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读书笔记

2024-05-13 02:23

1.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地理教师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1    在这本书中我首先了解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标准作用的描述是:国家课程标准时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个评价课程的基矗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和高中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对于老版本的标准来说有较大变化的是:地理课程标准目标中出现了;过程与方法的说法,明确提出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必要的知识获取和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以及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同掌握知识一样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此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被列为地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而在人们以往的认识中,兴趣多被看做是使地理教学更顺利进行和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因素,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本身并没有真正被看做是地理课程的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变化。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基本标准,是使用于全国范围的最基本(底线)要求,地理教科书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范围往往会大于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些非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被称为拓展内容。这些拓展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阶梯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虽然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未作要求,但与标准内容密切相关,是服务于标准内容教学的必要铺垫;二是提高内容,这部分拓展内容属于标准内容某一主题,但又独立于标准要求内容之外,多试教科书编写者或教师认为十分重要、根据教学需要加以适当补充提高的内容。三十探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标准内容的课外延伸,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前沿、时事地理和生活地理内容,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主题,以弥补教科书的滞后性和难以完全适合地方教学的不足。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新定位对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建议的理解,关注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关注对地理学习重要活动质量的评价,关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2    1、有效的提问应该引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水循环教学中,就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提问,没有思考的价值。如果变换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另一番景象(1)李白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正确吗?(2)长江水参与的水循环是那一种?三峡大坝改变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想问,指导学生会问。注意倾听,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学习资源。
    2、触摸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在乎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行的话,终点是三维目标。教师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且善于发现意外风景的导游。让你的团队和你一起享受一次充满激情和快乐、体验和收获的行程,并顺利抵达三维的目的地。
    如等高线地形图学习时的寻宝游戏,我军攻击线路选择。
    4、合作探究的问题具有适度的思维含量,是有效探究的关键。设置情境,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讨论问题事半功倍。如就世界的人种,仅就人种类型、分布、差异等现成知识,没有探究的必要。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比如提供世界不同种族杰出代表背景材料,讨论种族优劣问题;提供人种与地理环境关系背景资料,探讨人种与地理环境。
    5、寻找失落的情感
    对学生满怀希望,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成功。
    不仅教知识,更重视传播人生理念。如关于环境问题的漫画,幽默辛辣、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因素,让学生去领会,感悟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学习环境保护后可以就某一方面环境问题创作漫画)
    合理评价与善待学生的错误。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3    走进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是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凌申教授担任主编,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组成员、高校地理学科教材教法教授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者等众多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读者群面向的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本人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地理教师,读后感觉收获颇多,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本书首先交代了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背景。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当代地理科学发展突飞猛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而原有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要求则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只会停留在教育的理论层面,就会变成教科书的更替,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本人认为要想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才是教学策略。
    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一核心思想,高中地理课程共设计了五个基本理念,其中,“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中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一点对我启发最大。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就连教师也认为自己只是教材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学生只能是教材规定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中国教育界有句古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得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遥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二者既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拥有的知识量超过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师生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是指导而不是主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指导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综合知识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协调分工,在他们碰壁时给以积极鼓励。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一步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想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不能再满足于做一支“红烛”,必须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所谓教学相长、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部分体会。作为指导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权威书刊,这本书值得我去细细研读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领会它的主要精神,让它更好地指导我的课堂教学改革!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4    时间上的留白:  
    1、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在紧张的思维活动间隙给学生整理、领悟和巩固的时间(做知识结构图、画原理图、小制作)
    2、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思维水平留白。听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内容上的留白
    1、不包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教材内容选取上大胆留白。
    这本书共分为十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杏梅主编。涉及到地理课程基本理论、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学方法、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地理课堂教学结束技能、地理教学课堂组织技能、地理课堂教学“三板”技能、地理教学媒体使用技能、地理说课技能、地理评课技能、地理教学科研技能等内容。
    第十章第二节里这样写到:板图、板画也是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学常用的、突显地理特色的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认为板图、板画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艺术,也是地理教学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它较为形象直观,在课堂上边讲边绘,讲绘结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地图册、课本插图等的不足。用板图板画教学,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建立空间概念,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在上课的过程中,习惯于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很多时候一些简易的地理图画就直接呈现在课件中,无意识的就省略了在黑板上画这些板图板画。通过这次读书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虽然在课件上呈现地理板图板画比较直观,但一般情况下都是一闪而过,很难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些简易的地理板图板画,不仅直观,而且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因此在以后自己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要更好的利用简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基本功,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读书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决心今后认真学习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简易板图板画的画法,并实施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弥补其他教学手段的不足,同时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板图板画的地理教学基本功,使自己在今后的教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地理教师读书笔记

