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资本论》第六至十一章

2024-05-10 08:54

1. 读书笔记 | 《资本论》第六至十一章

 1. 劳动的二重性在于,创造价值和保存或转移价值。
   2. 生产手段转移价值,是不变资本的使用价值消灭变成新的保存的价值。但不比在劳动过程因自身使用价值丧失的价值更多。活的劳动力创造新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殖。劳动力是实际再生产。
   3. 生产手段与劳动力,是原资本价值的不同的存在形态。转化为生产手段(原料,补助资料,劳动手段)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价值量的变化,称为不变资本。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本部分,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的变化,会生产生剩余价值,故此部分称为可变资本。C=(c+v)+m       资本=生产手段+生产力+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构成部分的价值可能发生变化,比如6便士的棉花作为原材料歉收,涨价至1先令。但这是棉花生产过程的原因导致的价值变化,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而并非由于棉花当作生产手段,当作不变资本的过程。
   4.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m/v 表现的是劳动力受资本、受资本家的榨取程度。
   5. 代表剩余价值的生产物部分,称为剩余生产物。
   联系:企业和资本家必然是要盈利的,我们所能创造的是比工资相对应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才有组织与企业。但这剩余劳动,作为劳动者而言,也无其他增殖机会。个人感觉,机会的存在与否,是最大的不公平。
   1. 资本的生命冲动的增殖价值,创造剩余价值,即用不变资本部分,用生产手段,吸收最大可能量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的劳动,它像一只吸血鬼,必须吸收活的劳动,才能有生命;所吸收的愈多,其生命也愈活跃。p150
   2. 盲目的贪欲,使土地枯竭,也使国家的活力枯竭。
   3. 资本的价值增殖,是劳动者之劳动力的过度支出。
   p175马克思讽刺资本家实乃妙也。不禁让人想起老毛讽刺老蒋的风格。
   联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时间,不禁让我想起我们当代自我掌控时间时,是否每日将时间用在了恰当的位置。如,每日学习到十小时了吗?如每日早晨与晚上均多“剥削”五分钟用于学习,则一年下来可余出多少价值呀。
   1. 劳动者,如若被剥削,则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使资本增殖了。但是,人还应当有人格教育的时间、精神发达的时间、履行社会职分的时间、社交的时间、生理活动与精神活动的自由表现的时间,甚至星期日的安息时间。剥削劳动者,即是把劳动者也视为生产手段,以食物给予他们,就像煤炭添入汽炉,油脂注入机器一样。
   2. 劳动力的生命长短,是资本不过问的。资本只关心在一劳动日内,如何使劳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耗。要达到这个目的,方法是缩短劳动力的生存时间,就像贪得无厌的农民因要增加收获而肆意劫掠土地的丰度。
   3. 劳动者是处在弱势位置的,甚至有无数的人去争夺一个“致死的岗位”。因为如果自己不同意超长工作制,自然有其他人同意,而自己就失去了获得生存成本的机会。在工厂减工或关闭时,工人负有债务,而情愿有较长的时间来弥补过去的损失。——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资本家,则自然有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否认劳动者的痛苦。比如通过轮班或限制工作时间,资本家同样可以选择直接忽略法律规定,而强制在自己的工厂实行法律不认可的制度。并且,任何监察制度,也不能防止过度劳动。p197很明显,在这样一种博弈与争论中,资本家是占据上风的。劳动者的反抗是无力的。资本家可以说出“限制儿童做10小时以上的工作等于封闭他们的工厂”“织物是极精细的,比如年轻时入厂才能练得”“丝厂的劳动比别的工厂更轻易更不至于在健康上损害”等无根据、无道德感的话语(p198-199),而全然不感到羞愧。
   4. 我们要一个朴实的以法律限制劳动日的大宪章,明白规定工人出卖的时间在何时终,工人自己的时间,从何时起。
   联系:当下的996即是如此的剥削。企业并不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而只关心员工在最具价值之时,如何将其最大限度消耗。若是工作原因,出现身体问题,劳动力的生命变短,资本并不在意。资本会说,我们给与你选择,996或不996,因为会996的公司,的确薪资不低。而你不选择,自然有其他人蜂拥而至。其实要说无情,也并非完全如此。这是我们应当意识到的,而不能成为不努力的借口。在当下,人们的选择已经比19世纪的儿童、妇女好得多。
   1. 可变资本的减少,可由劳动力榨取程度的提高来补偿。= 所使用的的劳动者数量的减少,可由劳动日比例的延长来补偿。
   2. 个别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要成为资本家,所必须有的最低价值额,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发展阶段相同,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因不同的技术条件而异。
