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六书

2024-05-06 04:38

1.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六书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第.78页-81页,
  
  随书成长:这一封信写于1842年。4月27日,是写给祖父母的书信。
  
 第一小节。他往家中寄的各种物品。
  
  
 第二小节,他强调在外最重要的是平安。尤其交代了,在买东西的时候。不可以邀人同去买,这样反而有弊端。所谓做事的时候,主要靠自己,总以提高自己能力为主。
  
  
 文中又写到,曾国藩将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寿材每年加漆,而且自己负担所有的银两。他强调,这种事情,万万不可从简。这是儿孙报答长辈最确实的事情。
  
  
 这一段使我想到《孟子》中的一段话。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邑。
  
 这一段大概的意思是
  
  
 充虞问孟子道:“前些日子,先生命我负责做棺椁的事。当时先生忙碌,我不敢来求教先生,现在才有机会求教于先生。请问先生,棺木似乎太好了吧?”
  
  
 孟子回答道:“上古时期,棺木的尺寸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古时期,明确规定棺木厚七寸,而椁木的厚度以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这样才能尽到孝心。因为受礼制约束,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不能算是称心;因为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也不能算是称心。如果礼制允许,又有钱的话,古人都会用上等木材做棺椁,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更何况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罢了,难道孝子之心就不能有这样的一点满足吗?我听人说: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节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从这一章的内容可以看出,孟 子非常重视丧葬之事。这是因为儒家一向提倡以“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孝又被称为“百善之首”。这里与曾国藩有相类似之处。
  
  
 通过这一章,孟子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制度和经济两方面都允许,就应该尽力做到最好,正所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注意到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正是传承了孟子这种精神,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说,愿意终身私淑孟子。我们在孝这个字上更应该围绕着这一点向学习曾国藩。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丧葬是孝心的重要体现,如果有孝心的话,什么样的丧葬之礼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否则,一旦失去了孝心,再丰厚的在葬礼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节,与曾心斋银钱往来,种牛痘之事
  
  
 第四节,与英国交战之事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十一日发家信第四号,四月初十、廿三发第五号、第六号,后两号皆寄省城陈家,因寄有银参笔帖等物,待诸弟晋省时当面去接。
  
 四月廿一日,接壬寅第二号家信,内祖父、父亲、叔父手书各一,两弟信并诗文俱收。伏读祖父手谕,字迹与早年相同,知精神较健,家中老幼平安。不胜欣幸!游子在外,最重惟平安二字。承叔父代办寿具,兄弟感恩,何以图报?湘潭带漆,必须多带。此物难辨真假,不可邀人去同买,反有奸弊。在省考试时,与朋友问看漆之法,多问则必能知一二。若临买时,向纸行邀人同去,则必吃亏。如不知看漆之法,则今年不必买太多,待明年讲究熟习,再买不迟。今年漆新寿具之时,祖父母寿具必须加漆。以后每年加漆一次,四具同加。约计每年漆钱多少,写信来京,孙付至省城甚易。此事万不可从俭,子孙所为报恩之处,惟此最为切实,其馀皆虚文也。孙意总以厚漆为主,由一层以加至数十层,愈厚愈坚,不必多用瓷灰、夏布等物,恐其与漆不相胶黏,历久而脱壳也。然此事孙未尝经历讲究,不知如何而后尽善。家中如何办法,望四弟详细写信告知,更望叔父教训诸弟经理。
  
 家心斋兄去年临行时,言到县即送银廿八两至我家。孙因十叔所代之钱,恐家中年底难办,故向心斋通挪。因渠曾挪过孙的。今渠既未送来,则不必向渠借也。家中目下敷用不缺,此孙所第一放心者。孙在京已借银二百两。此地通挪甚易,故不甚窘迫,恐不能顾家耳。曾孙姊妹二人体甚好。四月廿三日已种牛痘。牛痘万无一失,系广东京官设局济活贫家婴儿,不取一钱。兹附回种法一张,敬呈慈览。湘潭、长沙皆有牛痘公局,可惜乡间无人知之。
  