2.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6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1      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关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对中小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导向和影响。如何搞好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和八年级的考前复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研究、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涵
    1.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
    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
    2.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单的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而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地理教师更要精心地去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3.注重地理“三基”教学,不拘泥于教科书。
    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把课程标准融入课堂的愿望和倾向,但具体怎样做能更好,心里没有底,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任何成形的经验可参考,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课。我觉得地理课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三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4.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
    我们所说的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单纯是指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的经验及其所在生活环境(学校、社区、家庭)校内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本身就是最有潜力的课程资源。
    新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的倾向。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载体,掌握知识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只是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恰当选择和组合多种课程资源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二。进一步明确、落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
    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
    2.教师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
    传统教育造成了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我们说课堂确需要纪律,但同纪律相比,课堂气氛更加重要。新课程下的教学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与交往的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顾问、朋友、伙伴的转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广泛合作,积极沟通,使学生之间在共同学习中共享学习经验,达到“双赢”、双受益。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2       1、多讲学生感兴趣的地理。 
    一般的学生对风景名胜、风俗人情比较感兴趣。在讲一些枯燥无味的自然地理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这些人文地理。如在讲《长江》一节时,可以介绍长江上游的一个城市——鬼城丰都的相关内容,相信95%的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
     2、讲最新的地理。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地理是一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地理是一门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学科。这就要我们地理教师密切关注新闻、时事,将最新鲜的地理知识传达给学生。前不久看了一位前辈写的文章,她说她从教以来,一直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并且也要求她的学生如此,所以她的课堂总是与时俱进的。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比如,冥王星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还是学生告诉我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地理。
     3、讲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 
    一般,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容易太泛,有点不着边际,给学生的误解就是:地理与现实生活太遥远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从房屋的采光入手,让学生知道,掌握了这一知识以后,买房时你就能够知道你要买的房子是不是四季都有足够的光线,而不会被房产公司牵着鼻子走。
     4、讲与本地密切相关的地理。 
    在授课的过程中,若需举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举学校所在地的例子;若需比较,也尽量与学校所在地比较。因为,中学生一般阅历较少,仅对自己的家乡较熟悉,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能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3      地理学科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像雾像雨又像风。但个性使然,具有挑战精神的我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积极请教同行加上自己的潜心琢磨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4      当初因为参加讲课比赛,感觉课堂上的学生离我那么遥远,感觉课堂好像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我为了证得一张证书的工具,于是,从讲课比赛舞台退出来之后,自己悄悄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于是,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课堂上学生激情飞扬了,被压抑,被奴役的性灵得到了释放,课堂上有了学生灿烂的笑容,我也曾享受着这样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有见地的领导也被这样的课堂感染着,于是喜欢上了这独属于我的课堂。这只是因为我们对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年轻生命的担当。
    日子就这样如小河流水一样,慢慢地往前。天高云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但风,但雨耐不住这样的寂寞,于是心生醋意,一阵风来,一阵雨来,让云儿暂时找不到了自己的归宿,也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度过了一阵浑浑噩噩的日子,但,风和雨是经受不住岁月的推敲,天高云淡才是生命的常态,饱经风霜让天更高,让云更淡,更成熟,删繁就简,才顿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实!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调才是通融的人生。严嵩不一定就是坏蛋,海润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讲课比赛,虽然几经曲折,但还是站在了讲课比赛的舞台上,不同评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学理念,迥异的教学思想,冲撞着我这只属于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于是,在几分清醒,几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来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时间内对这属于学生的课堂缺乏了兴致,我要提炼属于自己精彩的课堂,反复观看全国名师的视频,反复钻研教材,不厌其烦的向我的同事请教我不懂得地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要思索再三,这一切,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自信满满,天下英雄舍我取谁!学生间或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有时和我一起随声附和着讲课的话语,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来属于学生探究的快乐没有了,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的热情没有了,学生对知识顿悟的眼神没有了,课堂又回到了灌输知识的藩篱中,午夜梦魂,心生愧意,耳畔总会想起领导多次对我的话语“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要在乎其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在黑暗前的黎明到来之前,又出发了!或许我会笑,或许我会哭,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有观众的舞台是精彩的,有喝彩声的舞台是喧闹的,但没有观众的舞台确实真实的!
    说来,讲课比赛与同事相比我很失败,我羡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为做好自己永远比嫉妒别人更重要。上帝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对生命的无比尊重。执着了六次讲课比赛,却没有一次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讲课比赛的舞台或许对我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依然会走好属于我的每一步,或许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仅仅是和同事之间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嬉笑着,但我依然快乐着!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5      每节课的到来,我都莫名其妙的感到一丝敬畏,害怕?担心?期盼?都有之吧!害怕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够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装模作样的给学生自主的假象,是起不到自主学习的实际,所以这一环节,应该确保时间的充裕,但是,也往往对授课的任务目标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改革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老师“教”为“不教”,而这不教的实现很大部分也依靠这自主学习阶段完成的效果如何,所以这一环节很重要,不可或缺。把握得当,方能从容!但,每节课,我又都充满了期待,期待每一节课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惊喜,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只能腐蚀掉一颗追求的灵魂,学生如此,我亦如此,一个向来不爱学习的调皮孩子,竟然主动大方毫无顾忌的争先恐后跑到讲台前,据图讲解我授意的学习任务,在台下同学惊诧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的目光中,自信满满的走下讲台,我为之欣喜。课堂上对于每个环节的有效处理,以及为了学生培养起一种合作学习的热情,而有创意的语言点评,对组长组织学习方式以及细节处理的点评,从而让每个小组长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以及,为了这份责任如何去担当,指明了方向,我窃喜,我觉得自己又长进了一点点!这一切都是我所期望的!课堂如人生,但又超过了我们独立个体的人生,因为她是由众多生命而缔结的生命体验!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6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学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教学启示:
    在评价理念上,要由过去仅关注认知领域单唯目标的实现,而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仅仅注重教师的行为表现,而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臂如,要关注学习者是否实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习者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立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过程中去;师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学习者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的反思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等等。

3.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1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学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地球的运动在地球表面所产生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当我在演示时需要同学来当助手,他们都积极要求当助手,在演示时他们配合得相当好。
    教学启示:
