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为蜀汉做过哪些实质贡献

2024-05-09 06:00

1. 关于诸葛亮为蜀汉做过哪些实质贡献

1、政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经济。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3、军事。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4、发明创造。孔明灯、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木兽、孔明锁地雷、孔明棋。

关于诸葛亮为蜀汉做过哪些实质贡献

2. 诸葛亮为蜀汉做过哪些实质贡献

1、政治。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经济。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3、军事。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4、发明创造。孔明灯、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木兽、孔明锁地雷、孔明棋。

3. 有人说蜀汉的灭亡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你赞同吗?

蜀汉的灭亡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这种看法自然无法认同。关于这种说法的主要论据是诸葛亮在执掌蜀国的时候,连年北伐,大量的消耗了蜀国的国力,最终劳民伤财,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但这个论据的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北伐明显对于蜀国更有利。当时的情况真是蜀国与魏国之间国力相差最小的时候,而且蜀国的地盘最小,人口最少,这就代表了蜀国的成长空间更小,天花板更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拖得越久对于蜀国越不利。

而且诸葛亮的北伐对于蜀国到底造成了多大的负担,这一点很难确定,诸葛亮的北伐不算是穷兵黩武。在历史上虽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多人异议,但几乎没有人质疑诸葛亮的内政能力。诸葛亮北伐不断,但并没有造成民生凋敝,千年之后四川都还有人祭祀与崇拜诸葛亮,可见诸葛亮到底对蜀国的国力损伤有多大其实是很不好说的。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在于,不管诸葛亮做过什么,蜀国的最终灭亡发生在了诸葛亮死亡的三十年之后,我们常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那也仅仅只需要二十年,就算诸葛亮做过什么证的伤损到了蜀国的国力。有三十年的时间也足以扭转诸葛亮造成的影响了。
将蜀汉最终的灭亡归罪于一个已经死亡了三十年的人,这是在承认诸葛亮的优秀影响深远呢?还是说蜀汉的没有能人,无法做出改变呢?但无论是哪种,这似乎都是对诸葛亮才能的肯定,而蜀汉后期没有能人的事情,事实上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诸葛亮的北伐的正确,因为蜀国受限于区域大小与人口,当局势相对稳定之后,就很难从其他的地区获取人才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把国家的灭亡归结于一个已经死亡三十年的人,这都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有人说蜀汉的灭亡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你赞同吗?

4. 诸葛亮如此的忠心,为何还是有人认为蜀汉灭亡与他有关?

姜维直到247年才和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共同管理蜀军军务,此时姜维归降蜀汉已经有20年。而等姜维出任大将军,已经是253年,诸葛亮去世都已经20年了。蜀汉的政治、军事、经济资源,在诸葛亮的统一协调下,能够全部作用于战争,后方非常稳固。而姜维做不到这一点。后主手下独相的局面渐渐瓦解,君权开始恢复主导地位。



姜维的智商并不比邓艾高,而且兵力又远远少于曹魏,而且最重要的是经常北伐,耗尽了蜀汉国力,又怎能不败呢。大家都知道,姜维北伐的时候,廖化可是一直在旁边。军事从新重用魏延作带兵出战,姜怀立刻杀小人,后面整理军队储粮储人复耕。姜怀死穴是没有远见政治谋略与褚葛亮一样,如果换上魏延,内部斗争,李世民说陈寿三国志里面说诸葛亮打仗不行,爱卿怎么看。 李靖说陈寿那个书呆子知道个毛线,诸葛用兵不亚孙武,三国军事家我就服诸葛亮。






,蜀国就注定会被中原国家灭亡,所以和诸葛亮北伐有关系,但是直接原因还是荆州丢失,只能偏安蜀地,在说蜀到了后期已无大将,司马篡魏,第一个灭的就是蜀国,就像赵匡胤要第一个灭后蜀一样,从刘备进去益州之后两派就开始内斗没有停止,荆州派以诸葛亮为首,益州派以李严为首,两个人都是托孤大臣,虽然诸葛亮最后胜了,但是自古派系斗争都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所以益州派的下场可想而知。而魏国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谁统一了北中国,谁就掌控了统一中国的时势,这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已经论证的很明确了。

5. 不少人说蜀汉的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为何这么说呢?

