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读后感

2024-05-08 09:02

1. 《情商》的读后感

  与一本有趣的书相遇,就象忽然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并且慢慢了解了他在做的有趣的事情,还颇受了一些启发。
  
   有一天半夜里朦胧醒来,翻转了几下没有再睡着,就开始翻翻手机里各种推送的文章——忽然在一个什么群里(各种加入和被加入的群越来越多,虽然陆续退出了一些,但还是因为各种原因保留了不少),看到了一个活动行的报名链接,周日下午,在黄浦区文化馆,由一位年轻而资深的心理学老师讲“情商”,报名费50元。先生最近连续几周和他的吉他摇滚发烧友们每周日下午连带傍晚去一处琴行兼酒吧玩乐队,每次都高高兴兴扛着自己的吉他出门,正好盘算着我周日下午有几个小时可以安排自己做点什么事,就快速地支付宝报了“情商”讲座的名,然后,关了手机,迷迷糊糊睡到了天亮。
  
   讲座比想象的规模要小,一共12位学员报名,在文化馆4楼一个小教室。作为一场公益性的沙龙(黄浦区政府文化部门资助的),着装闲适的老师的讲课也颇为轻松,和来自2400万人口的茫茫城市中,以前完全不认识的12个人,讲讲自己的专业领域,聊聊大家日常中的情绪小困扰,当然也准备了含有不少专业术语的PPT。课后,主办方还安排了彩蛋,给前十位报名的每人赠书一本《情商》,中信前沿出版社2018年出版,作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
  
   接下来半个多月的零碎的时间里,《情商》这本书被我时不时地翻开,翻到一处,便读下去,多的时候5-6页,少的时候1-2页,每次都能跟着作者的思路,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纠正我的一点是,“情商”这个概念是直到九十年代初,才被美国的两位在大学里工作的心理学家提出来。“情商”也称“情绪智力”,EI: Emotional Intelligence 或者 EQ: Emotional Quotient ,本书的作者也是偶然在一本不太知名的学术刊物上,第一次读到这个概念。受此启发,丹尼尔于1995年写作了《情商》的第一版,彼时,他在《纽约时报》担任科学记者,作者很希望这个概念能够慢慢地被大家所接受,没想到短短十年的时间,在各方的推动下,“情商”这个词已经传播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目前,对于情商的研究,不仅开发出了一套测量标准,还形成了三种研究模式,几十种理论,可谓遍地开花。
  
   我之前一直以为“情商” EQ 和“智商” IQ一样,一定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由来已久,作为知识应该早已普及,不知道这个概念的才是孤陋寡闻;同样的错误也发生在我对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各种让国人羡慕不已的福利政策,其源起也是随着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到一定程度,才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由此想到,对某一类学问的认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否则在懂行的人面前会贻笑大方的。
  
   随着阅读的`展开,书中对于一些“情绪现象”的解释让我时不时地回忆起现实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的事情。比如书中专门有章节谈到“情绪失控”的问题,提到大脑中的“杏仁核”是情绪事务的专家,“杏仁核的工作机制及其与新皮层的互动是情绪智力的核心。” 情绪失控往往就是因为大脑的这部分功能出现了障碍。几年前,曾有一位关系很近的老同事,因为儿子忽然得急病英年早逝,之前常常以知心大姐示人的她,变得急躁、易怒,我就亲身体会了一次她在饭店因服务员上菜速度慢了,而大发雷霆,不肯罢休的情绪发作。我们在旁边,一方面是尴尬,一方面对于如何安抚她的情绪,也是束手无策。读了此书,多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更加能够理解这位大姐了。
  
