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传奇一生的邵逸夫

2024-05-04 07:09

1. 名人故事:传奇一生的邵逸夫

 名人故事:传奇一生的邵逸夫
                      提起邵逸夫,电影界的人恐怕不会陌生。邵逸夫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慈善家,自1965年起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1966年出任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主席;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1980年出任董事局行政主席。在他的运作下,曾产生了《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经典电视剧,也挖掘出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大牌明星,正因如此,他因此被喻为“香港影视大亨”。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10月4日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因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人称“六叔”。邵逸夫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后,便随兄长邵仁枚去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走上了电影制作的生涯。那么,邵老如此长寿的秘决到底是什么呢?
     一、老从脚上起,睡前锻炼脚 
    邵逸夫曾向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在地上转64圈。这是他从“老自脚上起”这一养生格言中领略出的。邵逸夫这一独特的养生法从中年开始,一直坚持到耄耋之年因腿脚不便,才逐渐减少。但老年人多锻炼脚部,确实是好处多多。
     二、保持工作才会长寿 
    在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工作是邵老的重要养生秘诀。他曾说过:只有保持工作才会长寿,他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直到现在,他还出席每两周一次的无线高层会议。除了上班和开会,邵逸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看电影和电视。他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开朗的心境,而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三、养生之道要趁早,不能亡羊补牢 
    邵老从中年起就比较注重养生。初时,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近年来,他已不再依赖人参,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运动”。有一次,邵逸夫在影城别墅宴请国家教育代表团,在接待宾客时,他神采奕奕,非常健谈,若不是客人让他坐下,相信他会站着说个不停。在场的人见状,都称赞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当追问其养生之道时,邵老自豪地拍着心口说:“我走路是不用拿棍子的。长寿之道在于运动,我每天早上要练45分钟气功。”可见练气功也是邵老长寿的一个原因。
     四、不赌钱、不喝酒、不刺激 
    邵老的另一个养生之道就是“三不做”。赌钱、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都不能做。他说,这些事情都对身体不好。每天除了以走路来代替运动之外,他还要读报1小时左右。在饮食上,邵老可以说是“百无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鸡翅等照吃不误,他遵循的是“营养平衡”。他认为:合理的营养是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又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邵老的饮食量不多,但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确实是可取的。
     五、慈善是他晚年的最大亮点,乐于助人也是他长寿之秘 
    宽厚和乐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9年香港地区特大水灾,邵逸夫捐款一亿。为援助台湾“8.8水灾”,邵逸夫委托其夫人到赈灾晚会现场捐款1.08亿新台币。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兴建了5229个教育和医疗项目。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邵逸夫捐资修建的“逸夫楼”。他还模仿诺贝尔奖,创立了“邵逸夫奖”,其基金高达50亿港元。1990年,中国政府将在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此来表彰邵逸夫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邵老最爱谈的是教育。他说:“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持续捐助内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受惠学校千余所。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分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元新台币予灾区。
    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两岸四地及东南亚一带,邵逸夫还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还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91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老先生的慈善事业令我敬佩有加,老先生的百年长寿又使我羡慕不已。
    为了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颁奖礼于2011年举行,选出全世界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
    邵逸夫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他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
    古人云:仁者寿,这是因为仁爱之人的心和山一样平静和稳定,他们以爱待人、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邵逸夫的高寿,与此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他还喜欢旅游和攀登,每年出门旅行一次,他的足迹踏遍除西藏之外的祖国大江南北。
    他的一百多年经历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一个时代翻过去了,但这本书不会过时。
    

