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为什么信息是无成本的

2024-05-08 12:51

1.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为什么信息是无成本的

经济学史上一般都把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标志。50多年来,宏观经济学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也反映了经济学本身的进步。因此,回顾一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30年代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学本身发展的结果。30年代的大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经济学的转折点。严重的失业、史无前例的衰退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求摆脱这种困境的另一条出路——国家干预经济。一向以自由放任著称的英国企图通过中央银行的金融调节与政府支出的增加来减少失业,北欧宁静助小国瑞典增加了财政支出,实施了社会福利政策;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罗斯福开始实施他的新政。这一切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新时期的开始。新的时期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应该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探讨其运行规律,证明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并为这种干预出谋划策。这样,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而这一任务由凯恩斯来完成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出现的。现实经济的发展要求宏观经济学的建立,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也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条件。托宾认为:"四个不同而又相关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四种发展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建立;凯恩斯《通论》的发表;经济计量学的建立;以及数学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是也20—30年代形成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契尔,库兹涅茨,以及他们所主持的国民经济研究所,和美国商务部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把以前对国民收入的研究系统化、理论化,解决了有关国民收入核算的定义、概念和衡量方法等基本问题,确立了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并将这一体系运用于实际。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经济中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而国民收入核算正是提供了这些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而国民收入核算正是提供了这些总量的数值。因此,没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建立,现代宏观经济学就是不可想象的。凯恩斯的《通论》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的"大宪章"。这就是因为《通论》在以下这些方面力现代宏观经济学莫定了基础: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沦,建立了一种以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分析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并把总需求分为消费与投资,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与投资理论。第五,把货币分析与经济分析融为一体,彻底抛弃了传统的二分法。第六,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与具体作法。现代宏观经济学正是在凯恩斯这些贡献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一意义上看,说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并不是夸大其词。经济计量学也是在20—30年代形成的,与此相关的则是数学较广泛地运用到经济学中。这种发展为以后宏观经济模型的建立,以及运用宏观经济模型来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转贴于265考试网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战后西方各国在由战时经济转到和平重建时,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家干预是通向经济繁荣的唯一道路。1944年英国政府发表了《就业白皮书》。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就业法》。这两个历史性文件都把全面干预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繁荣作为国家的最主要职责。这表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也是战后经济学上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全盛时期"的深刻经济与社会根源。战后全面地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的是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即新古典综合派(或称后凯思斯主流派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们。他们对现代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这些方面:第一,用IS—LM模型来概括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IS—LM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在1937年提出来的。这一模型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方法来解释凯思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二,围绕IS—LM模型发展与完善了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供给理论。第三,总供给分析的提出。这包括对劳动市场的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建立,以及对通货膨胀等现实问题的分析。第四,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动态化与长期化。凯恩斯偏重于比较静态与短期分析。凯思斯主义者们则将这种分析动态化与长期化。动态化是引入时间因素分析均衡的变动,长期化则是研究经济长期的趋势。第五,开放经济理论的研究。凯恩斯的研究是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开放经济理论则是要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以及对外贸易、汇率、资本流动等对一国经济影响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第六,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战后克莱因等人力图把凯恩斯主义理论与经济计量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包括许多变量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第七,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包括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及对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由以上可以看出,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学家们全面而系统地发展了凯恩斯主义,使现代宏观经济学成为一个严密而丰富的学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迄今为止,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仍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三、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70年代初西方图家出现的滞胀打破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宏观经济学天下的局面。凯恩斯主义地位的动摇被称为经济学中的第二次危机(第一次危机是3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地位的动摇)。这次危机不仅使凯思斯主义学派内部的矛盾激化,而且也使非凯思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足以与凯思斯主义抗衡的力量。这是7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国家积极地干预经济,而非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则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稳定经济。他们之间在理论与政策上的分歧都是由这一点而产生的。转贴于265考试网在非凯思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货币主义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上的一次革命——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比起来,货币主义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为主要目的。第二,货币是决定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在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中,把货币量的变动作为关键的变量,在理论上建立了以货币为中心的宏观理论体系。第三,反对以稳定经济为目的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主张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作用,相信经济体系内在的稳定机制。宏观经济政策足以稳定货币供给量为中心的货币政策。以美国中年经济学家R.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走在七十年代后出现的。它力图以理性预期这一概论为中心来重建整个宏观经济学。这一学派的出现预示着宏观经济学的彻底改造,被称为经济学中最新的一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这一学派的特点在于:第一、提出了全新的理性预期概念,并以这一概念为中心来它们的全部理论。第二,以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假说为基本前提来建立宏观经济学。第三,根本否认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主张恢复自由放任。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理性预期学派至少在这三个方面改变着宏观经济学的未来。这就是:第一,阐述了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和整个经济学体系中所起的重要的作用。第二,推动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者以更好的方式把预期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纳入他们的模型中。第三,改变了政策制定者的路线——政策首先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在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还有在80年代受到里根政府偏爱的供给学派。这一学派把减税作为理论与政策的中心,尽管在理论上还很不成熟,但在经济政策方面却有一定的影响。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这首先是从角度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多元化与深入化,使理论更接近于现实。其次补充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不足,也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身的发展。最后,在政策上纠正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所引起的种种弊病,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市场机制的作用这一重要问题。理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理论本身,而取决于社会对理论的需要程度。正如美国经济学家R·多恩布什与S·费希尔所说"实际上,宏观理论的发展与当代经济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在30年代大危机时期产生并说明了摆脱这种危机的出路。货币主义是在60年代形成的,它提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供给经济学在80年代初变得时髦是因为它提出了一种通过减税来摆脱经济困境的简单易行的法。"把这段话作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与发展的总结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为什么信息是无成本的