 英夷去年攻占浙江宁波府及定海、镇海两县,今年退出宁波,攻占乍浦,极可痛恨,京城人心安静如无事时,想不日可殄灭也。
  
 孙谨禀。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六书

2. 《曾国藩家书》第十九书

阅读时间:2019年7月4日星期四,共读第32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第90页-98页,上传这一封信是写给祖父母的,信比较长。记得我在读前一封比较长的信的时候,还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总是念错。而这一次,我反复的去诵读,竟然能够读一遍只错一个字。自我感觉较之前能够更细心的去读下来。看来通过这次读书,曾国藩对于做事耐心的程度,对我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做事就不要怕麻烦。细致,耐心,认真,这是君子的做事行为原则,也是我所感受最深的。
  
 
  
  
 第一节,告知祖父母,不送家眷南归原因。
  
 
  
  
 第二节,写九弟思归原因,自己最终让九弟回家理由以及反复规劝九弟的过程,体现出全为九弟着想。让人深切体会到对九弟殷殷之情。
  
 
  
  
 曾公的耐得烦的性子,这真是值得我们深切体会。
  
 
  
  
 曾国荃几次三番的反复欲南归,说明其性子还未稳定,尚需磨练。后来曾国荃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又要回京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节,详细说明如何准备南归。安排同伴,雇佣车辆,足见其细心。这一节应该学习曾国藩做事细心的特点。
  
 
  
  
 第四节,路费等费用安排。其中银两安排极为详细。
  
 
  
  
 第五节,汇报曾国荃在北京读书的成果。
  
 
  
  
 第六节,分析曾国荃和自己在京的学业上,共同进步以及不当之处。
  
 
  
  
 他对曾国荃分析得十分到位。这一节很重要,总结起来,对于我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要用心。
  
 
  
  
 第二,有了过错要及时改正。
  
 
  
  
 第三,无论学习工作要耐得苦。
  
 
  
  
 第四,做事要及时按时完成。
  
 
  
  
 第五,对于晚辈要细心教导,让其树立远大志向,增长见识。
  
 
  
  
 第六,对于晚辈的错误要及时指出,不能留有情面。只要自己直言说出,即使会被误解,终会被理解。
  
 
  
  
 第七节,向祖父母交代写信如此详细的原因。可以看出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和睦的气氛。
  
 
  
  
 第八节,写耳鸣以及家中基本状况。
  
 
  
  
 第九节,写同乡捐官的情形。
  
 
  
  
 文中提到谢果堂,这个人在当时名气不是特别大。但他的父亲谢芗泉则有一个名震京师的壮举,多少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乾隆年间,正是和珅当道、炙手可热的时候,京师上下谁也不敢得罪他。和珅家里的仆人也仗势胡作非为,人们敢怒不敢言。一次,和仆人坐着大员才可乘坐的大红障泥车招摇过市,遇到时为御史的谢芗泉。他怒不可遏,命人拿下和仆,亲自放火烧掉这辆车,替众人出了一口气。大家叫他为“烧车御史”,对他的正气和胆量钦佩不已。和珅恼怒至极,但又发作不得,过两年后还是借故将谢削了职,直到和珅倒台后才起复。
  
 
  
  
 曾氏对这位同乡前辈甚是佩服,在信中所说的送别诗中他还提到了谢家这段光荣历史:“一朝烧车震都市,骢马御史真人豪。”
  
 
  
  
 总之读了这一封信,我并没有感到,信中的婆婆妈妈,那些令人感到腻烦的家庭琐事。
  
 
  
  
 我以为这恰恰体现了。易经当中坤卦的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事无巨细,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是君子应该有的气度。是曾国藩做事的原则,是每日欣欣向上的气象。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七月初五日发第九号信,内言六月廿四后,孙与岱云意欲送家眷回南,至七月初一谋之于神,乃决计不送。
  
