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墙”来袭,青海海西局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如何应对这种天气?

2024-05-07 04:26

1. “沙墙”来袭,青海海西局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如何应对这种天气?

应对像青海这次遭遇“沙墙”恶劣的沙尘天气,首先减少必要的出门,非要出门建议开小车关紧车窗,不开小车出行的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粉尘颗粒,最好穿戴防尘的衣服。在室外远离广告牌和容易掉落东西的建筑物,如不小心发生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及胸痛等现象必须及时就医。5月23号青海海西局部地区出现了“沙墙”沙尘暴,可见度不足100米,城市被沙尘笼罩持续将近1小时,这样恶劣的天气对我们出行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所以应对沙尘天气成了人们重要的事情。平时多关注天气预报,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安排好工作时间,家里必备食物和生活用品减少外出,家里的门窗要关紧,特别是家里有抵抗力低的老人孩子要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不要购买露天食品吃。有条件的可以在房间开着加湿器保存室内空气清新,做好个人卫生。对于外出人员要穿戴好防尘衣服口罩、眼睛、手套、帽子等。尘土弥眼时不要用手去揉眼睛,要用干净的水去清洗,回到家要脱掉沾满尘土的衣服清洗脸部和身体,落下的灰尘要及时用湿抹布擦干净,清洗穿戴出去的衣物等等。此外如果出现慢性咳嗽和半咳痰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和胸痛要及时就诊不容小觑。农村的农民要提前做好农作物的预防防护措施,避免天气风力过猛导致将要产收的农作物造成伤害,影响农作收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牛羊等牲畜要早早赶回棚中有条件加建畜物棚让牲口免受沙尘的伤害,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水。沙尘过后,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蔬菜要煮熟透再食用,尽量不要选用被粉尘污染的食物,不要觉得可惜不舍得丢掉。沙尘天气过后对房子做好进行大扫除,清理沙尘天气积留的尘土。

“沙墙”来袭,青海海西局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如何应对这种天气?

2. 青海海西局部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这种天气会持续多久?

根据当地的气象部门报道,青海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持续了大约一小时。
沙尘暴这种自然灾害,相信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其实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沙尘暴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当沙尘暴来临时会携带大量的泥沙,除了会对一些电力系统以及饮用水系统造成打击以外。还会阻挡视线,影响到道路交通。
青海地区发生沙尘暴天气。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青海海西格尔木局部地区出现了浮沉扬沙天气,并且可见度不足100米。气象专家表示青海此次的沙尘暴天气是由于当地气温回升植被较少,引起的阵风从黄土高原裹挟了大量的黄沙,才导致此次沙尘暴天气发生。所幸的是在此次沙尘暴天气当中,并没有任何人民的财产以及人员伤亡。不过根据青海当地居民表示,类似的沙尘暴天气在近几年时常出现。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当地的植被遭到了破坏,导致大面积的土地沙化。
沙尘暴天气影响交通。相比于暴风雪天气,沙尘暴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会影响到道路交通的正常通行,另一方面很有可能还会对居民的眼睛造成损伤。当发生沙尘暴时,沙尘暴中的颗粒直径较大,很有可能会对人眼睛的粘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明白,当某地发生沙尘暴天气时。说明当地的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和政府应该要及时重视起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类存于自然界中,应该要承担起保护自然界的义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够随意破坏。相关政府也应该出具保护环境的规则,尤其是倡导民众多多植树。

3. 土地沙漠化的危险

  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     土地沙漠化
  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中,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 )和亚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该定义明确了3个问题: 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②“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并于1993年开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1994年6月17日公约文本正式通过。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向群众进行宣传。中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什么叫荒漠化?过去常理解为“沙漠不断扩大,把沙漠里的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上去”,这是不准确的。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定义是“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
  编辑本段中国概况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中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到1949年间,共发生有记载的强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一次。而建国以来近50年中已发生71次。虽然历史记载与现今气象观测在标准上差异较大,但证明沙尘暴现在比过去多得多,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对中国17个典型沙区,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陆地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也证明了中国荒漠化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毛乌素沙地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40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47%,林地面积减少了76.4%,草地面积减少了17%。浑善达克沙地南部由于过度放牧和砍柴,短短9年间流沙面积增加了98.3%,草地面积减少了28.6%。此外,甘肃民勤绿洲的萎缩,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和红柳林的消亡,甘肃阿拉善地区草场退化、梭梭林消失……一系列严峻的事实。   土地荒漠化最终结果大多是沙漠化。 中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中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型荒 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公里,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橙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一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和东经106度。 中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 河的上游。   中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思面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中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的。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编辑本段产生危害
  土地沙漠化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就有沙漠。但是,荒凉的沙漠和丰腴的草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线。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长起茂盛的植物,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而绿地如果没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而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不管气候、土地条件如何,随便开荒种地、过度放牧;为了解决燃料问题,不管后果如何,肆意砍树割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来就缺水多风,现在土地被蹂躏、植被遭破坏,降水量更少了,风却更大更多了,大风强劲地侵蚀表土,沙子越来越多,慢慢地沙丘发育。这就使可耕牧的土地,变成不宜放牧和耕种的沙漠化土地。   土地沙化是环境退化的标志,是环境不稳定的正反馈过程。如不采取根本措施,土地风蚀沙化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停止,反而会加剧发展。比如:宁夏中部地区现在土地沙化面积已达74.46万公顷。其发展速度很快。近22年来,土地沙化面积由占该区面积的20%上升到50—60%。问题十分严重。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严重的问题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   中国也存在着土地沙漠化问题。在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中,其中已经沙漠化了     土地沙漠化
  的土地为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在湿润地带的风沙化土地有1.9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公顷的草场受其影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从原来的13.7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面临的土地资源被侵蚀的形势也是严峻的。
  编辑本段沙漠治理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外围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土地沙漠化的危险

4. 土地沙漠化 急

世界荒漠化情况

根据UNEP数据资料,过去50年间非洲36个国家面临旱地土地退化,也就是荒漠化。全球旱地占全球总面积的40%,约51亿hm2,有10亿多人口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资源受到了严重影响。荒漠化影响了70%的旱地,即36亿hm2或世界1/4 的土地受到了荒漠化的影响。据估算,世界30% 灌溉农地、47%的雨养农地和73%的牧场发生荒漠化。
全球范围内每年由于荒漠化影响造成的年收入减少达420亿美元,由于荒漠化造成的生态难民或粮食减产,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间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25亿人口直接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另约10亿人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些人口包括世界上最贫困人口。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预防的措施,经济损失将急剧上升,将有18亿人口受到影响。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消耗将远远大于预防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