2. 哪些金融现象可以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

各国面对金融危机采取措施:一是通过股权收购和提供特别贷款两种方式来帮助银行增加资金流动性,以继续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加强市场消费;二是以国家政府信用或外汇储备提供存款、贷款担保,稳定市场、公众对金融市场信心,是市场经济国家所采取的政府干预的常用手段;三是降息:通过代币政策手段--下调基准利率,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

3. 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诠释经济学理论

我来说几个吧!
1、实物?货币!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过年老妈系里分了一台烤面包机,老妈拿回来说了一句,还不如分钱呢!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中式饮食,较少吃烤面包,因此烤面包机对家里而言,就没什么价值,效用不大。
这也引发我们对理性消费的思考。理性消费是指在支出一定的条件下所得到的最大效用,理性消费首先要求被消费的商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它主要受消费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另外,理性消费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家里已有烤面机的老师,又分到一个烤面包机,产品价值虽然不变,但其效用已大大降低。理性消费在于消费的多样性、个性化,就是所谓的众口难调,对于自己喜欢的礼物,就会得到很大的效用,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自己已经有的礼物效用就小。实物分配给不同的人带来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效用,其配置效率低下。而发放现金,货币是广泛流通的一般商品等价物,大家都乐于接受。效用得到了最大化,也提高了社会总福利,显然货币比实物分配具有更高的效率。
2、电视连续剧为什么要分开播映啊?!
以前在家看电视连续剧,看到兴起就没了,要等明天!郁闷ING!仔细想想会发现,电视台播映电视连续剧,并非集中在一天或数天一下播完,而是每晚只播映一集或两集,为什么电视台不将其集中在一起,从早到晚连续播映呢?
因为对消费者—观众来说,连续长时间观看节目,会产生逐渐疲劳,收视效果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即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体现,也就是说消费者于一定时间内消费或享用同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所谓“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多一个单位所获得的额外满足感。假设将电视连续剧安排于星期日一次连续播放,人们在欣赏前几集时,边际效用会有所增加,但不会维持太久,即使该电视剧非常吸引人,随着时间的延长,人们也会感到疲劳,则边际效用开始递减。所以,没有人会连续看完一部电视连续剧,收视率则降低。从电视台方面看,收视率降低,广告赞助商则减少,电视台的收益也受到影响,因此,电视剧不能集中播映。
3、来来来!以旧换新啦!
经常在手机市场看到,手机以旧换新活动,大家应该有注意到吧:)
在市场销售中,一些商家推出“以旧换新”的销售方式,即凡以同类型的货品换购新货品,可享有价格优惠。其中有些旧货的零部件还可用作制造新商品的原料,而有些旧货根本不能用于再生产,为什么商家会给予折价回收呢(当然不能排除回收零部件进行维修再使用的&还有不良商家回收骗钱:(原来商家推出“以旧换新”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吸纳一向使用该类商品的老用户,使其愿意购买新商品,扩大产品销售量。由于旧货还能使用,是新货品的主要替代品,所以客户购买新商品的愿望不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给客户一点优惠,刺激其购买新产品的欲望。其实质是利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通过价格优惠来刺激需求量增加。而已损坏的旧货,不能继续使用,则不是新货品的替代品,客户必须购买新商品,不给予其价格优惠,也不会降低其购买欲望,他们会以较高的价格购买新产品的。
4、我也想买公共汽车月票!
在厦门坐公共汽车,小孩和老人都有优惠,全国各地应该也都是这样。那么,为什么各类运输企业都实行成人与儿童和老年人差别票价,对儿童和老年人实行优惠呢?是因为儿童比成年人轻巧矮小,运载儿童消耗少,成本低吗?那么老年人与成人差不多,为什么也给予价格优惠呢?其实运输企业的这一做法,是采取了经济学上价格歧视机制,目的是为增加收入,利用了价格与供求的制约关系。一般来说,成人与儿童和老年人对运输工具的需求不同,成人由于工作需要及收入较高且稳定,对运输工具服务的需求比较稳定,价格需求弹性较小,所以运输企业可向成人收取较高票价,不会减少成人对运输服务的需求。相比之下,儿童及老人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弹性较大,如果运输公司向所有乘客收取同样的成人票价,便会大大减少儿童及老人对运输服务的需求量,从而减少了自身的收益。
暂时想到这么多了:)