 初五日发信后,至初八日,九弟仍思南归,其意甚坚,不可挽回,与孙商量,孙即不复劝阻。九弟自从去年四月父亲归时,即有思归之意。至九月间,则归心似箭。孙苦苦细问,终不明言其所以然。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想家,在所不免。又家中仆婢,或对孙则恭敬,对弟则简慢,亦在所不免。孙于去年决不许他归,严责曲劝,千言万语,弟亦深以为然,几及两月,乃决计不归。今年正月,病中又思归,孙即不敢复留矣。三月复元后,弟又自言不归。四、五、六月,读书习字,一切如常。至六月底,因孙有送家眷之说,而弟之归兴又发。孙见其意,是为远离膝下,思归尽服事之劳。且逆夷滋扰,外间讹言可畏,虽明知蕞尔螳臂不足以当车辙,而九弟既非在外服官,即宜在家承欢,非同有职位者闻警而告假,使人笑其无胆、骂其无义也。且归心既动,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悬旌,不能读书,徒废时日。兼此数层,故孙比即定计,打发他回,不复禁阻。
  
 恰好郑莘田先生名世任,长沙人,癸酉拔贡,小京官,由御史升给事中,现放贵西兵备道。将去贵州上任,迂道走湖南省城,定于十六日起程,孙即将九弟托他结伴同行。此系初八、九起议,十四日始决计,即于数日内将一切货物办齐,十五日雇车。郑宅大车七辆渠已于十三日雇定,九弟雇轿车一辆,价钱二十七千文。时价轿车本只要二十三千,孙见车店内有顶好官车一辆,牲口亦极好,其车较常车大二寸、深一尺,坐者最舒拂,故情愿多出大钱四千,恐九弟在道上受热生病。雇底下人,名向泽,其人新来,未知好歹,观其光景,似尚有良心者。昨,九弟出京七日,在任丘县寄信来京,云向泽伺候甚好。十六日未刻出京,孙送至城外廿里,见道上有积潦甚多,孙大不放心,恐路上有翻车、陷车等事,深为懊悔。廿三日,接到弟在途中所发信,始稍放心。兹将九弟原信附呈。
  
 孙交九弟途费纹银三十二两整先日交车行上脚大钱十三千五百文及上车现大钱六千文两项在外,外买货物及送人东西,另开一单九弟带回。外封银十两,敬奉堂上六位老人吃肉之赀。孙对九弟云,万一少途费,即扯此银亦可。若到家后,断不可以他事借用此银。然途费亦断不致少也。向泽订工费大钱二千文,已在京交楚。郑家与九弟在长沙分队。孙嘱其在省换小船到县,向泽即在县城开销他。向泽意欲送至家,如果至家,留住几日打发,求祖父随时斟酌。
  
 九弟自到京后,去年上半年用功甚好。六月因甲三病,耽阁半月馀。九月,弟欲归,不肯读书,耽阁两月。今春弟病,耽阁两月。其馀工夫,或作或辍,虽多间断,亦有长进。计此一年半之中,惟书法进功最大。外此则看《纲鉴》卅六本,读《礼记》四本,读《周礼》一本,读《斯文精萃》两本半,因《周礼》读不熟,故换读《精萃》。作文六十馀篇,读文三十馀首。
  
 父亲出京后,孙未尝按期改文,未尝讲书,未能按期点诗文,此孙之过,无所逃罪者也。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好与弟谈伦常、讲品行,使之扩见识、立远志,目前已颇识为学之次第,将来有路可循,此孙堪对祖、父者也。待兄甚敬,待侄辈甚慈,循彝慆淫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规蹈矩,一切匪彝慆淫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

3. 《曾国藩家书》摘录(一)

1、些小得失不足惧,特患业之不精耳。 
  
  
 译:那些小的得失不足以让人恐惧,特别让人担忧的是专业不精通啊!
  
  
  2、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译:我们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讲求诚心正意,修身齐家的道理,努力做到不负父母生养之德;一是修业,学习和掌握记诵词章的技巧,努力做到能够谋身。
  
  
  3、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 
  
  
 译:能不能够谋到食,穷愁亨通,由天作主;给还是不给,由人作主。专业精不精通,则由我作主。然而我还没有见过专业精通却谋不到食的呢!
  
