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读后感

2024-05-12 02:14

1. 褚时健传读后感

  这十年看过最好的传记(包括那本风靡全国的《乔布斯传》)。先是因为传奇,后来被是创造价值的人那种老牛耕地的力量完全打动;没有可以鸡汤金句,读完也没有太多感悟,但是那种埋头做事,匠人精神,仿佛就通过纸面渗透出来。好传记大概如此吧。(结尾部分略仓促,不知道是不是出版时间限制的问题)

  作者写出了褚时健作为企业家本该有的面目,从幼年开始承担家里事情,到少年事情在学校做事,到后来糖厂、烟厂、上山种橙,一件事一件事下来,没有人生教化,因为教化就在埋头做事的过程里面。

  褚时健老伴这样形容褚时健:
  “不怕苦,做事很踏实,很认真。他能上能下,上来他有本事做好,下去他不会说我什么也不搞了,没有兴趣再做事了,这个是绝对不会有的。划成右派以后人家就把他监督劳动了,到乡下他也做得很好,人家看得起他。他到低谷的时候,做得很好。到烟厂是最高峰的时候,也是什么都管,脱掉衣服就进锅炉房修。这些,用什么文章来形容他,我只能说他的激情。”

  作者周桦在前言很打动我:
  而当我问到2002年从监狱里出来,75岁高龄为什么还要创业时,他给我的回答是:“找点事情做总是好的,闲着有什么意思?”——他的褚橙创业,和雄心无关,和传奇无关,只和他的人生习惯有关:做事,不闲着。
  褚时健理解自己的生活很轻。从那时起,我似乎找到了解读褚时健人生的入口。我坚信一点:传奇有时更源自不期然的际遇,而强人之所以为强人,乃是在简单的、平静的、世俗的生活下隐藏了巨大力量——我希望找到褚时健身上这样的巨大力量。这样的力量,我相信对强调个体性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做好事,过好日子。
  有投资者说,投资是投资者的修行,创业是创业者的修行,不外如是。

褚时健传读后感

2. 《褚时健传》读后感1000字

《褚时健传》读后感 1000 字     
  
   读完褚老起起伏伏的一生,觉得荡气回肠,是应该总结一下。 
  
     
  
   褚老最让人感到佩服的不过于能做好一件事,在了解到自己适合企业发展,做实业之后,褚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干好一件事。心无旁路,遇到困难没有怨言,善于观察,能打破常规,当然这些溢美之词放在任何一个成功人士身上都是受用的。褚老身上比较特殊的可能就是有自己的人生信念,正直。不管是右反还是事,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褚老那种不屈的品格,这也让他身边始终聚集了一帮真心朋友,而不是尸位素餐的酒肉朋友。这些人在他落难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对那些身居高位的来说,政治的不正确能立刻就让他们被降维。从褚老受贿被判的事件来看,中国的事情远比想想中的复杂,做好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等于从别人嘴里夺食,能得罪多少人不好说。 
  
     
  
    褚老有中国传统商人的品质,又有现代企业家的风范,兼有革命家的无畏,能与工人一起深入在一线,体察工人疾苦;成本管理堪称精准,并以此开启了许多人不敢进入的改革;敢于打破陈规,做人所不敢想。但是说到底,褚老还是政商,他的成功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不可能复制,但是不管什么时间,能做成一件事的精神成本都是类似的。华为、腾讯、阿里这些 21 世纪响当当的公司,无一没有最困难要变卖的时刻,同时他们又都是各个开疆破土的新领域,杀出一片血路,背后还有众多死在半路的小公司,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创始人自个清楚。  
  
     
  
   读书的好处也许就在这里,了解的更多,你能以更为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处境,不至于迷茫,困难都是暂时的。这些也都是套话,纷杂的人生哪有这么容易看透。 
  
     
  
    同样聊聊前几日中兴的跳楼事件。诚然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 ICT 行业以及职业的中年危机,是的,职业的焦虑,所有人都是拴在中国崛起这根绳子上的蚂蚱,房价、工作、家庭,我们透支的有点多,所有的这些都是基于将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基础上,但是如果不呢,我们无能为力。普普通通人能做的,无非于在现在早做规划,给自己留条后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能有脱身的资本,当然这很难,能够不被拖下去。  
  
     
  
