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2024-05-04 16:08

1.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据《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记载,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请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门下食客挑选出二十个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选出十九个,剩下的都不符合条件。这时,有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请求加入前往楚国的行列。平原君问:"你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说:“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锥子一样,立刻就会显露出锋利的锥尖。而你在我门下三年了,我却没听说过你有什么表现,你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现在自我推荐,就是请求你把我放进袋子里,如果早点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锥尖而已,而是早就显露出才能,锋芒毕露了!”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有道理,就答应让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会谈,从早上到中午,都还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持剑走到楚王面前,极力说明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楚王终于被说服,答应赵国愿意出兵援救。于是两国当场歃血为盟,誓守联合抗秦的盟约。毛遂这次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功劳,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为上宾。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2.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毛遂是战国时代的人,在赵国公子平原君家做食客。
    赵惠文王九年,秦国侵略赵国,大军已经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住,情势十分危急。赵王就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谈判合从(亦称合纵,是联合抗秦的意思。)请楚王派兵救赵。
    平原君奉命之后,就想在门客中挑选文武全才的人二十个你随员,以便在必要时,文的办法不行,便用武的办法,平原君家里本来有食客数千人,可是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合格的人凑足二十人。这时,毛遂就自告奋勇的向平原君说:
   
    「听说你要到楚国去,还缺少一个随从,就让我去吧!」
    平原君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就问:「你在这里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道。
    平原君说:「一个贤士的处世,就像锥子放在袋子里, (    ) 锥头马上会穿破袋子露出来的。你在我这里三年,我都没有听说过你有什么长处,你不能去的,还是留在家里吧!」
    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到袋子里去的,如果早把我放在袋子里,那我早就把锥头伸出来了。」
    平原君听了,就决定把他带去。其余十九个人都看着他笑,谁都不相信让他跟了去会有什么用处。
    到了楚国,平原君让随员们留在殿堂下,自已去进见楚王,分析利害关系,想说服楚王和赵国订盟合从,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还没有得到结果。
    十九个人就对毛遂说:「谈了那么久,还没有谈妥,毛先生,你去看看怎么了?」
    毛遂便带了宝剑上了殿,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谈到现在还没有谈妥?」
    「这是什么人?」楚王听他口气,很不高兴。
    「这是我的随从。」平原君不安的答。
    「还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楚王很不客气的斥责他。
    毛遂听了,非但不曾退下,而且手按宝剑,上前一步,很严正的说:
    「大王这样斥责我,是不是以为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可不能依赖人多,性命都在我手里呢!为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前斥责我?我听说商、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而臣服诸侯,他们难道也是靠人多吗?现在楚国地广五千里,雄狮百万人,这是做霸王的资本,像楚国这样强大,应该是天下无敌的。可是前次秦国派白起率领了几万人,和楚国交战,一战攻下了鄢郢,再战又烧了夷陵,三战而使得大王的先人受辱,这种百世的怨仇,赵国都觉得羞耻,而大王却不在乎。现在我们建议两国联合抵抗秦国,实际是为了楚国。为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斥责我?」
    楚王惭愧的无话可说,只得连声道:「是,是,我们决定和赵国立盟,共同抗秦。」
    毛遂就叫楚王的左右拿了一盘鸡、狗、马的血来,请楚王和平原君歃血为盟。一面又招呼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也在堂下歃血罢,你们这些随从,都是因人成事的。」
    事后,楚国立即发兵救赵。平原君回国后,称赞毛遂说:「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于是待他为上宾。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3. 毛遂自刎是否确有其事?若有,请附上史料,谢谢

答曰:没有,这个故事是现代作家的虚构。

理由有二:

一、记述先秦时代史料的史书留下来的并不多,除了几个限于国别和作者年代的《春秋》(孔门、左氏、虞氏)之外,记述整个周王朝(包括割据时代)的史书也就只有史记和资治通鉴——而这两本书中都没有毛遂带兵及自刎的记载。

二、毛遂自刎流传的版本不必多言,看看其他回答就有,而这则流言有三处不合历史:
1、燕国并无一人名曰粟腹,倒有一人名曰栗腹,此人曾经参与燕国侵赵,但他的职务并非大将军而是燕国国相。
2、毛遂自荐的第二年是公元前256年,而燕国并未在前256年与赵交战,遣栗腹侵赵发生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即前251年)
3、栗腹军的攻击方向为鄗而非昌都,迎战者为廉颇而非毛遂,结果是赵胜而非赵大败,且统帅方面是燕国指挥官阵亡而非赵国指挥官自尽。
以上内容载于《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以及《资治通鉴·卷六·秦纪一》

以此可知,毛遂自刎应是虚构。

毛遂自刎是否确有其事?若有,请附上史料,谢谢

4. 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的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短短一年,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
  这种落差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不能停止的。我们得辩证地看待这种落差。从读史明理的角度看,毛遂自荐最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要适时表现。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才不显,能不露,根本没有引起平原君的注意,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才能。当秦国围攻赵国,平原君力挑说客时,他主动推荐自己,并最终依靠自己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结盟,共同抗秦。一个人的才能并不是到哪里都能得到赏识的,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使有伯乐,千里马也须常“嘶鸣”。适时发现自己拥有的才能,并像毛遂一样抓住机遇,展现自我。当然,毛遂自刎也是有启示的:一个人要学会拒绝。当毛遂得知赵王要他带兵打仗时,他是拒绝的,因为他深知自己有雄辩之才而无将帅之能,但他终究没有推脱。对于我们,一个自己才能无法达到的目标,要学会拒绝;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要学会请教;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要学会求助。从哲学的观点来讲,就是要真正看到自我本质,要务实去虚,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
  从军事战略上也能得出两点启示:一是毛遂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强调的是某一方面的优势对全局的极其重要的掌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军事战略在某一方面造势,用突出的某一方面核心战斗力威慑敌方,达到军事目的;其二,毛遂这个雄辩的外交家在使用上的错位导致一败涂地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与其雄辩的口才并无多大关系,他需要有高度的战略眼光与娴熟的指挥技巧。换个角度来说,军事人才,当然也不仅仅是军事人才的使用,必须着眼于其具备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质,否则,无异于是对人才的扼杀。
   
   

5. 毛遂自荐为何毛遂自刎

毛遂是怎么死的,据史书记载他是自刎的,这样一位英雄为何事而自刎?为情还是他杀?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但是毛遂之死却算得上一个悲剧。据史料记载: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短短一年,毛遂从人生的顶峰坠落低谷,乃至殒命,这不能不让人嗟叹。

毛遂自荐为何毛遂自刎

6. 毛遂从自荐到自刎都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7. 从自荐到自刎,毛遂都经历了什么?


从自荐到自刎,毛遂都经历了什么?

8. 从自荐到自刎,毛遂为何要自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