    在评价理念上,要由过去仅关注认知领域单唯目标的实现,而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仅仅注重教师的行为表现,而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臂如,要关注学习者是否实现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习者是否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立和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活动过程中去;师生之间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与沟通;学习者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的反思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获得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等等。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2      地理学科对我这个外行来说,像雾像雨又像风。但个性使然,具有挑战精神的我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积极请教同行加上自己的潜心琢磨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3      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关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对中小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导向和影响。如何搞好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和八年级的考前复习,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研究、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涵
    1.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
    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
    2.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单的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而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地理教师更要精心地去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3.注重地理“三基”教学,不拘泥于教科书。
    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把课程标准融入课堂的愿望和倾向,但具体怎样做能更好,心里没有底,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任何成形的经验可参考,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课。我觉得地理课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三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4.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
    我们所说的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单纯是指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的经验及其所在生活环境(学校、社区、家庭)校内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本身就是最有潜力的课程资源。
    新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的倾向。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载体,掌握知识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只是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恰当选择和组合多种课程资源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二。进一步明确、落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
    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
    2.教师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
    3.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
    传统教育造成了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我们说课堂确需要纪律,但同纪律相比,课堂气氛更加重要。新课程下的教学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与交往的关系。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顾问、朋友、伙伴的转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广泛合作,积极沟通,使学生之间在共同学习中共享学习经验,达到“双赢”、双受益。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4      当初因为参加讲课比赛,感觉课堂上的学生离我那么遥远,感觉课堂好像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我为了证得一张证书的工具,于是,从讲课比赛舞台退出来之后,自己悄悄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于是,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课堂上学生激情飞扬了,被压抑,被奴役的性灵得到了释放,课堂上有了学生灿烂的笑容,我也曾享受着这样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有见地的领导也被这样的课堂感染着,于是喜欢上了这独属于我的课堂。这只是因为我们对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年轻生命的担当。
    日子就这样如小河流水一样,慢慢地往前。天高云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但风,但雨耐不住这样的寂寞,于是心生醋意,一阵风来,一阵雨来,让云儿暂时找不到了自己的归宿,也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度过了一阵浑浑噩噩的日子,但,风和雨是经受不住岁月的推敲,天高云淡才是生命的常态,饱经风霜让天更高,让云更淡,更成熟,删繁就简,才顿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实!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调才是通融的人生。严嵩不一定就是坏蛋,海润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讲课比赛,虽然几经曲折,但还是站在了讲课比赛的舞台上,不同评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学理念,迥异的教学思想,冲撞着我这只属于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于是,在几分清醒,几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来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时间内对这属于学生的课堂缺乏了兴致,我要提炼属于自己精彩的课堂,反复观看全国名师的视频,反复钻研教材,不厌其烦的向我的同事请教我不懂得地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要思索再三,这一切,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自信满满,天下英雄舍我取谁!学生间或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有时和我一起随声附和着讲课的话语,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来属于学生探究的快乐没有了,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的热情没有了,学生对知识顿悟的眼神没有了,课堂又回到了灌输知识的藩篱中,午夜梦魂,心生愧意,耳畔总会想起领导多次对我的话语“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要在乎其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在黑暗前的黎明到来之前,又出发了!或许我会笑,或许我会哭,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有观众的舞台是精彩的,有喝彩声的舞台是喧闹的,但没有观众的舞台确实真实的!
    说来,讲课比赛与同事相比我很失败,我羡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为做好自己永远比嫉妒别人更重要。上帝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对生命的无比尊重。执着了六次讲课比赛,却没有一次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讲课比赛的舞台或许对我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依然会走好属于我的每一步,或许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仅仅是和同事之间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嬉笑着,但我依然快乐着!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5      每节课的到来,我都莫名其妙的感到一丝敬畏,害怕?担心?期盼?都有之吧!害怕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够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装模作样的给学生自主的假象,是起不到自主学习的实际,所以这一环节,应该确保时间的充裕,但是,也往往对授课的任务目标的完成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改革就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老师“教”为“不教”,而这不教的实现很大部分也依靠这自主学习阶段完成的效果如何,所以这一环节很重要,不可或缺。把握得当,方能从容!但,每节课,我又都充满了期待,期待每一节课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惊喜,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只能腐蚀掉一颗追求的灵魂,学生如此,我亦如此,一个向来不爱学习的调皮孩子,竟然主动大方毫无顾忌的争先恐后跑到讲台前,据图讲解我授意的学习任务,在台下同学惊诧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的目光中,自信满满的走下讲台,我为之欣喜。课堂上对于每个环节的有效处理,以及为了学生培养起一种合作学习的热情,而有创意的语言点评,对组长组织学习方式以及细节处理的点评,从而让每个小组长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以及,为了这份责任如何去担当,指明了方向,我窃喜,我觉得自己又长进了一点点!这一切都是我所期望的!课堂如人生,但又超过了我们独立个体的人生,因为她是由众多生命而缔结的生命体验!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6       1、多讲学生感兴趣的地理。 
    一般的学生对风景名胜、风俗人情比较感兴趣。在讲一些枯燥无味的自然地理的时候,可以适当穿插这些人文地理。如在讲《长江》一节时,可以介绍长江上游的一个城市——鬼城丰都的相关内容,相信95%的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过来。
     2、讲最新的地理。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地理是一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地理是一门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学科。这就要我们地理教师密切关注新闻、时事,将最新鲜的地理知识传达给学生。前不久看了一位前辈写的文章,她说她从教以来,一直保持着剪报的习惯,并且也要求她的学生如此,所以她的课堂总是与时俱进的。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比如,冥王星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还是学生告诉我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密切关注最新的地理。
     3、讲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 
    一般,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容易太泛,有点不着边际,给学生的误解就是:地理与现实生活太遥远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如,在讲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从房屋的采光入手,让学生知道,掌握了这一知识以后,买房时你就能够知道你要买的房子是不是四季都有足够的光线,而不会被房产公司牵着鼻子走。
     4、讲与本地密切相关的地理。 
    在授课的过程中,若需举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举学校所在地的例子;若需比较,也尽量与学校所在地比较。因为,中学生一般阅历较少,仅对自己的家乡较熟悉,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出发,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更能让学生感知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

4. 初中地理教学笔记怎么写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
一,背 景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四,设计思路
1.7~9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2.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为了体现地理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分散学习.