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诠释经济学理论

4. 运用经济学理论解析中国最近三年来的宏观经济政策

1.过于严厉和过于长久的货币紧缩政策。这一轮的CPI上涨起始于07年的3、4月份,高点是08年的4、5月份。触发成因是世界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连续拉升。国内主流的宣传解释口径早期是“季节性”价格上涨;中期是“结构性”价格上涨;后期是存在“长期高位”运行的可能。政策决策者们早期似乎有点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中期感到比较茫然,感觉把握不明朗;后期是慌张失当,痛下决心采取了少见的非常严厉紧缩的货币对策。到了现在央行似乎意犹未尽,不甘认错,又有自我辩解的心境语态。他们从“央行货币政策就是针对通货膨胀”, 退到“经济滑坡和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交替存在的基本现象”,再退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防通胀,短期防通缩”。面对各地的拯救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举措,央行和银监会依然坚定地不断发出“不放松对购买第二套房贷款严控”的声音。 其实正是央行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有误,拿捏不准,对策生硬,预调失机。没有预料到世界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非理性快速上升,是难以中期维持的;没有记住短期内上升越快必然出现短期内下滑越快的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规律。窒息式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民间借贷资本的大量涌现,市场实际利息的惊人攀升,企业流动性资金的奇缺。最后还是把地下钱庄纳入允许小额贷款公司的创新合法。紧缩的货币政策快步频繁地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利率,最终是在全世界的人都看明白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现实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改变的时候,才迟缓地改变准备金率、利率和贷款的货币政策方向。被动到家了。根子就在于把通货膨胀问题在判断上长期化、严重化。 2.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率先发起了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序幕。好在不久以后的国务院文件高度评价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地位作用,正确分析了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稳住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 2004年的四季度和2005年的一季度,上海房地产市场在多重因素汇聚下市场价格失控,市民疯狂抢购商品房屋,市场交易秩序混乱。上海市政府率先踩了政策刹车以后,中央政府更为坚决地又踩了一脚政策刹车。上海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局面迅速得到扭转。 但是当时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治了上海的“病”,又给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统一发了“药”。把房地产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评价的过于严重和政治化,如“给金融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危及我国经济安全运行”,“关乎全国稳定大局”,“问责各地领导人”。但后来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实践却表明,房地产调控政策越多越严厉,商品房市场价格的上涨却像传染病一样由上海和长三角波及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今天的房地产价格都比2005年国务院发明传电报的那个时候,涨了好多复好多。尽管商品房价格涨了好多,但并没有实质影响我国金融业的壮大发展,带来的只不过是潜在风险。也并没有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安全运行和社会稳定大局,形成的只不过是不确定的因素。 我国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作用短期化、操作难以落地、效果适得其反,是政策决策人史料不及的。覆盖面这么广、如此严厉硬性统一规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本身应该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央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及房地产业界共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出台。很可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策出台过程,都显得那么急迫、匆忙、单向、一刀切。以压缩住房市场需求为手段来希翼住房市场价格下跌,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错误的。 结果房价是趋稳了,市场交易量却没有了,房地产开发商抱团取暖猫冬了,相关产业产业衰退了,失业人员多起来了。当初是中央政府号令天下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今天却是各地政府在授意认同下纷纷拿出自己的拯救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新政策。新政策都是对老政策的松绑解放和反向规定。 3.时机和内容都存疑的劳动合同工资福利保障政策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是理所当然的。农民工进城打工逐步取得和城市劳动者相一致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从方向上讲也是正确的。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但也必须明白这是一个长期性的逐步实现的基本任务,而不能够指望一蹴而就,或者在短期内有一个迅猛的提高。 待续

