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

2024-05-08 19:37

1.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9-83116278,该校联系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邮编为710048、联系邮箱为webmaster@xpu.edu.cn。
  二、西安工程大学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等学校,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1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余人,本科生18000余人。
  学校于192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精品课程及资源共享课程3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5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和《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学校拥有一支由1000余名专任教师组成的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10余人,二、三级教授39人,正副教授49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陕西省“*”17人,陕西省“”12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30余人。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

2.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多少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是:029-83116299。
教务处是主管学校教学工作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研究、专业设置、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全校学生的选课与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奖、教材建设提供服务。
教务处履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组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项目建设等工作。

扩展资料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的岗位职责:
1、学生活动、教师补课等教学场地的调度及教学条件的保障工作;  
2、考试考务用品的准备及考试卡的制作与管理工作;  
3、计学类考试考务工作,所有考试考场安排及考场布置工作;  
4、新生英语分级考试、分班工作,落实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及安排公选课上课课表;  
5、考、重修考试试卷发放、回收工作;  
6、课考试监考费的统计和报账以及重修阅卷费的报账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部门简介

3.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多少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是:029-83116299。
教务处是主管学校教学工作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学校教学研究、专业设置、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全校学生的选课与成绩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奖、教材建设提供服务。
教务处履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组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控;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项目建设等工作。

扩展资料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的岗位职责:
1、学生活动、教师补课等教学场地的调度及教学条件的保障工作;  
2、考试考务用品的准备及考试卡的制作与管理工作;  
3、计学类考试考务工作,所有考试考场安排及考场布置工作;  
4、新生英语分级考试、分班工作,落实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及安排公选课上课课表;  
5、考、重修考试试卷发放、回收工作;  
6、课考试监考费的统计和报账以及重修阅卷费的报账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部门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电话多少

4. 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初始密码

你好,首先,我非常有幸回答这个问题。
一般大学教务处的初始密码都是自己身份证号码后六位,或者123456或者自己的本学校的学号、生日。西安工程大学也是如密码是上面的几个之一。有时候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时,密码是去掉最后一位的后六位数。如果尝试了上面的几种密码的话。很不幸,但是还是登录不成功,这边建议问下同学、老师。
更或者是打电话去询问自己学校的教务处,密码就知道啦。这样也比较稳妥些,也挺快捷的。
关于西安工程大学的介绍:
西安工程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工程”,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务处登录入口为http://jwc.xauat.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在秦岭北麓,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教育部、陕西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经过并校6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管、艺、理、文、法、哲、经、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学校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2016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具有16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和联系方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9-88202287,该校联系地址为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中段13号、邮编为710055、联系邮箱为web@xauat.edu.cn。
  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在秦岭北麓,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教育部、陕西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2016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具有16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20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四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设计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学等21个本科专业获准陕西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相继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7. 西安医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西安医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西安医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http://jwc.xiyi.edu.cn/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医学院简介 
 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学校。1959年省政府设陕西省卫生干部学院建制。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
 
 学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学校总占地面积76万㎡,总建筑面积99.3万㎡,固定资产总值11.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2.5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附属汉江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5所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近6000张,另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6所,实习基地95所。第一、二附属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均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是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第二附属医院是陕西省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2017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现有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临床医学具有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有全科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18个本科专业。现有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3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项。
 
 学校师资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两部分组成,共有823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85名(22.48%),副高职称教师307名(37.3%),博、硕士学位教师631名(76.67%),
 
 另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才2名,享受“三秦人才津贴”8名;有“陕西三五人才工程”“”和“特支计划”人才7名;省突出贡献专家、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新星、省“青年杰出人才”、省青年拔尖人才等10名;省重点学科带头人4名,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10名;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等13名。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673人,研究生298人。升本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3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立足陕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理念,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高校。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省级教改课题20项,省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为导向,加大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数量逐年上升。现有陕西省呼吸病防治及诊治工程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脑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第二批科普基地1个、陕西省临床医学分中心6个、校级研究所(中心)7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其他国家部委项目1项,省级项目128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获批专利60项。
 
 学校积极与第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先后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意大利CBM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美国哈町大学和尼泊尔国家医学科学院等国外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基础。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为陕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争取早日建成西北医科大学。

西安医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8. 西安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西安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西安理工大学 教务管理系统入口为http://jwc.xaut.edu.cn/,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 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 西安理工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 西安理工大学 。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
 
 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7000名。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余人。现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1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3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 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全国前30%;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40%。
 
 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学校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院士工作室19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2人、“*奖励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陕西省“”39人、“特支计划”9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76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1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