  4、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译:君子立志,要以民胞物与为器量,以内圣外王为功业,才不辜负父母双亲的生育之恩,不愧为天地之间一个大写的人。
  
  5、盖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标榜以盗虚名,是大损也。天下有益之事,即有足损者寓乎其中,不可不辩。 
  
  
 译:交结朋友,是用来匡正自己的不足的,这样大有益处。自我标榜,以盗取虚名,则是大大有损。天下有益之事,往往便有不益的事包含其中,不可不加辨别。
  
  6、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可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气,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就绝不甘居下游。有见识,就明白学问永无止境,不敢以一得之见而自满自足。像《庄子》书中所说的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缺乏见识的。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7、兄不能使弟尽道得全名,是兄之罪;弟不能使兄尽道得全名,是弟之罪。若各各如此存心,则亿万年无纤芥之嫌矣。 
  
  
 译:兄长不能使弟弟在道义上完善,并因此得到好名声,是兄长的罪过。弟弟不能使兄长在道义上完善,并因此得到好名声,是弟弟的罪过。如果弟兄们每个人都能这样想,哪怕是一万年,一亿年,彼此之间也不会有丝毫的嫌隙。
  
  8、昌黎曰:“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译:韩昌黎先生说:“善不和我在一起,我努力和善在一起。不善不嫌弃我,我努力拒绝它。”一生的成败,都与朋友的好坏息息相关,不可以不谨慎啊!
  
  9、谁人可慢?可事可驰?驰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女,天罚昭昭。 
  
  
 译:哪个人都不可轻易怠慢,哪一件事都不可以随意懈怠。做事懈怠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怠慢他人也会被他人怠慢,即使他们不像我怠慢他们一样怠慢我,也会助长我们的骄傲,人们最终会看不起你,老天对你的惩罚绝不含糊!
  
  10、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裁之吾心而安,揆之天理而顺。(右义,所以养肺也。) 
  
  
 译:心胸宽阔而大公无私,遇到什么都能适应,扪心自问则心安,用天理衡量而理顺。
  
 注:最近在读《曾国藩家书》。曾经认为家书特别的枯燥,也没意思,但是现在可能是因为长大了吧,很喜欢读像《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书籍,也开始重新喜欢上了文言文的书籍。读的很慢,先看原文再看译文,觉得好的段落或者是句子就摘录下来,先摘录于本子上,再逐个字打进中,和大家分享,从今天开始,我每读到书中好的句子都会和大家分享,都编入到新文集《青衿读书笔记》中,当然这只是代表我自己的喜好,如果有幸您也喜欢,那么,我就很高兴了。

《曾国藩家书》摘录(一)

4. NO.1《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前言:
  
 读这本书的缘由:高中上历史课时粗略了解过曾国藩,去年去舍友房间,他给我看了曾国藩的40字看面相的毛笔字,不懂的让我去网上查,我查着查着就发现曾国藩这个人真的不简单,那些耳熟能详的晚清重臣基本都是曾国藩提拔的。曾国藩之后的许多名人更是个个都读过这本家书。2019年兰州大学翻译硕士复试更是让考生翻译《曾国藩家书》部分篇章。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完后给我一种做事要慢慢来,不可以首尾不懈,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关于曾国藩的性格特点,可能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非常“巴蛮”。这个词来自湖南方言,去形容湖南籍的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巴蛮”的意思:“巴”有粘住、巴住不动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固执、不灵活,而且在湖南方言的使用语境中往往带有贬义,比如“做事情不要巴蛮”。但是在一些特定语境中,“巴蛮”也可以指代硬着头皮做事,或者做事执着、敢闯敢拼。这个词被公认为是形容近代湖南人性格或者湖南气质最准确一个词,湖南人为人处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巴蛮”,敢作敢为。
  
 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风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蛮”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标志。湘军就像是湖南山涧里缠绕在悬崖边上的藤蔓一样,死死地巴住太平军不放,慢慢耗尽太平军的力量。
  
 同时曾国藩也基于太平军擅长打运动战的特点,为湘军制订出了对付太平军的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用堑壕战对付太平军的运动战。当遭遇太平军时,湘军尽量不去做正面对抗,而是立刻开始挖堑壕,利用工事和壕沟瓦解太平军的机动灵活战术。
  