    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来临,每个行业最后的人员都将被淘汰。行业精英的 5% 基本也可以生存,想混混日子,拿着铁饭碗,以后几十年是越来越难了。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当资本家,创造知识与财富。邱建康有一个观点,一个企业家起码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引导自己的能力,二是帮助他人的能力。在这两方面,他觉得褚时健堪称完美。最佳的方式是了解自己、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

3. 《褚时健传》读后感950字

《褚时健传》读后感 950 字     
  
     
  
    对于《褚时健传》感触颇深,超出书本,感触最深莫过于对褚时健这个人,通过他这个人,我相信一点,成功是一种品质,就是有这样一种人,无论他身处何地,无论顺境逆境,他都可以触底反弹,雷军说: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个人认为这只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而真正的英雄是可以造时势。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褚时健浅显了解不过是 “烟王”、住监、种橙子,几个简单名词,甚至一度想象,他的种橙子很普通,租几百亩地,找几个农民,种一种,权当休闲罢了。通过对他全部了解,我发现我彻彻底底错了。书中他种橙子 12  年产量超过  1  万吨(全国也就  400  万吨),而且亩产量能达到  5  吨,欧美国家亩产  3-4  吨,我国一般亩产不超过  3  吨,他把工业生产模式引入到农业领域,橙子品质稳定、有保障,这是农产品最难达到的,纯利润达到  70%  ,  12  年卖  1  个亿,纯利润  7000  多万元。很难想象,这是一个  70  多岁人创业项目,而且取得巨大成功。  
  
     
  
   再逐一梳理他的人生,或许你才会明白,这些都不算什么。 
  
     
  
   15 岁父亲去世,独自考烧酒卖,而后参加革命游击队,在革命中失去两位堂兄弟。革命胜利后,成为征粮组组长,但亲弟弟征粮过程中被丢江里淹死,母亲接连去世,好不容易过上稳定生活。接连先被打上右派,下放  20  年改造,下放平均温度  40  度以上农村,却能苦中坚强面对,后来被分配到糖厂,面对糖厂年年亏损局面,一年扭亏为盈。  79  年分配玉溪卷烟厂,入厂之初,厂内生产近乎停顿,派系斗争不断,人人无心生产,年年亏损、年年退货,引进外资设备,实行“单箱工资奖金含量包干”分配制度,推出“第一车间”革命、“三合一”体制建立,  87  年玉溪卷烟厂成为中国同行业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行业地位,一个企业纳税额是中部半个省纳税额,纳税额逐年翻倍增长,据统计,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  18  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  991  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  400  多亿(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  1400  亿。  
  
     
  
   真正的英雄是可以造时势,相信褚老就是这样的人,乐观面对生活苦难,无论生活顺境逆境,做人、做事他都高标准、严要求,抓住事物重点、规律,并且以认真、精益求精态度,不会的请教学习,凡事多琢磨、独立思考。《褚时健传》很值得当下学习思考,没有浅层次口号,没有过多夸夸其谈,深挖褚时健成功品质,朴实如坚硬的岩石,路边的白杨树,无言无语,却精神长存。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借用褚橙宣传语,给当下以反思。 
                     
