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自主发行的优劣势

2024-05-11 21:56

1. 私募基金自主发行的优劣势

1、私募自主发行产品首先得到的实惠在于成本的降低。以往私募在发行产品时必须借助信托、基金专户、子公司等渠道,按照这种传统发行产品方式,一般而言,通道和托管费率共约0.7%左右。而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时,估值、TA等外包费用一般在0.2%,托管费用约0.1%,所以自主发行产品单是在发行初期就能节约0.4%的费用。
2、其次,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投资范围更广。比如以往私募通过信托渠道发行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不得超过20%,而商品期货更是不得参与,而且信托账户不能参与定增和网下打新,因此基金管理人很难自由发挥投资能力。而私募自主发行产品的投资范围则包括证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艺术品投资等,投资自主权大幅提升,操作、持仓也更加灵活。
3、当然,也有少数私募认为,借助通道发行仍然是较优选择。为基金管理人自主发行产品时,就成了基金契约中的法律主体,要承担许多原来付费让通道方承担的风险,以及各种诸如估值、计算净值、开立各类账户等工作。当私募机构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管理人之后,一旦事前风控、账户及还款流程、净值等各种事项出现问题,私募机构作为管理人则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4、再者,虽然自主发行能节约一定的成本,但是差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发行诸如市场中性等较为复杂的产品时,外包商的收费未见得比原先的通道方便宜多少。不过,多数私募基金还是表示,自主发行产品是大势所趋。除了节约部分费用之外,自主发行产品的私募更能体现公司在投资、风控、治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有助于建立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公司除了一些结构化产品因为优先端需要通过银行募资,而考虑借助通道发行之外,其余产品已经全部采用自主发行的形式。
5、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自主发行时代,对投资者的产品辨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一些通道方会设置基本的风控条款,如止损线、持股集中度限制等,但是自主发行的产品则需要私募自我约束。一些风控体系健全的私募会严格执行风控条款,或者通过外包服务商实现。但是不排除有一些规范程度不高的私募会有意无意忽略这些,这个风险点如何监控和规避,值得各方思考。
私募基金自主发行产品的内容如上所述,私募资金自主发行产品的流程是有明确的相关规定的,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私募基金自主发行产品是有很大的风险,对很多投资人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大家应该学会防范风险,适当的进行投资。当然吸引大众投资的还有它的高收益,不多投资还是需要谨慎。

私募基金自主发行的优劣势

2. 私募基金自主发行产品方式有什么优势劣势

 私募自主发行产品首先得到的实惠在于成本的降低。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梦丽指出,以往私募在发行产品时必须借助信托、基金专户、子公司等渠道,按照这种传统发行产品方式,一般而言,通道和托管费率共约0.7%左右。而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时,估值、TA等外包费用一般在0.2%,托管费用约0.1%,所以自主发行产品单是在发行初期就能节约0.4%的费用。
  其次,私募自主发行产品投资范围更广。比如以往私募通过信托渠道发行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不得超过20%,而商品期货更是不得参与,而且信托账户不能参与定增和网下打新,因此基金管理人很难自由发挥投资能力。而私募自主发行产品的投资范围则包括证券投资、股权投资以及艺术品投资等,投资自主权大幅提升,操作、持仓也更加灵活。
  当然,也有少数私募认为,借助通道发行仍然是较优选择。沪上一家知名私募总经理就拒绝了自主发行产品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以基金专户作为通道。在他看来,私募机构作为基金管理人自主发行产品时,就成了基金契约中的法律主体,要承担许多原来付费让通道方承担的风险,以及各种诸如估值、计算净值、开立各类账户等工作。当私募机构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管理人之后,一旦事前风控、账户及还款流程、净值等各种事项出现问题,私募机构作为管理人则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再者,虽然自主发行能节约一定的成本,但是差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发行诸如市场中性等较为复杂的产品时,外包商的收费未见得比原先的通道方便宜多少。
  不过,多数私募基金还是表示,自主发行产品是大势所趋。上海耀之相关人士表示,除了节约部分费用之外,自主发行产品的私募更能体现公司在投资、风控、治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有助于建立并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公司除了一些结构化产品因为优先端需要通过银行募资,而考虑借助通道发行之外,其余产品已经全部采用自主发行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自主发行时代,对投资者的产品辨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好买财富首席投资官乐嘉庆分析表示,此前一些通道方会设置基本的风控条款,如止损线、持股集中度限制等,但是自主发行的产品则需要私募自我约束。一些风控体系健全的私募会严格执行风控条款,或者通过外包服务商实现。但是不排除有一些规范程度不高的私募会有意无意忽略这些,这个风险点如何监控和规避,值得各方思考。