   书中谈了预防抑郁的问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抑郁的成因。如由于核心家庭遭受破坏,父母对孩子成长期的需求漠不关心,因而使他们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基础所引起的抑郁;工业化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失去了家园,个人主义抬头、宗教力量没落等,也是引发抑郁的原因。我曾经与一个公益组织“郁金香”的伙伴有所接触,他们是一群“抑”友,名字的由来是“曾经抑郁,如今芳香”。有一段时间,其中的一位伙伴病情较为严重,他在微信朋友圈所发的内容,匪夷所思,后来看到其它的伙伴在他们的微信群里讨论说,“他是明显的狂躁状态”。这些都超出了我的认知,也是我潜意识中,要去学习关于心理学的动因。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新的概念,如“涌流:卓越的神经生物学”,这是一种情绪智力的至高境界,“在涌流状态,情绪不受抑制和牵绊,而是积极的、充满活力的...人们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心无旁骛,他们的意识与行动融为一体。” 想到电影《霸王别姬》中对张国荣所饰演的角色的评价“不疯魔,不成活”,大概就是指的这种状态吧。
  
   学习一点“情商”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前人所作的各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到各种情绪,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打开一个颇为有趣的新视角。

《情商》的读后感

2. 《 情商是什么》读后感

作为一名纯工科女,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但是内心却渴望,想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比较期待。同时也担心书中内容比较生硬,讲一堆大道理,不好理解,看完就忘了。

情商是什么这本书有5个部分44个小故事。从目录的小标题就能看出是一些很贴近生活的小标题。比如“拖延症不是绝症”、“又忙又美的安迪,有这三个好习惯”等等,如果每个小故事是一片微信公众好的推送的话,大概80%我都会想点开看一看。

3. 《情商是什么?》读后感

情商高的人,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有同理心照顾别人情绪;不是把话说的多动听,而是把事办妥!
  
 真正的高情商,它源于性格深处的真诚和敏锐,而不是心机和城府;既懂得扬长避短 也善于示弱 特别的接地气!
  
 不强求别人,先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发火”,在多重身份中保持个人的独特性!没有超级能力,只有超级自律!
  
 不出发永远不会到达,避免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现在就做!最先完成最困难的那件事,并且形成习惯;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限定工作完成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用任务分解法打怪升级,每一步都走的清楚明白!
  
 把压力转化为助力:耀眼的同伴,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用平常心面对压力,学会把压力关在门外,免受负面干扰!
  
 首先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成为对方心中值得对方帮助的人;继而向别人寻求帮助时,提出问题之前,自己一定要明白,问题是什么,问的重点在哪?
  
 思考周到才能说话周到
  
  
 自圆其说不留话柄
  
 随机应变反应灵活
  
 从套路里听出真话
  
 会议发言要出彩的基础是不出错
  
 聪明的女人总能找到愿意拉自己一把的男人,如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和罗子君;
  
 而糊涂的女人总能找到把自己拉下水的男人!
  
 女人可以风雨无阻 但别刀枪不入!
  
 舒服和好看也是女性重要的竞争力!
  
 女人最大的奢侈品,不是包和房子,而是自主!与其议论别人挣了一个亿,不如自己踏实去挣一千块!
  
 读过的书 听过的音乐 旅行过的地方,最后都变成挑衣服的眼光和穿衣服得气质!

《情商是什么?》读后感

4. 情商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情商是什么的读后感
情商高的人,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能敏锐的捕捉到别人情绪变化,对情绪充满掌控力和分寸感,不仅自己大方得体,也给对方真诚舒适的感受
不强求别人,先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在多重身份中保持个人的独特性。
歌德说过,只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也有人说,不处罚就永远不会到达,避免拖延的最好办法就是现在就做。
对女性而言,颜值和家境确实是天生的加持,但对于人生的掌握却是后天的训练。
我们向别人寻求帮助,提出问题之前,自己一定要明白,我的问题是什么,我问的重点是什么...

5. 《情商》读后感550字

《情商》读后感 550 字     
  
     
  
   以前根本不知道情商是如此的重要。对孩子的情商教育要从娃娃时期就抓起。小孩子在上幼儿园时能否具有那种天然的自信、好奇心,就要取决于于孩子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怀。对孩子进行启心教育,也就是情商方面的启智教育。 
  
     
  
   情商与脾气很有关系,脾气暴躁的人大多都是情商低的,没理还死倔犟,一直认为这种人没的聊,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其实可以通过沟通,直白告诉他们你不开心的原因。情绪会传染,相信沟通会提升情商,还能改善控制情绪。 
  
