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封国有哪些

2024-05-18 09:38

1. 周朝的封国有哪些

鲁国,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伯禽,都国于曲阜。存灭:获麟后二百三十二年,顷公二十四年,灭于楚。      

  蔡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度,都国于蔡,昭侯迁州来。存灭:宣公二十八年,入春秋;灵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后十二年,平公复兴;成公十年,获麟后三十四年,蔡侯齐四年,灭于楚。      

  曹国,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振铎,都国于陶丘。存灭:桓公三十五年,入春秋;曹伯阳十五年,灭于宋;孟子时有曹交(曹君之弟),疑曹地既入于宋,宋以封其大夫,如齐封田文为薛公之类。      

  卫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康叔封,都国于朝歌,戴公庐曹,文公迁楚丘,成公迁帝丘。存灭:桓公十三年,入春秋;出公十二年,获麟后二百七十二年,卫君角二十一年,为秦二世所灭。      

  滕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绣,都国于滕。存灭:入春秋七年,始见《经》;终春秋犹存;《齐世族谱》:春秋后六世,齐灭之;今按《战国策》:宋康王灭滕。      

  晋国,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叔虞,都国于大夏,穆侯徙绛,孝侯改绛曰翼,亦曰故绛,景公迁新田,仍称绛。存灭:鄂侯二年,入春秋;定公三十一年,获麟后一百五年,静公二年,为魏、韩、赵所分。      

  郑国,伯爵,姬姓,始封厉王子友,都国于咸林,武公迁溱洧。存灭:庄公二十二年,入春秋;获麟后一百六年,康公二十一年,灭于韩。      

  吴国,子爵,姬姓,始封太王子太伯,都国于梅里,诸樊南迁徙吴,阖闾筑大城都之。存灭:入春秋一百二十年,始见《传》;又十七年,寿梦二年,始见《经》;夫差十五年,获麟后八年,灭于越。      

  北燕国,伯爵,姬姓,始封召公奭,都国于蓟。存灭:穆侯七年,入春秋,献公十二年,获麟后二百五十九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灭于秦。      

  齐国,侯爵,姜姓,始封太公尚父,都国于营丘。存灭:僖公九年,入春秋;简公四年,获麟后九十五年,田氏篡齐,迁康公于海上,又七年,康公二十六年,亡。      

  秦国,伯爵,嬴姓,始封伯益后非子,都国于秦,庄公徙故,宁公迁平阳,德公迁雍。存灭: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悼公十一年,获麟后二百六十年,始皇初并天下。      

  楚国,子爵,芈姓,始封颛顼后熊泽,都国于丹阳,武王迁郢,昭王迁鄀,旋还郢。存灭:武王十九年,入春秋;惠王八年,获麟后二百五十八年,楚王负刍五年,灭于秦。      

  宋国,公爵,子姓,始封殷后微子启,都国于商丘。存灭:穆公七年,入春秋;景公三十六年,获麟后一百九十五年,宋王偃四十三年,灭于齐。      

  杞国,侯爵,姒姓,始封禹后东楼公,都国于雍丘,成公迁缘陵,文公迁淳于。存灭: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闵公六年,获麟后三十六年,简公元年,灭于楚。      

  陈国,侯爵,妫姓,始封舜后胡公,都国于宛丘。存灭:桓公二十三年,入春秋;哀公三十五年,为楚所灭;后五年,惠公复兴;闵公二十一年,获麟后三年,灭于楚。      

  薛国,侯爵,任姓,始封黄帝后奚仲,都国于薛。存灭:入春秋十一年,始见《经》;终春秋世犹存,后不知为谁所灭;或曰齐灭之。      

  邾国,子爵,曹姓,始封颛顼苗裔挟,都国于邹,文公迁绎。存灭:仪父始入春秋,终春秋世犹存;后改国号曰邹;杜《谱》:春秋后八世,楚灭之。     
      
  莒国,子爵,己姓,始封兹舆期,都国于介根,春秋初徙于莒。存灭:入春秋二年,始见《经》;莒于狂(其廷反)卒之年,获麟后五十年,灭于楚。     
      
  小邾国,子爵,曹姓,始封邾公子友,都国于郳。存灭:入春秋三十四年,始见《经》;终春秋世犹存;杜《谱》:春秋后六世,楚灭之。      

  许国,男爵,姜姓,始封伯夷后文叔,都国于许,灵公迁叶,悼公迁夷,旋还叶,又迁析。存灭:入春秋十一年,始见《经》,是年庄公奔卫;后十五年,穆公复立于许;许男斯十九年,为郑所灭;后十年,复见《经》;或云楚复封之;许男秸元年,获麟;战国时灭于楚。     