5. 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析

我们把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经济学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而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唯一可持续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别区分的。“某国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也不存在“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或“美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概念。然而,这样说并不排斥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实际上,做研究时必须要考虑到某地某时的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环境条件。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是从这三方面入手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也需要懂得这三个部分。  第二,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比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eorem)([3], [7]),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6]),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17])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一般均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的阿罗(Kenneth Arrow)曾经说过: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五个假定,每一个假定可能都有五种不同的原因与现实不符,但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最有用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他的意思是这一理论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一样,尽管无摩擦假定显然是不现实的。把这些基本定理定位于参照系有助于澄清两种常见的误解:一种是以为这些定理描述的就是现实世界,因此将它们到处套用。却不知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是用来作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与现实的距离因地而异。另一种是因为观察到这些定理与现实的差距而认为它们都是胡言乱语,因此认为毫无所用。却不知它们本身的价值并非直接解释现实,而是为解释现实的进一步理论提供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我在哈佛大学做博士生的时候,韦茨曼(Martin Weitzman)教授问我,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究竟有什么区别?他研究比较经济制度,经常去苏联访问,问这个问题是从与苏联经济学家交往中有感而发。韦茨曼的回答是,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比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充分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参照系。我们常见到,一些记者洞察力很强,有经济头脑,写的文章又非常有感染力。然而,他们与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因没有参照系而会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 第三,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象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试举几例说明。第一例是供需曲线图象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分别为横、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起初,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来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后来又用它来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不仅可用它来研究市场扭曲问题,也可用它来研究市场失灵问题和收入分配的福利分析等问题。第二例是萨缪尔逊(Paul Samuelson)的重叠代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25])。这一模型考虑到人生命的有限性和代际之间的市场的不完备性,因此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政府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有用的分析工具。第三例是格罗斯曼(Sanford Grossman)、哈特(Oliver Hart)和穆尔(John Moore)的所有权-控制权模型([11], [12])。它是分析控制权的配置对激励和对信息获得的影响,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非常有效的工具。第四例是拉丰(Jean-Jacques Laffont)和梯若(Jean Tirole)的非对称信息模型([16])。它用来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配置效率”和“信息租金”之间存在的利弊得失交换。这一工具被用来分析组织内部的共谋问题,政府的行业规制(比如电信业)问题,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利弊问题。第五例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和迪布维格(Philip Dybvig)的银行挤兑模型([8])。这一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多重均衡点,除了好的均衡以外,还有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坏的均衡点:因为别人去挤兑,所以我也要挤兑。这一模型对研究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的脆弱性这类问题很有用。以上五个例子中的模型都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广泛用来作为分析工具,并被证明是极其有用的。这三部分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一个人受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时所接受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这种由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构成的分析框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并不是一些新鲜的经济学名词和概念的汇集,经济学家的工作也不是任意套用这些名词和概念,而是运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和理解经济行为和现象。上述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是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在这方面,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同。比如,社会学中没有一个主导性的范式。多元化虽然可贵,但由于缺乏一致的分析框架,学科的发展会大受局限。政治学的现状则介于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虽然政治学有明显的朝经济学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学派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学的问题,其影响正在迅速上升,但它在政治学中还不是唯一的范式。现代经济学趋同于一种范式,有利亦有弊,但到为止,经济学从中的受益远远大于损失:正是由于经济学的这一被广泛认同和使用的分析框架,才使得经济学相对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发展得更快,应用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 一类是基于“选举”(voting)的、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经济政策的模型。在这类模型中,政治家的利益是为了赢得选票,经济人根据自身利益投票,而经济政策的确立由多数人的利益决定。另一类是基于“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竞争从而影响经济政策决定的模型。在这类模型中,不同利益集团动用可支配的资源游说、影响甚至贿赂政治家,而政治家的决策确定经济政策。这两类模型以不同方式引入政治运作机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经济决策确定的原因。布莱克(Duncan Black)早在50年代末证明的“中位选举人定理”(the median voter theorem)为选举模型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而奥尔森(Mansur Olson)在60年代中出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可称为利益集团模型的开山之作。但是直到八九十年代,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才突飞猛进,并在经济学科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领域。刚刚出版的的两本新书:一本由珀森(Torsten Persson)和塔贝里尼(GuidoTabellini)合著,另一本由格罗斯曼(Gene Grossman)和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合著,集中体现了现代政治经济学在这期间的新进展。

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析

6. 求一篇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生活中的某种经济现象的论文

以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税收政策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

 按:本文仅以曼昆《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Third Edition, N. Gregory Mankiw)中有关税收归属(Tax Incidence)和弹性系数(Elasticity)的最基本原理来为大家分析当前中国税收(广义税收)政策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主要分析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商品房政策的影响。
   
弹性系数(Elasticity):它是指商品的供应量或需求量根据其决定因素(首变因素)的改变而作出反应的程度。其数学计算公式为:
  
   弹性系数 = 商品数量的变化百分率 / 决定因素(首变因素)的变化百分率
  
   一般情况下,商品数量可分为商品供应数量和商品需求数量,而决定因素(首变因素)可以是商品价格等因素。我们都知道,商品的供应数量和商品的需求数量都是与商品价格相关的。价格升高,供应数量就相对变大,因为供应者觉得有更大的利润可图,所以加大生产量,但需求数量会越小,因为需求者觉得难以负担;价格降低,供应数量会相对减少,因为供应者认为利润比较低,减小生产规模,但需求数量会增加,因为需求者认为划算。那么供应和需求就是必须以价格为核心内容,找准一个价格平衡点,使得在这个价格点上,供应数量和需求数量相等,这样某种特定商品,其社会所生产量正好等于社会消耗量,就达到了供需平衡。这也就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最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起的作用。那么根据以上这个公式,我们又引申出来两个概念:
  
   1、供应价格弹性系数 = 商品供应数量变化百分率 / 价格变化百分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商品需求数量变化百分率 / 价格变化百分率
  