3.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与区域地理结合两种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不再单独列出,而是放在地区和国家的学习中,减少内容的层次和难度.无论是中国地理还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减少部门地理的内容,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4.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具体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决定,以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例如,本《标准》规定,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选择非洲(洲),南亚(地区),英国(国家)等,也可选择其他大洲,地区,国家.
5.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总体结构的说明如下:
(1)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2)"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
(3)"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4)"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和地球仪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说明:
●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二) 地图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
●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
●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说明: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世界地理
(一) 海洋与陆地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说明: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 气候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3.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说明:
●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简单天气图.
●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 居民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 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 
●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筑的图片资料,配合地图进行展示. 
●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 地区发展差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2. 国际合作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 
●从报刊中剪辑有关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信息,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
(五)认识区域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分组准备某一大洲的资料,整理归纳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资料,并与所学大洲进行对比. 
●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模拟一次暑期出国旅行,选择旅游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 
●以极地科学考察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或者举办一次科普报告会,或者观看录像片. 
●结合历史等课程,利用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探讨国家名称和版图的变化. 
●观看介绍某一国家地理概况的录像. 
●讨论某一国家特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例如,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袋鼠,树袋熊,针鼹,鸭嘴兽等图片,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惟独生活在澳大利亚. ●进行一次针对某一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自救演习.
●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华人与华侨对所在国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
●选择某一主题,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制作计算机演示文稿,并在全班演讲.
说明:
●本单元通过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地区,国家,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在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中,所选择的"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其内容必须涵盖所列各项"标准";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不一定是一个区域对应一条"标准".
●安排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中国地理
(一) 疆域与人口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 
●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收集,交流反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风俗,服饰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说明: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一项,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三) 经济与文化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5. 地理读书笔记

一、天文知识的妙用
太阳与地球上的生命有关,月亮与大海的潮汐有关,这是常识。然而,月亮与律师办案也有关吗?美国总统林肯从事律师工作时,成功地为一起刑事被告人作了无罪辩护,就是利用了月亮的证据。案件的起源是这样的,林肯在报上发现了他青年时代朋友的儿子阿姆斯特朗。威廉被指控犯有谋杀罪,林肯出于对威廉父亲的友情,决定为其免费代理辩护。当他阅读完全部卷宗后告诉威廉的母亲,她的儿子是无罪的,并且天黑前就能得到释放。本案中的关键人物是证人查尔斯.艾伦,他在陪审团面前发誓说:他曾亲眼看见威廉和一个名叫梅茨克的人殴斗,时间是1857年8月29日夜11时,正值皓月当空。月光下他看见威廉用流星锤击中梅茨克,随后把流星锤扔掉了,而他则把流星锤拾了起来。同时有证人纳尔逊.沃特金斯也证实,艾伦曾携带一个流星锤去参加野外布道令,因嫌它太沉就扔掉了。在法庭调查中,作为律师的林肯与艾伦有一段交叉问话,很巧妙。
林肯:你发誓说你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艾伦: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面,阿姆斯特朗在大树后面相距二三十米,能看清吗?
艾伦: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完全可在二三十米内认清目标。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上认清的吗?
艾伦:不是的,我肯定认清了他的脸,因月光正照在他脸上。
林肯:你能肯定是11点吗?
艾伦:完全可以肯定。因为我回到屋里看了钟,那时是11点15分。
林肯:你担保你说的完全是事实吗?
艾伦:我可以发誓,我说的完全是事实。
问话后,林肯出示了美国的历书。结果证明8月29日午夜前3分钟,即是夜10点57分,月亮已经落下看不见了,这个铁的事实已明白无疑地说明艾伦是在作伪证。林肯依此做了激动人心的辩护发言,他指出, “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不十分精确,假定说,时间稍有提前,的确有月光。但那时月亮应在西方,月光从西往东照射,草堆在东,大树在西,被告脸对着草堆,脸上是不能有月光的,证人怎么可以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处看清被告的脸呢?”