宿国,男爵,风姓,始封太皞后。存灭:隐元年见;庄十年,宋人迁宿;后入齐为邑。  

  祭国,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国于祭。存灭:隐元年见。  

  申国,侯爵,姜姓,始封伯夷后,都国于谢。存灭:隐元年见;庄六年《传》:楚文王伐申;后遂入楚为申邑。  

  东虢国, 姬姓,始封文王弟虢仲。存灭:春秋前,为郑所灭,为制邑;隐元年见《传》。  

  共国,伯爵,都国于辉。存灭:隐元年见,后地入于卫。  

  纪国,侯爵,姜姓,都国于纪。存灭:隐元年见,庄四年灭于齐。  
  
  夷国,妘姓。存灭:隐元年见。  

  西虢国,公爵,姬姓,始封文王弟虢叔,平王东迁时都国于上阳,其支庶留于故都者,为小虢。存灭:隐元年见,僖五年灭于晋;其小虢,于庄七年为秦所灭。  

  向国,姜姓,都国于向。存灭:隐二年见。  

  极国,附庸爵,姬姓,都国于极。存灭:隐二年见。  

  邢国,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国于邢,后迁夷仪。存灭:隐四年见,僖二十五年灭于卫。  

  郕国,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武,都国于郕。存灭:隐五年见,文十二年,郕伯来奔;《传》云:郕人立君,则郕尚存也;战国时有郕阳君,《括地志》云:古郕国。  

  南燕国,伯爵,姞姓,始封黄帝后。存灭:隐五年见。  

  凡国,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国于凡。存灭:隐七年见。  

  戴国,子姓。存灭:隐十年见,不知何年灭于宋。  

  息国,侯爵,姬姓,都国于息。存灭:隐十一年见,庄十四年《传》:为楚所灭,为息邑。  

  郜国,子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郜。存灭:桓二年见。  

  芮国,伯爵,姬姓。存灭:桓三年见,僖二十年灭于秦;《竹书》作二年,今从《史记》。  

  魏国,姬姓,都国于魏。存灭:桓三年见,闵元年为晋所灭,以赐毕万为邑。  

  州国,公爵,姜姓,都国于淳于。存灭:桓五年,州公如曹;《传》云:度其国危,遂不复,后地入于杞,为杞都。  

  随国,侯爵,姬姓,都国于随。存灭:桓六年见,终春秋世犹存。  

  榖国,伯爵,嬴姓,都国于榖。存灭:桓七年见,后地入于楚。  

  邓国,侯爵,曼姓,都国于邓。存灭:桓七年见,庄十六年灭于楚。  
  
  黄国,嬴姓,都国于黄。存灭:桓八年见,僖十二年灭于楚。  

  巴国,子爵,姬姓,都国于巴。存灭:桓九年见,至战国时,灭于秦。  
  
  鄾国,子爵,都国于鄾。存灭:隐七年见。  

  梁国,伯爵,嬴姓,都国于少梁。存灭:桓九年见,僖十九年灭于秦,以其地为少梁邑;文十年,晋人取少梁,地遂入晋。  

  荀国,侯爵,姬姓。存灭:桓九年见,后为晋所灭,以赐大夫原氏,是为荀叔。  

  贾国,伯爵,姬姓,都国于贾。存灭:桓九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晋,后以赐狐射姑为邑。  

