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环境的意义

2024-05-05 06:48

1. 金融环境的意义

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新形式下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其一,它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条件,那么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就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其二,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和取得的巨大表明,没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就难以持续协调发展。其三,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各个层面作用,大力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金融环境的意义

2. 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因素,它包括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等。
  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3. 金融环境的介绍

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金融环境的介绍

4. 环境金融的介绍

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它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升华。

5. 环境金融的国内环境金融

金融市场的发展要依赖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以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基石。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因而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是我国既定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金融业兴旺发展的基础。同时,资本市场内的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也要考虑其经营的风险和收益,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企业所重视。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金融业开始改变观念,向“环境友好型”过渡,环境金融理念也逐渐地提升到操作层面。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局先后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商业银行开始涉足环保领域。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产品,在国内掀起了一场 “环境金融”风暴,同时也为环保产业与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环保产业近两年在政府的重点扶持之下,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发突飞猛进,一些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在资本市场方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逐步开放,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大量引进先进的金融技术,同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金融手段、金融工具趋于多样化,金融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金融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使基于环保产业和资本市场互动的环境金融创新得到了支撑与发展。

环境金融的国内环境金融

6. 金融环境的途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银行改革的目标,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较为普遍,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突出,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对地方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农村金融服务单一和弱化等等,严重地制约着银行业经济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银行业自身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构建有效的内控机制,使银行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落实依法经营理念,合法经营,审慎经营,使银行成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排头兵和受益者;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合理进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和三农经济的扶持;利用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活化不良资产。要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按贷款额度和贷款质量实施奖惩机制;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渎职、失职人员要严厉处罚。必须坚持贷款“三查”制度,不断提高贷款质量;积极拓展信贷市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力度,做好风险防范和预警工作。

7. 环境金融的国际环境金融

近年来,世界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迫使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影响到各行各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全球的金融市场也在经历着从繁荣到危机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给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也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1992年,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的出台,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希望与曙光。同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推出了《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该声明得到了100多个机构和团体的积极响应。这些变革,逐渐酝酿了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越来越多的互动,为环保产业与金融业在新形势下的拓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外,环保产业与金融业的互动实践已经开展起来。环境金融的实践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随后,英国、日本、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1991年美国银行基于避免环境债务风险的贷款程序变革,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环境评估政策,英国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的环境风险评级,以及日本促进节能技术发展的信贷支持政策等,特别是2003年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 (the Equator Principles),第一次确立了国际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的最低行业标准,对于环境金融的创新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环境金融的国际环境金融

8. 金融环境的问题体现及意义有哪些

金融环境的问题体现: 
(一)从外部环境看,主要体现在三个“度”,即社会信用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司法执行难度。
1.社会信用程度低,诚信意识差。过去的实践已证明,一个地区的信用程度越低,诚信意识越差,经济发展速度就越慢,银行的不良资产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2.对金融支持的小。对金融的支持包括:不干预银行放贷和收贷;采取措施制裁不守信用者;逃废银行债务;组织司法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帮助银行清收不良资产;给银行优惠政策处置抵债资产等。
3.法制环境差,司法难度大。近年来,银行在清收不良资产过程中,大部分采取了依法清欠,但效果不佳。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得不到意想的效果往往是打赢了官司却输了钱。由于司法部门的威慑力不强,在客观上还助长了失信行为的蔓延。
(二)从内部环境看,主要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三查”不到位,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人有渎职、失职行为。
2.贷前调查不细,贷时审查不严,贷后检查位不到位。
3.工作主动性差,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快解决上述的问题,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的贷款权之所以上收,主要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贷款权自然就会下放,地方经济发展就有了充足的资金。
改革金融环境的意义: 
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新形式下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其一,它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条件,那么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就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其二,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和取得的巨大表明,没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就难以持续协调发展。
其三,构建和谐金融环境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必须以科学发展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各个层面作用,大力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做大做强金融产业,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