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调研试题

2024-05-09 11:58

1. 八年级语文上册调研试题

    一、日积月累,运用自如(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蹊跷黔镜姹紫(yān)红故弄(xuán)虚
     愠怒mò地gōu火殷()切
     2.默写(10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家书抵万金。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铁马冰河入梦来。
     (6)人生自古谁无死,。
     3.牛刀小试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5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二、阅读之旅(46分) 
     (一)阅读《老山界》一文节选,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1.“满天都是星光”主要点明了翻山的(2分)
     12.首段写景的观察点是,尾段写景的观察点是(2分)
     13.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的山势特点是什么?(2分)
     答:
     14.“一步一步”包含了什么意思?(2分)
     答:
     15.文段中对话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2分)
     答:
     16.“这真是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答:
     (二)阅读《枣核》一文节选,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很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间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1.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
     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2分)
     2.“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2分)
     3.“家庭事业都如意”句中的“如意”指什么?(2分)
     4.仔细阅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作者所踏访的“后花园”的特点。(3分)
     5.根据选文内容,你觉得文中朋友所说“没出息”应指什么?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6.选文部分主要从三个行为来体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和深厚的民族感情,请选择正确的一组归纳。()(3分)
     A.踏访后花园/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B.试种枣树/堆叠“北海”/想像荷塘佳景
     C.踏访后花园/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D.试种枣树/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
     7.请根据划线句提供的信息,展开想像描写一段北海荷塘佳景。(100字左右)(4分)
     (三)阅读《天安门前看升旗》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都不在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相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把这感觉说与同行的人,竟都是极相似的心境。北京来得多了,故宫、西山去过,八达岭上过,早已没有当年的兴致,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去看看呢?
     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起个绝早,在空旷的天安门广场独自徜徉,任晨风撩起长发,让思绪回到悠远,在曙光中看红旗冉冉上升,该是怎样的心情!把这个念头在旅馆里一说,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这倒是我未曾料到的。
     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国旗班的战士过来了,一如电视上那潇洒的英姿,只是这真人实景,又远胜了电视的朦胧。人群起了躁动,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个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男友的肩头。
     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看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么?
     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的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文中开头一段写身居闹市久了,人容易变得琐细、淡漠,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这样起笔,看起来似乎有点离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3.文中出现作者“未曾料到”和“未料”的情景各指什么?为什么都“令我吃惊”?(3分)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3分)
     5.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眼眶里泪光闪闪,表露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在升旗仪式的短短几分钟里,作者认为每个观众都走过一条长长的心路。设想一下,如果你亲临现场,你会走过一条怎样的长长心路?请用简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3分)
      三、写作天地(50分) 
     以“身边的风景”为题,写一篇55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
     身边的风景
      八年级语文学科阶段调研试卷参考标准 
     一、日积月累(24分)
     1.qīqián嫣玄yùn蓦篝yīn
     2.默写(见课本。说明:每句错一字不得分)
     3.第①处缺少主语:去掉“使”,第②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该为:开发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应该为:改变面貌/绽放新颜。
     4.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即可。例: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所有生命。如果我是小草,我将绿化所有荒野。
     5.笑面虎铁公鸡井底蛙丧家犬地头蛇
     二、阅读之旅(46分)
     (一)1.时间2.山脚;半山腰3.陡峭、高峻4.行路十分艰难
     5.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6.用赞赏的口吻,抒发了豪迈的情怀。
     (二)1.急于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思乡之情。2.花园布局具有家乡的地方色彩。3.儿女长大成人,家庭设施齐全,事业兴旺发达。
     4.后花园布置精致匀称,所种植物垂杨、睡莲等具有家乡味,景点(假山堆叠和布置)体现“北海”特点。(共3分,每点1分)
     5.主要是指“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一句。(2分)
     6.C(3分。答这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信息“主要”、“三个行为”、“故土的依恋”和“民族感情”;“试种枣核”还未进行,“选买假山石”为堆叠“北海”,因此不是选文中的主要行为。)
     7.略(共4分。几个信息要注意到:“他同老伴”、“北海泛舟”、“睡莲清香”、“荷塘佳色”,能紧扣这些信息来写,并注意描写的生动形象)
     (三)1.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2分。意思对即可)。
     2.不离题。这样起笔,是为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绪氛围上作渲染,为提议凌晨去天安门前看升旗从情感上作铺垫。(3分。意思对即可)。
     3.“未曾料到”指的是我提议去天安门前看升旗,居然立即有众多的呼应者;“未料”指的是早我们到达天安门前的观众已有千人之众。“吃惊”是因为一向身居闹市、失去应有的激情和冲动的“我”,面对始料不及的人们观看升国旗的热情,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憾。(3分。意思对即可)。
     4.尽管自己是一名普通公民,仍然不敢忘记为国分忧。(2分。意思对即可)。
     5.表露了他们为祖国的日益富强而骄傲,为自己曾为伟大祖国艰苦创业、作出贡献而自豪的爱国思想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
     6.不设统一答案。可就创业的艰难、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将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等方面来谈。(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写作天地(50分)
     借鉴中考标准

