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S 什么意思 经济学

2024-05-09 04:36

1. MPS 什么意思 经济学

在信息化行业,MPS是指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MPS)。
MPS是闭环计划系统的一个部分。MPS的实质是保证销售规划和生产规划对规定的需求(需求什么,需求多少和什么时候需求)与所使用的资源取得一致。
MPS考虑了经营规划和销售规划,使生产规划同它们相协调。它着眼于销售什么和能够制造什么,这就能为车间制定一个合适的“主生产进度计划”,并且以粗能力数据调整这个计划,直到负荷平衡。
MPS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扩展资料
mps营销专业服务
M.P.S.服务客户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取和使用营销信息、在线营销、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了解作为个体的客户、专业服务定价、使服务容易获取、整合营销传播、客户保持与客户关系战略。
1、 营销专业服务 MPS-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是国际盛行的专业营销服务。
2、 MPS的另外一个含义:主产品进度计划MPS(masterproductionschedule)的概念:根据营销计划、BOM和工艺规程决定成品出厂时间和各种零部件的制造进度。他决定了产成品与零部件在各个时间段内的生产量,包含产出时间、数量或装配时间和数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PS(主生产计划)

MPS 什么意思 经济学

2. 经济学中的mps是什么?

MPS是指主生产计划,MPS考虑了经营规划和销售规划,使生产规划同它们相协调。它着眼于销售什么和能够制造什么,这就能为车间制定一个合适的“主生产进度计划”,并且以粗能力数据调整这个计划,直到负荷平衡。MPS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拓展资料:1.M.P.S.服务客户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取和使用营销信息、在线营销、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了解作为个体的客户、专业服务定价、使服务容易获取、整合营销传播、客户保持与客户关系战略。2.营销专业服务 MPS-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是国际盛行的专业营销服务。3.MPS的另外一个含义:主产品进度计划MPS(masterproductionschedule)的概念:根据营销计划、BOM和工艺规程决定成品出厂时间和各种零部件的制造进度。他决定了产成品与零部件在各个时间段内的生产量,包含产出时间、数量或装配时间和数量等。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5.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6.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7.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3. 宏观经济学中的MPC代表什么意思?

宏观经济学中的MPC是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它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代表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地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宏观经济学中的MPC代表什么意思?

4. MPS的经济学

边际储蓄倾向MPS (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即: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数学公式为:MPS=Δs/Δy= ds/dy边际储蓄倾向的数学含义:MPS是储蓄函数的一阶导数;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例如: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MPS =?S/?Y= 26-20/120-100= 0.3

5. 宏观经济学mpc是指什么?

宏观经济学mpc是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当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纽德·凯恩斯提出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决定社会消费量的大小,它可以由消费倾向来说明。所谓消费倾向,是指收入与消费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消费倾向又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例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将越来越小,全社会的MPC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为贫富差距越大,社会总消费量就越不足。
举个例子:10000元/月的工资2个人分。如果一个人分1000元,一个人分9000元,那么分1000元的人消费能力不足;分9000元的人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他个人的MPC是递减的。如果每人都分5000元,那么这2人总的消费量通常会比前种分法大。但是,贫富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继续缩小了。

宏观经济学mpc是指什么?

6. MP经济学什么意思

【MP】经济学中,MP是指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称:MP),也称边际产品,意思是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产量的计算公式是:
【计算公式】MP=总产量的增加量Q÷劳动的增加量 L
【应用】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边际产量值,就是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而边际产量指的是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例如,当企业把工人数量从一个增加到2个时,生产苹果从100箱到180箱,第二个人的边际产量是80箱。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人工资这一点上。而边际产量值的增加意味着要递减达到工人工资这个点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工人。所以边际产量增加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为了增加劳动需求,一个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技术。

7. MP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MP】经济学中,MP是指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称:MP),也称边际产品,意思是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边际产量的计算公式是:
【计算公式】MP=总产量的增加量Q÷劳动的增加量 L
【应用】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边际产量值,就是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市场价格,而边际产量指的是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例如,当企业把工人数量从一个增加到2个时,生产苹果从100箱到180箱,第二个人的边际产量是80箱。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人工资这一点上。而边际产量值的增加意味着要递减达到工人工资这个点就需要提供更多的工人。所以边际产量增加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为了增加劳动需求,一个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技术。

MP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8. MP经济学什么意思

MP在经济学中的解释为边际产量,同时也被称作为边际产品,意思是通过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后,总量会因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改变,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下:1、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在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它们就分别递减了。所以,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总产量(TP)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如下:1、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2、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3、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