 但这些品格都是曾国藩中年以后才有的品格,年轻时曾国藩处事并不圆滑,而是一副读书人的理想观念。曾国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胸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所以从他进入官场,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传授给他的政治理想。这是曾国藩与众不同的地方,别人读圣贤书无非是为了考功名,然后升官发财。而对于儒家宣扬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君臣一心,开创盛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没多少人去实践的,可偏偏曾国藩就去身体力行。但晚清毕竟是晚清,帝国的机器即将崩塌,各级官员也都是捞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一切都以保住官位为重点而非践行官员应有的职责,因此获得地方的支持困难重重。
  
 为了获得地方支持,曾国藩动辄就上书弹劾,逼皇帝把对手罢官,这引起了湖南和江西官员的不满,一度让曾国藩在这两省无法立足。然而他还做过更过分的事。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去世,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当时满清皇帝咸丰帝一开始是想挽留曾国藩的,但没想到,他竟然想借此要挟皇帝,要咸丰给他督抚大权,做湖广或者江淮地区的一把手。他甚至还声明,你皇帝要是不给督抚大权,那我曾国藩就不干了。咸丰帝本来就看不上曾国藩的处事风格,这个事情一出,皇帝就决定收回曾国藩的兵权,让他回老家守孝。从当时情形看,曾国藩即使复出也不太可能重掌兵权,所以他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被断送了。
  
 曾国藩回家之后,仔细研读了《老子》,《庄子》《华严经》,真正理解了老子所说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那些性格上过分要强的人往往是经不起外部挫折的打击,因为他们对自己期望过高,人性本来的弹性都没有了,所以失败可以轻易折断他们的意志。相反,那些看似性格柔弱,能够基于现实踏实做事的人,反倒可以在社会潮流中捕捉到机遇,成就大事。
  
 随着曾国藩反思的深入,他渐渐懂得政治家的处事态度一定要谦退、理性,要把官僚体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而不是时刻想着去反抗破坏这个系统。另外,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利益才是人与人合作的最广泛共识,因为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割,还可以交换,政治家必须要学会用利益吸纳更多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这个思想引发许多人议论曾国藩贪污的问题。先不说原因,之前我也是好奇为什么晚清会贪污那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和太平天国的战争结束之后,朝廷下旨让曾国藩将湘军花掉的军费列好账目,和户部对账销账,户部的官员直接明码标价,必须要从军费的总额中拿出1.3%作为好处费,才能顺利销账。湘军所用的军费将近3000万两,也就是说,户部官员打算从曾国藩身上捞出40万两白银的好处费。曾国藩托人周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户部官员才同意把好处费降到8万两白银。
  
 如此明目张胆贪污,并不是偶然现象,根据今天留下来的史料,大部分京官的正常收入,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官员们为了维持自己体面,衣食住行的花费都要高于普通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代实行“薄俸制”,给官员发的工资确实太低。曾国藩在30岁这一年,工资收入是将近130两,支出却高达605两,做官一年,竟然有475两的亏空。因此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贪腐,归根到底还是工资发的太少。
  
 但曾国藩贪污受贿不是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依靠政治利益在官场上跟别人打交道。他不得不接受已有的官场潜规则,但是这些灰色收入绝不是他做官的目的,而是他处事的手段。我们可以说,当曾国藩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是一个高洁的问心无愧的圣徒;而当他面对整个官场的时候,他又是一个圆滑的务实的政治实干家。
  
 下面摘录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1.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2.凡人必有师,若无师,则严惮之心不生,即以丁君为师。此外择友,则值之又慎。昌黎日:“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3.殿试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大约六年一次,初十日卯刻进场,酉时出场。
  
 4.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也。
  
 5.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
  
 7.吾尝见友朋不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檀台、凌获舟之流,指不胜风。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8.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9.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宴起为第一义。

5. 读《曾国藩家书》(1)

坚持读书分享第24天,读《曾国藩家书》第1-22页。
  
         修身篇
  
         1.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2.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得中的,绝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道理也。
  
         3.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4.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5.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
  
         6.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以君子不屑道也。
  
         7.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8.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通,行得通也。

读《曾国藩家书》(1)

6. 《曾国藩家书》节选,记录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 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 子;
  
 第 三,看 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但是读书也不是读死书,不能像孔乙己那样。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真的要在年轻时奋力拼搏才能给自己一个安享的晚年吧。
  