3. 私募基金发行有哪些要求

A 注册资本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标准为1000万元人民币;

B 公司证照(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C 法人、股东、高管的详细资料、履历;

D 五大制度(投资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员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

E 审批范畴(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其他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发行有哪些要求

4. 发行私募基金要求是什么

一、什么叫**基金
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基金,PrivateF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二、发行**基金要求
1、对人数的要求。
私募之所以为私募,是因为基金只对特定的人群开放。募集的方式是由基金发起人通过私下的方式完成基金募集。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型,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资人数的要求是不高于50人;契约型,股份公司型的基金人数要求不超过200人。
2、对投资者经济实力的要求。
对于个人的要求:对于单个基金投资数额不低于一百万,净资产超过三百万,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在50万以上。
对于机构的要求:净资产超过一千万。
3、**基金的条件。
1)只有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的管理人才有资格**基金。
2)可以收购一家投资类公司,完成**基金牌照申请后,就可以申请基金产品的登记和发行了。
3)如果不想收购,可以委托管理人发行,但是这里面因为管理人机构规模大小的的不同,不熟悉该行业的话,会给投资人的利益带来直接的冲击。
三、**基金特点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方式是股权投资,即通**基金过增资扩股或股份转让的方式,获得非上市公司股份,并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股权投资的特点包括:
1、股权投资的收益十分丰厚。
与债权投资获得投入资本若干百分点的利息收益不同,股权投资以出资比例获取公司收益的分红,一旦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获利可能是几倍或几十倍。
2、股权投资伴随着高风险。
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
3、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四、**基金的误区
中国资本市场中**基金的规模巨大,发展迅猛,在各种投资领域中发挥着应有作用,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政策“待遇”。对它的认识,应当重新梳理。
第一,**基金操作风险大的误区。**基金操作的高度灵活性和持仓品种的多样化,往往能抢得市场先机,赢得主动,使创造高额收益成为可能。
第二,**基金的风控能力弱、盈利低的误区。因**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资金运作和收益状况,不能被社会所认知,从而造成**基金运作风险大于收益的认识误区。实际上,**基金灵活的操作风格,极易调动市场的投资热情,更易产生赚钱效应。
第三,**基金股东不稳定的误区。**基金成立时,都会选择稳定可靠、信誉好的合伙人。但因没有管理层的监管,也就迫使了**基金在成立和运作中的谨慎行为。这种自律性和内压式的自我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回避风险,减少外界监管的成本。
第四,法律环境限制的误区。由于**基金从成立、管理、到运作,都在地下进行。易让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但从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基金的发展来看,**基金的发展规模远大于公募基金,足以说明**基金发展的前景和潜力。
第五,管理滞后的误区。由于**基金的管理方式和运作组织结构表现得相对较简单,经营机制也会更加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的自由度也相对较高。从这个方面来讲,**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管理基金的做法更值得肯定。

5. 发行私募基金要求是什么?

一、什么叫私募基金
私人股权投资(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基金,PrivateFnd),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私人股权投资可以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般会控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而且经常会引进新的管理团队以使公司价值提升。
二、发行私募基金要求
1、对人数的要求。
私募之所以为私募,是因为基金只对特定的人群开放。募集的方式是由基金发起人通过私下的方式完成基金募集。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型,有限公司型基金投资人数的要求是不高于50人;契约型,股份公司型的基金人数要求不超过200人。
2、对投资者经济实力的要求。
对于个人的要求:对于单个基金投资数额不低于一百万,净资产超过三百万,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在50万以上。
对于机构的要求:净资产超过一千万。
3、发行基金的条件。
1)只有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的管理人才有资格发行基金。
2)可以收购一家投资类公司,完成私募基金牌照申请后,就可以申请基金产品的登记和发行了。
3)如果不想收购,可以委托管理人发行,但是这里面因为管理人机构规模大小的的不同,不熟悉该行业的话,会给投资人的利益带来直接的冲击。
三、私募基金特点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方式是股权投资,即通私募基金过增资扩股或股份转让的方式,获得非上市公司股份,并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股权投资的特点包括:
1、股权投资的收益十分丰厚。
与债权投资获得投入资本若干百分点的利息收益不同,股权投资以出资比例获取公司收益的分红,一旦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获利可能是几倍或几十倍。
2、股权投资伴随着高风险。
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
3、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发行私募基金要求是什么?