八年级语文上册调研试题

2.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风 :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花 :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月 :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上册语文......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七年级上语文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海峡:3.填空:⑴《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诗中写夫妻分离之愁的诗句是      。⑶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

......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 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八年级语文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 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七年级上册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智商测试题 附答案......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  《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  《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

......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同学们好!当你走进考场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详见:http://hi.baidu.com/watchbb/blog/item/ed76b1926503d60cd31b7047.html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4.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题:(3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炽热(        )朔方(      )睥睨(      )伫立(      )
稽首(        )祈祷(      )胆怯(      )馈赠(      )
2、填空。(23分)
(1)《雷电颂》的作者是_________,本篇课文节选自一部历史剧_________。
(2)“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出自_________,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_,他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           、          、            。(3)《月》的作者是           ,他的激流三部曲分别是           、          、            ;爱情三部曲分别是           、          、            。
(4)《雪》选自              ,请再举出该文集中的另一篇文章题目《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希望》、《风筝》《死火》《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5)____________,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6)                  ,终岁常端正。
(7)海内存知已,                  。
(8)劝君更尽一杯酒,                    。
(9)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          、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
3、综合实践活动:(6分)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当你走出户外,看到路边的野花一夜间开了,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天空不时飞过一只又一只小鸟,你的心中是否会涌动着一种渴望:让我们去谱写春的赞歌。
(1)请写出两句关于春天的诗句:
                                                                