   3. 从劳动过程看,生产手段是工人的劳动对象、手段;从价值增殖过程看,生产手段是吸收劳动者劳动的手段。是生产手段在使用劳动者。熔矿炉、工厂建筑物,如果夜间不动就成为资本家的“纯损”,就成为要求工人夜间劳动的“合法权利”了。
   4. 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力价值(由商品价值决定),也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
   因为当某工厂的劳动生产力提高时,其劳动价值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在同样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商品。劳动的现实价值还维持在社会平均生产力(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故而该资本家可获得额外剩余价值。但同时,他所销售的商品增多了,理应市场也扩大一倍,必须降低价格才可以获得较大的市场,所以他售卖商品的价格在其生产的真实价值之上而在社会价值之下。
   5. 一定量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导致相对剩余劳动时间增多。
   联系:再次引用第一章我的回答,但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学生组织工作,当个人的生产力提升时,就不好用工时的概念给工资,这样效率更高的同学反而得到的物质奖励更低。
   感想:在第十章彻底理解了第一章马克思所写“生产力与商品价值成反比的含义”。
   1. 每一种产业上的劳动者生产力与平均劳动力有别,但是劳动者数量较大时,这种差异会抵消,也即达到平均。也即,资本家要获得价值增殖,必须雇佣一定量的劳动者后,才能实现。
   2. 雇佣多数劳动者,会带来生产手段部分加入商品价值的相对价值减小。因为生产一个20人工作的房间要比生产十个2人工作的房间所费劳动小。故而,不变资本的价值减少,商品的总价值也减少。生产手段的使用,仅因更多的人消费,而变得更经济了。
   3. 合作Kooperation即指多数劳动者,依计划,在同一生产过程内,或在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络的生产过程内,并存、协助、互相劳动。合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流水线式工作),也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即集体力Massenkraft。互相补充的劳动者,可以被分派去完成不同的劳动,并同时进行,成为“前后都有眼睛和手”,成为“万能”的了。合作可以使生产规模在空间上扩大,同时使生产的活动地点相对缩小,使许多虚费faux frais可以节省。此外,个人之间的互相竞争也提起了他们的竞争心与生活精神。这些都打破了个人的限制,能令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4. 随着劳动者的增加,发展成为生产条件,资本家的命令成为必须了。至此,劳动者的劳动联结成为资本家的权力,在形式上是专制的,目的是尽可能生产最大剩余价值。资本达到最低限,这种监工的工作他也交给一种特殊的工资劳动者了。命令权、监工权、计划,成为资本的属性。
   这与人类文化初期的合作不同,因那时是以生产条件共有为基础,并且个人由氏族或共同社会的脐带所联结。中世纪的合作是以支配服从关系、奴隶关系为基础。资本主义的合作形态是以自由工资劳动者的存在为前提。由合作而发展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合作自身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特殊形态。资本主义生产方法,表现为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的历史的必然性;劳动过程的社会形态,也表现为资本所运用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获取更大的榨取。
   在资本规模大但是分工或机械不占重要地位的生产部门内,仍然是单纯的合作居多。
   联系:我们在单位、学生组织中的合作,的确是因“雇佣”而起,是某种特殊目的将多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个工作或事业。
    《资本论》第二周复盘 
    Q01 读《资本论》两周,对你的思想、工作或生活产生了什么变化? 
   答:读到目前,我会有意识地在平日生活中寻找和发掘资本论相关知识点,并验证其准确性。思考马克思的文章是为何写,他写这些分析的背后的最根基的思考出发点是什么。
   可以说,对工作、薪资、劳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好像戴了一副新的眼镜看世界,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也会激励我去读更多的书,从而似是慢慢打开了这个世界的不同次元。
   最后,我认为读《资本论》让我更加悲悯,更会去思考遥远的地方和遥远的人,以及我能为此做些什么。
    Q02 你的朋友没读过《资本论》,请你跟TA说3条书里最有价值的信息,你会选哪3条? 
   答:①要意识到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区别,意识到现在我们所拥有的工作,再光鲜亮丽也敌不过打工的事实。
   ②资本家不在乎劳动者的生命长短,而只在乎如何尽可能地消耗劳动力。所以,无论外界如何鼓吹过劳,要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
   ③机会的不均等是造成这种劳动者境遇惨状的原因之一。