     微信公众号搜索  精典说说美文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褚时健传》读后感950字

4. 褚时健传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褚时健传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褚时健传读后感1      儿时,常常听家里人说起一个传奇人物——褚时健,他是昔日红塔集团的掌门人和“褚橙”的创始人。听着大家津津乐道地说起,他的人生经历大起大落,即使跌落谷底,但是从不气馁,积蓄力量谷底反弹。从儿时起就想要了解他和他背后的故事。
    利用课余时间,细细品读《褚时健传》,读完后发自内心的敬佩油然而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褚时健都有一种坚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精神。他无论是做酒、做糖、还是做烟,在技术上都是一个门外汉,甚至人到花甲之年,坠至人生低谷时,再度创业做橙,都是一个毫无基础的外行人,但事实证明,不管他做哪一行,他最终都会成为技术上的行家,而这背后是因为有种探索根源的思维方式,和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辛劳。他所追求的就是“手里的事要干好,无论大事小事都一样”,所以他不怕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跨过重重问题,成为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佼佼者。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心生敬佩。他经历两次人生低谷,第一次被当成“右派”打击,下放农场二十年之久;第二次是女儿在狱中自杀,后从亚洲烟王的神坛跌落至谷底,老年承受丧女的悲痛,即使经历大起大落,他也毫不气馁,逆流而上,与妻子承包起两千亩荒山种橙子,最终变身“橙王”。我无法想象,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面对如此大的打击和挫折,靠着自己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再度创造传奇,成功从“烟王”到“橙王”的巨大转变。这种逆流而上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一位老人这股不服输的劲儿。
    我也拥有褚时健那种坚持不懈,逆流而上的精神,甚至我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更胜褚时健。在学习上,我不甘于人后,正是这种不甘于人后的心理让我一直充满对学习的热爱,别人总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我看来并不是,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只有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培养成一种爱好,就算过程再累再苦都不是事儿。学政治更利于自己了解国家政策,学数学可以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问题,学历史可以以史为鉴……学习是自己的,但是你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还有将来用知识所做的事都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就像钱学森一样,历经万难学成回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像詹天佑一样,设计出横贯世界屋脊的铁路。学习的过程固然枯燥乏味,甚至一度有放弃的念头,不过这种念头,只有自己能闯过去,只有自己闯过了,这才真的不是事儿。在生活中的我们很难以做到像褚时健这样,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放弃,反而越来越勇往直前地冲破阻碍。的确,能在生活中做到这样的人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世界上多少上市公司、成功企业,无一不经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才有如此光彩耀人的成就,我们又怎能被一些小的困难给拦住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有那一种坚持的精神,有不服输的韧劲,才能使自己走的更高,飞得更远。
    阅读《褚时健传》让我认识到,一位不服输老人。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一定要有自己所努力的一个大的方向,有一个目标,不能盲目的向前,一定要认准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哪怕遇到困难也要逆流而上,因为在这条路上所经历的荣辱得失,都是成长的台阶,都是经验。
  褚时健传读后感2      一生都是个传奇,不论做什么都体现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与极强的意志力,将工匠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一生的奇迹。
    少年丧父,作为长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母分忧,照顾弟妹,从小就体现了异于常人对品质的追求,对酿酒的反复研究,能通过观察比较,创造出高于平常的出酒率,赛过了多年的老师傅,并且在卖酒上也体现了自己的商业头脑,光凭敲几下就能判断酒的度数,进而根据度数来调整价格,创造出了最大价值。
    为家庭分忧几年之后,经过堂兄的一席话,唤醒了心中一直的想法,重新进入学堂,并且在战火纷飞的时期,逐渐走向了共产党,一步步的成长,将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并且出色的完成了每一次交付的任务,在工作中体现了自己独到的处事方式,换位思考,以理服人,不强制。
    人生的第一次坎坷也从这里开始,被划为右派,与妻儿分离,被派往农场工作,险些丧命,而能挽救性命也正是因为以前积累的关系,才能在最危险的时刻,得到别人尽心的救治。在农场工作的这段时间,平和的心态帮他度过了这段难熬的岁月,等到了熬出头的'那天。