(2)仿句:
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                  ,                     。
(3)请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春的拟人句。
例句:①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把春风春雨送到人间。
②春花笑了,笑得春天都溢了出来,溢得满地都是。
①                                                                。
②                                                                。
二、理解与探究:(63分)
(一)(19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却是一个大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烂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 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各有怎样的特点?(2分)
2、 文章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2分)
3、 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种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不同的感情氛围,说说它们所包含的深刻寓意。(2分)
4、“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5、你怎样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2分)
6、文中划线句子中“青春的消息”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是“隐约的”?
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雪尽管坚定了人们的信念: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毕竟还不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所以说这“青春的消息”是“隐约的”。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 (2分)
写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作者在《雪》中却对塑雪罗汉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目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雪》中写塑雪罗汉则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面“朔方的雪花”的出场作铺垫。
9、请写出含“雪”的两句诗词 (多写多得分,最多2分)(2分)
                               ;                                  ;
                               ;                                  。
(二)(18分)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②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③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④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⑤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轰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⑥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⑦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⑧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⑨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⑩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一——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⑾……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⑿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⒀——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⒁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文中划    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文中写海燕“愤怒”而又“欢乐”,这是否矛盾?(2分)
3、文中“抱、甩、摔”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什么?(2分)
4、“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具有怎样深刻的寓意?(4分)
5、体会最后一段句子的含义。(2分)
6、文中海燕、暴风雨各象征了什么?(2分)
7、面对暴风雨,勇敢的海燕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那么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你是怎样做的,请用一组排比句来表述。(3分)
(三)(12)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图,望着大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呆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  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你要死了吗?”
“是的,我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1.甲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乙文中的景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和象征社会现实;不同的是:甲文烘托海燕的英雄形象,乙文映衬鹰的思想境界。
2.甲、乙两文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时都用了象征和对比的写作手法。
3.甲、乙两文在塑造海燕和鹰的形象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甲文豪壮激越,乙文悲壮。
4.甲、乙两文在塑造两个艺术形象时,主要描写了海燕的行动和鹰 的语言。两文在描写中运用了引用、反复、对偶、对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方法。
5.鹰说:“我见过天!”这句话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可用甲文中描写海燕的高傲
和欢乐两个词语来进行表述。
(四)父亲的冰糖葫芦(14分)
1992年春节前夕,因为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一直到腊月三十我才坐上了回家的列车。车窗外大雪纷纷扬扬,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我很激动——一半缘于美丽的雪,一半缘于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的父母。
下了火车又换乘汽车,在乡政府门前停下来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家在6里外的农村,我只能步行回家了。下了车,街上人很少,不远处有一个人正推着自行车卖冰糖葫芦,插在草杆子上的冰糖葫芦依然红得耀眼,卖糖葫芦的人身上落满雪花,被许多小孩围在中间。糖葫芦卖得很快,他有点应接不暇,有的小孩趁机抓了糖葫芦就跑,他也不敢撵。我想起小侄女叶子,该3岁了,很爱吃糖葫芦,于是我走上前去。
但突然之间,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父亲?那卖糖葫芦的长者竟是父亲!我呆了半晌,才喊了一声:“爸”。父亲回过头来,发现是我,满脸的笑容将原本沧桑的脸挤得更皱,眉上脸上的雪花簌簌消融成水。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想到久别的父亲竟这样与我见了面。
一会儿功夫,糖葫芦就卖完了,我们一起回家,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他说:“你坐那么长时间的车,太累了。”就这样,我们父子俩在漫天风雪中回到了家。
家里到处堆着山楂,我问母亲:“下这么大雪,父亲怎么还去卖糖葫芦?”两年前的一场车祸使父亲原本强健的身体变得衰弱,更何况,年龄不饶人。
母亲说:“你爸是去接你,顺便卖卖糖葫芦,也不知你到底哪一天回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
我的鼻子一酸,转身进屋去和叶子玩。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5点多钟,我正在酣睡,被母亲推醒;原来父亲已经在做糖葫芦。母亲让我去帮忙。
我到厨房时,父亲已经将糖葫芦做好了。放在案板上凉着。我说:“大年初一为啥还去卖冰糖葫芦?”
沉默了半晌,父亲说:“过年哩,娃娃都有压岁钱,大年初一吃的东西好卖!”
“为挣几个钱连年都不过啦!”我心疼父亲。
父亲无语,自顾自将冷却的冰糖葫芦收入纸箱,拿了插葫芦的草杆子,往自行车上扎。
母亲让我陪父亲一块去,我正要穿大衣同去,父亲却说:“你不用去啦!一会儿就完。”说完,用一根粗绳将腰中的棉袄一捆,推着车出了门。
父亲走后,我和母亲闲聊,又问母亲:“大年初一也去卖糖葫芦,不值!”
母亲说:“孩子,你爸还不是为了你!”
“为了我?”我很惊讶。
“年前你来信说,年后想和梅子结婚,你爸寻思着,你工作才两年,梅子刚工作,你们没有钱,梅子那么娇贵的女娃子,不嫌你当教师的清贫,可我和你爸过意不去,我们想攒点钱,给梅子买个项链,买个戒指,城里兴这个。哎,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你爸做了一辈子厨师,60多岁的人,又要学做糖葫芦,可真难为他啦,刚开始不会做,要么把糖烧焦,要么做得太软,糖葫芦粘在一起了。一次你爸去卖糖葫芦,做得太软,拿在手里糖往下掉,两手都是糖,粘得连钱都没法给人找……”
不等母亲说完,我就推车出了门。
果然在乡政府门前找到了被许多小孩围住的父亲。正忙着卖糖葫芦的父亲抬头看见我时脸上有一种极复杂的表情掠过,穷于应付的他对我说:“你来收钱。”
卖完后刚回到家,父亲说:“我再做一些,今天能卖!”说罢又钻进了厨房。
但是第二次卖得并不好,剩下许多。
晚上,侄女叶子喊着要吃糖葫芦,父亲取了一支,小侄女拿着笑了。父亲给了我一只,说:“快吃,多吃几根,今天卖不完,明天就没法卖了——鲜也不鲜了。”看着剩下的那一大堆冰糖葫芦。我发愁了,母亲说:“没事,卖不成咱自己吃,去年一个冬天我和叶子没少吃你爸卖剩的糖葫芦。”我手里拿着一个鲜红晶莹的冰糖葫芦,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咬了一口,又酸又甜,我不禁掉了泪。
过完春节我要离家时,父亲拿出新新旧旧的2000元钱塞到我的手里说:“给梅子买个戒指,买串项链。”拿着钱我心里酸得难受,我实在没有勇气告诉白发的父母,这钱已经没有用了:就在我回家的前两天,梅子因为我没有给她买个订婚戒指就与我吵架,后来又提出了分手。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甜里面它透着酸……”每当这首歌响起时,我就想掉泪。
1、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为什么“非常激动”?(2分)
一半缘于美丽的雪,一半缘于一年多没有见面的父母。
2、第(3)段中,我见到父亲,为什么“惊呆”了?(2分)
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竟与阔别一年多的父亲见面,更没想到在这漫天风雪的日子里父亲还在卖冰糖葫芦。
3、第(3)段中,“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被父亲辛勤的劳作所感动。
4、第(4)段中,“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表现了父子二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
5、父亲为什么要去卖糖葫芦?(2分)想给儿子结婚攒点钱。
6、父亲学做糖葫芦是否容易?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不容易。“父亲刚开始不会做,要么把糖烧焦,要么做得太软,糖葫芦粘在一起了。”“有一次,做得太软,拿在手里,糖往下掉,两手都是糖,粘得连钱都没法给人找。”
7、“我”手里拿着父亲卖剩的冰糖葫芦,为什么说“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2分)冰糖葫芦里凝结着父亲的血汗。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答案
一、积累运用题
1、略   2、(4)《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希望》、《风筝》《死火》《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春天是孩子的一个梦想,春天是人们的一个希望。
(3)略
二、理解与探究
(一)
1、滋润美艳(优美);冰冷、坚硬、灿烂、如粉如沙,独立不羁,昂昂向上,孤独寂寞(壮美)
2、雪的不屈精神
3、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
4、比喻、孩童的欢乐。
5、献身和坚强不屈精神。
6、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雪尽管坚定了人们的信念: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毕竟还不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所以说这“青春的消息”是“隐约的”。
7、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对冷酷现实社会的反抗斗争品格。
8、写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仅仅是一笔带过,而作者在《雪》中却对塑雪罗汉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目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塑雪罗汉主要是为了反衬雪地捕鸟的乐趣,而《雪》中写塑雪罗汉则是通过塑雪罗汉的一种缺憾美来为下面“朔方的雪花”的出场作铺垫。
9、独钓寒江雪   青海长云暗雪山    更喜岷山千里雪   遥知不是雪
(二)
1、比喻、拟人,勾勒出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和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2、略     3、猖狂的气焰
4、比喻、拟人、反复,写出了海燕对革命前途的高度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5、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象征了席卷一切的革命力量。    7、略
(三)
1、象征社会现实;英雄形象       2、象征    对比     3、豪壮激越    悲壮
4、行动     语言   拟人    比喻           5、高傲    欢乐
(四)
1、一半缘于美丽的雪,一半缘于一年多没有见面的父母。
2、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竟与阔别一年多的父亲见面,更没想到在这漫天风雪的日子里父亲还在卖冰糖葫芦。
3、被父亲辛勤的劳作所感动。
4、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
5、想给儿子结婚攒点钱。
6、不容易。“父亲刚开始不会做,要么把糖烧焦,要么做得太软,糖葫芦粘在一起了。”“有一次,做得太软,拿在手里,糖往下掉,两手都是糖,粘得连钱都没法给人找。”
7、冰糖葫芦里凝结着父亲的血汗。