证人艾伦在这无懈可击的辩驳面前,灰溜溜地败下阵来,在众人咒骂声中,承认是被人收买来陷害被告的,林肯为此名声大振。
从林肯这个成功辩护的案例中,我们应该受到很多启示:首先,林肯能够运用月亮这个“证据”来推翻艾伦的伪证,这与他的自信是分不开的。对任何证据都不能盲目轻信和崇拜,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要对案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二,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去对已有的不利于你的当事人的证据进行思考,视野要放得宏大一些。恩格斯就曾说过,整个宇宙就是用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交织成的网。林肯之所以能想到月亮的妙用,就是运用了联系的观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生的还是死的,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也无论是有机界,还是无机界,此事物与彼事物都有一定的联系。就拿一个人来说,你站在这里不动,你也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你的生命也在随时间运动,你还要与空气取得联系,如果没有地球的引力,你恐怕也站立不稳……这就是联系的观点,应该引起律师同行们重视。第三,要有渊博的知识。林肯之所以能运用月光这个无言的“证据”,主要是得益于他的逻辑训练,他考虑任何问题都是侧重逻辑方面的思考和推导。据卡尔.桑德堡的《林肯传》介绍,他在形式逻辑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他的备忘录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断:“不管甲怎样确证他有权奴役乙,难道乙就不能抓住同一论据证明他也可以奴役甲吗?你说因为甲是白人而乙是黑人,那么,就是以肤色为依据喽,难道肤色浅的人就有权去奴役肤色深的人吗?那你可要当心,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你就要成为你所碰到的第一个肤色比你更白的人的奴隶。你说你的意思不完全是指肤色吗?那么,你指的是白人在智力上比黑人优异,你说这个利益问题,只要你能谋取你的利益,你就有权去奴役他人。那么好吧,如果别人也能谋取他的利益,他也就有权奴役你了。”你看,林肯是用无懈可击的推论,证明黑人与白人应该平等,白种人的种族主义的奇谈怪论,都给逐一的冲破了。林肯之所以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主要是取决于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充满睿智的大脑,他对这桩无罪案的辩护是与这种逻辑训练分不开的。第四,咬住青山不放松。林肯在庭审之前已经知道证人艾伦在说假话,在法庭调查时就可以直接质问,怕引起证人的警觉,转而改变自己的证词。林肯为了加固自己的论据,他采用类似我国古代三十六计中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即表面上顺着证人使其感到很惬意,殊不知双方都各有所图,证人图的是对威廉犯有杀人罪的确凿证据,林肯则是暗度陈仓,图的是对威廉无罪的证据。林肯就是巧妙利用了对方的心理,咬住青山不放,最后使被告无罪释放,始乃大功告成。

地理读书笔记

6. 地理读书笔记

 地理读书笔记(精选8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地理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读书笔记 篇1    这是一本20xx年买的中英双语版《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初买的原因一是因为觉得想多了解这个世界一点,二是想通过这本书学英文。但是,正如我书橱中的大多数书一样,他始终未被我完整翻牌过。也许这里面东西对当时的我来说有点太广博了,实在无法吸收,又可能是因为读书还未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实在打不起兴趣,又或者是因为当时的英语水平实在hold不住这本书。总之,结果就如所有人料想的一样,这本书一直被我放在橱里裱门面。
    最近,忽然有了大把的时间,于是便想着拿基本厚点的书不辜负这段难得时间,于是便看到了这本书。
    拿起来,读了几章,觉得对于一个地理小白来说,这是一本普及地理常识很好的书,也是一本值得细读的书,需要好好记笔记,所以,想做个跟着房龙学地理的系列,内容包含书中提到的各种常识以及自己的手绘地图。
    我想,经过这一轮,至少在地理这方面能成为入门级选手吧。
    首先,作者简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1882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所以,他的特点在杂和通俗上面,并不在学术和精准上面,受众是普罗大众而非专业人士。这个特点,在本书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查了下豆瓣书评,有很多火眼晶晶的读者发现了书中的技术性问题。
    但是,毕竟作者是20世纪早期的美国作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认识多少囿于当时的背景,所以,我的感觉就是将这本书定义为通俗的地理读本,跟着房龙去构建一个基本的地理架构,忽略一些细节的东西。顺便学习一点地理英文,世界上那些著名城市、河流、山脉的英文,如果能做到这些,便足以。
    所以,再接下去的日子,我会每天更新一篇读书笔记,从第八章希腊开始。
    从第八章开始的原因是因为前面几章都在重复一些初中高中地理物理知识,有些索然无味,所以,从第八章开始他会讲一个国家,这些东西对我比较有吸引力。如果有兴趣,也许会在通读完整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把前面几张读完求个心里完整吧。
    最后,本书的翻译正如大多数人诟病的那样,完全属于直译。所以,直接通读中文版,基本会神游出去,最佳的阅读方法是读英文版,把中文版当做译文去寻找单词的意思,幸而,这样的版本比较适合我这种阅读方式。
    地理读书笔记 篇2    你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样的国家?它们有怎样的风土人情?我们不能一起去环游世界,但我们可以从《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中去了解那奇妙的世界地理。
    这本书非常好看,一个个枯燥的地名、河流、山脉都融入在趣味盎然的旅游故事中,让我读来爱不释手。希利尔说:“欧洲就像一个矮小的婆婆,她有着大大的头,驼驼的背,伸出一条长长的腿,要把一只足球踢到海里去。”看得我捧腹大笑,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查看世界地图。真像书中继续描述的那样:“老婆婆的头是西班牙,帽子是葡萄牙,比利牛斯山脉是她的衣领,法国在她的衣领下面,长长的脚是意大利。”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将这些地名和位置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中,并且让我想像成了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
    这本书不仅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还讲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介绍了很多雄伟壮观的建筑。我一直以为美国的白宫就是白色的宫殿,但希利尔告诉我们:白宫原来是一栋灰色的建筑,1814年美国和英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白宫被烧了,后来为了掩盖烧焦的痕迹,就把它刷成白色的了。原来一个简单的名称包含了这么多的历史背景。还有那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巨人堤也十分神奇,让我连连赞叹,我真想到爱尔兰去看一看那连绵起伏的“巨人之路”啊!