   如果,某种商品的供应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也就是说供应数量的变化百分率大与价格变化百分率,那么说明这种商品的供应数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小额的价格变化会导致大额的供应数量变化,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种商品的叫做弹性供应。如果小于1,也就是说供应数量的变化百分率小于价格变化百分率,那么说明这种商品的供应数量对价格变化不敏感,即使比较大额的价格变化也只能导致小额的数量变化,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种商品叫做非弹性供应。
  同理,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需求数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则需求数量变化对价格变化敏感,则为弹性需求。如果小于1,则需求数量变化对价格变化不敏感,则为非弹性需求。
   那么,哪些商品是弹性供应或非弹性供应呢?哪些商品是弹性需求或非弹性需求呢?
   一般而言,奢侈品是非弹性供应并且弹性需求的。因为奢侈品(如2万美圆的天价手机、钻石戒指、劳斯来斯的汽车等)利润比较高,而且奢侈品的供应商不容易转型,所以奢侈品的供应数量对价格的变化相对不敏感,大额的价格变化也只能引起小额的供应数量变化,即供应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但奢侈品对需求者而言,不是生活必需的,是可有可无的,并且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比如当劳斯来斯的汽车猛涨价的时候,其消费者很可能就不买劳斯来斯,转而去买奔驰或宝马。钻石戒指猛涨价了,可能消费者就转而去买红宝石的戒指了。故奢侈品的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小额的价格变化可能引起需求数量上大额的变化,即弹性系数大于1。
   而生活必须品与奢侈品相反,是弹性供应并且非弹性需求的。因为生活必须品(大米、衣服、房子等)是人人都需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都需要)。如果生活必须品的有价格上的变化,供应数量会有更大的变化,比如农民是大米的供应者,如果大米的价格跌了,那么农民会认为卖掉自己辛苦种出来的大米不划算,再加上大米对他自己也是必须的,那么他很可能把大米全部留在自己家里供自己吃,这样供应量就急剧减少了;而如果大米涨价,农民认为赚的钱多,那么很可能他连自己的口粮也要卖掉一部分。这样来说,生活必须品的供应数量对价格的变化相对敏感,小额的价格变化可能引起供应数量上大额的变化,即供应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但生活必需品确是非弹性需求的,因为人人都要吃饭、穿衣、住房,没有这些人就会饿死冻死,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数量对价格的变化相对不敏感,大额的价格变化也只能引起小额的需求数量变化,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弄清了弹性系数(供应价格弹性系数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以及那些商品是弹性供应而非弹性需求,哪些商品是非弹性供应而弹性需求之后,我们再回顾一下税收归属(Tax Incidence)的基本原理。
   曼昆认为,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就是,政府行为能够改变市场收益。税收显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在本文中,我指的税收都是广义的税收(把社会保险费、商品房的登记费、过户费、贷款利息等都算进税收范畴)。那么税收最终是由谁来负担呢?
   我们举一个卖冰淇淋的例子。现假设有这样一个市场环境,由若干个冰淇淋的供应者和冰淇淋的消费者组成。如果冰淇淋价格是10元一个的时候,供应者愿意生产的冰淇淋是1000个,需求者愿意购买的冰淇淋也是1000个,这样就达到了供需平衡。但是突然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要在每个冰淇淋上征收1元的生产税,由供应者完税。那么供应者为了保证相同的利润,不得不把冰淇淋的价格由原来的10元抬高到11元(其中1元是完税的,实际销售额还是10元一个,保证了与原来相同的利润。)这样在相同的利润刺激下,供应者愿意生产的冰淇淋是1000个,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需求者却因此而为每个冰淇淋多支付1元,所以需求数量会减少,由原来的1000个需求数量降低为800个了。这样供需就失去了平衡,生产出来1000个冰淇淋只卖出去800个,冰淇淋剩余了。显然,供应者和需求者双方都受了损失。供应者因为产品剩余而受损失,需求者因为产品涨价而受损失。
   为了避免损失,供应者和需求者都会想办法。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供需重新达到平衡。于是供应者将冰淇淋的价格又由11元降低到10.5元(注意,根据政府的税法,其中1元要完税,供应者的实际销售额是9.5元一个,利润与原来10元一个相比较降低了0.5元),那么在利润降低的情况下,供应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只愿意生产出来900个冰淇淋了。而对需求者而言,10.5元的价格,比最开始的10元(在这个价格点上,需求量是1000个)要多一点,但毕竟比11元(在这个价格点上,需求量是800个)要少一点,相对于最初的10元一个的价格,需求者要多付出0.5元,我们就假设在10.5元的价格点上,需求量也是900个吧。这样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冰淇淋又重新达到了供需平衡。
   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当供需再次在10.5元这个价格点上达到平衡的时候,供应者和需求者还是双方都受到了损失,只不过这种损失要比11元价格点上的损失小一些。在10.5元价格点上,供应者的利润比原来降低了0.5元,而需求者的负担比原来又多出0.5元。那么双方的损失之合,即1元,就被政府以税收的名义征用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政府是面向供应者征收的生产税,但经过市场调节,最终税收归属却同时落在供应者和需求者头上。
   如果政府征收的不是生产税,而是消费税,情况会如何呢?再来看看吧:
   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可以再举例,还是当冰淇淋价格是10元一个的时候,供应者愿意生产的冰淇淋是1000个,需求者愿意购买的冰淇淋也是1000个,达到供需平衡。这时政府出政策了,要在每个冰淇淋上征收1元的消费税,由需求者完税。那么对需求者而言,10元买一个冰淇淋,还要再完税1元,相当于冰淇淋的实际价格涨成了11元。11元的价格点上,供应量不变(因为供应者卖出的实际价格还是10元,利润不变),但需求量降低到了800个,供需不平衡,供应者和需求者双方都受了损失。供应者因为产品剩余而受损失,需求者因为产品“涨价”(实际上是多负担1元的消费税)而受损失。
   于是供应者不得不被迫将价格由10元降低为9.5元。在利润降低的情况下,供应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只愿意生产出来900个冰淇淋了。而需求者除了每个冰淇淋要负担9.5元之外,还要多负担1元的消费税,所以实际消费价格为10.5元,相对于最初的10元一个的价格,需求者要多付出0.5元,,需求量由1000个变为900个。这样供需又平衡了
   来看看吧:同样的市场环境下,第一次政府征收1元的生产税,是由供应者负担,结果最后造成供应者和需求者各负担了0.5元。第二次政府不征收生产税了,征收1元的消费税,是由需求者负担,结果最后还是造成供应者和需求者各负担0.5元。这就是税收的真正归属问题,即不论政府是向供方还是向需方征税,最终税收必定会由双方承担,谁也讨不了好!(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前段时间有人在天涯经济论坛上发的帖子《谁在为增值税买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你可以用公式推导出来增值税最终是由消费者承担的,但根据本贴所论述,实际上还是生产、流通、消费三方共同承担了,只不过承担的比例不一样而已。)
   那么我已经用了那么长的篇幅,帮助大家复习了一下弹性系数和税收归属的基本定义和原理,下面我们可以就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了。
  