5.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急需一些材料!!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裳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 “呶(náo),让我看看!”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艺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BR> “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他们从树枝缝里往外望,能够看见曲折的小路。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你们听见了吗?”一个游击队员突然说。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的叫声,透过树叶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他侧着头,往叫声那边仔细听,“夜莺!” “没听错吗?”另一个游击队员说。他紧张起来,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放在眼前以防万一。 “这回你听见了没有?”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见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对付得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应该对付得了!”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加油。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时候,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军官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了路边的尘埃里。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莫斯科保卫战(1941~1942年)作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被永久载入史册。重温其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可以让我们再次领略苏联军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机智与勇敢。 故事之一:以二当九,以少胜多 1941年12月2日,苏联飞行员梁赞诺夫和帕尔莫斯科保卫战中的10个真实故事什科夫驾驶两架歼击机在莫斯科西区进行巡逻时,在帕夫什诺区与德军的九架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遭遇。虽然以少对多,但两名飞行员凭借高超的驾驶技巧同敌机顽强周旋,成功地捍卫了莫斯科空中安全,并击落敌机一架。 故事之二:骑兵PK坦克,创造战争神话 1941年11月29日,在解放卡什拉市郊的皮亚特尼察村时,别洛夫少将率领的红军第一近卫骑兵军摧毁德军16辆坦克,创造了骑兵PK坦克的战争神话。 故事之三:放水破冰,阻敌追击 别洛勃罗夫上校率领的苏军第78师曾在离伊斯特拉市3~4公里处构筑防线,以掩护第16军撤离。当时,德军已经开始踏着伊斯特拉水库上厚厚的冰层,抄近路追赶上来。万分危急时刻,第16军指挥部下令打开水库闸门。3米高的水流沿着伊斯特拉河谷奔涌而下,一泻数百公里。水库水位急剧下降,使上面的冰层迅速塌陷。德军被迫停止前进的步伐,延误了数天的战机,而此时苏军已经占据了新的有利阵地。 故事之四:装甲列车上前线 1941年11月28日夜,德军第7坦克师占领了亚赫罗马以及伏尔加河上的一座桥梁,并将10辆坦克调遣至伏尔加河东岸。时任苏军第1突击军军长的库兹涅佐夫中将命令第73号装甲列车出击迎敌。结果苏军的这些铁道兵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一举歼灭德军10辆坦克和700多名士兵。 故事之五:43名阵亡烈士 1941年11月16日,德军用两个坦克军的兵力攻打苏军第316步兵师的前沿阵地。在杜勃塞科沃铁路会让站附近,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率领28名反坦克手击退了德军50辆坦克的攻击,击毁了其中18辆。28名英勇的红军战士全部战死疆场,后来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就在同一天,在离杜勃塞科沃1.2公里处的别捷利诺区,15名战士在消灭了德军5辆坦克和约1个排的德军后,全部殉难,事后只有政治指导员维赫列夫获得英雄称号。这些顽强的红军战士以血肉之驱铸起牢固的防线,为大部队的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 故事之六:拯救莫斯科的“鸡毛信” 克拉斯纳亚-波里扬纳沦陷后,莫斯科以完全处于德军重型火炮的打击范围之内。从1941年11月30日起,德军开始向克拉斯纳亚-波里扬纳调遣炮兵部队,其射程可达到20公里。当地学校的女教师叶莲娜.戈罗霍娃偷偷给苏军指挥部寄送了一张便条,上面准确地标出德军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便条送到前线部队后,苏联官兵如获至宝,迅速组织炮兵反击,一举端掉了德军的一个炮兵连。 故事之七:“苏联版的王小二” 1941年12月11日,莫斯科谢列布里扬诺—普鲁斯克区的老饲马员伊万.彼德罗维奇将一支由40辆汽车组成的德军车队带入了大峡谷中,结果德军被“搁浅”在谷底,进退两难。恼羞成怒的德国鬼子残酷地将伊万杀害。 故事之八:奇妙的气球之旅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为了干扰德国的轰炸机,苏军在莫斯科上空放置了数百个气球。1941年12月6日,一个哨位的气球绳索突然断裂。负责守护的中士德米特里.维里古拉反应迅速,一把抓住绳索的断裂处,几分钟后,便随气球一起上升至1500米的高空。当时夜里的气温下降到了-38度C,但是维里古拉凭借顽强的毅力,沿绳索攀至气囊处,拧开专用气阀,放气后气球开始缓缓坠落,最终在离原哨位110公里处的地方顺利着陆。为表彰维里古拉誓死捍卫军队贵重财产的可贵精神,上级授予他红旗勋章。 故事之九:孤身奋战震敌胆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在离杰多夫斯克城两公里的涅费多沃村,发生了一场最不可思议的坦克战。12月7日,帕维尔.古德济中尉驾驶一辆KB-1坦克同德军18辆坦克交火。KB坦克摧毁了敌军10辆坦克。敌其余坦克仓皇逃窜。帕维尔因战绩辉煌而被授予列宁勋章。 故事之十:“两个卓娅” 卓娅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苏联女英雄。她是苏军9903特种部队的侦察员,1941年11月29日被捕后遭德国鬼子杀害。1942年2月16日,卓娅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其实,在11月29日那一天,还有一位苏军女侦察员、卓娅的战友沃洛申娜也英勇就义。但是一直到1994年,沃洛申娜才被追授英雄称号。(来源:《环球军事》杂志)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我急需一些材料!!