  虞国,公爵,姬姓,始封仲雍后虞仲,都国于夏墟。存灭:桓十年见,僖五年灭于晋。  

  贰国。存灭:桓十一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  

  轸国。  

  郧国,子爵,都国于郧。  

  绞国。  

  州国,都国于州陵。  

  蓼国。  

  罗国,熊姓。存灭:桓十二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  

  赖国,子爵,都国于赖。存灭:桓十三年见,昭四年灭于楚;《公》《榖》俱作灭厉,盖古厉、赖二字同音。  

  牟国,附庸爵,都国于牟。存灭:桓十五年见。  

  葛国,伯爵,嬴姓,都国于葛。存灭:桓十五年见。  

  於馀邱国。存灭:庄二年见。  

  谭国,子爵,子姓,都国于谭。存灭:庄十年见,为齐所灭。  

  萧国,附庸爵,子姓,始封萧叔大心,都国于萧。存灭:庄十二年见,宣十二年灭于楚,后仍入宋为邑。  

  遂国,妫姓,都国于遂。存灭:庄十三年见,为齐所灭。
滑国,伯爵,姬姓,都国于费。存灭:庄十六年见,僖三十三年灭于秦,旋入晋,后又属周。  

  原国,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原。存灭:庄十八年见,僖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赐晋,晋迁原伯贯于冀,此后原伯见于《传》者甚多;或曰:迁邑于河南,至隐十一年《传》:苏忿生之田亦有原邑;当是两地,《正义》合为一,误。  

  权国,子姓,都国于权。存灭:庄十八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  

  郭国,都国于郭。存灭:庄十四年,《经》书“郭公胡”;《传》:郭亡也。  

  徐国,子爵,嬴姓,始封伯益后,都国于徐。存灭:庄二十六年见,昭三十年灭于吴;徐子奔楚,楚城夷以处之,后仍为楚所灭。  

  樊国,侯爵,始封仲山甫,都国于阳。存灭:庄二十九年见,僖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赐晋,《晋语》苍葛曰:“阳有樊仲之官守。”知尚未绝封,盖迁于河南;昭二十二年,《传》有樊顷子。  

  鄣国,附庸爵,姜姓,都国于鄣。存灭:庄三十年,齐人降鄣。  

  耿国,姬姓,都国于耿。存灭:闵元年见,为晋所灭,以赐赵夙为邑。  

  霍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处,都国于霍。存灭:闵元年见,为晋所灭,后以赐先且居为邑。  

  阳国,侯爵,姬姓。存灭:闵二年,齐人迁阳。  

  江国,嬴姓,都国于江。存灭:僖二年见,文四年灭于楚。  

  冀国。存灭:僖二年见,后地入于晋,为郤氏食邑。  

  舒国,子爵,偃姓,都国于舒。存灭:僖三年,徐人取舒,后复见;至文十二年,楚子孔执舒子平,疑自后遂灭于楚。  

  弦国,子爵,隗姓。存灭:僖五年见,为楚所灭;宛溪氏曰:昭三十一年《传》,吴围弦;盖楚复其国也。  

  道国,都国于道。存灭:僖五年见,昭十一年,楚灵王迁之于荆;十三年,平王即位而复之,知此时尚存;杜注谓楚已灭之为邑,未详何据。  

  柏国,都国于柏。存灭:僖五年见。  

  温国,子爵,己姓,始封司寇苏公后,都国于温。存灭:春秋初,苏氏已绝封;隐十一年,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二,温居一焉,不知何时地复归王;苏氏续封,而仍居温;僖十年,为狄所灭;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赐晋;至文十年女筑之盟,复见苏子;杜注:盖王复之;或云:自是迁于河南。  

