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宣布降准了吗

2024-05-06 01:21

1. 今天央行宣布降准了吗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15日宣布降准。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省略说法,是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该政策能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拓展资料:一、降准优点(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二、降准缺点(1)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2)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降准”对楼市影响有限。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超级利好银行股,同时利好股市,利好楼市。三、降准意义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四、降准影响1、行业配置中信建投认为,首先,牛市第二阶段到来券商将构成最优行业,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也长期利好。其次,利率下降,经济转型,长久期的成长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叠加盈利预期的改善,长期看好。第三,信用宽松,利率下降,逆周期力度加大,对于估值低,困境反转的部分周期(例如化工、汽车)行业也具备良好的机会。第四,消费也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需求,这也是值得长期坚守的方向。第五,利率下降之后,高股息板块的配置价值对固定2、货币政策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天央行宣布降准了吗

2. 央行降准了吗?


3. 今年央行降准多少次了

2021年降息两次。2021年7月9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扩展资料中信建投认为,首先,牛市第二阶段到来券商将构成最优行业,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也长期利好。其次,利率下降,经济转型,长久期的成长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叠加盈利预期的改善,长期看好。第三、信用宽松,利率下降,逆周期力度加大,对于估值低,困境反转的部分周期(例如化工、汽车)行业也具备良好的机会。第四、消费也成为内生增长的主要需求,这也是值得长期坚守的方向。第五、利率下降之后,高股息板块的配置价值对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者也具备新引力。著名经济学指出,央行此次“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力度很大,释放出了近万亿的长期资金,确保了市场流动性充裕合理,对股市、债市等都具有利好影响。201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杠杆率重现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保持定力,坚持稳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继续引导金融资源从低效领域退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此次实施全面降准之后,应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有效率地进入实体经济,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今年央行降准多少次了

4. 央行降准来了,拐点真的到了吗

在央行解释的三部分文字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下几个部分:
1、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2、人民银行将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3、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
简单来说,央行是想告诉市场,降准是为了把银行体系内存留的资金市场出发,并替代央行的创新货币工具MLF,是存量的置换操作。
从流动性结果上来看,确实通过这种置换有“额外”4000亿资金被释放出来,但是,要注意这部分资金的用途只能是用于小微贷款的投放,为了确保投放的精准性,央行还把相关内容纳入了MPA考核中。
此外,还要注意,央行这部操作已经把未来半个月的投放也一次性释放完了。也就是说央行如果不这么做那应该是通过MLF一级逆回购等方式对冲税收缴款带来的流动性紧缩(据估测邻近4月底,税收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达到6000亿左右),而如今采用降准置换等于是一次性把未来半个月的操作给用完了。
所以,整体来说,拉长了时间看,选择要在4月25日投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税收对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因而整体来说确实属于中性的对冲操作。
除了上述短期对于流动性的目的以外,暴哥觉得央行可能还有中长期的目的性在:
由于我们的资本管理制度,以及多年来以出口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们积累的大量的外汇,为了对冲这些外汇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央行才不得不提高准本金率。所以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中国可以说傲视全球的高准备金率是一种被动操作,制约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让央行某种意义上不算是一个正常的央行。
而未来,随着资本的开放,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可以预见顺差会减少,外汇储备的规模不在提高,或者逐步下降是有可能的。那么央行顺势,把准备金降下来,其实是在让自己逐步回归到真正的具有独立性的货币当局的必经之路。
此外,MLF等工具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所创造出来的新工具,如今用传统的降准来替代MLF等新工具,也是央行货币政策回到传统轨迹上来的一种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被爆出央行打算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在利率市场化收尾的阶段,为了平抑放开之后可能引发的市场利率快速上行忧虑,降低准备金也可以认为是对冲的操作,为了利率市场化的平稳推进做铺垫。
顺着利率市场化的思路演进,未来随着油价继续上行,全球通胀预期继续升温,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利率继续提高是很有可能的,那么我们中国为了保持和国外的利差,央行继续引导市场利率上行,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说货币政策拐点到了实在是空谈。

5. 央行为什么突然“降准”?

太意外!央行突然“降准”了!紧急输血市场1.5万亿元......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今天,央行放大招,出手阔绰,市场收获一个万亿元大礼包!央行公告称,为满足春节前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临时流动性需求,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业内称之为,“春节限定版降准”。

央行公告称,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
 对此,业内认为,这属于“春节限定版降准”。
时间限定,期限为30天;机构限定,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金额限定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兴业研究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根据央行的表述,临时使用的金额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最新的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规模推算的资金释放上限可以达到1.5万亿元,数量相当可观。
前述分析报告同时指出,本次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使用对象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与2017年TLF操作对象一致。根据央行在《2017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述,“中资大型银行成为唯一的资金融出方”。因此,中资大行更有可能成为本次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的使用者。
兴业研究同时提出,央行最新推出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与2017春节前夕推出的“临时流动性便利”类似孪生兄弟。两者在操作期限和对象上相差无几,也都不需要质押券进行操作。但是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宣布时点上更靠前,操作利率更低,可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更大。
 央行送出万亿元大礼包:TLF(特辣粉)的升级版?
1、“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范围扩大至全国性银行,是TLF(特辣粉)的升级版。
2016年春节,为熨平春节大量取现等流动性扰动,据路透等报道,央行曾面向大行开展28天左右的TLF,规模在6000亿左右,无需抵押品,资金成本与28天逆回购同。TLF的特点:操作对象主要针对五大行。央行表示,针对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

