树起“无功即是过”的思想,才能做一番无愧于前人和来者的伟业。三、从政要有政绩。一个人的政绩,意味着做了多少实事,决不能蜕变成哗众取宠的“泡沫工程”,政绩,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决不能蜕变为以权谋私的工具,政绩,来自人们的信任,决不能将权威蜕变成利用“权力”耍“威风”。有懒惰就不会有政绩,懒惰和失败是相联系的,别人的成功是对你懒惰的有力惩罚。意志和耐心是一对好伙伴,意志能承担一切重负,而耐心则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一个人要想出政绩,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首播,看过这部纪录片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 中国纪录片快速发展的三个原因

中国纪录片快速发展的三个原因如下:
1.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当前,国家将纪录片确定为最佳外宣方式之一,规定“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全年在19:30-22:30时段播出国产纪录片总量不得低于7小时。2. 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内容,伴随着微博、微信、抖音、视频网络等的发展,催生纪录片产业新的增长极,迎来“网生时代”。.3. 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作用愈加突显,国际间合作加深,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新动能。

3. 关于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有哪些?

辉煌中国,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厉害了我的国等。

知识扩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纪录”一般只做名词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如打破纪录,创造新纪录等。“纪录”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某方面的最好成绩。另一个意思是指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记载。

关于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有哪些?

4. 国外有哪些比较经典的,讲述中国的纪录片

1、中国 Chung Kuo - Cina (1972)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Andrea Barbato
主演: Giuseppe Rinaldi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语言: 意大利语 / 中文
上映日期: 1972-12-26(美国) / 1973-01-24(意大利) / 2004-11-25(北京电影学院)
2、《美丽中国》

剧情简介: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种特质的地貌,哺育着各族儿女,也孕育着各类珍奇野兽,奇花异草。这次,通过镜头,我们去探访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美丽奇景。沿着长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云南的热带雨林,寻找亚洲野象、滇金丝猴;来到青藏高原,奔赴内蒙草地,攀爬山脉,眺望西部边陲。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拍摄,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一共六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

5. 有哪些有关大国崛起方面的历史纪录片?

《大国崛起》主要内容
15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
该片解读了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分别诠释了各大国500年的兴起史,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寻找镜鉴,意在“让历史照亮行程”。

扩展资料:
《大国崛起》是由周艳执导的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于2006年11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首播 。
该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创作背景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学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习的内容是: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此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在其他各级党政部门多次进行。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大国崛起》,来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作品评价
该片的历史事实把握得比较准,在基础上抓住了大国兴衰的主题。该片从中国人的特殊视角探寻了九个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该片的立意是高远的、叙述是说理的,是一部难得的用影像资料、用电视人的语言说明了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人应该具备世界和国际的眼光。该片的教育意义较为丰富,也引发了中国世界史学者们的思考。(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评)
该片以浓缩的方式阐述了有关国家发展具体的过程当中所发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富于教育意义的,也有助于促进观众或者是读者,能够进一步地研究历史。该片有非常宽广的视野,有很纵深的历史感,给观众很多启迪 。该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让国民能够了解外部的情况 。
该片对于世界史,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对于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能够使人民更好地认识现实,更清醒地展望未来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蔡方柏、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国崛起(2006年周艳执导电视纪录片)

有哪些有关大国崛起方面的历史纪录片?

6. 国产纪录片还可在哪个方面有所突破?

行业题材纪录片有新提升
在“工匠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2016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另一大亮点是行业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与提升。这其中,既有像《我在故宫修文物》《超级工程2》等更多关注行业与国家社会的作品,也有像《本草中国》《传承》《功夫少林》等更多关注行业与历史文化的作品。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在互联网上走红,该片历经5年的调研,以朴实的表现手法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成了“网红”。此后,电影版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出,这种电视纪录片成功之后的跨媒介转换,近年来在我国纪录片中并不多见。央视纪录频道原创纪录片《超级工程》,第一季先后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2016年播出的《超级工程2》依然展现出中国工匠的技艺与智慧。《本草中国》《功夫少林》《传承》等作品则更多以历史与文化的视角,展现了不同行业中“工匠精神”的历史承袭以及蕴含其中的价值之问、文化之脉、精神之根。

现实题材纪录片有新成就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并形成新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第一个高峰,便源于现实主义纪录片创作的勃发。不过近年来品质上佳的现实题材作品,最多是零星出现,罕见批量涌现,这成为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不足与遗憾。



可喜的是,2016年现实题材纪录片《我从新疆来》《人间世》《生门》《不如跳舞》《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等作品的集中出现,体现了中国纪录片在现实题材上的一些新成就。《我从新疆来》展现了18位离开新疆到其他省份打拼的优秀新疆人的真实经历;《人间世》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生门》讲述了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及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以及这背后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故事与思考。

自然题材纪录片有新突破
相对而言,自然类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短板之一,因为我们在拍摄中对动植物专业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组成的中国自然专家团队跟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拍摄这个领域的中国纪录片人也很少具备专业动植物知识素养,我们的摄影师往往是拍一个“热闹”。


未来,我们期待中国纪录片在如下几个维度,能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一是从产业角度,如何使艺术与产业更自然地融合,创造出更大的复合价值;二是从创意角度,如何在人财物的分配方面平衡创作的各环节,在机制的保障下,激励有创意的、多主题、高水准的作品持续出现;三是从传播角度,如何创作并传播出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并以此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价值;四是从人才角度,如何锻造出高素质的创作人才、优秀的产业运营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能承担国际化合作任务的人才等多类高端人才;五是从接受角度,如何让严肃性、专业化的内容获得大众化的接受,实现一种更好的对接

7. 纪录片大国崛起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小国大业(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纪录片大国崛起

8. 急求纪录片《大国的崛起》的观后感,要谈谈观后对中国的想发

先给你一篇我自己写的吧,当初是为了干别的使的,你再把开头改改:
利用假期时间观看了纪录片《大国崛起》,看完后,我又颇多感想。且不论欧美强国的崛起之路,单看日本的强国之道就足以令我们深思。
时间回到1937年7月7日,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响,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卢沟桥上静卧的石狮,它们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残酷与血腥,同时也目睹了中国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行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自由和强大英勇献身,不应该忘记中华民族从前的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中日甲午战争……我们可曾想过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日本敢对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进攻?因为中国落后!记得在明朝之前,日本还是个十分落后的小国,中国还派人到日本去传授知识。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国家迅速强大,远远超过了当时还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甲午战争时,日本把中国打得溃不成军,竟将清政府苦心经营的战斗力较强的北洋舰队全部消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抗战初期,中国的局势也不容乐观。淞沪大会战时,中国方面牺牲了几十万爱国官兵,但仍没有守住上海,上海被日军占领。不久后,南京也沦陷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多年的教训。历史,警醒后人;历史,催人奋进。历史告诉我们: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现在,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曾想过这是以什么换来的吗?使用革命战士的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也不能沉浸于历史,要以历史来鞭策自己、警醒自己、鼓励自己。我们要为祖国现在和将来的繁荣富强去奋斗,去努力,应该从现在起珍惜时间,为将来能更好的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就是我从《大国崛起》中的最大收获。

挑有用的写,主题落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