 少年当自强,“人生莫惧少年穷”,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够赚到现在的自己不能想象的钱,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希望。
  
 出门在外,曾国藩写到:“腊月信有糊涂字样,亦情之不能禁者,盖望眼欲穿之时,疑信杂生怨怒交至,惟骨肉之情预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度日如年,居室如圜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担心。
  
 我很喜欢他所说的:“花言巧语取悦了别人,只是扰乱了自己……闲谈度日,也只是扰乱了你的精神。“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生出闲愁,才不会堕落,但是也不要盲目忙绿,盲目会使人变得粗浅吧。
  
 至于他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真的,命运命运嘛,命是死的,运是活的。一切皆有命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看淡就好,学会接受,与自己和解。
  
 他对于六弟便是看得开,他认为六弟不适合读书深造,也没有强迫六弟去上学。他说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况且“六弟即使入不了学,也不会挨饿”。是人间真实了。

7. 《曾国藩家书》上

开始码字以来,写得最多的便是自省。
  
 写了一段时间后,先生便提起了曾国藩,“他每日写文,并给自己的良师益友们看,互相督促。”
  
 我便也受了鼓舞,开始把写完的文字分享给闺蜜们看。
  
 后来,图书馆书架上偶遇了唐浩明点评的《曾国藩家书》上,便借回来看了。
  
 看完后觉得能从他身上学习很多。如下:
  
 
  
  
 1)记日记
  
 书中具体提到了曾氏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皆记于当天的日记里。他对自己的差失严加鞭笞,毫不留情,甚至不惜骂自己如猪狗,而且还与自己的良师益友们互相传看,以达到监督的作用。
  
 他还位自己定下日课,就像一个规矩的小学生、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似的,每天严守课程表,一丝不苟。
  
 他将自己过去的一切不和圣贤规范的东西譬为种种死,而将一切合于圣贤规范的东西譬为今日种种生。
  
 曾国藩字号涤生,其意即在涤旧而生新。
  
 
  
  
 2)好读书,读书四字诀“看、读、写、作” ,宜体察涵泳。
  
  如何“看”: 在他的一封家书《致温弟》中原话: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为尾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当年曾氏的六弟国华,字温甫二十一岁,因得到他的资助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当时长沙城里最有名的书院,为岳麓上下的岳麓书院,其次则位于南门外的城南书院。
  
 曾氏曾在考中秀才后进岳麓书院深造,在这里仅读一年后便中甲午科乡试。离开后,他一直对妙高峰、爱晚亭、岳麓山上的大禹石碑、以及有几分凄凉色彩的定王台念念不忘。岳麓书院的求学生涯在曾氏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PS:种草了长沙之旅,期待岳麓山下一游,能亲历岳麓书院。
  
  如何“读”和“写”? 
  
 曾氏曾告诫六弟:守一“专”读书,习字亦应有恒。
  
 “摹仿”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较高的层次,即从“看”上再进一步:照着别人的样子来自己动手做。发展创新是建筑在继承纸上的。先等继承,然后才能言发展、言创新。
  
 阅读、摹仿都是”继承“中的内容,自己的独立写作,在理论上可算作发展创新的范畴。
  
 多多摹仿名作,虽在学习中花费了不少时间,但“继承”这一步走得坚实,“发展创新”的阶段便会来得快,故而此途为捷径。
  
  如何“作”? 
  
 曾氏在给儿子纪泽的家书里谈到了作文的三个要素:内容(意义)、条理、词汇。
  
 他要儿子多作文章,以便多活动心思:“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体察涵泳: 
  
 曾氏不主张死记硬背,经常带上儿子游山玩水。
  
 多出门饱看山水,兼做点配置花木的事以调节生活,让一颗心活泼灵动。
  
 
  
  
 3)家庭日用间的大学问
  
 曾氏给诸弟讲了为学的两个问题:一、学问功夫在于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时候,则有豁然贯通的感悟。二、不要把学问仅限于书本中,家庭日用之间便有绝大学问。
  
 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今人说,学问有有字之学,也有无字之学。曾氏一向注重文字外的学问,这可从他日后办湘军的事业中看得出。
  