6.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

  在完成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的同步测试题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镂空斟酌潋灩倏然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城市的喧xiāo *** īn的记忆 
 
    重峦叠zhàng毛骨sǒng然万hú闲愁 
 
    3、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习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俯仰生姿: 
 
    嶙峋: 
 
    审美: 
 
    珠光宝气: 
 
    2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望岳》一诗中诗人杜甫表现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5、《登飞来峰》一诗中诗人王安石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诗人王勃表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对朋友表达深情厚谊的诗句是: 
 
    7、历代诗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你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请你仿照以上4-6句的句式写出完整的一句话。 
 
    二、文言文阅读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羸,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諡忠介。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 
 
    1、用课文原句为甲文填空。 
 
    2、为甲文加点字注音:潴:胼胝: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泥于掌故是以必得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全石以为底 
 
    盖地有高低必如是 
 
    盖竹柏影也如好逸而恶劳 
 
    4、翻译文中画曲线的句子 
 
    1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译: 
 
    2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译: 
 
    5、甲文侧重写海瑞躬历事务的献身精神,乙文则写海瑞死后民众的反应。海瑞在你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并修改下面的短文 
 
    树之悲歌 
 
    眼下,人心思富。爱钱也在情理之中。但在爱钱讲钱挣钱的人潮中,却也冒出了另一族,这些人利令智昏,捞钱不顾其他。为了争钱,长城公司毁掉了一颗古槐。这就是现今中国大地上回响的一曲树之悲歌,一曲人之悲歌。 
 
    古时的华夏大地有着广阔茂密的森林资源,然而现在,中国的林木覆盖率仅有12%!为什么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而我们的森林面积却在减少?为什么古槐树三百多年历经沧桑而豪发未损,却在如今被毁了呢? 
 
    这是。一些人被金钱遮住了眼睛。“什么法律?什么道德?什么生态环境?什么子孙的幸福?一切不顾!他们为了钱可以造假药、假酒害死人命,毁一棵树何足道哉!”像长城公司这样的间接毁树已是如此,那些直接砍树卖钱的就更不必说了!于是大把抓钱的款爷,成片倒下的树木潸然泪下。这是什么?——树之悲歌! 
 
    “树之悲歌”的谱写者同时也谱成了一曲“人之悲歌”。中国的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造林工程也只能与之相抵而成为徒劳;今年我国西北地区多次遭沙暴袭击,没有树木的帮助,人类只能坐受大自然的报复;黄河这条“悬河”继续向天上挺进,它在向我们示警长此以往,终有一天它将一溃千里,为这曲“人之悲歌”谱上一段撼人心魄的高音! 
 
