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2024-05-18 02:47

1. 2005年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核心内容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我们这个汇率将来不再盯住一个单一的一种货币,即单一的美元了,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
第二条就是人民币汇率将是浮动的,而且浮动的区间也是合理的;
第三条就是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在2005年7月21日即日元兑美元升值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2005年汇率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主要内容: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当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此次改革的意义?此次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有利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提高金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因此,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朝着增加汇率弹性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尽管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此次的汇率改革人民币小幅升值,总体影响利大于弊。根据2005年8月人民银行的有关调查,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处于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为增强企业和银行业对此次汇率改革的应对能力,平稳渡过改革调整期,人民银行要求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导企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为进一步宣传汇率改革的有关内容,提高相关各方对汇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人民银行专门准备了“汇改百问百答”宣传资料在各大媒体上刊登,向全社会广泛介绍有关知识。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此次汇率改革的政策效果会进一步显现;随着企业和金融部门对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才可能更好地抵御来自全球市场的风险。

3.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六、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体制仍维持现行办法。
七、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
八、加强国际收支的宏观管理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单一汇率制。

扩展资料:
建国以后,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发生过多次调整,不同时期各有其鲜明特色。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遭遇重创,而中国安然无恙,94年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功不可没。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币汇率水平由官方确定,实行固定汇率。改革开放之初,形成官定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
994年初,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汇率转向由市场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扩展资料:
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是一国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等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几经变革。 
1994年1月1日出台的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实现人民币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行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制和售汇制; 以人民币为境内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取消外汇的计划审批,实现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5.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取消外汇分成。
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在实行售汇制后,取消经常项目正常对外支付用汇的计划审批。
境内企事业单位 、机关和社会团体在此项下的对外支付用汇,持如下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兑付。
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
四、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和服务职能。
五、严格外债管理,建立偿债基金,确保国家对外信誉对境外资金的借用和偿还,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管理、金融条件审批和外债登记制度。
为境外法人(含中资控股的机构和企业)借款出具担保,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办理。

扩展资料:
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是一国对外汇的收支、结算、买卖和使用等所采取的管理制度。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几经变革。 
1994年1月1日出台的外汇体制改革是过去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实现人民币外汇牌价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行外汇指定银行结汇制和售汇制; 以人民币为境内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取消外汇的计划审批,实现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 中国外汇制度变迁的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十四章内容。第一部分,简述了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外汇制度变迁的经济环境。第二部分,在明确外汇制度及其变迁的概念的基础上,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93年)的外汇制度变迁,后将本书主要研究的十年变迁过程(1994--2004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阐述,向读者展现了外汇制度变迁的全过程。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外汇制度变迁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及安全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一变迁过程中的缺失。第四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关于外汇制度改革的建设性意见,如建立活性汇率制度、完善外汇决策与监测系统。本书回顾了1994--2004年十年间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变迁,详细分析了外汇管理制度变化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影响,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的外汇制度改革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回顾和展望的全面分析,本书详尽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外汇制度发展及变迁的全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著作。

7. 2005年,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因?

1.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严重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呈扩大的趋势,2004年尤其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美元不断对外贬值,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于是也跟着贬值,相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了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尤其是促使大量短期资金流入,使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快速扩大。我国国际收支项目中不断扩大的“双顺差”,加剧了我国跟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屡屡对中国挑起贸易之战。  2.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 受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在近几年增长极其迅速,仅2004年就增长了2067亿美元,增幅达到近50%,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711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造成了我国货币投放的过快增加,2004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抑制国内信贷投放过猛、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对冲比率不断提高,以至出现“无券可用”的情况,只能通过不断滚动增发央行票据来回笼资金,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3.国际热钱大量涌入 1997年以来的我国实质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在促进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热钱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大,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上升,国际炒家通过各种途径大举进入我国,豪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的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需要对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制度进行改革。

记得采纳啊

2005年,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因?

8.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过了怎样的演进

法律分析:过去30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1978~1993年,改革开始起步,以双轨制为特征。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建立和发展外汇调剂市场,建立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外汇管理体制。但改革之初外汇储备十分有限,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从1978年到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超过50亿美元。二是1994年到本世纪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实施银行结售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全国外汇市场,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初步确立了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地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我们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场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汇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外汇管理从“宽进严出”向均衡管理转变,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发挥利率、汇率的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统称外汇管理机关)依法履行外汇管理职责,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四)特别提款权;(五)其他外汇资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