    看完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认识了华盛顿纪念碑、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等令人赞叹的建筑,让我知道了北极光、肯塔基州猛犸洞、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壮观的自然景观,仿佛让我身临其境。我还明白了地球在远古的时候是个大火球,后来冷却后逐渐缩小并出现了山脉、河流,有时出现地震,是因为地下移动的岩石发生了剧烈地碰撞而产生的。我暗暗下定决心,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一名科学家,去环游世界,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去体验旅途中那无尽的乐趣。
    地理读书笔记 篇3    在这次为期20天的跟岗学习和上课过程中,我认真阅读和分析了《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的'教材内容,感触颇深:
    1、《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对学生 和老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有两节公开课的任务,所以,在备课前认真拜读了这本教材。教材特色之处有两个:一、图片多文字少。这样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特色。这本教材如果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那学生一定需要阅读大量的图片,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是,要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文字材料,则不容易,需要学生课外寻找了。对于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说,这种做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来说,这样可以更容易偷懒。对于教师来说,教材多图是优势,教师上课的自由度和发挥更大,思路更开阔。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读图掌握知识点,而且不需要另外准备更多的图片,用图方面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文字材料多,要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自己准备更多的知识和文字材料,才能满足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岗学习的老师在“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上,各自的上课内容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每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需要进行备课,展示了不同的构思和教学方法。
    2、课后的活动难度较大,但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课本74页活动第二题,题目是这样的“读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其原因吗?”学生读图读出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是没问题,因为可以通过等温线来判断,但说明原因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很多内容和学科都没有学习,而地理科的内容跨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点,所以,学生掌握和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这个活动题与初二物理学科的知识有关,但我们地理课上不可能详细解释,所以,学生说明原因是很难的,只能教师简单扼要地解释,最好结合冬季和夏季游泳的感觉来分析,学生听起来可能好理解一些。不过,这个问题在这里设计也有道理,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力比较强,这个题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通过这次对湘教版教材的阅读和分析,我觉得自己以后有必要多看其他版本的教材,了解不同教材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地理读书笔记 篇4    对于迈克·克朗所著的《文化地理学》这本书,我是近期才读的,时间有些仓促,对一些问题看的也不是那么深,但其中有些问题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下面笔者将加以评述,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1.地理景观与文化 
    地理景观既可以被看成是文化产物,也可以看成历经不同时期文化的再生。地理景观它首先作为一个相对的客观存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事物的各种变化,作为文中所说的“历史重写本”,以展示区域文化的演进过程;而新的文化现象或过程往往又是通过各种地理景观的变化而展现给了人们,例如在开放耕种制地理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封建雇农制,它记录下那是人们用牛拉犁进行耕种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农耕文明。
     2.文化之权力和排外性 
    在本书中提到,中世纪的上层社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独有的狩猎权等权力,制订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以约束别人的行为,禁止别人对自己领地的侵犯,充分维护自己的产权,这一上层社会的景观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排他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文化对于人的约束其实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秦始皇时期,嬴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下令焚书坑儒。我们知道,儒家一直强调“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历代统治者希望以文化的形式操控人们的思想,进而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永远臣服于自己,以确保自己权力的永恒。
    所以说文化与政治权力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经常听到“地缘政治”这个词,它是指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式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例如一些国家将自己首都迁至一个地区往往就会带有某些政治色彩,各个国家也会通过某些特定的象征物来树立一个民族的形象,以实现政治利益。
     3.地方性的缺失 
    对于地区,人们并不单纯地给自己划一个地方范围,人们总是通过一种地区的意识来定义自己,因为每个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例如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聚居地,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包括语言、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饱含浓厚的情意或者说是一种依恋吧。
    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这种地区性遭到破坏,人的归属感逐渐减弱。当前,对效率和控制的追求所产生的压力、快餐食品、城郊的发展,他们以冷冰冰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现代景观的形成,可是人的情感被否定,道德遭忽视,个人的对其生活环境的责任被降低到最小程度。
    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同一幢公寓中,邻居与邻居之间互不认识,不打交道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互不关心。拿书上的话来说就是““公寓景观”或非地方性景观提高了存在的表象作用,是人们感觉不到归属感,因此他们对环境漠不关心”,而地区的文化是团结人们的重要媒介,例如共同的语言、习俗、行为和思维习惯等总是能给人以归属感。
    笔者认为,人性的冷漠与社会过于理性化的科学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科学要求人们总是从事物的外部去分析,去感受它,而并非从其内部感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无暇进行感性思考,激发不了人内心的情感,就不会有独特的地区感受,使人物质化和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常带有某种目的性。而一个地区并不仅仅是等同于某些事实的集合体,它还包含另外一些东西,如地方特殊的精神,所以地方性的缺失着实让人痛心。
     4.全球化中的文化 
    全球化的局面给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革新,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消费需求的增加,大众媒体的兴起,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开始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一些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如工艺产品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使得一些工艺品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甚至濒临消亡的边缘。但笔者认为不论哪种影响占主导地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
    地理读书笔记 篇5    我从教至今12年,地理科的书籍除了教材、地图册,还有一本填充图册,这次到顺德参加跟岗学习,发现这里的《地理图册》教材七年级上(湘教版)很特别,它是把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二合为一,让我感到很新鲜,于是,我认真地翻看了《地理图册》的设计和内容,有以下感受:
    1、《地理图册》的封面和底页均用与教材相同的光面纸质设计。以往包括现在,《地理图册》的封面和底页都是纯纸质,这样学生翻看多了,容易破损,不便于携带和保存。《地理图册》(湘教版)的用材考虑得很周到,不仅为学生提供多翻书的机会,还考虑让学生保存完整的书,哪怕是水滴到封面也不怕。这种设计和处理美观、实用,真的很好!