    悲歌之所以悲,在于一些人的文化素质太低。没文化就没头脑,就不懂道理。当今出现的一些不懂文化就发了的大款,引得一大批人放下书本去“抓”钱。于是,人的文化素质就更有不进且退之势。可见离开“生财有道”,钱非但不会带来幸福,反而会富极则祸。因此,“补牢于羊未亡时”方为上策,提高全国人民素质使其能够懂法明理才是当务之急,一劳永逸之举! 
 
    1、全文共有三个错别字,你发现了吗?请找出来并改正。“”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 
 
    2、作者在写第三段第一句话分析原因时,思路中断了,不知怎么概括好。请你帮作者补完整。 
 
    3、这篇文章是写于九十年代中期。其实,现在环境的变化还是非常巨大的。请你根据你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及你所见到的,在第四段补写当今的事例,进一步印证作者的观点。不超过50字 
 
    4、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第3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写出“潸然泪下”的反义词。 
 
    5、文题与全文相吻合吗?主旨突出吗?尝试着把文题补完整。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 
 
    鹤魂 
 
    她是来自大地的鹤。她飞翔,因为她热爱;她沉寂,因为她喜欢。她是天地间的不安的灵魂,她是大自然耀动的精灵。 
 
    可此刻,飞翔已成为她往日的情绪。蓝天在她眼前飞快地旋转,白云在她羽毛上痛苦的翻卷。她的翅翼扑打着,发出悲痛的哀号。 
 
    胸前,刚刚穿过寻欢者射出的了弹。 
 
    她多么不愿意,多么不愿意下坠。风飕飕地在她耳边低唤,白云为她拭去惊慌的汗水,可她分明在下坠,身不由己。 
 
    让她停留吧,让她寻找清静的湖泊,她故乡的芦苇丛。 
 
    辽阔的天空里,她如一片冬日的雪花,凄迷地瓢落,薄雾哭了,泣出一片雨雾,阳光不忍了,躲进哀伤的云层。 
 
    她开始怀念水湄之上的恋歌,思念平静如镜的往昔,哀伤伴着绝望撕扯着她的心,记忆如秋日残败的落叶,美丽的往事纷纷凋零。 
 
    她飘落着。 
 
    前面有烧毁的林木,身后是淹没的村庄;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漂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辛劳的农人们踩亮了每一个清晨,却走不出贫困和不幸;珍禽奇兽躲过了悠缪的天灾,却未能躲过蛮野的人祸。 
 
    渐趋澌灭的难道仅仅是白鹤吗? 
 
    她愿最后一次轻盈的舞蹈,让善良与美丽再一次呈现人间。持枪的人,你黠慧的眼睛为何阖上,你的手心可曾颤栗?山脚旁炊烟下那惊呆了的女孩子,你可否肯竖一方小小的墓碑? 
 
    她渴望停留,渴望一方有力的臂弯,将她承托。 
 
    她苦痛,她挣扎,她舞蹈,她悲吟。 
 
    多想展开她的翅膀,飞向清新的天空。前胸已染成一片灿烂,浸透著一只鹤深情的牵挂;鼻翼微微地翕动,燃成一片思念的红霞。 
 
    她听见草叶们伤悼的哭声,听见空山长长的祈祷;覆盖她吧,天空!还有大漠,还有沼泽。让一朵柔弱而美丽的灵魂安息。 
 
    茫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 
 
    6、作者将自己的视点聚集在天空中被击落的白鹤迅速下落的这一瞬间,用电影慢镜头的方式表现了什么主题?你觉得从这一角度表现主题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7、文中有很多生动感人的描写,也不有少震撼人心的议论抒情,试各举一例,用课文中学过的方法加以赏析。 
 
    描写: 
 
    议论、抒情: 
 
    8、读完全文,鹤的悲剧一定感染了每个有爱心的人,尊重我们的大自然吧,因为尊重她就是尊重我们的生命啊!假如鹤也会忠告人类,会说什么呢?展开联想和想像,以《鹤的告白》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 
 
    四、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多少年来,它给我们提供了赖以自下而上的丰厚资源。珍爱它,它将会对我们报以温馨的馈赠;践踏它,它将会对我们施以最严酷的惩罚。请联络现实,以“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Xuānlòuzhēnliànshū 
 
    2、嚣馨嶂悚斛 
 
    3、1高树好象低着头,低树好象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突兀的样子;领悟事物或艺术品的美;闪耀着珍宝的光色,这里指各种鲜花色彩的华美。 
 
    2议论,突出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 
 
    7、略 
 
    二、文言文阅读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冤 
 
    2、zhūpiánzhī 
 
    3、对,对于;在;因,因为;由,把;发语词,相当于“就因为”,原来是;象;假如,如果。 
 
    4、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海瑞的灵柩用船从江上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5、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一1、争—挣颗—棵豪—毫 
 