  鄫国,子爵,姒姓,始封禹后,都国于鄫。存灭:僖十四年见,襄六年灭于莒;昭四年,地入于鲁。  

  厉国,姜姓,始封厉山氏后,都国于厉。存灭:僖十五年见。  

  英氏国,偃姓,始封皋陶后,都国于英氏。存灭:僖十七年见,后灭于楚。  

  项国,都国于项。存灭:僖十七年灭项,后为楚地。  

  密国,姬姓,都国于密。存灭:僖十七年见。  

  任国,风姓,始封太皞后。存灭:僖二十一年见;至孟子时,犹有任国。  
  
  须句国,子爵,风姓,始太皞后。存灭:僖二十一年见,为邾所灭;二十二年,公伐邾,复其封,后复灭于邾;文七年,鲁再取之,卒为鲁地。  

  颛臾国,附庸爵,风姓,始封太皞后,都国于颛臾。存灭:僖二十一年见。  

  顿国,子爵,姬姓。存灭:僖二十三年见,定十四年灭于楚。  

  管国,姬姓,始封文王子叔鲜,都国于管。存灭:春秋前已绝封,其地属桧;桧灭,属郑;宣十二年《传》:“晋师救郑,楚子次于管以待之”是也;战国时属韩。  

  毛国,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郑。存灭:僖二十四年见;昭二十六年,毛伯奔楚。  

  聃国,姬姓,始封文王子季载,都国于那处。存灭:僖二十四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庄十八年《传》:迁权于那处;则聃之灭,又在权前矣。  

  雍国,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雍。存灭:僖二十四年见。  

  毕国,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毕。存灭:僖二十四年见;春秋前,不知为谁所灭;毕万,其后也。  

  酆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酆。存灭:僖二十四年见;酆本商崇侯虎地,文王灭崇,作丰邑,武王封其弟为酆侯;《竹书》成王十九年,黜酆侯;自是绝封,后其地复为崇国。
郇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郇。存灭:僖二十四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晋。  

  邘国,姬姓,始封武王子。存灭:僖二十四年见;《地名考略》:“隐十一年《传》: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邘即武王子所封,据此则春秋初邘已并于郑矣”。  

  应国,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都国于应。存灭:僖二十四年见,不知何年绝封,地入周,后入秦;《史记》:“赧王四十五年,客谓周最,以应为秦太后养地”是也。  

  韩国,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都国于韩。存灭:僖二十四年见,春秋前为晋所灭,后以封大夫韩万为邑。  

  蒋国,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国于期思。存灭:僖二十四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为期思邑。  

  茅国,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国于茅。存灭:僖二十四年见,后为邾邑;哀七年《传》:“茅成子以茅叛”是也。  

  胙国,姬姓,始封周公子。存灭:僖二十四年见。  
  
  鄀国,都国于商密,后迁于鄀。存灭:僖二十五年见,文五年,秦人入鄀;盖自是南徙,为楚附庸;定六年《传》:迁郢于鄀;则楚已灭之为邑矣。  
  
  夔国,子爵,芈姓,始封熊挚,都国于夔。存灭:僖十六年见,为楚所灭。  

  桧国,妘姓,始封祝融后,都国于桧。存灭:春秋前为郑所灭,僖三十三年见《传》。  

  沈国,子爵,姬姓,始封禹后,都国于平舆。存灭:文三年见,定四年为蔡所灭;后入楚为平舆邑。  

  六国,偃姓,始封皋陶后。存灭:文五年见,为楚所灭。  

  蓼国,偃姓,始封皋陶后。存灭:文五年见,为楚所灭。  

  逼国,姞姓。存灭:文六年见。  

  麇国,子爵,都国于锡穴。存灭:文十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楚。  

  巢国,伯爵。存灭:文十二年见,昭二十四年灭于吴。  

  宗国,子爵。存灭:文十二年见。  

  舒蓼国,偃爵,始封皋陶后。存灭:文十四年见,宣八年灭于楚。  

  庸国,都国于上庸。存灭:文十六年见,为楚所灭。  

  崇国。存灭:宣元年见。  

  郯国,子爵,己姓,始封少昊后,都国于郯。存灭:宣四年见,终春秋世犹存;《纪年》云:于越子朱句,三十五年灭郯;今按《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犹有郯国,相去一百三十五年,《纪年》误。  

  莱国,子爵,姜姓。存灭:宣七年见,襄六年灭于齐。

周朝的封国有哪些

2. 古代各封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西周是共有71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同姓诸侯国,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比较有名的诸侯国有: 
 秦: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 
 楚:湖北和湖南一带,后来扩展到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和山东一带  齐:山东北部一带 
 燕: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晋:山西、河北南部和陕西中部,前403年分为韩赵魏三国    陈:河南淮阴县    郑:河南新郑    鲁:山东南部    宋:河南商丘 
 卫: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中山:河北灵寿、唐县    曹:山东定陶县     吴:长江下游一带    越:浙江一带 
 蔡:河南上蔡县和新蔡县一带    邾(皱):山东皱县一带    郜:山东成武县东南  莱:山东黄县东南  蓼:河南唐河  皖:安徽潜山县北    郇:山西临绮县一带  藤:山东藤县西南 
 许:河南许昌县东 
 杞:河南杞县 
 邶(bèi):河南汤阴南 
 庸:河南新乡市南 
 还有虢、滑、豳、莒、巩、邠、褒、申、缯、焦、霍、蓟、祝、管、虞、芮、成、徐、荆、巴、蜀 等等很多 
 