     
  
   情绪的拿捏其实很不容易,尤其是愤怒等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就像当你生气时,会有种全世界的人都和你过不去的感觉。而当你难过时,又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太糟糕了。当有这种情绪时,不妨试着调整心态,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不要被这种情绪所控制。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绪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它会受到家庭,学校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既然情绪形成有外因的影响,那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情绪是可以教育的。而如果我们能在上学阶段就做好了情绪教育,那我们的现状可能就完全变得不一样。 
  
     
  
    情绪是可以教育的。如果一个孩子能从小就学到情绪教育的课程,也许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通过学习一个普通人从婴儿到 15 岁之间的情绪成长过程,让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在这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情绪问题,都有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情绪教育课程,那么我们相信我们在遇到任何困境,都会更坦然更快乐的去处理好!

《情商》读后感550字

6. 《情商》读书感悟

情商两个字出现频率太高,各种文章也特多,我个人简单的理解,情商高就是在自己也舒服的能力范围内,站在对方角度让对方舒服。第一个例子联想到的例子,就是有个局长不识字,秘书写稿子,总写错别字,局长每次发言通畅,有一次另外一秘书特意把发言稿错字更正,结果局长发言崩了。
  
  
 第2个例子联想到的是,也许有些人伤心难过落魄的时候,并不想被人看见,被人安慰,他们只想静静的,我们只要假装不知道,没发现她们在流泪就好。
  
 读《情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两个知识点
  
 1.共情和同情的分别
  
 共情就是同理心
  
 我跟作者一样更喜欢共情,不喜欢同理心,同理心的理是头脑层面,是评判
  
 我个人理解的
  
 共情是双方平等,一方去感受对方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很多时候,很多什么都不需要做,也不要说,只需要静静的倾听,让对方情绪尽情流淌。
  
 同情是双方不对等,被同情
  
 的一方占弱势,是被可怜的一方。当去同情别人的时候,总是觉得别人很可怜想做点什么
  
 2.情绪感染让我特别震撼
  
 里头公交车暴力案例子,让我深度思考,以暴制暴的代价多沉重,想起来电视剧《谈判专家》,还有《非暴力沟通》作者去异国讲课的例子。
  
 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被婴儿纯真的微笑所感染。
  
 也很容易被年老的智者的宁静淡定给感染,就跟书中的例子一样,老人家临危不惧静静的和暴徒说着话,说着说着,暴徒就流露出真情实感了。
  
 这些粒子在学习之后都可以经过练习,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人的情绪上头失去理智也就那么一分钟以内的事情,看《心里倾听师》,里头说的,当情绪失控失去理智的时候,可以引领情绪失控的人数数,当大脑调动逻辑思考,理性脑就会战胜感性脑,
  
 就会慢慢的恢复冷静。
  
 这个书得好好再看看,再研究研究。

7. 《情商》有感

为什么情商能力会有天壤之别?为什么高智商的科技人才往往缺乏社交能力?
   为什么当冲动、愤怒和情绪支配时,思考能力和工作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又如何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呢?
   工作情商为什么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优秀员工真正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在本书中,丹尼尔戈尔曼认为,随着工作岗位的升高,技术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就会递减,而情商的重要性则会增加。
   在优秀员工的工作业绩中,情商要素所占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
  
 我们这个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精英人士和庸才的分水岭是什么?
   究竟怎么样才能进入工作中的涌流状态?
   你如何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
   培养良好的工作情商需要遵循哪些指导原则,掌握哪些实践方法?
  
