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采用什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为什么?

2024-05-07 14:48

1. 贸易顺差采用什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为什么?

贸易顺差采用外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因为顺差时,是出口大于进口,为了增加进口就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需求从而达到进口的增加。
可以低利率低准备金率,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外汇市场上来看,货币供应数量增多会导致本国货币对外币贬值,而贬值是有利于出口的,所以更容易导致贸易顺差。增加进口,扩大投资,带动经济的继续增长。进口一些外国商品和劳务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

解析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

贸易顺差采用什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为什么?

2. 顺差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

首先需要声明一点,贸易顺差不能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无论是经常账户还是资本账户,最佳状态是收支平衡。

    当一国出现国际贸易顺差时,证明该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外汇储备就会上升,但外汇并不是一种财富,而只是一种交易媒介,一种可以换取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权利。出口本国产品和劳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换取外国商品,当外汇储备过大时,说明该国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增加进口,一方面可以扩大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继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进口一些外国商品和劳务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

3. 什么时候用货币政策,什么时候用财政政策,他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一.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二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拓展资料: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什么时候用货币政策,什么时候用财政政策,他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4. 当一个国家通胀,国际收支顺差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一个国家通胀,第一反应就是要看是否有加息的空间,毕竟货币政策是抑制通货膨胀的良方。
在你说的这个例子里,由于你没有讲是什么程度的通胀和多大的顺差。
姑且认为是是一般的非极端情况,那么完全可以采用适度从紧(或稳健)的货币政策,辅以稳健的财政政策。
因为实行该货币政策虽然会提高本国汇率,影响一点出口,但由于国际收支本来是顺差,也就不是那么令人担忧了。

5. 为什么顺差要用扩张货币政策

使用扩张的政策主要是希望刺激总需求,增加进口,以平衡国际收支,这是货币主义在理论上给予的政策建议。【摘要】
为什么顺差要用扩张货币政策【提问】
使用扩张的政策主要是希望刺激总需求,增加进口,以平衡国际收支,这是货币主义在理论上给予的政策建议。【回答】
但是扩张的政策导致本币贬值,利率下降,出口增加,反而加重了顺差不是吗【提问】
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下,货币政策会引发汇率的波动,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导致本国货币升值。【回答】
但是扩张的政策导致本币贬值,利率下降,出口增加,反而加重了顺差不是吗【提问】
一个政策肯定会有副作用,或者抵消作用,就看哪个大,但政府实行政策时肯定要衡量是否有效,比如你说的这个可以在实行扩张货币同时,增加外汇储备的释放,那本币不就不贬值了吗【回答】
哦哦【提问】
恩恩的【回答】

为什么顺差要用扩张货币政策

6.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应怎样用货币政策调节,用三个货币工具分别说明

货币工具有税率、利率、货币流通量等。当一个顺差时,说明该国出口大于进口则该国外汇增加,使得本国货币升值。另外,外汇增加 ,也就使得该国国内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于是发生通货膨胀。因此,如果顺差比较严重,国际收支的自我调节就起不了什么作用,需要政策的调节。
在政策调节中,货币政策采用得比较频繁。
1、贴现调节:即利用再贴现率,借以影响金融市场利息率,这样,当顺差的时候,可以降低再贴现率,使得金融市场利息率下降,这样要投资的资本就会增加流出,这样,国内的资本就会相对减少,另外也影响了国内的投资(投资少了使得生产少了,生产少了,能出口的东西少了,那么减少了出口,这样顺差降低,从而使收支趋于平衡)、消费需求和贸易收支,从而影响国际收支,使其趋于平衡。
2、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在顺差的情况下,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用以贷款的资金规模减少,因而市场上的货币量会相对减少,另外可用以贷款拿去投资的钱也就少了,钱少了,投资成本增加,那么投资业就相对减少,于是就和上面的规律是一样的。
3、另外就是汇率政策。本来一国货币的汇率应该是由市场来决定了,但是像我国这样外汇储备的超级第一大国,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售出外汇来调节自己的外汇汇率,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外汇汇率来影响进出口,从而达到国家收支平衡。顺差的时候,可以提高本国货币对外汇率,这样出口就会相对减少,进口会相对增多(因为该国货币汇率升高,对外国来说你的货币就相对以前要值钱了,那么就想把东西卖到该国的人会增加,于是进口增加),这样国际收支就能相对趋于平衡。但是汇率的浮动,也是会影响到一国国内的货币流通及投资消费等。
不过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平很,必然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这从前面的分析就很容易看出。

7. 长期顺差会对该国货币供给和整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长期顺差,如果该国强制结汇,象中国一样,那么货币供给M0会增加。当然央行也有办法把多出来的纸币收回去,比如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另外国家财政部把一些收上来的税存到央行也可以回收纸币。

长期顺差,如果该国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这种情况很像日本,民间有很多储蓄,还有养老金,都是美元资产的形式,其中很多是美国国债。日本人就等着老了拿着存下来的美元去国外买东西。所以日本的货币供给和顺差不顺差关系不大。一般的说,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如果央行没有想干预外汇排价,那么货币供给和顺差关系不大。

长期顺差会对该国货币供给和整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8.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应如何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采取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从而控制总需求和物价水平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一般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的需要,征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的情况下,一国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从而抑制总需求和物价上涨,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芝的赤字。
  2.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又称为金融政策,是西方国家普遍、频繁采用的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调节国际收支的货币政策主要有贴现政策和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
  (1)贴现政策。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从而使市场利率提高,吸引外国短期资本流人,这样,在资本项目下,流人增加,流出减少,可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此外,提高利率,即对市场资金供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投资与生产规模缩小,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减少,消费缩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降低经常项日肿逆差。
  (2) 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政策。准备金比率的大小决定着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资金规模的大水小,因而决定着信用的规模与货币量,从而影响总需求和国际收支。
  上述分析表明,一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助于扭转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往往同国内经济目标相背离。为消除国际收支赤字而实行紧缩性金融政策,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以及失业率的明显上升;因此,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往往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