读书笔记 | 《资本论》第六至十一章

2. 读书笔记 | 《资本论》第一至五章

 1. 物的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也能由物与人发生直接关系而实现。物的(交换)价值,则是因为交换而实现。物的交换关系是由物的使用价值的抽象为显著特征。不是交换规定商品的价值量,而是商品的价值量规定它的交换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二重物。
   2. 此章表现出的平等主义、人本主义体现在a) 人的一般劳动,不分贵贱,是作为普遍的衡量物的价值的基础。b)物的价值不是物内在的性质,所以“地租从土地而生、不是社会而生”是错误的,是剥削人的。
   3. 人类劳动凝结成使用价值量,即(商品)价值。
   4. 最完全的商品的等价形态,就是货币形态。
   联系:学生工作里算工资/绩效,是靠学生自己报工时,再乘以时薪的。但这带来的问题是,效率高的人反而只能拿到低工资。
   1. 交换以前,物品还不是商品,交换才让它们成为商品。交换最初为偶然,是双方的意愿促成了交换。而当交换反复重复,成为规则的社会过程时,就有一定的劳动生产物是为交换的目的而生产了。也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了!物互相交换的比例,是由它们的生产自身决定了。(回到第一章的一般人类劳动力)
   2. 此章表现出的平等主义表现在:交换、让渡的前提是人们互相默认他们是让渡的物品的私有者,互相承认他们是独立的人。商品的交换是在共产体的尽头处。
   3. 商品交换的发展,最终固定在特殊商品上,凝结为货币形态。货币形态不是该物的不可分离的部分,只是隐藏在该物后面的人类关系的现象形态。货币的价值是表现在他种商品上。它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由包含等量劳动时间的他种商品量表现的。
   联系:诸如货币的概念,在注释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想象出一个值赋予它,又比如在本身的使用价值上增加一个作为货币的价值。这种思路就像我们分剥离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什么造成了现在的我们,我们的习惯为何是这样,仿佛我们已经适应了一切。但是在解释的时候,需要倒推思索,追本溯源。
   1. 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称的量,使其在质的方面相等,在量的方面可以互相比较,这样,就成了价值的一般尺度。一切商品,因为有对象化的人类劳动,所以有公约的可能。p47-49
   2. 我们使用的货币,是想象的货币,是观念的。货币的两种不同机能是当作价值尺度和当作价格标准。因为是人类劳动社会的体化,所以是价值尺度。因为是确定的金属重量,所以是价格标准。金的价值的变动,不会影响仅的价格标准(重量不变),也不会改变金的价值尺度(因为一切的商品都由较高或较低的金价格来表示了)。
   3. 因为存在WGW的过程,所以社会有了分工。人互相的独立,是由物互相依存的体系来补足的。p56
   4. 流通货币量 平均流通速度=待实现的价格总额=商品量 商品价格   p65
   5. 先购买而后支付的情况,使货币成为支付手段,而非仅仅是商品流通的手段。支付手段终究会加入流通,但加入时,商品早已退出了,即不是同时发生的WGW过程。
   6. 金不因磨损而影响流通,是因为作为铸币或流通手段的机能独立化了。p71
   联系:吸引的货币量已经暗示在商品的价格中。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商品主观者计算上的错误可以立即在市场上得到客观的修正。p55
   昨日经济学课堂,老师所说价格可以反映市场需求,从而帮助政府判断实际需求。如果政府要精确地、直接地计算需求,则工作量庞大且不准确,而价格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期望。
   比如疫情期间的口罩价格飙升,即是反映着短缺和需求。而后期价格自主回落,也是反映短缺情况有所好转。
   回到此点,即商品价格总额=商品量*商品价格,能吸引多少货币,反映在价格上。
   1. GWG过程中的货币已经成为资本。p86 在G'上加一个追加量,即为剩余价值。其实WGW的流通形态中的两个W也可以是两个不等的价值量,但是这种价值差别是狗染得。正常情况下,二者为等价。
   简单商品流通WGW的最后目的是使用价值的取得、欲望的满足。而GWG是以自身为目的,是自身的运动。但是若不采取商品形态,货币也无法成为资本。100磅化为110磅,二者归一,二者的区别就会消灭。p88-92
   2. 要为贵卖而买的过程GWG'是商人资本。产业资本也是货币,化为商品,通过卖商品获取更多货币。生息资本缩减为GG',即货币等于更多的货币,价值是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在高利贷上,货币本身成为营利的源泉。p92
   3. 商品交换,如价值50的小麦换50的葡萄酒,商品的价值是在加入流通以前就已经表现在价格上。从而是流通的前提,而不是流通的结果。这种形态不包含价值量上的变化。商品售卖时的价格,可能和价值差离,但原因是商品交换法则被侵犯的表现,平等被破坏。p96
   4. 一个错误的观点是双方都是以较小的价值交换较大的价值。如A是狡猾的商品所有者,卖价值40的葡萄酒给B,得回价值50的谷物。总价值在交换后仍为90。流通的价值,不曾增加,只不过A与B之间的分配变化了。p98
   5. 剩余价值的形成,并非价格名义上的提高(变化),因为来自特权的价格提高并非价值变化。商品价值的提高,是由新的劳动把新的价值附加到已有的价值上去。
   创造价值的商品是劳动力Kraft或劳动能力Vermögen。劳动力价值体现在一个人的生产,而劳动力的生产是人自身的再生产或维持。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这种人所需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被生产出来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劳动力的价值,即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没有生活资料,人则会死,故而劳动力不出卖,即等于零。
   劳动力的价值在加入流通前就确定了,它的使用价值却是由以后的力的运用,才成立的。购买者的货币,常作为支付手段,是劳动力依照契约运用到一定期间(如星期天)才给付。所以有垫支的过程。而资本家破产,工人就会有损失。
   本章人文主义体现在:人们要出卖劳动力,必须成为劳动力的自由所有者,成为人格的自由所有者。获得平等的人格。并且,劳动力只有出卖一定时间时,才能继续这种关系。因为一次卖尽,即等于出卖自己,等于从自由人变为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p101-106
   6.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即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p107
   联系:“劳动力的价值在加入流通前就确定了,它的使用价值却是由以后的力的运用,才成立的。” 更大的价值体现在更多的劳动力,所以当我们要在市场上“售卖”自己时,必须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即在走到市场上去之前,通过各种生产资料提升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盈利。
   1. 劳动要表现在商品中,是以劳动表现在使用价值中的方式、表现在可以满足某种欲望的物体中,来体现的。
   2. 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a人类的目的活动(劳动)b劳动对象(Arbeitsgegenstand)和c劳动手段(Arbeitsmittel)。广义上,进行劳动过程所必要的一切对象手段(gegenständlichen Bedingungen),也包括在劳动手段之内。劳动过程是由人的活动,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引起预先企图的变化。
   3. 劳动者不是为自身利益,而是为资本家利益工作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所购买的、属于资本家的物互相间(发生关系)的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物(生产物)属于资本家,道理即和资本家酒窖里酒的发酵过程产生的物同样属于资本家一致。
   4. 价值增殖是因为劳动力在1日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仅费1/2日劳动力就可以生产,或任意一更小值。所以劳动力在1日之产出与投入形成了差额。故而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要小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资本家可以利用此点,令劳动力的卖者创造更多价值。价值增殖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的。
   联系:劳动者的产出不是属于劳动者的生产物。这就类似当下职工与公司的所属物(场地、设备等)均为资本家所拥有,产出属于公司收益。而员工的工资则是员工已经付出劳动力之后,以货币的支付方式形式给付。
   越来越感受到资本论的有趣之处,马克思从一个最基础论点(人类一般劳动力),慢慢搭建出思维的高楼大厦。价值增殖的所有概念基础都是前几章提到的,就像小树逐渐长出许多延伸的枝桠。
   a. 度过了最忙的第一周,之后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b. 第一周写知识点特别注意了不要“抄书”,而是用自己的语言,并把多处有关联的整合到一起。第二周要保持,并且加大自己语言的占比。
   c. 抓住定义学习,跟上作者思路,不要钻牛角尖。
   d.要敢于质疑中文翻译,遇见奇怪的表达,积极查证德语原文。