后主既降,剑阁成了孤军。姜维不服输,他要兑现与诸葛亮的承诺。在国破主降的情况下,他唯有利用邓艾和钟会不合这个唯一的条件来博一下,作为一名智将,来施展他个人舞台上最后的一次奇谋!诈降!!!借钟会之手除去邓艾,然后策动钟会谋反,抵抗司马昭派出的增援部队,最后除去钟会,复兴蜀汉。
由于钟会行事不密,军士哗变,姜维、钟会、张翼皆死于乱军之中。而姜维更是死后被剖尸。姜维那绚烂的一生也就此结束,时年五十有九。姜维其实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国君都降了,他本来就是魏将,他为什么不可以降!但姜维没有降。姜维也可以像北地王那样自杀来博个忠烈的名声。他没有。他已经五十九岁了,在当时已算垂垂老矣,投降可以换来平安的生活,自刎可以博得忠臣的赞誉。


但是他没有!他还要奋起一博,虽事败身死,三族尽灭,姜维始终都没有放弃希望,他奋斗到了最后一刻,正确地说直到姜维倒下的那一刻,蜀汉才算是真正灭亡……历史是公平的,它让那些酸腐文人的笔墨无法阻挡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忠信智勇皆备的,为蜀汉献出自己毕生才能的姜维——姜伯约。
西蜀之亡,非亡于他人之手,正是亡在被鲁讯先生称为“智而近妖”的诸葛武侯手上。
当年刘玄德在日,仁义之名满播天下,虽然他本身只不过是个虚伪的伪君子,但无可非议他在当时吸纳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徐州城破,关云长投降后被汉相曹操封以高官厚爵,日日宴赏,可是在听到刘备的消息之后依然抛下好友张辽、徐晃等人夺关斩将而去;张永年、法孝直等人都是西蜀重臣,但却主动向刘备抛出绣球,引他入蜀灭亡旧主刘璋,其号召力可见一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前半生虽然穷困潦倒,东投西靠,却始终未如二袁、吕布等无能之辈般被曹操逐一歼灭。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自称如鱼得水,在开始的时候,诸葛亮确实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当时武侯只能出谋划策,决定权依然掌握在刘先主手上,所以当时刘备阵营中的诸多名将得以人尽其用,如张翼德义释严颜、黄忠定军山大破夏侯渊、赵子龙威震汉水、关云长水淹七军等战役,张、黄、赵、关等人接到作战指令之后自行决策出战,灵活自如,所以当时西蜀建国后形势一片大好。
好景不长,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取荆州,魏吴联兵大破关羽,刘备出兵伐吴却被陆伯言火烧连营全军覆灭,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上台之后大包大揽,文治武事事事亲力亲为,严重影响了接班人的培养,他又痛感于汉之覆灭,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主张,可是他矫枉过正,令蜀汉的人才政策出现了严重失误,不但没有纠正刘备时期重出身的毛病。
而且将人才品行放到了才干之上,重用的董允、蒋琬等文官虽然不是无能之辈,而且一个个清正廉明,但距离治国之才却相去甚远。马谡是当时蜀少有的智谋之士,可以成为一流的军师,可武侯却让他和自己一样当了大将,失了街亭明明是自己用人不当,却推罪马谡,上演了一出“挥泪斩马谡”。
而他带兵出征时每每故弄玄虚,搞得手下众将只能听令行事,毫无自由发挥的余地,像魏延献计奇袭关中就被他断然否决,结果六出祁山而无功,最后自己也被司马仲达拖死在军中,临死还疑心魏延有谋反之心,遗计给杨仪杀了魏文长。李严本是蜀中大将,因为犯了过失被诸葛亮打入冷宫,诸葛亮死后李严自叹终身不能再得复用,可见诸葛亮的家长作风,他贬的人就算自己死了也没人再敢起用。


诸葛亮死后,因为他的人才政策,蜀中除了姜伯约之外,已经再没有其他出类拔萃的人才。反观曹魏,当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陈孔璋为袁本初作檄文大骂他一家三代,袁绍被没后,孟德却以“此可愈头风”为由将他收入帐下。当年为敌兵所败时他说:“唯魏种且不弃孤。”
魏种却偏偏举全城向敌军投降,及至之后他生擒魏种,左右请杀之,他却说:“唯其才也。”又释而用之。虽然在对待张松的态度上出现失误,令自己一统天下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但他成功的人才政策却一直在魏和之后的晋得到了延续。邓士载出身贫寒,在魏却连受提拔,总督诸军抗蜀,令姜维不得越雷池一步。到晋伐蜀伐吴时,晋依然人才辈出,遥遥领先于蜀吴。
在人才对比如此失调的情况下,姜维以一省之力以攻代守,力抗拥有全国领土三分之二的魏,而且胜多负少,足可称得上是一代将才,可惜武侯遗毒太深,西蜀终于灭亡。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由于后主听信师巫之言,不肯按姜维之言派廖化守阴平、张翼守阳安,只在宫中饮宴欢乐,而黄皓竟隐匿告急文表(此人后被凌迟真是死有余辜),致使汉中天险被钟会一攻及破。汉中已失,姜维采取廖化的建议合兵一处,死守剑阁天险。可惜他没有听从董厥之言派人回守成都。