 但本次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有如下特点:
①范围扩大至全国性银行,即除了传统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在列;
②“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即商业银行上缴在央行处的准备金可以动用,意味着不需要抵押品,解决了抵押券偏紧和LCR等指标掣肘资金传导等压力;
③动用银行自身存在央行处的准备金,应无需支付额外的资金成本(即0成本),只是这部分准备金取回临时使用后,无法享受1.62%的法定准备金利率(机会成本概念)。因而,无论从操作对象、利率、规模来看,都是TLF(特辣粉)的升级版。
2、范围有效扩大,可有效对冲春节取现等流动性扰动
“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操作对象范围扩大至全国性银行,即除了传统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也在列。根据我们的观察,春节全国性银行的取现需求占全部取现需求或高达90%。
对全国性银行开放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可有效缓解机构春节流动性压力,也可有效对冲春节取现等流动性扰动。换个角度,今年春节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角度,其投放流动性压力也明显减轻,有助于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
 3、可动用的临时准备金支持规模或高达万亿
从全国性银行存款占比和绝对值来看,我们初步测算,额外临时支取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其可释放的临时流动性规模可高达2万亿。实际则视银行报备申请的情况,但理论上可临时支取2万亿左右的准备金,且无需抵押券、0资金成本(只有准备金利率部分的机会成本)。
考虑现阶段央行投放的流动性余额已6万亿有余,往年春节仍需额外投放,此举在提供有效流动性支持的同时,避免了抵押券不足的尴尬。
 4、不仅规模上有效支撑春节流动性需求,期限上完全跨过春节
根据央行OMO、MLF等操作特点,全国性银行提前跟央行报备申请。理论上元旦过后即可报备申请。不过考虑“使用期限为30天”,且按照结算规则,遇节假日顺延;我们预计实际中,考虑跨春节的资金需求(18年春节为2018/2/16日),银行或在1月10日或稍往后几天开始报备,1月16日或稍往后释放这笔临时准备金,从而使得这部分资金可以有效跨过春节(即实际占用资金因节假日顺延,或可达37天)。从期限上,完全覆盖春节前的取现需求和资金滚动需求。
 5、完善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更加精准
2014年以来,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层面更加细化,在流动性管理层面也更加精准,如推出定向准备金、MLF、SLF、TLF、SLO等。此次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在基本完全对冲春节资金扰动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准备金制度;且充分考虑市场的流动性需求、抵押券情况等。整体来看,不仅有助于全国性银行平稳应对本次春节的流动性需求,中小银行以及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也更添保障,也有助于稳定甚至提振债市情绪。
今天央行刚刚公布定向降准的政策,但是股市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今天指数收阳,终于出现连续两根阳线2017成功站在了3300点之上,亮出一道2018年开门红的曙光。

央行为什么突然“降准”?

6.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央行降准意味着银行的存款利息降低,贷款的利息也降低,增加了社会资金的流动性,可能有利于资金流向市场;人们手中的钱开始变多,可能有利于股市、消费行业、服务行业的增长及楼市的回暖。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优点是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缺点是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降低银行准备金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3、不包括三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4、定向下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5、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

7. 央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降准

央行宣布于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点评:

一、降准是货币政策发挥效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此前的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在早年间央行票据冲销流动性捉襟见肘时候的权宜之计,央行希望通过提升法定准备金率“冻结”过剩的流动性。但是,过高的法定准备金比率间接提升了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造成了资金配给的扭曲:由于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只支付极低的利率,过高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就相当于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为了追求目标利润就存在提高贷款利率的动机,加重了实体经济融资难与融资贵 。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自2016年开始,央行对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格外谨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央行贷款。但是不幸的是,大量的中央银行贷款与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存,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实施了对商业银行的双重征税,进一步造成了货币政策扭曲。所以,只有在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至较正常的水平后,央行贷款才应当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外储的变化决定了降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极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应对当年外汇储备增速过高的情况下积累而来的,现在这一情况正在出现变化,外汇储备不仅增速回落,更有减少的风险。

做出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国际收支表的考虑。早年间,我国国际收支表保持了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即便当期存在较大的对外投资,资本账户的逆差也可以通过经常账户的顺差来“中和”,不至于过度影响外汇储备。而今年3月份我国净出口出现了逆差局面,在对外投资依旧数据净流出的情况下,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形成了“双逆差”,意味着未来有可能消耗更多的外汇储备。所以,外储形势与之前产生了较大不同,法定准备金率也没有必要维持高位。

央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降准

8. 为什么央行要降准?

如果央行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会有效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例如每下调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8000亿元左右的货币供应量。一: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二:通过降准,一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商业银行可以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准备金下调以后,银行的资金相对更宽裕,对于投放信贷是有好处;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市场利率水平下降。三: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商业银行可以获得约150亿元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能够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将MLF利率下调来影响牵引LPR利率的下调,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四: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五:2019年7月份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环比下降36.14%,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仅为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较前值下降0.22个百分点,信贷成为拖累社会融资规模的主因。与此相对应的是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增长4.8%,信贷市场上需求同步下行。六: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七: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