3. 【1】《资本论》读书笔记2018-02-05

《资本论》,马克思著,郭大力 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共三卷)
  
 读书笔记说明:【】中斜体字部分均是个人阅读感悟,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卷
  
 原著者初版序言第1页第三段
  
  一切事在开头总是困难的。这一句话,可以在一切科学上适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西方表达】 第一章(尤其是分析商品的那部分)的理解,是最难的。
  
 以货币形态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态,是极无内容,极单纯的。二千余年来,人类考究这种单纯形态的精神努力,是毫无结果的。反之,对内容更丰富且更复杂的形态的分析,却至少已近于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构成身体的细胞,是更容易研究的。在分析经济形态时,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反应药,而必须用抽象力。 【除了少数天才具有很强的抽象能力,多数人的抽象力是稀缺的,我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不过不灰心,咱缺咱可以训练嘛!任何不足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获得改善。】 
  
 第四段
  
 除论价值形态的那一部分外,这书决不能说是难解的。当然,没有修学志愿又不愿有独立思想的读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很多人向往独立思想,岂不知一个“独立”饱含了深刻的意味,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现成饭可吃,这条路只能靠自己摸索出来】 
  
  第五段:可以领教到马克思的语言犀利,是位反讽高手。 
  
 第二页:第二段
  
 如舍此不言。德意志已完全资本主义化的地方(例如真正的工厂),因无工厂发的对抗力,情形就比英国坏得多。在其他范围,德国是像西欧大陆各国一样,不仅受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苦,而且受资本主义生产不发达的苦。除了近代生活所的特有的种种痛苦,还有许多旧传的痛苦,压迫着我们。这种种旧传的痛苦,是古生产方法依然残存的结果,而这种古生产方法的残存;自然会引起种种时代错误的社会关系与政治关系。我们不仅吃生者的亏,且吃死者的亏。死者叫生者烦恼。 【这一段话太精辟了,我只想献上我的膝盖。看到这一段话,我觉得放在今天用来形容转型期的很多人处在夹缝中求生的状态也同样适用。今后进行自我表达值得模仿的好段落。】 
  
 第五段
  
 一个国家,应该从外国学习,也能够从外国学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露近代社会的经济的联动法则,但一个社会就令已经把自身的运动法则发现,也不能跳过,或以法令废止自然的发展阶段。它只能把生育时的痛苦减短或缓和。 【马克思的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冷峻真让人......】 
  
 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从我的立场看,乃是自然史上的一个过程。无论个人在主观方面可以怎样超出周围的种种事情,他在社会方面总归是周围种种事情的产物。从我的立场看,他对于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和别的人一样不负责任的。 【人的社会属性是否认不了的。每个人要尊重自己的历史,家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而不是割裂遗忘历史,否则你就会让自己找不到来路,不明白自己为何出发,更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何方,最后就成为了一个空心人,过得苦不堪言。】 
  
 第9页
  
 第三段
  
 我的辩证法,不仅在根本上与黑格尔(Hegel)的辩证法不同,且正相反对。在黑格尔,思惟过程——他给它以“观念”的名称,把它转化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是现实之创造主;现实仅为思惟过程的外部现象。但在我,观念界却不外是移植在并翻译在人类头脑中的物质界。 【该段简明扼要得说了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第四段
  