    平反以后被派往糖厂工作,开始了其对企业管理的历程,充分将自己的匠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从一穷二白,人心涣散,通过自己的铁腕,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不断改进,创新管理,起死回生,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也为后来在烟草界的传奇奠定了基础。打铁仍需自身硬,始终将技术摆在第一位,如果自己都不懂,就无法去管理别人,这是一直坚守的一个信念。
    进入卷烟厂,面对与糖厂同样的条件,甚至更为恶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与高超的自学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将事业推向了顶峰,将自己的匠心精神与对品质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目标的实现,用尽一切可行的办法,未曾为自己考虑过,选择退休的时候,得不到批准,不能急流勇退,也为自己的第二次坎坷埋下了隐患。
    花甲之年,锒铛入狱,女儿自杀,妻子坐牢,儿子不能回家,孙子无人照顾,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是更严重的打击了。
    但是传奇也未因此而终断,假释出狱与妻子团聚,开始了新的人生追求,回归自己最爱的农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匠心精神,从门外汉到比几十年经验的人还要有对问题的敏锐度,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创新管理方式,耕作方式,这是一个七十几岁老人做到的,到现在能做到年产上万吨的橙子,人生与事业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又再次在最低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得不叹服其传奇的一生,起起落落,不断的追求卓越,在最严重的打击之下,依然从未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传奇。
    真正体现了新时代要求的匠心精神,将事情做到了真正的小而精,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达到了巅峰。
    对于做人方面,其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给自己积累下了无数的人脉,在最困难的时候最能体现身边人的价值,最能体现是否是真交情,正因为自己的付出,诚恳的待人,才能在自己最难的时候依然有无数的人来帮助自己,没有因为自己的苦难而被抛弃,有了重新创业的资本,人脉与资金。
    看待变故的平常心使他自己在最难的时候,依然能直视苦难,不放弃,有了创造新辉煌的机会。
  褚时健传读后感3      大约四年前,我第一次吃到“褚橙”,果肉入口即化,汁多味甜皮薄,确有惊艳之感。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姓氏命名的水果品牌。“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的Slogan,浅吟低唱着褚时健跌宕起伏的一生。而他书写了88年的传奇人生,一直践行着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
    天性迷恋技术
    年少的褚时健,为了提高单位重量苞谷的出酒量,他主动琢磨发酵温度的问题,出酒量立马得到提升;经营玉溪卷烟厂时,他又亲自带队维修锅炉,原来需要48天才能完成的任务,不到4天就完成了;晚年,他在荒山开垦种橙,为了改善橙子口感,他创造性地在有机肥中加入烟梗,弥补了之前肥料中缺失的钾元素。
    褚时健认为,一个工厂领导,如果不懂技术,能力再强也只会盲目指挥。对于技术的钻研,一方面来自于他的天性,更来自于他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他始终站在生产第一线,重视技术,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每一次攻坚克难的重要时期,都是技术改革为他打开了突破口,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敢为天下先
    为了将工厂扭亏为盈,褚时健严格把控质量,不惜重金引进德国先进的生产设备,而当时的外汇指标都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褚时健便以利税游说政府,并辅以和广东串货的方式,实现改善生产设备的目的。当时,全国的烟叶种植和销售都是国家烟草部门控制并分配的,因此褚时健想要染指烟草种植,其阻力可想而知。他能在大锅饭的环境下冲破制度的藩篱,坚持改革创新,玉溪卷烟厂的利润自然逐年递增。
    与褚时健每一段辉煌相得益彰的是他的改革魄力,他不会人云亦云、固步自封,不会囿于制度的阻碍,更不会惧怕困难。他敢于直面政治、挑战权威,甚至是他开启了许多中国重要的制度改革。每一次挑战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个跨越式进步的阶梯。他的胆识与谋略,成就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境界,也是心系家国的情怀。
    触底反弹绝地重生
    褚时健颠沛流离的一生有太多标签:“幼年丧父”、“右派”、“亚洲烟王”、“贪污犯”、“痛失爱女”、“橙王”……当这些故事串联成一个人的一生,他的内心世界该历经多少波澜壮阔?恰恰相反,褚时健异常平静地看待这一切。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这是对于褚时健最为广泛的评价。的确,成功登顶的人很多,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绝地重生,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每一次反弹,都是他对人生更高维度的升华,是对生命再度拓展的凝结。而褚时健只把这种精神朴素地定义为,想做事,做好事。也许,最为朴素的初心,才是陪伴他看云卷云舒的动力之源,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自生这种独特的内在爆发力,甚至影响着自己的家人、朋友、伙伴。这是一种高山仰止的影响力。
    褚时健,他是中国企业家光荣榜上无法超越的旗帜,是率先垂范“工匠精神”的实干家,是会一边批评工人“杂”、一边关心他们生活的性情中人,是疼爱孙辈、可亲可敬的普通老人。他还会继续奔跑,会带着赤子的骄傲,继续纵情燃烧,去看繁花绽放、星河闪耀!