    2、爱钱的结果,是不知法而犯法的结果 
 
    3、如:洪灾、沙尘暴等现象 
 
    4、眉开眼笑 
 
    6、树之悲歌,人之悲歌 
 
    二6、表现了保护自然的主题。好。作者将自己的视点聚集在天空中被击落的白鹤迅速下落的一瞬间。用慢镜头的方式通过展示鹤对生命的留恋来揭示刽子手的罪恶。从这一角度保护自然的主题,新颖独特。 
 
    7、描写:“她多么不愿意,多么不愿意下坠。风飕飕地在她耳边低唤,白云为她拭去惊慌的汗水,可她分明在下坠,身不由己。”采用拟人手法,细腻地描写了白鹤下落时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她与自然极为亲密的依存关系,写出它的柔弱、善良和美丽。 
 
    议论、抒情:“渐趋澌灭的难道仅仅是白鹤吗?”渐趋澌灭的不仅仅是白鹤,还有熊、虎、鹿等珍奇异兽。这个反问句,强烈谴责了捕杀野生动物的刽子手的罪恶。“茫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几片殷红”是刽子手的罪证,“几声空怅的回音”是鹤、是被捕杀动物的疑问,它们在呜咽、在哀歌,聪明而又糊涂的人们,睁大眼睛看一看,竖起耳朵听一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围绕“保护自然”这一主题,情意真切,言之有理,动之以情。