 在黑格尔辩证法仍甚流行的将近30年前,我已批评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的姿容。但我著作《资本论》第一卷时,猖狂的,自负的,在今日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颇为人所信任的庸人,却已像莱辛(Lessing)时代的摩塞·门德尔桑(Moses Mendelssohn)对待斯宾诺莎(Spinoza)一样,对待黑格尔,把他看做是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倒公然承认我是这位大思想家的门人。在论价值学说的那一章,我还间或采用黑格尔特有的方法来卖俏。辩证法虽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综合地,意识地,叙述辩证法一般运动形态的,仍须以他为第一人。在手上,辩证法是倒立着。必须顺过来,然后才能在神秘的外壳中,发现合理的核。 【马克思的实事求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以及对黑格尔知识产权的尊重都值得我们当代人好好学习。是他人的功劳绝不窃为己有,这并不影响马克思理论的深邃,反而更加彰显出马克思的博大胸襟。另外,此段再次领略到马克思是位语言大师,“卖俏”一词用的让人真是拍案叫绝。当然,郭大力先生和王亚南先生的翻译让马克思的著述语言更有风采是功不可没的。】

【1】《资本论》读书笔记2018-02-05

4. 资本论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的读书报告

第二十三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2、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3、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4、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5、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象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不过对这些情况的分析不属于这里的范围。

新世纪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为迎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研究高潮,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建设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学术专著《保卫资本论 》。其正式提出“学术保卫”概念,对应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之民族取向和实践化工作理念。该书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达成对世界历史之新理解...

5.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本论》读书笔记,欢迎大家的阅读。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可以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资本论》读书笔记

6. 读《资本论》的书籍章节

译序致读者从《资本论》到马克思的哲学《资本论》的对象一、引言二、马克思和他的发现三、古典经济学的功绩四、古典经济学的缺陷——简论历史时代概念五、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主义六、(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的认识论命题七、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八、马克思的批判九、马克思的巨大的理论革命附录:关于“理想的平均形式”和过渡形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一、关于生产方式的分期二、结构的各个要素及其历史三、关于再生产四、过渡理论的要素……

