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2024-05-03 23:50

1.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三农政策是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具体内容如下:1、农业,具体指的是粮食问题和农业的产业化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很重要,现在我国的这一个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时好时坏。产业化问题是指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经营,中国有九亿多的农民,农村人口问题解决不了,产业化问题就实现不了;2、农村,是指农村的户籍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问题。户籍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限制农民的流动。其他存在的问题,像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治安问题等;3、农民,是主要指的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温饱已经解决了,可是却没有钱去买商品,更可怕的是没有钱去治病,还有没有钱去改善生活质量,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一条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法。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2. 三农政策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二)坚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水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三)坚持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大事。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共同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

3. 国家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三农政策指的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植政策。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第五条 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家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4.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三农政策是指农业,农村,农民三农
具体内容如下:
1、农业,具体指的是粮食问题和农业的产业化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很重要,现在我国的这一个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时好时坏。产业化问题是指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经营,中国有九亿多的农民,农村人口问题解决不了,产业化问题就实现不了;
2、农村,是指农村的户籍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问题。户籍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限制农民的流动。其他存在的问题,像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治安问题等;
3、农民,是主要指的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温饱已经解决了,可是却没有钱去买商品,更可怕的是没有钱去治病,还有没有钱去改善生活质量,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一条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制定本法。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政策是指哪三农

6.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

7.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呢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二)坚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水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三)坚持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大事。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共同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呢

8. 什么是三农政策

问题一:什么是三农政策啊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 *** 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 *** 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意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二: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您好,三农政策指的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植政策;希望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问题三:三农政策什么时候实行的 具体时间  “三补一减”政策是2004年12 月 31 日开始实施的。 
  2004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和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特别是“三补一减”政策,对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补一减”政策是指对国家对订购粮食实行直补政策,对小麦良种、农机实行补贴,以及减免农业税和特产税。 
  (望采纳,谢谢) 
  
   问题四:三农政策是指什么?_?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 *** 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 *** 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意义: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其实质上是农民的革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因此,取消农业税,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题五:三农政策有哪些?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连在一起称为“三农”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1993年,党中央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农业问题,出台了一个《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在这个文件里,第一次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一起称为“三农”,从此,这阀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我们党从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农业和农村问题。后来,又提出“城乡统筹”,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和农村问题。现在我们又提出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这是对三农问题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在新时期的新思路 
  
   问题六:中国三农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有关“三农”工作的新理念和新举措,概括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思想认识的升华。在党的十六大以后,2003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胡 锦 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 锦 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又强调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  第二点,指导方针的转变。在200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 家 宝总理提出,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即多给予、少索取、放开放活农村政策。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 锦 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并强调指出,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第三点,发展观念的创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党的 *** 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四点,支农政策的强化。从2003年到2008年,中央连续召开了6次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6个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强农和惠农政策措施。2003年下发的3号文件,明确了19条政策措施,是对十六大部署的具体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全面的鼎求。2004年下发的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下发的第六个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也是十六大以来下发的第一个1号文件,提出了22条政策措施,明确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2005年下发的1号文件,围绕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提出了27条政策措施。2006年下发的1号文件,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32条政策措施。2007年下发的1号文件,围绕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提出了35条政策措施。2008年下发的1号文件,提出了43条政策措施,明确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一个3号文件,五个1号文件,围绕着加强“三农”工作这个主线,分别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78条政策措施。 
  
   问题七:国家对三农政策有那些补助和津贴  1、国家从2005年起,全部取消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 2、为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对农民种粮面积进行粮食补贴,2006年每亩补贴标准为26.30元。 3、对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0.20元/斤(只限于种子公司购买良种时进行补贴)。 4、对大型农机具购置实行农机补贴政策。 5、对农村五保户实行五保供养制度,年人均供养水平为1050元。 6、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在农村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筹资办法为农民每人每年自筹10元,中央财政补贴每人每年20元,省、市、县三级每人每年补贴10元。 7、从1998年起我县逐步实行以中低产田改造、渠路林三配套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8、国家鼓励农民治理生态,对退耕还林(草)农户按面积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0元。 9、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农村贫困户、特困家庭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课本费、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农村中小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小学每人每年150元,初上每人每年200元。对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课书。对困难家庭寄宿生实行生活补贴。 10、为解决农村特困家庭生活困难,国家在农村实行特困家庭最底生活保障制度。对年人均收入低于600元的农民按每人每月10、15、20元的标准进行保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第二轮土地承包期,耕地承包期为30年。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等。经营权可以实行流转。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饲养、经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做好动物疫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工作,并接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监督。 14、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夫妇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享受600元的奖励扶助。当年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3000元。独女领证户一次性奖励1000元。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家庭子女省内升学(初中升高中、高中报考省内大学)加20分。独生子女领证户子女至16周岁每月享受1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独生子女、两女户发给每对夫妇600元养老储蓄,家庭子女上中小学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