不少人说蜀汉的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为何这么说呢?

6. 诸葛亮是怎么治蜀达到国以富饶的

  千古贤相诸葛亮励精图志治蜀二十年,使得“国贫民虚,地处孤绝”的蜀汉上下“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如此卓越的政绩与他“科教严明,厉行法治”的治政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一、诸葛亮依法治蜀的历史背景
  建安十九年,刘备平定成都后,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管理益州政务。原益州牧刘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三国志·蜀书·刘璋传》),一直奉行汉末以来的腐朽政治,所辖境内刑法律令松弛倾废,豪强士族肆虐妄为,黎民百姓怨声载道。
  诸葛亮入蜀后厉行法治,采取以严济宽、以猛纠弘的强硬手段,严厉打击豪强士族势力,坚决维护法令律制的权威。使益州的官风民气大为改观,社会秩序迅速稳定,但这同时也招来了一些守旧势力的非议和责难。为此当时的蜀郡太守法正劝告诸葛亮说:“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法正欲以汉高祖刘邦入关后刑法宽简使秦人感恩的史例,劝说他降低要求放宽刑法,以安定民心。
  诸葛亮并未采纳法正的意见而宽刑省法,他在《答法正书》中依理反驳道:“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己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诸葛亮认为:理政治国不可滥施小恩小惠,用职位去恩宠下级,等到无高位可给时他们就会渐生轻视;用恩惠去笼络下级,等到无恩可施时他们就会滋生慢怠,此乃为弊政症结之所在。如果用严峻的刑法去震慑下级,待法令贯彻之后,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恩德;严格限制封赏官爵,一旦加官晋爵,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是荣耀。恩荣并用,互为补充,上级与下级之间就有了秩序,治理国家的要领就体现于此。所以他坚持“治乱世用重典” (《礼记·周礼》),采取严刑峻法、恩威并济的措施来革新政治、纠正时弊。
  二、诸葛亮依法治蜀的措施及影响
  为确保有法可依,诸葛亮与法正、刘巴、伊籍等人共同制定《蜀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坚决实行由“人治”过渡到“法治”的方略,通过一系列法律条文来规范社会秩序、约束道德行为,达到震慑人心、劝善规恶的目的。此外他还反复对官吏进行教导,“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励臣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要求执法者居官守法、“慎独”其身、执法尚严、除恶务尽,以期实现长治久安。
  诸葛亮强调“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而不讲封建王朝“刑不上大夫”之类偏袒贵官的“传统”。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的中都护李严,恣意矫旨殆误战机,诸葛亮立即上书请将其废黜流放梓潼郡。出身名门又是东宫旧臣的将军来敏,年老狂勃口出不逊,诸葛亮毫不避讳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闭门思愆”(《三国志·蜀书·来敏传》)。
  对于人民大众,诸葛亮一改施法者的强硬面孔,采取“用心平而劝戒明”的施法策略。“用心平”是指诸葛亮人品公正亮直,“心如秤,不能为人轻重”(《诸葛亮集·杂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不遗远,刑不阿贵”,执法公允无私,使民众心悦诚服。“劝戒明”则是说诸葛亮不过分崇拜法律,视之为万能,而只将法律当作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他反复强调“教令为先,诛罚为后”(《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教令第十三》),竭力反对不教而诛,声明不是为法加于人而法,而是注重防患于未然。他“示仪轨,从权制”,积极对民众进行普法宣传教育,鼓励并引导臣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以避免犯罪。
  为增强法制观念,诸葛亮特地亲自为后主刘禅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经典。并在《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规谏刘禅执法应客观公允,奖惩须一视同仁,不得循私枉法。另指出倘若“以私为公”、赏罚不均,就会使“人有二心”威胁到国家政权。
  诸葛亮虽位极人臣、功高如山,仍守身甚正、律已甚严。他对亲属故旧毫无偏袒、一视同仁,知道侄儿诸葛恪禀性疏陋难担大任,主动要求将其调离;至交马谡违反节度,造成街亭之失,他力排众议,指出“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集· 论斩马谡》),依法将其处斩。他为官清廉,不贪不奢,生前“资仰于官,不自冶生”,“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及卒,遗命葬定军山,丧事从俭。他每欲责人者,即躬为表率,街亭战后,他除斩马谡、杀李盛、废黄袭外,更上《街亭自贬疏》,检查自已做主帅“不能训章明法”、“授任无才”、“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的过错,自请贬官三级,并将之公布于天下。襟怀坦荡、不矜己过之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
  诸葛亮虽责人以严但仍待人以诚,对犯人家属绝不施行牵连,不带有任何歧视。前文提到的李严被罢黜后,他的儿子李丰仍留在丞相府作官,继续受到信任和重用。诸葛亮还经常教育他,希望他能够正确对待他父亲的问题,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对犯过违法的人,诸葛亮也非全加严惩,而是结合其认罪态度和悔改表现妥为论处。如在李严的问题上他曾就对李丰说:“若都护思负一意,君可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诸葛亮集·与李丰教》载),表示李严若诚恳服罪改过,允许其重新复职。又如车骑将军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罚他,琰向亮谢罪,亮见琰有悔改之意便马上派他回成都,恢复他的官职。还有江阳太守彭羕因私下悖语而入狱,此后写信给诸葛亮说:自己由于“一朝狂悖”(《三国志·蜀书·彭羕传》,下同)失言,“负我慈父,罪有百死”,但仍是“尽心於主公之业”的,“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请求诸葛亮宽恕。因诸葛亮责自己严、责别人公平,所以被他责罚过的人都无怨无悔、诚心改过,而这又正是他“法加于人而无怨者”的原因之一。后来李严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悲叹自己从此失去了改过后重新被起用的机会,遂激愤而死。因游散被诸葛亮弹劾的长水校尉廖立听说亮病卒,垂泣难曰:“吾终为左衽矣!”(《三国志·蜀书·廖立传》)卒死徙所。