7.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

 虽然《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但是,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它并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科学认识”,更是一种“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的武器,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供大家学习。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1 
  要理解《资本论》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血史”,我认为带着下头这个问题去阅读,或许能够初见端倪:还在第四章中,在阐明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只是因为货币的一部分被转化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且被自由工人所出卖的劳动力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劳动力究竟是从哪儿取得的呢个别人手中超多的货币量究竟是如何地,透过什么  方法  积累起来的呢
  “圈地运动”是我仅能想到的原因,这是高中  教育  留给我的。阅读到在第一卷二十四章才发现自我的思考和学识有多狭隘。马克思说道:“可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超多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所以,这一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仅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从那里来理解,所谓“原始”积累是在资本及与其适合的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当“原始”积累到达必须力量和潜力的时候,它就辩证地转化资本,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给源源不断的动力。
  以前,在高中的课堂上,教师向我们解读“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本以为这仅是马克思个人仇资的心理表示,毕竟在当时,我只认为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人。读罢《资本论》,才发现这正是恰如其当的评述,甚至如果还有更贬损的话语,我不介意用它来描述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历史是被建构出来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印记,但其前提是存在有那么一段历史,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虚构的历史,迟早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如果说,资本积累不外是不断地进行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夺,对他们的无偿劳动的占有,而这种剥夺又是隐敝的,被掩盖在物的关系下头,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发生的,那么原始积累就是对生产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们变为雇佣工人,这种剥夺并不为物的关系所掩盖,它在商品流通规律之外进行,是超经济的因素。下头我将具体阐述原始积累是如何使大多数人变成无产者而少数人成为资本家的。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是从十五世纪最终三十多年开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议会顽强对抗的大封建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强行拆除农民的住房和公认的小屋,把耕地变成了牧羊场,超多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同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和伴随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侵吞,对修道院等的压迫,把住在里面的人无情地抛进无产者行列。把人从地产上清扫出去,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残暴的暴力,在那个时代,所有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无怪乎托马斯.莫尔在自我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宣称:“羊在吃人”。所有这些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结合,为城市工业造成了超多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
  我一向用“不受法律保护”来形容那些无地无产者,因为他们确实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法律的保护,即使有法律,那也是用来压迫剥削他们的血腥法律,能够说,他们是时代的牺牲者,同时也是奉献者,因为他们的非自愿地牺牲造就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几乎一夜间,超多无地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可是这个不受法律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她诞生那样快地被新兴的工厂手工业所吸收。再者,这些突然被抛出惯常生活轨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新状态。他们大批地变成了乞丐、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是为环境所迫。我们甚至不曾想过法律能够这样:它对大多数人为何沦为流浪者在所不问,甚至鼓励把农民沦为无产者的行为,但它却对流浪者施加酷刑,并要他们发誓回到原籍或最近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去“从事劳动”,而没有人“愿意使用”还要被割耳朵。多么残酷的讽刺!他们的家园和土地已经被剥夺,劳动市场早已饱和,法律却要求他们“从事劳动”,否则就对他们施加酷刑。在形式上,血腥立法的目的在于反对流浪者和乞丐,可是转变为这种人的人恰恰就是被剥夺者。能够这样说,血腥立法所做的工作并不少于血腥剥夺者的工作。法律还在另一个方面起了大作用:法律虽然规定了工资的最高限度,但从来没有规定工资的
  最低限度。“支付高于法定工资的人要被监禁,但理解高工资的人要比支付高工资的人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例如,伊丽莎白的学徒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支付高工资的人,监禁十天,而理解的人,则监禁二十一天”。有关雇主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契约以及解约期限等条款规定,对违约的雇主只提出民事诉讼,而对违约的工人则提出刑事诉讼。工人的状况极端恶化,货币工资提高了,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及货币贬值和物价上升的程度。正如亚.斯密所说:“每当立法机关企图调解雇主及其工人之间的纠纷时,它的顾问总是雇主。”所有这些在这天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些法律变成了可笑的反常的东西,可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原始积累,造就了大资本家。
  “资本是天使资本是魔鬼资本能让我们一步登天,也能让我们落入万丈深渊。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资本的模样,你心中的资本模样如何”透过《资本论》,我了解到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以及后续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超多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可是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共产党宣言》最终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不只是出于阶级斗争的思考,更是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既然如此,要读的第一本书,理所当然应该是《资本论》。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2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  百科  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
  通过阅读《资本论》第一卷,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及资本积累学说。第一卷从生产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最后必然消亡的客观规律。再把思绪转向今天的中国,我认为我们又能从这部经典中汲取到许多精髓。