5.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褚时健传》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1      “烟草这个行业,本身就带着原罪,加之国家又实行专卖,在这个行业挣到钱,拿到高额利润,成就感大抵也是要打折扣的”
    很早之前听大人说起过烟草大王,作为行业内唯一能在社会舆论里乐道的人物,已是大佬。在那些拾人牙慧传被神起的网文里面,各种风气云涌,偶尔提到小时候苞米烤酒的成本意识,强调强调认真,陶醉一下硬核的传奇人生,大致如此。时不时有人也会跳出来指着脊梁骨,贪污落马或者靠人脉的褚橙销售。我想有过社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贪污什么叫无痕运作,当然错就是错了,至于人脉销售的褚橙,用指头都算的出来,我怀疑他们连这两本传记都没看过。行业的特殊性,零零碎碎,也都习惯了。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沈复。
    对这个经历过摸石头过河的年代的老人,我更感兴趣的是,贯穿褚时健一生对质量的追求和责任,也许是他传奇的人生里折射出来波长最长的一段高光。人一生的气质,不可能是与生俱来,褚时健小时候生活的环境让他务实肯干,但不光是这样,一定还有让他追寻的东西,甚至是某种信仰。传记里面多次提到,法国人在云南境内修起来的滇越铁路,堪称黑科技的米其林动车,丢下火车的精致的罐头饼干盒子,几个人就管理的井井有条的小站,都让他浑身涌动内燃。这是工业对他的启蒙,这种力量,来的具体,来的直接。这可能就是伴随褚时健一生的东西,在嘎洒糖厂锅炉刮着废渣,在玉溪烟田数着烟草的斑点,在哀牢山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果园,也许脑海里会出现童年时的画面,那些孩子兴奋的追着白色米其林动车,他在想他是其中一个。这大概或许可能好像就是,所谓的童年未完成愿望之魔咒吧。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2      生命轨迹接近一个世纪,从15岁开始接受生活的第一个磨砺,荦荦少年被迫担当起整个家庭重任,到21岁遭受第二个重创,因为坚持原则,未满足小人自私的要求,被惦记,被“右派”,被下放农场,不断转移,二十年左右的光阴,家庭不离不弃,用真诚和坚韧咬牙坚持,辛辛苦苦十七年将玉溪一个小城的一个小工厂打造成国际品牌,为千万人谋福利,为国家创利税800亿元,自己收入仅80万元,最终却因为,毫无利益关系的朋友送的改善生活的区区400万,无法解释资金来源,承担牢狱之灾,引起国家对国企收入的改革,,从无期徒刑到五年减刑出狱,归来已是不惑之年。
    人生三大打击,因为积极、认真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在人生的低谷却总能结交纯朴、共患难的朋友,即使在监狱中,仍有曾经被帮过的很多人,来探望时留下一些钱,五年出狱时,仅这块钱将近100万元。
    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颗敬畏心,遵守自然和市场规律。要努力,要全心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学会利益平衡,学会舍得。
    一个人工作、过日子都要认真,对周围的人也要认真,对得起做过的'事,对得起相处过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的地方都能留下人生的记号。
    在褚时健身上,所谓的“烟草王国”、“褚橙”等产业、财富都是可触摸可计算的东西,他的精神和想法、做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真正的传承之物。
    岁月就像一条河,不由分说向前奔腾而去。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告白头。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3      最近在看褚时健传,前面讲到了他在糖厂和卷烟厂的事情,尽管书还没有全部看完,已经有几点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提前写下来,以便日后查看。
    第一点就是与产业链上下游共赢的关系,尤其是在烟厂的时候,帮助农户种出优质的烟草,修路到田间地头,几千人的烤烟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农户的收入,调动积极性,让产业链上游能发展的更好,从根本上能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原材料质量。对下游,尽管产品供不应求,也不会胡乱涨价,每年一块钱的涨价额度,让大家都能接受。给产业链下游的代理商充足的利润,让他们有动力去推自己的香烟,同时给消费者以合理的价格,不至于买不起,以占领市场,用规模的提升来促进公司的发展。
    这就让人想到现在国内的白酒产业,不管是高端的茅台五粮液,还是中端的洋河古井贡,都在想着提价,一年一次,更有甚者一年两次,普通人一个月工资也买不了几瓶,对于白酒这种萎缩的行业,这样是否可持续呢?曾经的红塔山香烟风靡全国,的确良的衬衫口袋总是放着一包。现在好像也没那么火了?那么现在这么火的茅台五粮液,十年二十年后,还会有现在的地位吗?