  诸葛亮将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法制思想。这种思想不同于汉代的“外儒内法”,也不同于不教而诛、以律令为准的酷法,更不同于不限制帝王作为、只责于臣民的“独制天下而无所制”的“王法”。其特色是:用法无私,执法必严,“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强调执法者是“人之所瞻”(《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教令第十三》,下同),务须做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正己以教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倡导“循名责实,虚伪不齿”,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量刑要看认罪态度,“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既强调“明法”“法治”又讲求“德治”“仁政”,主张“德主刑辅” “科”与“教”相辅而行。
  正因为诸葛亮极力推行依法治国的治政主张,坚决贯彻“科”“教”并举的思想路线,方使得豪强专权、法无权威的蜀国实现了臣服民悦、政通人和的开明政治,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诸葛亮依法治蜀政绩之佳,冠绝古代。与亮并时的蜀臣张裔赞曰:“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三国志·蜀书·张裔传》);《三国志》作者蜀汉遗臣陈寿评曰:“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西晋史家袁凖称曰:“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诸葛亮集·附录·诸葛公论》);东晋史家习凿齿云:“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於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於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汉晋春秋》);唐代名相裴度评曰:“法加于人也,虽从死而无怨;德及于人也,虽奕叶而见思”(《诸葛亮集·附录·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清代学者张澍评曰:“称心无轻重之倚,峻法泯秋毫之怨,此贤愚咸忘其身,仇敌亦仰其治”(《诸葛亮集·编辑诸葛忠武侯文集自序》);而我国当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称诸葛亮是“标准的法家学说的实行者”(见《中国通史·第二卷》,下同),而“他所治理的蜀国,在三国中却是最有条理的一个”。
  三、诸葛亮依法治蜀于今之启示
  法律是反映并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量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古往今来,凡如诸葛亮一般有远见、有作为的领导者,无不将严明法纪作为治政理国的重要手段。他们从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地宣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同时撷取好的范例捕捉坏的典型,褒此贬彼,赏此罚彼。让人们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吸取教益,或起而效尤,或慎之戒之。我们应当从前人的史例中借鉴经验,为我们开创新的历史服务。健全法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治理国家的重要主张,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现在改革开放了,资本主义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要借鉴、吸收,但由此一些腐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我国的一些地方出现如吸毒、嫖娼、赌博、经济犯罪、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先贤诸葛亮那种厉行法治的顽强信念、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坚决对此予以取缔和打击。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的人民才能得以正常有序的生活。否则社会“风气如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3卷)。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要实现这一经济体制的转轨,就需要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推动和保障。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市场是多种主体的,各种市场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需要由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是一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需要我们运用法制功能保证公平竞争的秩序,需要我们将市场主体的行为、市场运行的秩序和市场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的轨道,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要做到上述所有这些,我们就必须具备强烈的法制意识和丰富的法律知识,就有必要发扬诸葛亮那种积极引导、深入宣扬的普法精神,号召全社会都来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营造浓厚热烈的法制氛围。
  进一步加快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造就良好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环境,全体公民皆应有责,试想生活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古人尚能有如此“训章明法”,今天的我们理当不会逊色的罢