   第一、有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我们把这些看成广义的税收):
   目前国家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就必须办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仅城镇户口)、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仅城镇户口)和生育保险(男女都交)五种。全国各地的缴费比例不一样,一般而言,劳动者个人缴费比例是其工资的11%左右,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该劳动者工资的30%左右(有地区差异)。一般的老百姓可能就认为,国家的政策这是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因为单位缴费是个人缴费的3倍左右。同样,住房公积金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负担,但最终都存如劳动者的帐户。所以又有人认为住房公积金也是国家政策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个人占了单位的便宜。但根据我们已经论证过的,税收不论是向用人单位征集的还是向劳动者征集的,最终都会由双方承担。在自由市场中,哪一方也占不到便宜。而且根据我下文的论述,你会发现,问题简直会更加糟糕。因为实际上是用人单位占了便宜,而劳动者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
   把劳动关系看成一个商品市场,我们有两条思路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思路是在这个商品市场中,认为劳动者是供应者,用人单位是需求者,那么很显然,商品就是劳动力(即劳动者提供的智力、体力方面的劳动),货币就是单位提供的工资加福利。劳动力这种商品,对用人单位而言,其实不是必需品,而是具有奢侈品的性质。奢侈品有哪些性质?我们再回顾一下,奢侈品的供应者不容易转型,在本例中就表现为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力的质量在短期内不容易发生改变,比如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短期内可能只能提供法律方面的劳动,你让他提供IT方面的劳动,他得经过长期转型(培训或上研究生)才行,而一般的工人,只能提供力气活的,你让他成为技术蓝领,他也要经过长期培训。奢侈品还有对需求者而言还有一个性质就是可有可无,并且有替代品,我们看看劳动力对用人单位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呢?如果雇工人成本(工资、保险、公积金等)太高,工厂完全可以不雇佣工人,它可以买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只请几个高技术的管理人员。反之,如果雇工人成本低,低于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那么工厂也许就会实施密集型劳动力的发展路子。这也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最主要原因。
   那么在这个思路中,商品市场上的商品——劳动力,是奢侈品,也就符合我们讨论过的奢侈品的性质,是非弹性供应并且弹性需求的。当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保险、公积金等)有一定变化的时候,其供应量变化不大,但其需求量变化会比较大。所以国家政策是强制用人单位给劳动者买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这相当于国家强制提高劳动力的价格,这样在市场上,求职的劳动者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对大幅度地减少。劳动力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于是乎就通过社会平均工资大额降低的方式来降低劳动力价格(工资只是劳动力价格的一部分,因为劳动力价格还包括广义的税收,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社会平均工资降低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也相应降低,劳动力供应数量不会有大的变化,但用人单位读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大幅度增加,于是就形成当今这种“人人有口饭吃,但工资都不高”的局面。更有甚者,工资过低、劳动力需求过大的情况下,形成民工荒的局面。
   所以从第一个思路分析来看,广义的税收(社会保险、公积金)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负担的,而且劳动者负担的份额更多!劳动者丝毫没占到用人单位的便宜,用人单位也丝毫没为劳动者多付出工资外的福利,反而承担了美名!
   我们也可以用第二种思路来分析劳动力市场,得出的结论也是一样的。也可以认为这个市场中,用人单位是供应者,劳动者是需求者,商品是工资和福利,货币是劳动力。很显然,从这个角度而言,商品就成了生活必须品。生活必须品的性质是我们讨论过,是弹性供应并且非弹性需求的。同样得出劳动者负担广义税收份额更多的结论!(具体分析不再赘述了,原理和方法与第一种思路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问题时,我们以劳动力市场来做分析,通过两种不同的思路(其实是以两种相反方向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得出的结论都是:不论向谁征收,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了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而且劳动者承担得更多!
  