    褚时健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还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对于技改的态度,如果能提高产量,生产出优质产品,就会大力去搞,创造条件去搞,而不是畏畏缩缩,舍不得投资。对于人员的管理,能做到非常有效的激励,所以会极大的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能把职工的生活搞好,还能让大家充满热情的干活,这点真的做的非常到位。
    褚时健也有着非常高超的谈判技能,不管是抗战时期发动群众交粮,还是企业经营时期对刺头员工的处理,或者是和上级政府的交流。尤其是向政府要资源时,表现的非常出色,总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买设备的外汇额度,比如需要市里、省里批准的薪酬制度改革,等等。褚时健很厉害的一点在于谈判时能用数据说话,能将利害关系清清楚楚的告知对方。这真应了富兰克林那句,要想说服人,得用利益而不是道理。而褚时健在谈判时能将利益和道理的比重拿捏的非常准,同时用来为他服务。
    褚时健在业务上同样能做到了然于心,所以在带领员工工作时,心里有底,别人也就愿意听他指挥了。对业务熟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怕被员工威胁,现在有些企业,尤其是国企,很多领导不懂业务,或者业务不精,当手下做出要离职,或者要调岗的要求时,这些领导很容易就被“绑架”了。所以做领导的,一定要懂业务,至少最基本的业务开展方法和流程要非常清楚才行。不能光是讲空话,或者只是知道一些大道理,翻来覆去讲。
    书还没看完,我觉得褚时健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每一点其实都是引申为一篇文章。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4      这本传记刚出的时候就想买来一看, 毕竟褚橙的成功再次将这个传奇的老人推到了人们的面前。因为人在海外购买中文书不太方便,最后在豆瓣阅读入手了电子本终于可以一睹为快。
    对于我们这代或许只是听过红塔山,但对这个品牌以及褚时健其人并不很了解。如果不是因为褚橙而让褚时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我甚至连那场世纪官司都不知道。因此当我得知这本唯一由褚时健授权的个人传记出版时,我觉得一定要读一读。或许跟很多人一样,最令我好奇的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可以在获得巨大辉煌时骤然跌入低谷,而后又能在八十岁高龄再次触底反弹的。
    褚时健是军人出身,有着军人独特的责任感和坚韧。现今很多出色的企业家都是军人出身,比如自称是褚时健粉丝的万科老总王石,比如现在风头正劲的万达老总王健林。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敢想敢干,雷厉风行。褚时健作为他们的前辈有着更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超前的格局意识。这是他们那个特殊时代所留给他的印记,无论做什么都是以国家为先,为整个民族着想。这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稀缺了,更多的人是从自己出发,怎样让自己快速致富。我们可以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来为只关注自我的现象开拓,但追求捷径的心态却让我们更加的浮躁,不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时间和努力。褚时健因为被划为右派而劳改了二十年,五十一岁才开始自己在玉溪卷烟厂的事业,用了十几年将一个濒死的小厂改造成国家税利大户,世界领先企业。而后坐牢,假释的时候已经将近七十五岁。在经历了坐牢和丧女之痛的打击并且已经接近人生结尾,如果换做其他人基本上也就就此认命,平静的过完余生了,但褚时健却又用了十年的时间再次像人们证明了自己。他的动力一是想让自己晚年有事可做,让自己和老伴生活不那么窘迫,一是还是有些不服气。如今褚橙热销全国,他的故事又被大家拿来当做励志的范本。
    褚橙和褚时健的故事确实励志,但是又有谁能做到想褚时健那样,纵然七十高龄还能耐下心了身体力行的做自己的事业。如今的社会太过急功近利,这样的大环境下导致年轻人也渴望快速的积累财富,一个七旬老人可以做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但对于正在奋斗期,时间尚且充裕的年青一代来说十年已然太过漫长。自己作为一个正在拼搏的年轻人,也时常感叹时间不等人,环顾四周的同龄人,有的功成名就,有的结婚生子,多少也会产生焦急与浮躁的心态。但是时间又是公平的,你付出的一切最终会给与你回报。从某种角度上讲时间真是的一个超于一切的力量,它可以让你一点一滴的经历和努力最终爆发出力量,也可以淡化任何挫折和失败。
    褚老那份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时代责任感和大局观或许很难学来,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行动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脚踏实地,亲力亲为,想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却又知易行难的最佳捷径。
    最后想对自己说的是,珍惜当下,想做就做,追求完美,时间会给你一个漂亮的答案。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6. 《褚时健传》感悟