6. 私募基金的发行都有什么条件?

私募基金的发行包含的条件有,不能公开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基金;要将私募基金的财产设定为均等份额,同额同权;要订立书面的基金合同;以及募集完毕后,要及时办理备案手续。【法律依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私募基金财产应当设定为均等份额。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每份基金份额具有同等的合法权益。第十七条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投资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应当订立书面的基金合同,明确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相关事宜。基金合同应当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规定的必备内容。第二十条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不得使用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形式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基金。第二十一条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经备案的私募基金,单只规模超过1亿元人民币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超过50人的,基金业协会应当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7.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发行私募基金

第一、从法律上 

公募有较为健全的法律——《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证监会的各项管理办法,而私募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目前借助的是《合伙企业法》(为有限合伙制的私募做准备,目前该法尚未实施)、《信托法》(信托为私募提供了一个合法途径,这是我国私募基金的特有形式)《合同法》(这是契约型私募的主要法律依据)。 

最初在制订《证券投资基金法》时,没能把私募基金作为调整对象,这是个遗憾。对于私募基金,尽管其投资灵活,不宜过细监管,但是最基本的准入资格应该是有的,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基金公司设立时应有最低资金限制,应该提取风险准备金。此外,投资人的门槛也应限制,我国一向视稳定为大局,如果投资人不够理性,把大部分身家全投资在风险大的基金品种上,造成的不稳定可想而知。可以参考国外的立法以及目前资金信托的法律,设最低门槛,并限制投资占家庭资产的比例,有效教育投资者。 

第二、从监管上 

公募由证监会监管。证监会定期不定期考察基金公司,包括文件考察、现场考察,证监会考察的范围,包括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基金从设立、销售到投资等。而私募,目前并无监管,私募基金公司,对于证监会来说,只是作为普通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是自然人投资者的监管,只要想逃避这个监管,就有办法。私募的灵活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适当的监管必须的,任何灵活,如果造成了扰乱市场、操纵股价,那就是违法。 

公募基金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实行行业自律,证券业协会有会员管理的规章制度,并按需要提供培训,以提高管理和投资水平,增进法律理解。总之,公募有自己的组织,而私募则没有。

公募要求强制信息披露,私募则是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协议披露。披露内容、披露周期、披露事项都由协议约定,私募并没有强制披露义务。 

公募要求资金托管,必须将资金交与第三方(银行)托管,而私募除信托方式外,并无资金托管,这也导致私募风险较大。 

第三、从投资限制上 

公募有严格的投资限制,在投资品种、投资比例、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以及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投资一家上市证券的比例上,甚至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同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对同一证券,不得在当天一个买入,一个卖出。 

而私募基金,在投资品种上,不限于国内证券,还可能涉及期货、黄金、外汇以及国外的证券、期货等,比公募广泛的多,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即使是在国内证券的操作上,亦无公募基金所要求的严格限制,也难以监管。比如,目前最为规范的信托方式,信托型私募基金,如果在多家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则可能一个计划卖出某股票而另外的计划买入该股票,如果资金量足够大的话,则导致操纵股价。而契约型私募基金,因为不是在基金公司账户名下,则投资占一个股票的比例,难以监管,也可能造成操纵股价。 

第四、从募集方式上 

公募私募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在《证券法》上规定了证券公开发行的概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如果把私募理解为投资人累计不超过200人或不向不特定对象募集,那么,资金信托的法律修改,则与此矛盾,以前是一个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人限制在200人之内,现在对机构的数量已经不再限制。当然这是鼓励成熟投资者,是管理上的进步,但是,法律上的不吻合,使得公募私募并无严格界限。私募有一点确定的是,不得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否则就构成了公开募集。 

第五、从税收上 

公募有明确的国家税收标准,有比较规范的管理,而私募,因为法律形式多样,避税甚至逃税手段多样,难以监管。 

第六、基金的业绩报酬 

公募基金不提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即使这样,也已经赚的钵满瓢满了。)私募基金则必然收取业绩报酬,大多不收管理费,有些预收管理费后,再从业绩报酬中扣除。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是用来排名的,而对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业绩则是实实在在的分成,是直接的收益。