  (一)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探索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是走了弯路、犯了错误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  总结  ,我们最终选择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化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仍然是社会产品的普遍形式和细胞形式,货币仍然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流通规律和价值规律仍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作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它的生产过程同样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不在于价值是否增殖,而在于这种价值增殖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即价值增殖部分归谁占有,是归少数资本家所有,还是归最广大劳动者所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增殖意味着以更少的劳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商品生产、货币流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方式、特点和途径,按照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重视资本的积累,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积累意味着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便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结果,一方面导致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导致广大劳动者日益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因此,社会主义要重视必要的积累,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富足、安康、有尊严的生活。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3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明白了有《资本论》这本书,明白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这天,经过三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并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是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我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构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构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
  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好处,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好处。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透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透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提高的状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好处--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状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对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作用。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4 
  记得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机会和中文版《资本论》有缘,怀着好奇心读了起来。
  好奇是因为小学时代就明白马克思在当时大英博物馆,经历四十寒暑才写成的。之后在朱自清先生  散文  关于访英记录中,也证明大英博物馆在20世纪三十年代,还完整地保留着马克思当年学习位置及留下的脚印。当然,这是表面而略带传奇色彩影像。更实质问题是关于《资本论》一书社会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个人  读后感  觉如下。
  这真是一本经典经济论著。要读懂它很难,虽然马克思尽量用最通俗语句和严密科学逻辑,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阐述自我政治经济学里念。这一点从《资本论》全书很少用复杂公式和晦涩难懂词汇就能够略见一斑。而我说他难懂也仅单单指马克思在本书中,运用了几乎涵概了当时社会各领域最新科学知识,既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两大宏观领域几乎所有科学知识。
  详细广泛研究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能够考证各种现象,并创造性阐明了未来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无论谁人去解读资本论。要明确《资本论》每一个独立政治经济概念或者段落和章节,本身就是一篇论文核心思想的表达,必须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写著的《马恩全集》里相关  文章  或者摘要才能读懂。
  看起来很麻烦,但又别无选择,这就是《资本论》精典所在吧。当然,有助于阐述马克思自我论点的先人或者同时期科学研究成果,马克思本人是会恰当选用到自我著作里的。这觉不能成为之后“庸俗批评家或者卑鄙者”攻击污蔑他的借口,因为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今日,不利用继承先人或者当今已经构成科学礼貌成果,无论在什么领域做什么工作我们仍然会一事无成的!很遗憾的是我不是个勤奋如马克思那样五十几岁仍然学了几国外语,虽然时至今日才四十有几,所以我不能读懂《资本论》原著。译著表达本身就存在曲解原文客观缺陷的!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5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本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著作。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其资料博大精深,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精妙阐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其观点谈谈我的看法。
  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中关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谈到:“商品对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价值的,对其非使用者是使用价值。所以,商品务必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构成商品的交换,从而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价值来实现。可见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务必先作为聚氨酯来实现。”此观点很精确地阐述了交换对与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从商品的定义出发。我们都明白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由此可见作为商品与其他东西的区别一是交换,而是是劳动产品。其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属性。因为能够用来交换,所以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因为是劳动产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所以商品具有价值。从其属性来讲,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要生产产品,他不仅仅要生产使用价值,并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成为商品,产品务必透过交换,转到被的使用者手里,最终,没有物品能够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无用,则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用,也就不构成价值。所以,交换这一过程在那里发挥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满足不一样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了商品本身的好处。
  另一方面,商品交换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交换创造财富。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财富的获取是透过堆剩余价值的剥夺。商品因为交换过程而从他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受咯。这过程在此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商品到它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商品因为有交换所以有了货币,有了在市场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为资本货币流通形式却是G——W——G,G——W——G之间是有好处的,因为其中G——W——G’,G’=G+G’’即是于原先的支付的货币额加上了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超过原价值的余额,称为剩余价值。所以,商品以货币为媒介,透过交换,创造了剩余价值。也就是创造了财富。
  由此可见,交换是商品构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商品实现其好处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好处。
    