    2、《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二合为一,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有利于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是学生学习地理并且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工具,分为单独的两本,有些学生可能嫌麻烦,在做《地理填充图册》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不想去翻书,所以,部分内容可能就掌握不好了。但湘教版的《地理图册》和《地理填充图册》二全为一,在做相关题目时,直接能找到对应的图片或地图,就解除了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惰性和方便,一边做练习,一边找图和读图,读图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地提高。
    (2)方便携带。在学生书包里,书籍越少越好。上了初中后,学生的科目一下子多了起来,各科的资料和练习都很多。如果我们这一科就有三四本书,学生的负担来加重,而且有可能出现遗留书籍或忘记带书的情况。湘教版一本教材和一本地理图册(内含填充作业),这样的安排很好,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翻书也容易。的确不错!
    地理读书笔记 篇6    “从有效性视角审视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1、有效的提问应该引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水循环教学中,就水循环的概念、类型提问,没有思考的价值。如果变换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另一番景象(1)李白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正确吗?(2)长江水参与的水循环是那一种?三峡大坝改变了水循环的那些环节?
    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敢问、激发学生想问,指导学生会问。注意倾听,将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学习资源。
    2、触摸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在乎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行的话,终点是三维目标。教师是知识丰富、思维灵动且善于发现意外风景的导游。让你的团队和你一起享受一次充满激情和快乐、体验和收获的行程,并顺利抵达三维的目的地。
    如等高线地形图学习时的寻宝游戏,我军攻击线路选择。
    4、合作探究的问题具有适度的思维含量,是有效探究的关键。设置情境,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讨论问题事半功倍。如就世界的人种,仅就人种类型、分布、差异等现成知识,没有探究的必要。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比如提供世界不同种族杰出代表背景材料,讨论种族优劣问题;提供人种与地理环境关系背景资料,探讨人种与地理环境。
    5、寻找失落的情感
    对学生满怀希望,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帮助成功。
    不仅教知识,更重视传播人生理念。如关于环境问题的漫画,幽默辛辣、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因素,让学生去领会,感悟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学习环境保护后可以就某一方面环境问题创作漫画)
    合理评价与善待学生的错误。
    地理读书笔记 篇7     南亚 
    自然地理特征
    经纬度:0-35°N60°E-95°E(23°26N,80°E主体)
    1、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2、三条大河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河
    3、三种主要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风;旱季:10-2月,盛行东南风;热季:3-5月,盛行东南风
    特点:
    1、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
    2、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严重
    3、1月温度比同纬度高
    4、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热带沙漠气候:
    西北部(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气候:
     印度 
     一、农业概况 
    印度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耕地比重达50%以上,是世界第三大粮食生产国。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产奶国。印度是主要的产棉国、产麻国。
    农业生产条件的利弊:有利条件:
    自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社会:耕地面积,世界第二;人口稠密,精耕细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不利因素:
    水旱灾害频繁,庞大的人口压力
     二、工业状况 
    铁矿石、煤、锰矿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主要工业部门包括纺织、钢铁、采矿、机械等;近年来,电子工业、核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分布及区位优势
    优势
    1、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
    2、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3、注重培养科技人员
    4、讲英语的科技人员仅少于美国
    劣势
    1、旱涝灾害严重
    2、庞大的人口压力
    3、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4、种姓制度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
    5、民族冲突造成社会不稳定
    地理读书笔记 篇8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内容概要:本书通过中外对比和区域对比,运用案例和图表,简明地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地域差异。素材取自地理、景观、规划、房地产专业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专业选作教科书或参考读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领域和海内外人士选作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读物……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读后感,本书是经他人推荐购买,为第三版。改版之后对许多处尤其是建筑部分的内容增加不少。此书举例翔实、旁征博引。与一般关于文化地理的教学书籍不同,其切入点和角度非常具有吸引性。对初次接触文化地理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读物。当然如果是作为研究学者,此书则在学术理论深度上显得不足。尤其是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刻人文原因分析稍显不足。虽然此书标榜为教学用书,但个人觉得此书总体而言,是一部的入门级读物,如何作为社会科学的一般读物可能更有市场……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的读后感,这是一本非常凝练、概括、点到为止的读本,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时间、空间,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比较,给我们一个非常直观的概念,并通过各个载体,语言、文字、姓氏、服饰、建筑、园林、绘画、音乐、戏曲、饮食等等,从形象和抽象两方面来反映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文化与我们如今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并不违背,相反具有辅助和推动的作用。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底子打好打坚实了,才有能力去辨别哪些措施是正确的,哪些外来文化对我们是有利的,才能用批判辩证的眼光来审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通过此书,使我更加坚定了以往的选择,同时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景仰。原先我更多的是根据心的指引来选择阅读的范围,与此书作了比较之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是没有错误的。我喜欢中国传统的很多方面,如服饰、建筑、园林、戏曲、国画等等,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沉迷于古建筑与园林,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找到许多本源的东西,甚至觉着自己要往建筑这方面发展了;又有一段时间特钟情于各地方戏曲,京剧脸谱,唱念做打,生旦净丑,秦腔、梆子、越剧、昆曲等等,每到周末便全情投入的了解学习;还有一段时间对于方块字的起源和传承又有了兴趣。总之,这些阶段性的学习与兴趣没,让我一次次领略本民族文化的精彩纷呈,同时也看到它的部分局限性,通过哲学读本的解析,能够正确地对待。但是更应该明确的是,对于自由的文化应该有敬畏之心,它是无数先贤和百姓的共同结晶,我们作为他们的继承者怎能忘却怎能鄙薄。综合的了解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每一个部分都可以作深入的挖掘探索思考,必能对我们的灵魂、躯体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7.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  是指读书时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或把自己的  读书心得  记录下来而做的笔记。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教师读书笔记  范文  ,欢迎查阅。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1 