第七、投资人收益 

因为私募的操作灵活,收益可能会比公募高,尤其在行情不好的时候,私募的操作灵活的优越性比较明显。但是,在行情好的情况下,两者相差并不太大(公募基金已经有很多3字头了),尤其是私募在提取了不菲的业绩报酬后,投资人得到的收益,不一定会比公募收益高。甚至,有些私募,在收益不如公募的情况下,还收取业绩报酬,则对投资人不合理。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投资人可与基金公司约定,投资收益率小于等于股指增长率时,基金公司不收取业绩报酬,只收取管理费。 

第八、基金公司的规模和管理 

私募基金的规模目前已经达到万亿,蔚为壮观。但是,说到基金公司的规模和规范管理,目前情况下,公募因为法律法规健全,有一批管理比较规范,重视风险控制,投资理念清晰的基金公司。而私募,备受大家推崇的的是一些从公募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这靠的是个人品牌,尚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公司,这是私募以后做大做强需要改进的。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发行私募基金

8. 发行私募基金方法有哪些

私募股权融资是指融资人通过协商,招标等非社会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人出售股权进行的融资,包括股票发行以外的各种组建企业时股权筹资和随后的增资扩股。

中小企业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而且银行贷款要求抵押担保,收取利息,附加限制性契约条款,并可能在企业短期还款困难时取消贷款,给贷款企业造成财务危机。和贷款不同,私募股权融资增加所有者权益,而不是增加债务,因此私募股权融资会加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私募股权融资通常不会要求企业支付股息,因此不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负担。投资后,私募股权投资者将成为被投资企业的全面合作伙伴,不能随意从企业撤资。

私募股权融资 - 不同融资方式区别 项目 股市融资 银行贷款 私募股权融资 主要融资人(待)上市公司  所有企业中小企一次融资平均规模较大较小,较小对企业的资格限制较高,较低  最低表面会计成本最低最高较低实际经济成本较高较低最高投资人承担风险较高
投资人是否分担企业最终风险平等分担不分担部分分担投资人是否分享企业最终利益分享不分享部分分享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较强较弱最强
开展私募股权融资的工作大致可分为四步:
步骤一:私募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引进私募投资者策略和预期融资金额、融资工具及潜在投资者范围。执行前的准备工作:成立项目小组包括高级管理层参与操作过程;聘请专业会计顾问公司为公司整理帐务,摸清公司家底(如需要);确定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制定投资结构;接触、筛选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中介机构及进行深度估值测算,以确认估值及确定选择投资者标准;在开始接触潜在投资者前做好计划和准备所有必要的基本文件:保密协议和信息备忘录,私募投资框架协议的主要谈判条件等。
步骤二:初步选择投资人并确定框架性协议 发放公司信息备忘录,筛选私募投资人;确立一至两家意向性投资人,签立框架性协议框架性协议虽然对交易双方并不构成法律约束,但其中包含的主要交易条件是双方进一步谈判的基础;框架性协议中对交易先决条件、交易结构、估值方法、排他性及后续工作都会作原则性的约定。从接触投资人到达成框架性协议通常需2月左右的时间。

步骤三:尽职调查及商业谈判双方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关于公司的帐务审计可由公司自己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投资方的会计师仅对审计结果作复核;投资方法律顾问对公司自设立以来的法律文件作全面的法律调查;资产评估师对公司的资产作评估,投资方也可能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公司业务涉及的市场作独立的市场评估预测;双方财务顾问对涉及各方的工作进行协调与沟通。尽职调查的时间视公司的复杂程度在30~60天内完成。
完成尽职调查,双方进行投资对价谈判。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双方就框架性协议中达成的主要交易条件逐一详谈。公司有时需对调查中暴露的财务、法律问题向投资人承诺解决方案或作出某种让步,谈判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双方对公司估值的差异上,谈判过程时间长短不一。

步骤四:签订协议及资金到位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律师着手重组与交易的法律实施。该部分工作的文件起草可在前期提早进行,待谈判结束后即可执行。相关重组、交易的报批工作视乎不同的公司结构和交易结构需提交不同审批部门:当地或中央一级商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工商登记部门等,该部分的时间也视不同交易长短不同。完成法律手续,投资人资金到位。正常情况下,从启动私募到投资人资金进入,约需5~6个月时间,如有经验的财务顾问协调,可加速私募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