《资本论》读后心得笔记

8.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 商品

 该文章是《资本论》的重要知识摘录,注意: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6],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由此可见,
   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的物体属性只是就它们使商品有用,从而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来说,才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或者象老巴尔本说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即有用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那末,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
   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现在,我们放下作为使用物品的商品,来考察商品价值。
   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这只是耗费人类劳动力的两种不同的形式。
   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两件上衣比一件上衣多。两件上衣可以两个人穿,一件上衣只能一个人穿,依此类推。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同时下降。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有用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反之亦然。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x 量商品 A = y 量商品 B ,或x量商品A值y量商品B。如:20码麻布(相对价值形式)=1件上衣(等价形式),或20码麻布值1件上衣。)
   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
   在第一种形式过渡到第二种形式,第二种形式过渡到第三种形式的时候,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第四种形式与第三种形式的唯一区别,只是金代替麻布取得了一般等价形式。
   金在第四种形式中同麻布在第三种形式中一样,都是一般等价物。唯一的进步是在于:能直接地一般地交换的形式,即一般等价形式,现在由于社会的习惯最终地同商品金的特殊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了。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这种神秘性质也不是来源于价值规定的内容。因为,第一,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机能,而每一种这样的机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费。这是一个生理学上的真理。第二,说到作为决定价值量的基础的东西,即这种耗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那末,劳动的量可以十分明显地同劳动的质区别开来。在一切社会状态下,人们对生产生活资料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必然是关心的,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关心的程度不同。[26]最后,一旦人们以某种方式彼此为对方劳动,他们的劳动也就取得社会的形式。
   可是,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正如一物在视神经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现为视神经本身的主观兴奋,而是表现为眼睛外面的物的客观形式。但是在视觉活动中,光确实从一物射到另一物,即从外界对象射入眼睛。这是物理的物之间的物理关系。相反,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象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