(心中有谱气,则遇事不慌)
         在这本书里,褚老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是有谱气的”。这种谱气,是源于一个人有条不紊的做事方式与精益求精的做事风格。更是源于一个人对自己与事态发展过程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有人说,应该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最后的时光来对待。而褚时健老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活在年轻时候的样子,很钦佩。不愿在被动的故事里充当配角,也不愿在复制的故事里充当注脚。
  
 
  
  
       褚老对待问题的态度与想法也令我肃然起敬,也很受教。人之所以不堪大任,是因为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事避之不及。随本愿而动,秉初心而为,行常人不能行之事,忍常人不能忍之苦,待到拨开乌云见明月之时,必定苦尽甘来。
  
 
        有人说,一个人成功的程度,取决于触底反弹的高度。任老爷子如此,褚老也如此。很钦佩这些人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务实的做事风格,与诚恳随和的性格。古人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有时,也许我们相对于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的是一个好性格:求精的做事态度,中正平和的处世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系统思考能力等,这些能力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再藉由这些基础能力上,把所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转化成自己的技能。
  
 
       半山有一段话:“一个人所有的经历,包括走对或走错的弯路,遇见的或是路过的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认清我们自身的某些特质,并以这种特质去成就自己。”多去经历一些事,多看一些书,多思考事情背后的因果。
  
 
  
  
      也正如村上春树的一句话:“疼痛无法避免,但磨砺可以选择”。能在废墟中生长的花,就一定能经受住风雨的洗礼。毕竟人这一生需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然后在此过程中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以及与过往和解。
  
 
        我想,我对未知的未来抱有一点迷茫,一点不安。也同样对欢喜与疼痛抱有一点期待,一点渴望。期待在人生旅途中点点滴滴的欢喜中,去学会爱的表达,领悟爱的真谛。渴望用疼痛,浇铸成自己的勇气与毅力。然后用厚重的经历,压实自己的思想。 

7.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市面上关于褚时健的传记不下七八种,我读的是先燕云、张赋宇著作的湖南文字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版本。第一遍耗时120分钟,第二遍用时150分钟,总评8.8分。
  
 
  
                                          
 褚时健的人生几经起落:幼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帮母亲谋生;青年,昆明求学,扛过枪打过仗;中年,当过农场副场长、糖厂副厂长;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历时17载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累计实现税利991亿元;巅峰跌落,73岁与妻子借钱承包荒山种橙子,2012年褚橙进京,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拜访、学习甚至膜拜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蜂拥哀牢山。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褚老一次又一次在跌倒后爬起?为什么褚时健干一件成一件,过手的都是精品?褚时健一生从事过四种职业,为什么种种都能成功?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仔细思考,个人愚见如下: 
  
  一是历史人文环境导致新中国成立之前成年的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褚时健出生于1928年的云南边陲小村庄,经历过战乱国弱积贫,历经苦难。那一代人,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用现代话就是有责任感、有担当。褚老自己讲,“我的一生就讲一点,要负责任。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有所作为,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价值。不管境况如何变化,对自己、对事业、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不变。”再一个,云南是当时大师大家集聚之地,各种思潮也促使他们形成这种历史的担当感。
  
  二是实干兴邦、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 有人说褚老工匠精神,也有讲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追求,认真,目标明确,脚踏实地,专心专注完成一件事情。什么叫人才?只要沾手的事,都能干好,干一件成一件。什么是大才?将能做好的事,做到极致。这一点在褚时健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不论干什么,在什么岗位上,褚时健都能把事干好干成。征粮、搞农场、搞糖厂、搞卷烟厂、搞果园,从上游到下游,从第一线到决策层,他都要亲自劳作,亲自调查,亲自思考。父亲去世以后,他辍学在家务农,抓鱼烤酒种地。别人都讲,酿酒时要关门。他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关门?最后查清楚,是温度,所以他将炉渣放在酿酒炉旁,改变冬夏时节出酒率不同,提高了酿酒的稳定产出率。糖厂,燃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上山砍柴,他到任厂长发现未榨完的甘蔗渣可以当燃料(其它人几十年视而不见),但是甘蔗渣湿漉漉的,怎么样才能弄干,要堆多高多厚多长时间,他仔细研究后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二。再比如种橙子,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和当地惯例,一亩地种148棵,后来他结合实际光照温度湿度,减少将近一半,一亩地80棵,产量不减反增,实现了连续十年增产(这在农业来讲,同一块地很难达到)。褚老说,“我一直有个意识,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干的好不好,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好的关键是利润要增长;第二个,做事情,钱花多了也不行,那些年我们帮国家搞企业,帮国家搞就要替国家算账;第三个,干事情就要对大家都有利”。
  
  三是非同一般的视野和格局。 虽然出生在边陲小城,但是褚老的视野和格局,却比普通人要大,这主要是因为他小时候住的村庄,虽然是离县城比较远,但是滇越铁路正好穿过他们村。当时他看到法国人丢弃的饼干盒子非常精美(八九十岁还记得这事),还有上小学时的特等火车站,不足十人管理得井然在序,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昆明读书求学,可以去堂哥就读的西南联大旁听,如闻一多大师,去宿舍听联大学生侃大山。再一个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当时联大的一些老师在其读书的中学教书补贴家用,客观上讲,也拓宽了他的视野。
  