 曾氏注重生活中的小事如“勤洗脚”:俗话说“病从脚上起”。勤洗脚不仅在于取掉叫上的污垢,更因为双脚掌互相摩擦而起按摩脚掌的作用。
  
 
  
  
 4)慎独
  
 曾氏刚踏上仕途,便以做官发财为羞耻,带勇之初便公开申言:“不怕死不爱钱”。他说到做到,即使万分保险不至于被揭发,他也不做违纪违法的事。
  
 这靠的便是心性的修养。这种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慎独,即慎重地对待一个人独处的一言一行。
  
 
  
  
 5) 恒 
  
 曾氏在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中提到:“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做几桩大事,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难;日日天天,年年月月,坚持做相同的小事,对所有的人来说都很难。恒心,可以说是人的素质中最为宝贵的一种。
  
 
  
  
 6) 勤,克勤小物 
  
 曾国藩在给其弟的家书,致沅弟中写到 “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愈出,阳气愈用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决难成事。”
  
 他一生主张“勤”:勤奋、勤快、勤劳、勤俭。
  
 克勤小物:值得是勤勤恳恳地做好一件件的小事。
  
 一件件小事都努力做了,大事业也就自然而言地成就了。
  
 
  
  
 7) 识人用人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
  
 识人用人,是曾氏的第一长处,也是曾氏成就事业的第一诀窍。
  
 
  
  
 8) 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  
  
 他们的意思依次是:早起(黎明即起)、打扫庭院房间、祭祀祖先、善待亲族邻里、读书、种菜、养鱼、喂猪 。

《曾国藩家书》上

8. 《曾国藩家书》(一)

这本书应该是2015年前后买的,当时翻看了几页,因为此书出自两百年前的清朝,文字带有古文风格,与一般书籍相比读起来甚是晦涩难懂,及其拗口,更是须逐字逐句去读。这些年反复两三次拿起过此书,读不到几页便又放弃。今再次打算静下心,用有声朗读的方式把他“啃完”。如北大校长说:读书是让人变得高贵最低的门槛。本人出生平平,已过而立之年仍为打工人,喂愿通过读书能变得更高贵些许。
  
 说读就读,今晚用60分钟读了共14封家书。其中有写给其祖父、父母、叔婶、几位弟弟的书信。内容涉及家事、仕途、劝学等。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为人
  
 关于孝心:
  
 其家书保持一周或者十天一封,同时对祖父和父辈甚是关心。还有关于祖母的坟墓是否移迁,他劝几位弟弟要听从祖父的意愿。因为祖父大人顺心如意便是最好的风水,同时祖宗的风水早已天定不必太过纠结,这是其孝心之一。考虑到是否回老家省亲他很纠结,一是费用颇高舍不得、二是来回要耽搁半年会影响仕途……因此他说一切听父母及祖父的意思,这是孝心之二。孝心之三实在大女儿二女儿的婚姻大事上,他写信告知男方两家概况,他与内人六成赞同,但仍需祖父父母决定。可见无论他在外官做得多大,始终是个大孝子。
  
 关于谦虚:
  
 光绪二十年,他被升为内阁学士,官至二品。在整个湖南省,朝廷也仅此他一人。他写信报喜同时表明,说是祖宗积累之福,更恐所有福气都被自己想尽,深感惭愧。他写给叔婶和几位弟弟的写都如此提到,可见他为人谦虚低调。不像现在有些人,事业学业获得些许成绩便大势炫耀自己的实力与成绩。为人确实应该低调,因为在你炫耀的时候,别人会心生嫉妒。
  
 关于清廉和慷慨:
  
 他在京为官七八年,虽有升官但却没有发财,因为家书中说现还欠别人500+两银子。同时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别人施他一,他还之十,不怕吃亏,最怕占人便宜。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在借给别人银两,人家还债时给十两利息,他却坚决退回。给老家叔婶寄五十两银子,让挪出十两给生活窘迫的亲友。其实他亦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在想着别人,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一定是他内心本就富足,才会有此善举。
  
 关于家风
  
 他们大家族由他四弟料理,来信说妯娌之间缺乏和睦。他劝四弟三要:一要勤劳,二要早起,三要读《五中遗规》。然后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去不听从,家族兴衰功过都归于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