7.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上册语文.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七年级上语文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海峡:3.填空:⑴《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诗中写夫妻分离之愁的诗句是 .⑶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
  .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八年级语文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七年级上册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智商测试题 附答案.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
  .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 同学们好!当你走进考场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
  .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本大题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猝然(cù) 妥帖(tiè) 琐屑(suǒ) 祸不单行(huò)
     B.教诲(huì) 时髦(máo) 赋闲(fù) 驰骋疆场(chěng)
     C.捉摸(zhuō) 推搡(sǎng) 附和(hè) 鲜为人知(xiān)
     D.针灸(jiǔ) 积攒(zǎn) 菲薄(fēi) 姗姗来迟(shān)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疮疤 尴尬 诀别 长途跋涉
     B.霹雳 晦暗 凌驾 气冲斗牛
     C.仰慕 鞠躬 苍茫 抑扬顿挫
     D.迁徙 羁绊 店铺 金榜提名
     3.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心急如焚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浙江绍兴
     B.《背影》——《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江苏扬州
     C.《老王》——《谈艺录》——钱钟书——江苏无锡
     D.《信客》——《秋雨散文》——余秋雨——浙江余姚
      二、(本大题共3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6.品析“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中的“连”字
     的表达作用。(2分)
     7.买回《山海经》后,阿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8. 当阿长买来书时,“我”有怎样的反应?表现了“我”怎样的心境?(3分)
     9.在阿长买来书之前,写“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有什么作用?(3分)
     10.阿长买到的这本《山海经》刻印粗拙,纸张发黄,图像也很坏,为什么那时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2分)
     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
     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白玉琴老师。一天上语文课,白老师讲“小猫钓鱼”。她把课文念完之后,提问大家谁能复述一遍。这对刚刚上学的我们来说,有难度,课堂里一时静若幽谷。我那时梳着齐眉娃娃头,一缕湿发遮住了眼帘。汗水淋淋的我顺手捋了捋头发,白老师立刻大声说,好啊,毕淑敏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请起立。A我魂飞胆颤,当下想以后哪怕是头发把眼珠刺瞎了,也不再捋头发。我恍若慢镜头一样起身,企图拖延时间以想他法。也许因为我动作太慢,白老师在这个当儿另起了主意。她说,毕淑敏站到讲台上来,面向大家复述课文。
     天啊!没有任何法子对抗,我只好拖着双腿,像老爷爷一样挪向讲台。咬牙切齿痛下决心,以后剃成个秃瓢,永不留发。B从课桌到讲台的那几步,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然而无论怎样蹒跚,总有到了尽头的那一刻,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开始了回答。
     如何下的课,全然忘却。以上是我开蒙之后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开蒙,古时指儿童入书塾接受启蒙教育,现如今泛指儿童开始上学识字。早年的开蒙礼,要由礼官为即将入学的孩子们,在额头点一粒大大的朱砂眼。点眼的具体位置是在鼻根上方印堂的中央,名曰“开智”。象征着这孩子从此脱离了蒙昧的混沌,睁开了天眼。朱砂色艳如血,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美艳无比且触目惊心。之后是孩童学写“人”字、谢师恩、开笔石上练字、初背三字经……破蒙如同破晓,人生从此曙光乍现。
     “小猫钓鱼”后,我听白老师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记性的孩子,居然把整篇课文复述得几乎一字不差。几十年后我重回母校,有年轻老师对我说,白校长(白老师已成为校长)至今还会说起当年的你,是多么聪慧……
     时至今日,我常在想,自己并不聪明,那一日的捋发,看似偶然,也许是心中的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使然。细心的白老师看穿了一个畏葸的女孩乔装打扮后的渴望,她温暖地推动了孩子的尝试。老师的鼓励,让一个不自信的幼童,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喜爱的欢欣。这种获取知识的快乐,将伴随终生。
     我上学时没有举行过开蒙礼,白老师就是我的朱砂。
     (选自《北京晚报》,作者毕淑敏,有删改)
     11.作者为什么用“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这个令人费解的'句子作为题目?(3分)
     12.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说说画线句A的妙处。
     (2)阅读画线句B,为什么作者说从课桌到讲台只有几步,但却是“我7年人生中最漫长的荆棘之旅”?
     1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白老师比作“我的朱砂”?(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礼拜二午睡时刻
     何君华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背包客突然发现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毡房没有上锁。
     水壶里早已经没有一滴水,要不是渴得实在难以忍受,背包客是不会失礼地闯进牧民阿拉坦乌拉家的。背包客一推开门就发现炉子上有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他犹豫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就把茶壶拎了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把奶茶喝了个精光。
     背包客在桌上放下二十块钱,又觉得不妥,还是觉得应该等主人回来。
     这一等就是一天。
     阿拉坦乌拉带着他的羊群跑到遥远的乌日更草场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慢悠悠地回了家。
     背包客听见屋外的动静,连忙起身走了出来。背包客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冒昧闯了进来,请你原谅。”
     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
     背包客以为主人生气了,只能像一棵秋天的马莲草一样局促地站在那里。
     等安顿好羊群,主人终于说话了:“什么是锁?”
     背包客这才发现,主人的门上根本没有锁。
     主人的话让背包客震惊了。背包客试图给主人解释一番什么是锁,但是他马上陷入了困境,他发现给一个没见过锁的人解释什么是锁无异于给一个没见过马的人解释什么是套马一样困难。他只能勉强解释说,锁是一种工具,把它安在门上别人就进不来,只有用钥匙才能把它打开。
     主人马上摇了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背包客说:“那怎么不行?那样的话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怎么能行呢?那路过的牧民们口渴了就没有水喝了呀。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里休息?”主人不解地问背包客。
     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了方便像背包客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呀。
     “我们早晨从东边出发去放牧,到了晚上则从西边回来,中间要走很远的路,不饿不渴不疲乏是不可能的,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阿拉坦乌拉比划着说。
     主人生起了火,问背包客:“年轻人,在这里住一晚吧?”
     吃晚饭的时候,背包客又问道:“你们这里所有的牧民都不上锁吗?就不怕东西被偷?”
     “为什么要偷呢?每一个哈丹巴特尔草原的蒙古人都有手有脚啊。”主人不解地反问。
     “可是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主人哈哈大笑。
     躺在阿拉坦乌拉老人家暖和的床上,背包客失眠了。背包客想不到这片草原上的牧民们竟然不知道锁为何物,用阿拉坦乌拉老人的话说,门只是用来抵御风寒而不是用来防贼的。
     背包客彻底被震撼了。很快,背包客写的游记《哈丹巴特尔草原的奇迹》就发表在了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旅游月刊《旅游者》上。一时间,更多的驴友像蜜蜂一样涌向了哈丹巴特尔草原。
     背包客再次来到哈丹巴特尔草原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这回他看到了更加令人震惊的场面——家家户户都上了锁!
     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阿拉坦乌拉家,阿拉坦乌拉老人家里竟然也上了锁——一只油绿的挂锁在阳光下分外刺眼。
     “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
     “家家户户都上了锁。这不,我只好骑马走这么远的路回家吃饭。”老人不高兴地说。
     此刻正是哈丹巴特尔草原上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背包客没有一丝困倦,但是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口干舌燥。他有一股打人的冲动,但是终于什么也没做。他只是孤独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永恒的忏悔者。
     (选自《2014年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5.分析“背包客发表游记”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阿拉坦乌拉并不理会背包客的解释,自顾自把羊群赶进羊圈。(阿拉坦乌拉为什么用“并不理会”“自顾自”这种态度对待背包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为什么要强调阿拉坦乌拉“中午时分骑马归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锁”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锁”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学习了《背影》《台阶》后,同学们深受感动,于是在班上开展了“亲情之舟”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8.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仿照画线句,在空白处补充一句话,使语意连贯。
     爱是一盏灯,照亮黑暗的远方; , ;爱是夏日
     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2分)
     19.请你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发一则短信给父亲,要求用上“台阶”二字。(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0.《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鲁迅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从哪来的?(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2.本单元《背影》《台阶》都写了父亲,在你心中父亲、母亲的形象各是什么?请以父亲或母亲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