  四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 林语堂曾经说过,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73岁种橙子,到2012年褚橙进京,搭上电商的平台,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王石从珠峰下来拜访老头子,书中说,一个75岁的老头子,高谈阔论十年后橙子的种植情况,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地方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看的时候,鼻子一阵酸。反思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在内)太急了。褚老讲,“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就像余世存讲,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1、一个人跌倒再爬起来并不难,难的是从至高处落到最低谷,还能走得远,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褚老身上,似乎有一种“超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他做人、做事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也正是这种超级量,使他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冯仑
  
 2、一个真的英雄总是在无法想象的困境中、在不可思议的时点上崛起!褚时健因这几个橙子,拉开了与这个时代所有优秀企业家的距离,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不倒的商业传奇,而且成为了一个不朽的励志英雄!——龚曙光
  
 3、经历过的东西,对你都是有用的。你觉得那时候条件很苦,可谁知道今后会不会更苦。当时家庭条件优越一些的同学比我们好过,以后碰到更大的坎儿,我们挺得过去,他们可能就过不去了。所以我说,经历对个人来说,有时就是一笔财富。
  
 4、来了这么多人,我发现他们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总想找现成、靠大树、撞运气。其实这个世界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八十多岁了,还在摸爬滚打,事情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做,本事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学,才能一步一步把成功的本领学到手。
  
 5、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我不谈什么后悔、无悔,也没必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人要对自己负责任,只要自己不想趴下,别人是无法让你趴下的。
  
 6、要想不被手下人蒙骗,自己得懂七八分,隐藏两三分,展露两三分。
  
 7、老派领导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自己既不懂,也不想给别人好处。
  
 8、利益平衡理念和经济效应理念。说白了就是共赢,让利,现实主义,充分自由市场竞争意识,投入产出比的把握。
  
 9、应然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发现问题——应该怎么办?问题导向,思考与行动,从能做到的开始做到。

《褚时健传》读书笔记

8. 《褚时健传》书摘

不管在什么阶段,在什么年龄,我都在全心全意地做事,一个人不虚度时光,要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生才有价值。
  
 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所做的,都是尊重规律,恪守本分。
  
 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
  
 我不期望别人在说起我的人生时有多少褒扬,我只希望人家说起我时,会说上一句:“褚时健这个人,还是做了一些事。”
  
 当我问到2001年从监狱里出来,70多岁高龄为什么还要创业时,他给我的回答是:“找点事情做总是好的,闲着有什么意思?”——他的褚橙创业,和雄心无关,和传奇无关,只和他的人生习惯有关:做事,不闲着。成功、财富都是顺带的结果,面对耄耋之年又引起公众的狂热关注,他非常无奈:“为什么不忘了我?”——褚时健一直都只想做自己。
  
 褚时健理解自己的生活很轻,而别人看待他的生活却很重。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也有足够的钝感力,同时他对生活有着细节的热情,这些都是他淡定、执着的原动力。
  
 传奇有时更源自不期然的际遇,而强人之所以为强人,乃是在简单的、平静的、世俗的生活下隐藏了巨大力量。
  
 褚时健的夫人马静芬和他有着同样的冷幽默,他们俩都保持着对生活极高的敏感度,也都对生活充满热情。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亲手转动过命运的车轮,从这车轮里迟早都会转出一生中的大事件。
  
 ——瓦尔特·本雅明
  
 人的生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有时想想,所谓“见识”无非就是见过好东西,然后能判断什么是好东西,进而能做出好东西。
  
 在之后的岁月里,尽管褚时健在学校受教育的时光寥寥无几,但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阅读,无论在任何一个生活阶段,他在睡前都要看几十页书。
  
 “我从小就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做好,下河拿鱼要比别人拿得多,烤酒我也不输人。做一件事,力气一样花,马马虎虎地做力气就白花了,认真总是没有错。”
  
 “搞物质生产,就是消耗要低,质量要好。成本核算和产品质量都非常重要。不管什么事,你要先搞懂才做,不懂的事,先向别人学习。不然你亏本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也是因为烤酒,让褚时健开始了解自己:做事、把事做好,就会快乐,就会有成就感。
  
 活着的每一天,把每件事情做好,尽好自己的每一个责任,就不白白过这一生。不要去想太多死亡的事情,它来或不来,谁也控制不了。
  
 做什么事都要会观察,会总结,找到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搞清楚了,办法就出来了。闷着头做事不动脑子,力气用尽了也不一定有好收获。
  
 人的命运有时就是很奇妙,一个念头就会让人生的路转了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