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2024-05-02 01:10

1.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主打自然生态与城市基建完美配合的一种智慧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面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并起到缓冲作用,具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水再利用等功能,实现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和自由迁移,缓解城市内涝和热岛效应。
根据国务院75号文件的要求,全国2020年要实现年径流控制率20%的目标.2030年要实现年径流控制率达到80%。为了整治城市内涝问题,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近些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变得如火如荼。
虽然拥有完整且立体化的建设模式,但是多年来国内几个试点城市依旧会出现严重内涝。设施相互之间没有连通性导致现在某些城市的雨水生态收集反而成为了“脏水沟”。面对这种情况,图扑等国内一系列致力于数据可视化的公司都在积极的寻找解决办法。随着物联网和5G技术的成熟,海绵城市似乎找到了新出路。运用数据可视化完善城市水循环数据监控。实时跟踪接收雨水、泄洪以及水资源再利用等各个环节。所有设施通过物联网链接成为一个整体,方便统一管理和功能调配。

利用采集的数据和地理空间信息,为使用者提供直观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环境。不间断的对水流量进行监控,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泄洪任务,做到地表与地下流量数据互联共通。提供准确的数据,让决策者轻松掌控整个城市的水循环,并且能对灾害做出准确的预估和判断。

为了加深对智慧海绵城市概念的理解,选择基于图扑(hightopo)的轻量可视化监控平台案例来让读者更好的去了解海绵城市的运行方式。搭建可视化平台时为了让海绵城市更加智能,将多类型传感器部署在城市排水管网、河道、蓄水池等地。实时动态采集各类数据,通过分析、关联和处理,呈现海绵城市的总控制效果和目标,实现城市排水、水环境、用水以及水体监控的智能化管理。
参考资料
                       官网——Web组态
                       图扑——Web组态软件
                       百度百科——图扑软件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2.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是社会进步的奠基石。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扩展资料:
海绵城市有几大特点:
1、  天上下的雨尽量就地消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蓄水。有地表蓄水如水库和湖泊。有地下蓄水如透水路面和地下水窖。
2、  流出本地的水流必须是清澈如甘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污水治理。本地所产生的污水必须在本地治理。不能把治理污水的负担留到下游。
3、  留在本地对地表蓄水和地下的蓄水必须加以重复地高效地利用。
4、  每个海绵城市的区块要尽量满足本地所有的用水需求。
5、  逐渐提升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
6、  海绵城市的理想目标就是将海绵城市建设成为新兴的青山绿水,使得海绵城市返归为自然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绵城市

3.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海绵城市”之于中国,最早是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由官方提出,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2020年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经梳理、搜索公开报道,可见在打造“海绵城市”中业界在过去两年已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模式,然而真正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个人却“少之又少”。

扩展资料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5方面要求:
1、提出总体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
2、加强规划引领。提出将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刚性控制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并在规划许可等环节严格把关。
3、统筹有序建设。明确了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全面推进,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整体推进。
4、完善支持政策。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大力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央财政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等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5、抓好组织实施。明确了城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的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打造“海绵城市”的“专利模板”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4. 海绵城市的概念

1.“海绵城市”是个政治概念确切点说,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而被提出、被定义、被细化、被炒得炙手可热的。从大大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到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到2014年最后一天财政部发通知专项资金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再到2015年上百个城市一把手亲自上阵督战海绵城市评选,到最后4月初财政部公布了将获得“大额中央补贴”的16个试点城市……不到一年半时间,新鲜出炉的概念要开始建设啦~~~2.这个政治概念是“目标”而不是途径“海绵城市在城市排水防涝建设中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呃……要是建成了海绵城市,雨洪、干旱、水污染这些都不是事儿,百年不遇的大雨也不会涝,百年不遇的大旱也不用怕……就现阶段来说,海绵城市是个愿景,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手段。不信,看看官方的概念咋说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第4页。3.这个“目标”相关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目标明确了,大家都说好,但是咋落实?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参考了老外的几套体系:低影响开发(LID)、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等等等等。LID强调对源头的控制——雨落到地上直接下渗/存储了,城市管网没压力;GSI强调用绿地实现以前大水泥管子的功能——雨多了在绿地构成的网络里传输/排放,不会再重演雨水管满了往外溢水的杯具……这些体系在国外挺具体,貌似挺完善,并且据说在改善国外城市的水环境问题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国内和国外的自然条件老不一样了……不用说国内和国外,就是国内的不同城市之间,气候、土壤、地形等等因素也差的太多,希望用一本80多页的技术指南指导全国650多个城市解决水问题,当然不现实(貌似老美的技术指南是各个州针对自己条件搞得)。目标明确了,方法不完善……所以才要搞试点嘛!16个城市拿中央的钱、自己的地儿做实验,就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海绵城市建设途径……期待4.尽管海绵城市是个政治概念、只是个目标、体系不完善,但绝对是个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这是城市发展的“对的”方向:咱们的城市建设,从只重地上不重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到向往国外巨大的灰色基础设施系统(巴黎的下水道、德国的雨水管),再到用绿色代替灰色的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至少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从现在看,这是城市建设的正道。对相关行业会带来整体的提升:公园不再只要画的好看就OK,需要承担更多的生态功能;给排水不再是埋埋水泥管,需要更美更绿的解决方法……大大都提要求了,我们这些臭画图的、臭干活的肯定要跟上!!为学术研究提供实打实的数据资料:16个试点城市,花大钱建海绵,搞学术的一定要跟上啊!收集数据研究数据发SCI,经验教训好好总结,提出适应不同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绝对比在实验室里模拟有价值!我等臭画图的还等着你们专家学者的结论支撑做设计呢!

5.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5年4月2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国家住建部6月10日下发文件把三亚列入城市“双修”、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6. 如何理解海绵城市的概念

我认为按照上图去理解就比较清楚了,国际上海绵城市也叫“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包括7个方面:
推广建筑雨水收集利用和屋顶绿化技术;增加道路绿地对雨水的吸纳力;新建城市道路增加透水性(靓固彩色透水整体路面);新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雨水收集利用;维持城市水循环所必要的生态空间;雨水须经过岸线净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7.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海绵城市”之于中国,最早是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由官方提出,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2020年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经梳理、搜索公开报道,可见在打造“海绵城市”中业界在过去两年已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模式,然而真正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个人却“少之又少”。

扩展资料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5方面要求:
1、提出总体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
2、加强规划引领。提出将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刚性控制指标,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并在规划许可等环节严格把关。
3、统筹有序建设。明确了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在城市新区建设中全面推进,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整体推进。
4、完善支持政策。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大力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央财政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支持企业发行债券等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5、抓好组织实施。明确了城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的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打造“海绵城市”的“专利模板”

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怎么来的

8. 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是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是社会进步的奠基石。
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扩展资料:
海绵城市有几大特点:
1、  天上下的雨尽量就地消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蓄水。有地表蓄水如水库和湖泊。有地下蓄水如透水路面和地下水窖。
2、  流出本地的水流必须是清澈如甘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污水治理。本地所产生的污水必须在本地治理。不能把治理污水的负担留到下游。
3、  留在本地对地表蓄水和地下的蓄水必须加以重复地高效地利用。
4、  每个海绵城市的区块要尽量满足本地所有的用水需求。
5、  逐渐提升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功能。
6、  海绵城市的理想目标就是将海绵城市建设成为新兴的青山绿水,使得海绵城市返归为自然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绵城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