   二、商品房政策(商品房的登记费、过户费、贷款利息等)
   同样,商品房市场上,如果把商品房看成商品,把人民币看成货币,那么对供应者(政府、开发商、炒房者)和需求者(普通老百姓)而言,房子是生活必须品,弹性供应并且非弹性需求的。那么针对房子的一切广义税收,大部分是由需求者(普通老百姓)承担。如果用另一种思路,把人民币看成商品,把房子看成货币,那么普通老百姓就成了供应者,政府、开发商和炒房者就成了需求者。这时的商品——人民币符合奢侈品的特征,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因此,中央银行两次提高住房贷款利息,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对炒房者征收高额的过户费等措施,表面上看好象是限制房价,实际上经过我们的分析,最终而言还是普通老百姓承担了大头!
  
   通过以上两个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分析),我们都得出老百姓承担税收大头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推导出一条普遍的原理:供应者和需求者共同承担了政府税收,但非弹性的一方承担得更多!这从原理上也很好解释清楚,因为非弹性的一方就意味着数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所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而弹性的一方意味着数量对价格变化敏感,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因此非弹性的弱势地位者吃亏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从这些经济学原理里边,大家也看清楚了,不论国家政策表面上是如何偏向普通老百姓,其实质上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地下结论,与普通劳动者无关的企业所得税等企业应负担的税收,本来是企业的成本,实际上最终是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承担的,而且由于劳动者的非弹性特点,大部分都落在了劳动者的头上。
   顺便再说说我在文中一笔带过的增值税问题。根据我们的结论,表面上增值税是由消费者承担了,但实际上还是生产、流通、消费者三方承担的。把生产房与流通方的供需看成一个市场,再把流通方与消费者的供需看成另一个市场,就能分析出三方承担的结论了。所以大家也不要那么愤怒,认为增值税完全是由我们普通老百姓承担;但大家也更不要有什么欣慰,因为对非弹性特点的消费者而言,承担的是增值税的大头。
   把我上一段话中的“增值税”三个字换成任何一种国内的税收、福利、保险、社会公共利益等,这句话都可以成立,哪怕是表面上与老百姓完全无关的