 作者认为,情商高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仅在儿童时期才会被开发出来的,智商在十几岁之后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情商不同,在我们一生中,情商都可以通过从经验中学习来持续开发。
   我们的情商不断提高,作者在本书中,以新闻记者的方法深入挖掘更加贴近现实的材料;
   以心理学家的视角,充分研究情商在个人、团体和组织机构中发挥的作用,使得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保证你拥有“铁饭碗”,工作这个词的涵义已被“便携式技能”迅速取代,想要应聘成功并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就必须培养这些重要特质。
   而这些重要特质,或者成为性格、品格或者能力,更贴切的名称应该是情商。
  
 为何阅读这本书很重要?
   无论是外出找工作还是目前的岗位上任职,了解雇主对员工有什么期待很重要。
   上午,我看了一步电影,叫做审判日(Judgement Day),在影片中,主人公缺乏理解力,不了解雇主对员工有什么期待。
   主人公找老板请求晋升加薪,老板拒绝了他,理由是他不具备公司希望的员工所具备的特质。
   老板指出,主人公很擅长处理数据,但是他缺乏社交能力,所以与晋升无缘。
   这位主人公缺乏的就是情商。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时不时的扮演雇主或者员工的角色,所以现在就阅读这本书必然使你受益匪浅。
   本书帮助读者明白具体怎么做才能提高情商,进而提高工作业绩。
   本书强调工作中的沟通的重要性,并指出怎么样增进沟通。
   沟通能力增强以后,在工作时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其实,在工作以外的任何社交场合,前面提到的观点都适用。
   如果说某个人在生活中无须与他人有所来往,我可不相信。
   因此这本书,对于任何人都会有所帮助。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或者情感非常重要。
   它也指出,尽管面对重重险阻,仍不屈不挠的奋力现实工作目标,这很重要。
   除此之外,在婚姻关系中,了解自己和伴侣的感受和情感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这本书,你能学会改善自己和你所爱之人的关系。
  
 从小到大,父母努力教导我们言行得体,让我们礼貌的对别人使用尊称或者谢谢表达感激。
  
 父母页教导我们明辨是非。父母可以使用本书作为教导孩子学习提高情商的启蒙书。可以教导儿女自我激励,进而达成某些目标,比如说:可以教子女们攒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一些孩子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也能培养她们的同理心,她们需要明白其他人都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和情绪,需要体恤他们,这点很重要。
   我已经留意到,某些学校开始实行新的支持提高情商的课程设置。
   在学校里,教师努力的帮助孩子看出他们的行为会让别人有怎么样的感受,也能帮助孩子们看出怎么样做才能改善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越早把情感能力付诸实践,就会变得越强大。
  
 本书的读者不必是管理者或者首席执行官
   你不一定是管理者或者CEO才能从本书中获得启发。
   它有助于你和周围所有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你和父母、配偶子女、同事和老板之间的关系。
   本书所强调的不是权力,而是一种内在力量,从中我们能学会成为有修养的人,或者重新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有时我们与人相处时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或者行为,本书对此做出了简明形象的定义(在故事中定义)。
   一旦我们明白自己为何做某些事,就容易做的更好。

《情商》有感

8. 读情商是什么有感

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情商这两个字一直有一些疑惑。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情商高的那些人就一定会说话,懂交际。而这些不善言谈的人,常常被称为书呆子,老实人。包括我们的很多家长在内,总觉得如果孩子性格开朗,见人会打招呼,有礼貌,懂得说一些赞美的语言,懂得待人接物,就是情商高,长大后就一定会有出息。但在我的身边,那些小时候很懂得与人交流沟通的人,长大以后反而在事业上做得并不是非常如人所愿。原因在哪里呢?《情商是什么》这本书给了我们非常完美的答案。

在这本书里,李筱懿女士从非常具体的亲身经历,源自历史的案例入手,通过非常理性的分析,让大家在明白情商是什么的基础上,给出了很多可操作性建议。

情商,说到底是与人相处的智慧,是走向更远处的秘诀。一个高情商的人首先能非常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准确定位,从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大方得体,让别人温暖舒适。在复杂的生活中,高情商会让人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卑不亢,完美驾驭自己的多重身份。这些观点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生活中的自己——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非常轻易地向生活妥协,实则是因为我们缺乏自信,不够自律。怎样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克服行动力的绝症?怎样和自己的老板沟通?怎样让对手悦纳自己?怎样让自己会议上的发言出彩?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话说好?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曹操、魏征、长孙皇后、郭靖,这些历史人物为我们开辟了高情商的先河;罗子君、唐晶、安迪、曲筱绡,这些来自影视作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生活的借鉴,让我们明确了面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生动有趣又极具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