7. 蜀汉后来由盛及衰是因为诸葛亮的用人问题吗?

  诸葛亮是蜀汉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其在领导行为上的战略失误、自知不足、不善育才、不当用人、不善授权、赏罚不平、不善纳谏等领导过失,使得蜀汉最先灭亡,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领导对组织管理的好坏具有决定性影响,是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目标的带头行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风范,数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风五丈原,一个理想的全智全能的几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是封建中国士子“为师”、“为将”、“为相”的完人,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化身,在他辉煌的一生中,几乎计无不中,谋无不成,近乎神,而他又本性谨慎,除“失街亭”、“兵屯渭南”外,很少有人论及他的失误。然而,为什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最先灭亡? 细读《三国演义》及《三国志》后不难发现,诸葛亮也有不审时度势、穷兵黩武、用人失误等多方面的缺憾。本文通过对诸葛亮不当的领导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了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以期对现在的组织领导者有所启示。


  三、不善育才

  培养人才是领导的重要职责,因为无论领导者将来晋升或退位,总是需要人才接替,且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聪明的领导,追求事业上的成功,除依靠自己的才智之外,更重要是借助别人的力量。培养人才,对于被培养人而言是一种激励;培养人才有利于加强下属的参与管理,将繁琐的较小的工作交给下属完成,领导可抽出更多时间从事组织的战略及策略研究。蜀汉初期,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还勉强算是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人才队伍,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又有魏延、王平等人,但这些人都有其缺憾:关羽骄矜自大、张飞脾气暴躁、魏延难以驾驭、马谡性情轻狂,他们给西蜀带来一次次的致命打击。诸葛亮说:“此病不在兵寡,在主将而!”所以,诸葛亮只得让关羽守华容、荆州,让马谡守街亭,让刘封、孟达守上庸。而这些人连连违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政策。最后诸葛亮指定降将姜维为帅,也只因朝中无能人不得已而为之,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诸葛亮非常清楚蜀汉人才状况,但并没有引起对诸葛亮培养人才的高度重视。首先,未选拔任用才能超过自己之人。虽然他从下层提拔了蒋琬、董允、杨洪等人物,但这些人比诸葛亮更谨小慎微,更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三国志》之作者陈寿评曰:蒋琬、费一“咸陈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姜维“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其次,不给人才改过自新的机会。第一次北伐,失街亭而斩马谡, 《三国志·蜀书·马谡传》习凿齿评诸葛亮“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李严在刘备入蜀时屡建奇功,官至尚书令,“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刘禅)北伐由于劳师远征,得汉中并未得民,粮草皆得从险难的蜀道运送,加上天雨,李严运粮不济,情有可原。可诸葛亮厉斥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并撤销李严一切职务。第三,不锻炼人才。仅以诸葛亮第一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让常人琢磨不定,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则“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领受绝对不抵抗的命令“只要输,不要赢”,刘备原来的师爷孙乾则是“安排功劳薄”,这种战术完全莫视民主决策及将帅锻炼精神,取而代之是诸葛亮个人智慧垄断。这种习惯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亮葛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难以为蜀汉政权造就和培养后续人才。第四,公开嫉妒下属或同事才能。嫉妒别人才能,特别是比自己高明的人,是人的一种本性,但是领导不能嫉妒下属或同事才能,即使有这种心思,应将其变成忧患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因为领导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只要能驾驭下属即可。但诸葛亮却不能善待有才能特别是有可能一方面或多方面超过自己的人才,像李严、廖立、魏延等有才有功之人,都遭到排斥打击甚至被杀戮的结局。