名人故事:传奇一生的邵逸夫

2. 现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现代名人故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江山美人》、《独臂刀》,他的邵氏电影曾垄断香港电影工业;《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他的TVB仍是屹立不倒的电视巨无霸;逸夫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他的名字同慈善事业紧密相连,“逸夫楼”成为中国校园的一大特色。2014年1月7日,“六叔”邵逸夫于香港安然仙逝,享年107岁。
     染坊里的“娱乐心” 
    清光绪年间,邵逸夫生于宁波镇海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
    邵逸夫出生三年后,邵家举家从镇海迁往上海。父亲邵玉轩开设了当时颇具规模的颜料号“锦泰昌”,一心想的是实业救国。但上海滩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和洋学校里的日日熏陶,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生出了“娱乐心”:
    长兄邵醉翁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并成立了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邵醉翁自己任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中学生邵逸夫也在片场中觅得“伙计”一职,从摄影、编剧到导演,很快便对电影制片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
    1924年,父亲邵玉轩的颜料号已经日趋衰落,但儿子们的电影事业却已经初具规模。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1924年,天一影业出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大获成功。随后,邵山客转战新加坡开辟南洋电影市场,中学毕业的邵逸夫也追随而至。那也是邵逸夫的第一次创业,兄弟二人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华侨众多的农场搞起了“流动放映”,四年内几乎走遍了两地的大小乡镇,直至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尽管事业初成,但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大萧条也让邵氏兄弟二人时刻都面临着可能前功尽弃的风险。20出头的邵逸夫决定放手一搏向美国学习开拍有声电影。
    “当时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落水的他紧抱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从美国好莱坞买回的“讲话机器”让邵氏兄弟在一年后完成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银幕中的人从默默无语到开口讲话,观众的反应用震惊形容毫不为过,据说放映时,只要一有声音出来,观众就会大声欢呼,更离奇的是有一次在泰国放映,不解的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准确的眼光和领先的技术让邵氏兄弟的电影版图日益扩大,到1937年,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但这一切都在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之一炬。1945年战争结束,邵逸夫开始第二次创业。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并于一年后再次与三哥共同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但与之前的邵氏兄弟不同,这一次,邵逸夫是绝对的主角。
    他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一旦发现无法补救烂片,他便将其烧掉。邵氏成立三年后,便在清水湾建立了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影城,就在这座影城中,《江山美人》《貂蝉》《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一系列深受观众追捧的电影先后问世,邵氏也开始了对香港影视业长达十几年的统治。
    邵氏的壮大自然会带来人才的成长,而这些人才在羽翼丰满后如果选择反戈一击,这也将是对邵逸夫最大的打击。
    老臣邹文怀“叛逃”创立嘉禾,李小龙横空出世,“冷面笑匠”许冠文在李小龙死后也“叛逃”嘉禾,嘉禾借此完胜邵氏。《唐山大兄》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精武门》在刷新香港最高票房纪录的同时还打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猛龙过江》票房最终达到惊人的530万,《鬼马双星》甚至超过了《猛龙过江》……邵逸夫也再一次败在了自己人手上。
    尽管在此期间,邵逸夫也集结了手下的精兵良将发起反击,但嘉禾的实力随着此后洪金宝、成龙等人的崛起进一步壮大。
    目光精准的邵逸夫眼见大势已去便逐步淡出电影界,并于1987年宣布正式停产。尽管最终选择撤退,但邵逸夫在电影领域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作为已经品尝过成功滋味的商人而言,他的目标则是品尝更多的成功。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TVB 
    进军电视业是导致邵逸夫的电影事业遭遇最致命“叛逃”的重要原因,但如果排除类别的概念单以成功而论,这一次,邵逸夫的决策再一次正确。当时间来到21世纪的时候,嘉禾已经走过了最风光的年代,颓势尽显,而邵逸夫则在电视这个战场上取得了最辉煌的胜利。
    1965年,邵逸夫和香港地产巨头利孝和共同投得当地免费电视牌照,随后利孝和斥资千万打造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于两年后成立,利孝和自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入股加盟为董事。
    TVB成立当天,正是邵逸夫60岁生日。尽管当时自己的工作重心还是在电影领域,但基于自己丰富的电影从业经验,邵逸夫从一开始便为TVB构筑了商业电视台发展的黄金模式。
    一方面,他将邵氏在电影领域的大片场制度嫁接到了电视领域开创了一条龙机制,即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再到拍摄至播放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自给自足的自拍剧机制最大限度地为TVB降低了成本,增加了营利能力。但一条龙机制和大片场制度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艺人必须忍受低工资和长期合约,于是,人才的储备便成了TVB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为此,邵逸夫创新性地办起了无线艺人班、劲歌金曲歌手大赛和港姐选美比赛。如此超前的对于艺人的商业开发使得TVB储备了足够的人才和娱乐资源。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此后数十年TVB的发展中,尽管也屡屡遭到对手的大规模挖角,但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太大的人才危机,出于同一期艺人班的学员水平、资质大都相当,走了一个,另一个补上便是了。              

3. 邵逸夫传奇的事迹有哪些?

邵爵士曾捐赠兰州大学逸夫楼。邵为捐赠事到兰大,看到穿军装军训的新生,说了一句“我讨厌看到军装。”学校取消了那一年的军训。(此条史实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在微博上有当时的兰大老师证实。)邵逸夫捐赠教学楼、医院等,不只是捐钱而已,众多建筑是要求以“政府配套投资”作为条件的。这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迫使”财政额外投资教育、医疗事业。此种杠杆效应对中国的教育等事业影响深远,并让几代人受益。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以资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1990年,中国科学院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有人靠突破性的发明和产品,有人靠卓越的金融运作,而最深远以及难度最高的怕还是文化(排除发动世界大战这样的因素)。若是一个人非是靠政治力量,而持续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过半个世纪,那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

邵逸夫传奇的事迹有哪些?

