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024-05-05 12:22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大事记  时间/名 称  隶属关系  1958年12月-1962年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62年2月-1966年5月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  1966年5月-1968年12月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  1968年12月-1970年3月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革命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  1970年3月云南省动物研究所  云南省指定昆明市农水组代管  1972年4月-1976年10月云南省动物研究所  云南省文卫组科技办公室领导  1976年10月-1978年3月云南省动物研究所  云南省科委  1978年3月-1984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委  1983年12月-1984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84年4月-1987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87年7月-1992年5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92年5月-1996年7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1996年7月-2000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0年10月-2005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5年4月-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9年5月-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09年8月-2012年3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年3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人才培养

 研究所凝练了“重大疾病灵长类新型动物模型创制与新药研究”、“基因组进化的理论突破”、“家养动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基因资源发掘”等三个重点学科突破方向。昆明动物所是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设有4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6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1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 博士点(二级学科):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硕士点(二级学科):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研究生先后获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0篇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6人次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00多名研究生获院级各类奖励。新获国际人才交流项目4项,3名留学生获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在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简称“院优博”)评审工作中:昆明动物研究所李明的博士学位论文“精神疾病的遗传学分析与功能研究”和姜雨的博士学位论文“酵母、眼镜蛇和绵羊的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评审中: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沈永义、张国捷、蔡晶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研究生毕业主要去向是生命科学领域中国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大多成为科研、教学骨干。

3.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文化传统

 所徽1、该研究所所徽整体以绿色为主,代表其尊敬自然,爱护环境的的科学态度。2、所徽外圈分别由研究所的中英文名组成,内圈为一个猴子的图像,一方面表现其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念,另一方面,表现出其研究的方向主要在动物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风: 唯实、求真、协力、创新中国科学院优良传统:科学、民主、爱国、奉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文化传统

4.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为昆虫研究所紫胶站。1963年曾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1970年划归云南省后,改名为云南省动物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恢复原所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围绕“一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立足西南及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凝练了“重大疾病灵长类新型动物模型创制与新药研究”、“基因组进化的理论突破”、“家养动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基因资源发掘”等三个重点突破方向。截至2014年底,昆明动物所共有在职职工425人。其中科技人员182人、科技支撑人员19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3人。

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2009至2013年,动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计发表SCI论文1197篇,其中在SCI TOP15%期刊发表论文419篇,在IF≧5期刊发表论文182篇。2009至2013年,动物研究所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   论文发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年9月27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动物研究所2003-2012年SCI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8名(被引用1896篇,被引用次数14882次,篇均7.85次,全国平均值为6.92次),连续3年进入中国科研机构排名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20名、2010年度排名第19名);动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SCI收录中国生物领域科技论文数量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7名,也连续3年进入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18名、2010年度排名第16名);动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Medline数据库收录论文数量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10名。根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2008-2013)》,动物研究所在SCI第一著者论文收录中从2008年的316篇上升到2013年的402篇,6年间增长了27%,动物研究所的各项统计排名均位居前列。报告中的人均收录论文情况显示,SCI、SSCI、CPCI、EI期刊中共收录动物研究所2304篇论文,人均7.20篇,排名第二;CSCD期刊共收录动物研究所930篇,人均2.91篇,排名第四。动物研究所SCI全部著者论文收录2301,排名第三;SCI第一著者论文收录1442篇,排名第三。   科技创新  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方面,利用CRISPR-Cas技术首次在重要模式动物大鼠上实现了多基因同步敲除,并证明此技术引入的基因修饰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该突破对于推动利用大鼠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果蝇和斑马鱼为模式,发现Smurf通过位点特异性的泛素化修饰Ptc蛋白,正调控Hh信号通路活性,这一机制有利于生物体内信号受体细胞对外源Hh信号进行有效解读,并在维持信号的稳定传递上起重要作用;成功建立了大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并证明其在长期培养过程中仍可维持单倍性和多能性,这一工作将对人类疾病模型研发和开展基因功能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有害动物调控机制方面,成功破译飞蝗基因组图谱并揭示其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为更好的揭示蝗灾爆发机制以及开发可持续性治理策略和新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也为推动蝗虫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和行为的生物医学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基于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从蝗虫型多态现象的进化、型变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十年来在蝗虫型变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加深人们对蝗虫型变机制的理解以及蝗灾可持续治理新策略和新方法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全面系统阐述了关于红脂大小蠹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控理论;在松材线虫转型发育及其与媒介天牛-蓝变菌共生互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动物进化与保护方面,重建了大熊猫800万年的种群分化历史,指出虽然现生大熊猫的三个遗传种群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但是其栖息地破碎化现状及隔离种群间有限的基因流再得不到有效改善,他的遗传多样性将会在未来缓慢丧失;从基因组水平进一步确证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鸦”,并发现其基因组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与免疫和嗅觉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收缩以及与低氧反应和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经历了正向选择和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化,揭示了地山雀为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产生了基本的生存适应策略演化。  截至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基因组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基因组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2个):生物学、生态学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有流动人员834人,其中在站博士后115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6人,硕士研究生212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137人。 2005年,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东作为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SARS研究的文章并于2006年度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6年(郑艳华博士)、2007年(李文东博士),共获得两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