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佗是谁

2024-05-08 13:31

1. 憨佗是谁

有一种说法憨陀是杂志《特别关注》的主编的别名,但是现在还没有权威的证明是否是正确的,以下是憨佗的一些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2 为捞个芝麻官 
用今天的话讲,宋江是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物。 
他是郓城县负责案卷的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在郓城的地面上,就是犯了杀阎婆惜的重罪,知县、朱雷两都头及三班衙役主动摆平,只轻判了个发配江州。上了梁山,又兵不血刃夺了首领的第一把交椅。 
弄阴谋、搞权术,宋江是把好手。 

在江湖上,宋江也好生了得。 
但有好汉相投,“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这样的“及时雨”,自然成为江湖上的“大哥大”。 

宋江做事可谓深谋远虑。 
早早地在家挖了个地窖,以供紧急时躲藏,又让父亲告他忤逆,出了户籍。样一个有胆有谋的好汉,为何被朝廷招安后,尽管竭力做事,却终落个功败垂成、人死友亡的悲惨结局? 

与其他占山为王的草莽英雄不同,宋江当上山大王,处心积虑一直想受招安,用的旗号是“呼保义”,而“保义郞”,不过是宋朝一低级武官。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宋江的这一政治要求过于低微。 

其实,宋朝因赵匡胤率武将兵变起家,一直重文抑武。像宋江这样的小吏(不是官),若不通过科举,是永远做不成官的。 
梁山上的许多江湖人士、武将为何聚在一起造反,也与朝廷这一国策有关。当上首领后,还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也是小小心心地表明自己没有丝毫僭越。 

宋江适宜做江湖大哥,对官场规则却未必全懂,光“吏道纯熟”不行,甚至起反作用。 
当时的苏轼有诗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表明当时的官场非常看不起“吏道”。你强要跟一群看不起你的人玩,只有吃亏的份儿。 

人的需求千奇百怪:得到了的不以为贵,而得不到的又朝思暮想。 
梁山集团本是个民营企业,做得挺好,非要到官场上捞个小官。犹如现在的一些初中尚未毕业的暴发户,民了财,第一件事是到大学里混个博士,弄得俗不俗,雅不雅的,人看着别扭,自己还累得不行。 
人常说,专业人做专业事,你做民企做得好,到了国企就未必做得好;反之亦然,民企有民企的游戏规则,国企人也未必玩得转。 

活人不能像宋江那样,为自己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欲望所累。 




3 关羽之死的另类说法 
说关羽是刘备“假手于吴人”杀死的,人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此说或许有道理。 

关羽死之前,已成为蜀汉阵营里“最不利安定团结”的严肃。 
关羽拒荆州要地,不贯彻军师孔明《隆中对》所制定的“东联孙吴,北拒曹魏”的战略,与孙吴屡有摩擦。 
而刘备、孔明都知道,唯有结好东吴,才有西蜀霸业。不执行这一战略,主公刘备何谈霸业? 
得罪孔明事小,若屡屡冲撞主公,关羽的处境就不妙了。 

三国之中,刘备兵将最少,这一点刘备自己明白,所以要拔除一副求才若渴之态。 

刘备拜马超为左将军,关羽不满;拜黄忠为后将军,担心关有意见,派专人通知关,还拜关羽为前将军,主公如此小心,关羽还是大骂:“大丈夫终不与老兵(黄忠)同列”是谁将黄与关同列?刘备。关怒骂黄,亦是骂主公刘备。 

看比小说《三国演义》更真实的史书《三国志》就更明白。 
刘备对关羽的“志骄意逸”亦有防备。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为了监视关羽,又派妻弟麋芳为南郡太守,派同乡士仁为将军屯驻公安。关羽失荆州,两人立刻投奔孙权,是妻弟、同乡畏惧监军失职,将成为荆州失守的替罪羊。 

《三国志·廖立传》中说“羽怙恃威名,作军无法,(刘备)直以意突耳”,“使关侯身死无孑遗”。 
设想:刘备在时,关羽如此骄横,若刘备死后,如此骄将岂不是蜀汉一患?何况后主阿斗又是个扶不起来的东西。 

《三国志》还说:“关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义,必须是在君臣规则里的义。 
当年关羽从家乡河东解县投奔涿郡刘备,是在家乡杀人“亡命”而来。 
刘备将关羽匿藏于军中,“恩犹父子”即是如此。 

关羽的悲剧就在于仅仅把刘备当作义兄,君臣父子之礼全然不顾。而刘备乃一代枭雄,同姓族兄刘表可叛,刘璋的益州之地可夺,你关羽一个异姓兄弟,若是不讲君臣之礼,冒犯天颜,能不惹祸吗? 

关羽临沮兵败,荆州失守,孔明不以一卒相援,或许孔明早就知道主公的心思,只是不愿挑明罢了。 
而庞统早就对刘备进言,若得西川,则可放弃荆州。 

国学大师章太炎说过:“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 

章太炎之说不是定论,但功臣无过亦难免杀身之祸,若是骄横,就更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 

关羽死于刘备之手,亦是一说。

憨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