  利用假期,把刘铁芳教授所著《守望  教育  》认真读完了,暗自为自己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庆幸,刘教授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说明了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师的。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刘教授所说的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也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能体会到,虽说在教学中我们对后进生的确也很关心,但能够像刘铁芳老师对待差生那样,说实话,我做不到。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作者在  文章  中还提到以美德  故事  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  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世界来抚慰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侵润着。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感情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代代  儿童  通过阅读  童话故事  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  儿童故事  是非常有必要的。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吧。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应该经常  反思  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  文明礼仪  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  措施  ,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都是有所帮助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现在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老师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  经验  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  总结  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4 
  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  文化  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必须注意几点: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四、惩戒要符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报应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己获益匪浅。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5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  百科  全书。  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6 
  当我拜读完《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我心里为之一颤。为自己以前对工作的不满而懈怠;对学生的不满而愤怒;对他人的不满而耿耿于怀。心里就十分懊悔、沮丧,难过。但这天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仿佛释然了许多。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慰藉了心灵,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情绪。”的确,愉悦快乐的情绪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为他们没有好的情绪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情绪,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
  高尔基以前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情绪,用一种用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曾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一周的满工作量,再带班主任,常常搞得自己晕头转向总是抱怨不止,虽然已尽力但还是力不从心,总觉得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不对,工作说变动就变动,这个年级学生的基础刚打好又被调到另一个年级,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这样扑灭了。抱怨不给自己机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课堂,让自己的工作变得焦头烂额,此刻回想一下,感觉心惊肉跳,怎样能够有这种想法呢醒悟的瞬间情绪简单了,工作踏实了,也不感觉累了,原有的热情与幸福感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不抱怨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常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说:“某某同学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懂。”“家长还说自己的孩子够聪明,简直太笨了。”“这届学生笨的太多,教的都感觉没有成就感”等等。这是教师常常抱怨的声音,当然侧面也表达出对学生的期望。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就应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总有他闪光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比如某学生热爱劳动,就让他担任劳动委员,充分调动他的用心性,培养其组织劳动潜力。某某生在音体美方面有特长,可为其带给他的展示机会等等。相信任何一个学生在爱的教育下都会有所收获,健康成长。
  不抱怨压力,获得前进的动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压力是一把双刃剑,要么让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要么让你一鼓作气地扶摇直上。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个中关键在于不抱怨压力,而是找出压力,利用压力,以更加从容的姿态用心应对自己的人生,进而追求人生更高层次的发展。
  或许我们在工作中会觉得有很多压力很多不自在,不满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观的条件让我们颓废、悲观。但是,我要说,人不是万能的,七情六欲在影响着我们,教师是不就应唉声叹气的。我觉得,我们就应更用心地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光光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一个阳光老师,不抱怨的老师,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会简单而充实。
  与其抱怨,不如埋头苦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时刻铭记身上的重担,把埋怨的时间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质上,让我们以书中的事例为借鉴;以书中不抱怨的心态为行为准则;以书中改变抱怨的方法为思路,做一个不抱怨的践行者。
  读了这本书,我会延续以前的做人态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懒腰;困了,望望远处的风景;烦了,想想人生是多么的完美,活着真好;厌了,找家人  说说  内心的苦闷,让倦怠从此随风而去……
  我们要正确应对种种压力,用阳光的心境缓解压力,用用心的人生态度挑战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性,在这三尺讲台上创造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若想有所作为,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正能量时刻围绕在身边。
  从今以后,努力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的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取!怀一颗宽容的心,静静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相关文章: 
  ★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5篇 
  ★  关于教师读书笔记7篇 
  ★  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  教师教学读书笔记范文5篇 
  ★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  关于教师读书笔记的范文 
  ★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范文 
  ★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3篇 
  ★  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3篇 
  ★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范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8. 初中教师的读书笔记

 初中教师的读书笔记三篇
                         作为教师,要不断读书学习,才能更好教书育人。教师的读书笔记,读来是怎样的感受,我已为您整理好了,共10篇,欢迎阅读: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 ,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 ,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 《 学 习 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 , 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 ” 我 领 悟 到 , 教 学 的 艺 术 不 在于 传 授 本 领 , 而 在 于 激 励 、 唤醒 和 鼓 舞 ; 教 育 不 是 要 改 变 一 个 人 , 而 是 要 帮 助 一 个 人 。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二、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
         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