4. 邵逸夫生平事迹

邵逸夫(1907-2014.1)原名邵仁楞,1907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尊称“六叔”。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寿107岁。

5. 邵逸夫的个人生活

 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飘染、财务等多种生意。在1910年设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 邵逸夫还在上中学时,上海剧院“笑舞台”的老板因无力还债,惟把“笑舞台”“断当”,邵玉轩遂派当律师的长子邵醉翁接收该剧院。1923年,邵家已趋败落,所有家业中只剩下一幢房子和“笑舞台”一家剧院。邵氏兄弟毅然卖掉房子,举家搬进“笑舞台。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并弃本名而改别号依次为醉翁、邨人、山客、逸夫。四兄弟别号均为大哥所起。邵醉翁自己是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在片场中觅一个“伙计”之职。长兄邵醉翁由买卖电影片子到放电影,到后来独树一帜,成立“天一影业公司”,开始自己拍电影。邵氏兄弟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1924年出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该剧原是邵醉翁编导的一部话剧。  邵逸夫的身边往往是美女如云,他也常说爱和女明星出街跳舞、吃饭、聊天,他自我评价“风流但不下流”。 邵逸夫一生共娶过两任妻子,且都是相濡以沫多年。与发妻黄美珍相识于青年时期,当时正在东南亚辛苦创业的邵逸夫经由新加坡富豪余东璇引荐认识了黄美珍,两人一见钟情。1937年,邵逸夫突破层层阻碍与黄美珍结为夫妻,黄美珍为邵逸夫生下两子两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于美国洛杉矶病逝,享年85岁。黄美珍去世时,邵氏公司停产一年为她哀悼。发妻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邵逸夫的两个儿子长居新加坡,在那里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无接手的兴趣。 方逸华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1952年,两人在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邵逸夫的子女并未子承父业,方逸华始终忠诚执行邵逸夫的指令,成为其最为信赖的伴侣。直至1997年,邵逸夫发妻辞世10周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6岁。

邵逸夫的个人生活

6. 邵逸夫的人生传奇励志故事

 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老从脚上起,睡前锻炼脚 
   邵逸夫曾向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在地上转64圈。这是他从“老自脚上起”这一养生格言中领略出的。邵逸夫这一独特的养生法从中年开始,一直坚持到耄耋之年因腿脚不便,才逐渐减少。但老年人多锻炼脚部,确实是好处多多。
    二、保持工作才会长寿 
   在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工作是邵老的重要养生秘诀。他曾说过:只有保持工作才会长寿,他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直到现在,他还出席每两周一次的无线高层会议。除了上班和开会,邵逸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看电影和电视。他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开朗的心境,而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三、养生之道要趁早,不能亡羊补牢 
   邵老从中年起就比较注重养生。初时,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近年来,他已不再依赖人参,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运动”。有一次,邵逸夫在影城别墅宴请国家教育代表团,在接待宾客时,他神采奕奕,非常健谈,若不是客人让他坐下,相信他会站着说个不停。在场的人见状,都称赞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当追问其养生之道时,邵老自豪地拍着心口说:“我走路是不用拿棍子的。长寿之道在于运动,我每天早上要练45分钟气功。”可见练气功也是邵老长寿的一个原因。
    四、不赌钱、不喝酒、不刺激 
   邵老的另一个养生之道就是“三不做”。赌钱、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都不能做。他说,这些事情都对身体不好。每天除了以走路来代替运动之外,他还要读报1小时左右。在饮食上,邵老可以说是“百无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鸡翅等照吃不误,他遵循的是“营养平衡”。他认为:合理的营养是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又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邵老的饮食量不多,但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确实是可取的。
    五、慈善是他晚年的最大亮点,乐于助人也是他长寿之秘 
   宽厚和乐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9年香港地区特大水灾,邵逸夫捐款一亿。为援助台湾“8.8水灾”,邵逸夫委托其夫人到赈灾晚会现场捐款1.08亿新台币。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兴建了5229个教育和医疗项目。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邵逸夫捐资修建的“逸夫楼”。他还模仿诺贝尔奖,创立了“邵逸夫奖”,其基金高达50亿港元。1990年,中国政府将在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此来表彰邵逸夫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7. 邵逸夫的一生有怎样的精彩

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扩展资料: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
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1987年后,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云南大学东陆园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
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邵逸夫_百度百科

邵逸夫的一生有怎样的精彩

8. 邵逸夫的一生有怎样的精彩

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扩展资料: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
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1973年,邵逸夫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77年出资600万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更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1985年出资1000万,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1987年后,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云南大学东陆园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
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邵逸夫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