 这也只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些诸侯国,到了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经常不断爆发兼并战争,一些国家消失了,还有的一些国家分裂了,如韩赵魏三家分晋(韩:河南东部和山西东南部 赵: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魏: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 
 春秋五霸: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一说为: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3. 封国的统治者是什么

 叫诸侯。诸侯的权利:管理自己封国内的所有事物,包括赋税、土地、城市等;建立臣属于自己军队;封国有自己子孙世袭、诸侯的义务:诸侯以周王为共主,对周天子有朝拜、纳贡赋、供劳役、助出征等义务。
     
   分封制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诸侯国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多数情况下,“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但若强大起来也会成为与中央政府抗拒的力量。

封国的统治者是什么

4. 封国 是什么意思


5. 西周封国国名?

鲁——姬姓,侯爵。
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后成王命为大宰,食邑扶风雍县东北之周城,号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陕以东之诸侯。
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宝玉、大弓,而俾侯于鲁,以辅周室。 齐——姜姓,侯爵。
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氏,谓之吕侯。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自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周文、武师,号为师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丘,为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东青州府是也。
燕——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
留相天子,主自陕以西之诸侯。乃封其子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蓟县是也。 魏——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镇魏国。即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是也。 管——姬姓,侯爵。

西周封国国名?

6. 封国什么意思

封国的解释(1).封土立国。 《周礼·夏官·大 司马 》 :“制畿封国,以正邦国。” 郑玄 注:“封,谓立封於疆为界。” 《汉书· 诸侯 王表》 :“立爵五等,封国八百。” (2).指所封之国。 《 国语 ·晋语三》 :“既败而诛,又失有罪,不可以封国。” 韦昭 注:“不可以守封国。”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 汉祖 封国过制,反者更起,累世乃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封国》 :“ 唐 宋 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 词语分解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 密封 。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 给予 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国的解释  国 (国) 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国家 。国土。国体(a.国家的 性质 ;b.国家的 体面 )。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

7. 封国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封国的解释(1).封土立国。 《周礼·夏官·大 司马 》 :“制畿封国,以正邦国。” 郑玄 注:“封,谓立封於疆为界。” 《汉书· 诸侯 王表》 :“立爵五等,封国八百。” (2).指所封之国。 《 国语 ·晋语三》 :“既败而诛,又失有罪,不可以封国。” 韦昭 注:“不可以守封国。”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 汉祖 封国过制,反者更起,累世乃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封国》 :“ 唐 宋 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 词语分解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 密封 。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 给予 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国的解释  国 (国) 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 国家 。国土。国体(a.国家的 性质 ;b.国家的 体面 )。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

封国什么意思

8. 封国什么意思

封国是一种制度,在我国西周时期即有,古指方圆百里,只是那时叫做分封制,是在地方上分封同姓的王族到地方上做诸侯,封国和郡县制度统称为郡国制,在西汉建立之时,由于同姓较少,所以把同姓的王族分封到地方,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常常会与朝廷作对。
古代,封国之所以会形成,是由于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因而要把自己的亲信安置在重要位置,从而保证自己的统治权威不会丧失,封国制度在古代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安定,但时间一久,封国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

西汉初期实行封国制,就是由于刚开始时统治者的地位不稳,从而为巩固自身统治,需要找些自己信得过的人维护江山稳定。等到统治稳固了,同时又由于种种因素,封国制不适应社会需求时,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封国制之所以会消失,是由于这种制度不能长久沿袭。封国制成立之初,派往重要地区的人绝大部分和皇帝有密切关系,而一旦时间久远,后来的皇帝和世袭的后代间关系越来越淡,而各地区由于得不到中央有效管理,逐渐地扩大势力,并有了反叛中央的野心,最终导致了这一制度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