  四、用人不当

  用人之道,是领导才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领导者实施领导过程的重要工作。正确用人必须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前已论述,诸葛亮非常清楚荆州之重要,然而诸葛亮对守荆州人员方面的严重估计不足,做出关羽守荆州,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表面看来马谡失街亭及被斩都是咎由自取,但因此把马谡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是“庸才”的代名词,是不公正。马谡是个人才,街亭之战以前,参军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屡出奇谋,克敌制胜,为蜀军立下过大功,比如献计征服孟获,离间魏帝与司马懿。马谡这样一个善出奇计的谋士在街亭惨败,从表面看是马谡无知所致,而实质上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所致。马谡虽然跟随诸葛亮多年,却一直仅是“高参”,从未担任过主将,他精于战略,拙于战术。而诸葛亮却把他推到了主将的位置,而且事后还反省自己,斩马谡后哭曰:“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他想到的仍然只是把庸才当成了人才用,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用人失当是失街亭的根本原因。

  五、不善授权

  现代社会,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领导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工作勤勤恳恳, “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至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其在上后主的《自贬疏》中道:“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其对手司马懿有评价诸葛亮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而在西汉时期,陈平任汉左丞相,刘恒皇帝一日问,全国一年审决了多少案件,全国一年的财政收支有多少,右相周勃答不出来,刘恒问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有人主管。”刘恒问:“谁主管?”陈平答道:“陛下要了解司法问题,可以问廷尉;陛下要了解财政收支,应该问治粟内史。”刘恒又追问:“如果什么工作都有人主管,那么你管什么?”陈平答:“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帝乃称善。(《史记。陈平传》) 陈平、诸葛亮是当时的高官,作为领导者,一个重要职责是“授权原则”,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下属获得一定的职权和责任,就能独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成就,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要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而在于具有调动下属积极性。不授权的领导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他的下属还会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独立创造力不能得到发挥,因而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这种领导方式还会失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会。

  六、赏罚不明

  赏罚是领导的重要手段,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赏罚分明,体现了褒扬贬抑,指示了人们行为的方向,强化正义的进取,弱化错误的选择。赏贵信,罚贵必,赏罚应公平。然诸葛亮赏罚不明:首先,罚不平。关羽华容道放曹操,事先立下军令状,但因刘备求情“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赎罪”,诸葛亮就饶了关羽,放纵了关羽,以致后有荆州之败。《三国志。蜀书。蒋琬费一姜维传》记载,刘备发现诸葛亮提拔的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在发怒中“将加罪戮”,而诸葛亮硬说蒋琬乃“社稷之器”,还要求刘备“重加器之”。坚持斩杀马谡,晋人习凿齿认为可惜,当朝大臣蒋琬也认为诸葛亮斩马谡确实有些过分, 《三国志·马谡传》:“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其次,赏不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与邓芝为疑兵,因诸葛亮错用马谡,北伐失利。赵云、邓芝在”兵弱敌强“的形势下,”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退军无损失,却被诸葛亮”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在视察时发现兵将、军资无损,从邓芝口中知道是赵云”亲自断后“,才使”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的实情后,也只是以赵云将士保存下来的”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而赵云则以”军事不利,不应有赐“谢绝,建议全部充府库。军事失利完全是诸葛亮拒谏、固执、独断专行用个人爱将马谡为先锋所致,赵云为补救他用人的失误亲自断后以保将士、军资无损撤退,本应是有功将领,诸葛亮却推卸责任将其贬职,即使知道了实情,诸葛亮也不肯为赵云恢复原职,这就不仅有知过不改的错误,而且更有错上加错之嫌。可见,诸葛亮赏罚不明。

  七、不善纳谏

  政军统帅的诸葛亮不善于纳谏,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以致做出多次错误决策:

  第一,平定南中时,诸葛亮开始并不接受马谡“攻心”战略,采用武力镇压的手段,待遇到严重阻力后,才想起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建议。

  第二,北伐时,大臣曾反对诸葛亮与降魏的叛将孟达通好,指出“孟达小子,昔时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耶”。可诸葛亮宁肯不用国内有才之人,对叛将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欲“诱达以为外援”,与书孟达,但孟达“无款诚之心”,始终不愿作为诸葛亮北伐的“外援”朋友,给了无可奈何的诸葛亮当头一棒。

