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富贵和快乐持有怎样的态度

2024-04-28 23:10

1. 孔子对富贵和快乐持有怎样的态度

  1、综合上述材料,孔子对“富贵”与“快乐”持怎样的观点?

  富贵是人们的正常欲求,并不绝对排斥富贵;但在富贵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坚守道义。道德修养完善,具有仁德的人,内心无私,安于贫贱,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长久快乐;小人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2、结合孔子的观点,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富贵”与“快乐”?

  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财富与地位的时候,如果以损害道德、触犯法律为代价,是不可取的,应该感到羞耻。富贵不仅意味着优裕的物质生活,而且和声名、地位相关,让人难以舍弃;面对富贵的诱惑,应取之有道,不可以不择手段。
  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看轻物质享受,保全了自己的人格,才能求得精神上的安宁,求得长久的快乐。

孔子对富贵和快乐持有怎样的态度

2. 孔子的富贵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第四》)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第六》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上述三条见《述而·第七》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第十五》
第一层:“求富贵,去贫贱”要依“道”而行。显然,这个“道”是指的法律和道德。也就是说,你求富贵,去贫贱的途径和行为方法要合法、合理、合德,不得非法、非理、非德。
第二层:在艰苦生活环境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当人们通过主观努力,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采取正当手段不能脱贫时,不要低沉忧愁,怨天尤人,要精神振奋,以乐观的态度坚守生活的信念。
第三层:“斥奢倡俭”。孔子认为,奢华虽然象征着富贵,但隐藏着祸害,不会长久;俭朴虽然是寒酸、穷困的象征,但却能长久稳固。
第四层:“谋道”比“谋食”更重要。“道”是孔子追求的真理,属于精神层面,“食”为人生存所必须,属于物质层面。精神与物质相比,孔子更看重精神。用现在流行的浅俗唯物主义哲学看,孔子的思想不对。实际上,孔子把握了“人本”这一真理。从自然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质第一不错,但从社会学、从人求生存、谋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精神起着决定性作用。物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一个人学好了知识,把握了“道”,难道还不能求衣食吗?

3. 孔子对富贵做官持怎样的态度?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孔子对富贵做官持怎样的态度?

4. 谈谈孔子对贫富的看法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向世人表达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句名言最能代表孔子的政治主张,可是,现代人对“患不均”的理解似乎出现了谬误。人们通常认为,“患不均”理论的意思是:“不要考虑财产的多寡,而担心财产分配失衡,只要富人和穷人将财产平均分配,那么,就不会有富贵贫贱的阶级之分,人人财产均等,这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贫困。”
当然,这个理论中的“财产”指代的并不单单是金钱,是包括金钱、土地在内的社会资源,也就是说,现代人普遍是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对孔圣的这番话进行解读,进而望文生义,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对国民贫富差异的探讨。
但是,笔者却认为,这种理解的角度是狭隘的,也是不充分的,甚至,完全是一种误读。

原因有四:
一是、孔子乃至先秦时期的儒生们,从未针对过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异。换句话说,东周时期的儒学思想完全将贫富差异当成一种自然的社会现象。就拿孔子说过的一句话举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只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取的财富,都是合理合法的。
“欲富恶贫”实乃人之常情,人类对财富的追求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一生都想创造大同世界的乐土,但是,他从未试图改变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因为这在人性的影响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孔子之后的儒生继承了这一观念,例如子思曾表示:“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这句话非常好理解,就是倡导人们认清自己的身家财产,做出与身家相匹配的事,找准自己的定位。荀子对此又有更深刻的见解:“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虽然,富贵贫贱是一种社会定位,但是,只要富人施恩,穷人守节,贫富差距就不再成为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均贫富”并不是先秦儒家倡导的主张。
二是、儒家向来尊崇“以礼治国”,这种理念与“均贫富”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都知道,周礼本来就是一种严格的阶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不可僭越,强调的就是不同阶级成员之间的差异。“均贫富”明显破坏了各阶级之间的差距,甚至,挑战了由上至下的阶级权威。如果“均贫富”与儒家奉行的“礼仪”起了冲突,儒学思想岂不是无法自圆其说?
很难想象,孔子乃至所有先秦儒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5. 孔子的富贵观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孔子曾说人都有七情六欲,他并不反对弟子们去追求荣华富贵。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把道义弃置一旁,而一味去求财求富贵是不可取的。他的这种富贵观放在当下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孔子的富贵观

6. 孔子对于追求财富所持的态度。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宇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读解】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 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 面对激烈的竟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 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7. 孔子的富贵观怎么样

孔子不排斥富贵,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义与仁。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是出名的富商,也是儒商的祖师爷。
钱财、名利在孔子看来是第二位的,仁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满足第一点,其他的任何事都可以谈的。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并不是在推崇贫穷,而是赞赏颜回对于道的执着。

孔子的富贵观怎么样

8. 孔子的富贵观怎么样

孔子不排斥富贵,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义与仁。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就是出名的富商,也是儒商的祖师爷。
钱财、名利在孔子看来是第二位的,仁才是第一位的,只要满足第一点,其他的任何事都可以谈的。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他并不是在推崇贫穷,而是赞赏颜回对于道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