  第三,北伐时“数有战功”的魏延,北伐时亦提出过亲带精兵五千奇袭长安,诸葛亮领主力出斜谷,一举而定咸阳以西争长安、占关中的正确建议,却被诸葛亮以“危计”拒绝,以后也一直不纳魏延之建议。

  第四,马谡是诸葛亮深为器重提拔的青年将领,刘备生前就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第一次北伐,“论者皆言宜令为先锋”的应是“宿将魏延、吴懿”等将领,而诸葛亮却拒“众意”,固执地任用马谡为先锋,“统大众在前”,导致街亭惨败,枉送了一大批将士的性命。象诸葛亮这样的领导都因不善纳谏自取其败。

  不同意见到底对领导行为能起什么作用,结合诸葛亮行为可总结如下:

  第一,不同意见的表达,实际上是向领导提供更多可选择的计划,如诸葛亮可选择对南王“兵战”、“心战”或“两者结合”,选择“立即北伐”、“不北伐”或“蓄势而发”。

  第二,不同意见的表达,有利于各计划之间互相比较,显出优劣,取长补短。如魏延北伐战略,虽显草率,但在当初蜀魏实力相差太大情况下,不采取险招不可能取胜。

  第三,不同的逆反意见的讨论,有利于给下属提供更多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人才。

  第四,不同意见的讨论,有利于统一认识,这样一旦做出最后决定,上下就会同心同德,共同实施计划,诸葛亮北伐遭到谯周、李严等反对,其未先做好统一思想工作,执意北伐,结果均无功而还,又劳民伤财。

  第五,不同意见的讨论,还能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当实践第一方案不行时,可用第二方案,平南时, “兵战”不行,而用“心战”,就是一例证。

  第六,不同意见的讨论,还能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如斩马谡之误,诸葛亮曾因“华容”一案放过关羽,曹操也有割发代首时候,为什么就不能放过马谡,让马谡戴罪立功,况且马谡虽说带兵不行,但是一位难得“高参”。

  第七,不同意见的讨论,还能避免领导自己受人愚弄和左右,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可以使领导全面了解情况,周密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有利于领导自身知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为蜀汉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蜀汉政权“鞠躯尽瘁,死而后已”,使他成为功业彪炳的千古名臣。唐代诗圣杜甫在诗《蜀相》中称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笔者也非常欣赏,但诸葛亮的领导方式上的失误的也为蜀汉灭亡埋下为种。赤壁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平衡。荆州丢失,关羽丧命,刘备倾全国之兵,怒伐东吴,全军覆没,病死白帝城。诸葛亮受托辅少主,开始执政,也只西南一隅,且南中反叛,国内动荡,矛盾加剧,面临“民穷兵疲”的困境。加之不满百万人口的蜀汉,官僚机构出奇的臃肿,以致赋役繁重,百姓无法生活,三国蜀汉最短命也就成了必然结局。总之,诸葛亮出师二十几年,对蜀汉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由于其自负专断的心态,过于谨小慎微和保守的性格,无论是用贤纳谏、南征平叛,还是挥师北伐等,都曾犯有严重的领导错误,特别是蜀汉建立后没有把国家重点放在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政治改革、精简机构、用贤致治,导致统治集团日益腐败、社会动荡、矛盾加剧,从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当然蜀汉最先灭亡不是诸葛亮个人所愿意看到的,但诸葛亮负有不可推卸领导责任。正所谓: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蜀汉后来由盛及衰是因为诸葛亮的用人问题吗?

8. 谈谈历史上,诸葛亮与蜀汉灭亡的关系?

(1)诸葛亮是战略家,他的对魏国主动出击策略是很正确的,因为刘备伐吴失败后,蜀国失去了荆州土地和大批精兵良将,已成为最弱的势力。如果不拖住魏国的发展,数十年后魏国凭国力就可以吞掉吴蜀。所以他六出祁山其实就是为了在相差不大的时候寻找那一丝生机。可惜他临阵指挥比较中规中矩,六次征伐战果太小。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了限制两国的国力差距,延长蜀汉寿命,这一点算是有些成就。
(3)后继乏人:过于独断专行,且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没有培养出好的后继人才,同时期的马谡、李严和廖立等人才都因为一次错误而被斩杀或永不录用。结果他死后,蜀汉无人支撑,很快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