7. 用货币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现代经济学认为,商业周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你可以不承认它,但它却是现实存在的,并不断地体现出来。商业周期实际上就是经济的短期波动,虽然称为周期,但却是不规则的,不是我们过去想象的有如正弦曲线那样富有规律、甚至可以预测。  一、商业周期波动的特征  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s),也称为经济周期、景气循环,是指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和收缩为标志,主要代表性的指标包括GDP、通货膨胀、利率和就业等。商业周期分两个主要阶段:衰退和扩张。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的,有的国家可以享受多年的经济扩张和繁荣,就象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持续了10多年的繁荣,而接下来就开始了衰退,当前甚至面临着一场危机,随后的形势还难以预料,何时走出低谷更是无人能够回答。  1929年-1933年美国经济出现一次严重的大萧条,70年代有出现一次衰退。进入新世纪,美国的首次衰退是2001年3月,此次衰退结束了美国历时最长、为期10年的经济繁荣。以经济衰退为例,商业周期有如下共同的特征:  1、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生产压缩,实际GDP下降,随后,企业的投资也下降;  2、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减缓;  4、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的价格下跌;  当然,在经济衰退阶段,还有很多的表现方式,但是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衰退的表现。对于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最终一致的结论。正是这种争论,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流派,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萨缪尔森归纳性地将各种解释分为外因和内因,很有一些中国辩证法的味道。在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要素的变动,可能成为导致商业周期的主要原因,比如,战争、选举、石油危机、发现新矿藏和新资源、科学技术的进步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外因;而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商业周期的机制和原因就是所谓的内因论。内因论认为,任何一次扩张都孕育着新的衰退和收缩,任何一次收缩也都包含着可能的复苏和扩张。经济生活正是以近乎规律的方式不断地循环往复。下文谈到的乘数-加速器原理阐明了经济内部循环机制。  有一个数字化的游戏,形象地说明了商业周期的波动。找两颗骰子,将每次两颗骰子掷出的点数加以记录,做20次以上,将连续的数值取周期为5的移动平均,然后将结果绘制成图,看起来很像GDP、失业或通货膨胀的运动轨迹。为什么看起来像经济周期呢?掷出的随即数字就像投资或战争的外生冲击,而移动平均就好象是经济体系的内生乘数或平抑机制,二者放在一起,就产生了一个类似周期的东西。  二、商业周期的重要理论流派  现代经济学存在着很多流派,仅就商业周期的成因来说,就存在许多的重要理论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1、货币学派关于商业周期的观点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将商业周期归因于货币、信贷的扩张和收缩,认为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他坚持认为财政政策不会起作用,货币和货币政策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他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将会恶化经济周期,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他强调货币数量论和保持正常增长率的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然是而且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发行机构错误安排了货币供应量导致了经济萧条、通货膨胀以及其他不希望有的结果”。  我国近两年来的货币政策紧缩以及扩张的操作,部分地验证了弗里德曼的主张。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作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紧缩已经造成了实体经济的极度困难,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仓促应战,紧急放松流动性,使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个完全的逆转。去年11月份以来的信贷“大跃进”,除了防止短期的经济过快下滑之外,可能会对未来的信贷资产质量、通货膨胀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2、乘数-加速器模型:  萨缪尔森认为,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萨缪尔森发展了凯恩斯主义,他信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能有效地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认为两种政策都可以使经济更稳定。凯恩斯虽然提出了乘数理论,但没有分析在乘数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萨缪尔森发展了加速器的概念,并用数学方法推导了乘数和加速器的过程结合起来对经济的影响——乘数扩张了产出,而扩大的产出又会引起人们对预期的看好,于是又有的投资进入了新一轮的乘数过程。同时,乘数—加速器原理也会  引起经济的不稳定,在增长太快时或支出不足时,企业不愿意投资,最终导致经济活动的巨大滑坡。  3、商业周期的政治理论:  与萨缪尔森合著《经济学》教科书的诺德豪斯认为,政治家为重新当选而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操纵导致经济波动。应该说,诺德豪斯提出了一个商业周期波动的外在原因,也是现实中应当引起注意的一个观点。尽管西方民主国家有一套成熟完整的权力制衡机制,但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有人统计过,我国在人大和政府换届之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高涨和投资过热,这与新官上任的冲动和政绩工程不无关系。  4、均衡商业周期理论  代表人物卢卡斯、巴罗、萨金特等认为,对价格和工资变动的错觉使人们提供的劳动总是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卢卡斯等人所发展的新古典经济学,用微观的方法研究宏观经济,将劳动力供给决策看作是每一个工人在劳动与闲暇之间所作的选择。工人对他们从工作中获得的实际工资会有个预期,他们会通过比较从工资和闲暇中获得的收益去决定是工作还是休息。在这样的假设下,失业被解释为工人所作出的自愿选择,他们等待着实际工资上升到正常水平。因此,失业将是一个预期而不是基准,当劳动力市场调整时失业会趋于消失,失业被看作是可以自行修复的一种暂时的、不均衡现象。这种完全从预期出发的理论解释,看起来难以让人接受,但它却带来了经济学一场新的革命。  5、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熊彼特和普雷斯科特认为,某一部门的创新或劳动生产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会在经济中传播,并引起波动。熊彼特是最早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认为,所有资本主义经济都有两个显著特征:不稳定性和曾经经历高速增长。他将发明与创新看成是长期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驱动力,即在经济增长缓慢时,厂商不可能引进新的技术创新。因此,新的发明和创新将被积压几十年。当经济迅猛增长开始启动时,贮存了几十年的创新将被运用于生产过程,促进经济迅速增长。  严格的说,熊彼特所研究的长周期已经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周期波动的概念,但是他提出的经济外部环境的改进所带来的供给冲击为研究经济周期提供了一派观点。  过去,经济学家把长期增长和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增长的变动——当作分离的现象用分散的方法进行研究。长期增长被认为是以技术变动为其推动力量,受总供给支配。但是商业周期波动被认为是总需求围绕长期增长趋势的波动。两个观点之间没有真正的联系。  80年代,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通过研究生产率增长短期变动向经济不同领域的传导而整合了商业周期和增长。两位得主将其模型建立在典型的微观模型中可以发现的假设上(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和利润最大化企业),并关注于前瞻预期的暗示上。他们指出,投资和相对价格运动将技术率增长差异传递到经济中,因而出现了围绕长期增长路径的短期波动。由于他们的模型产生了与真实消费发展、投资和GDP近似的宏观波动,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证明了周期性运动可以产生于经济中的供给方。  正是由于上述贡献以及经济政策设计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和挪威经济学家基德兰德共享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6、供给冲击理论;  认为总供给的改变,尤其是外部冲击引起了商业周期,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我认为,上述每种理论都可能有效地解释某一次周期波动,但每一种流派又不能解释所有的周期现象。有些理论用我们的现实来衡量,似乎又有些费解,但是,这些理论的提炼正是经济学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所感悟的:“。。。每一种理论都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又没有一个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宏观经济学的精髓,就在于能够综合各家理论之长,并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恰当地加以应用。”正因为如此,萨缪尔森被称为“经济学的通才”。  三、商业周期是否能够预测?  经济的波动给生产和消费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商业周期能否消除呢?能否预测?如果能够预测,就可以试图熨平商业周期。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能够做到。就象阿瑟.奥肯在《繁荣的政治经济学》中所写到的:  现在,普遍的认识是,衰退从根本上说是可以防止的,它们就像飞机失事而不像飓风。但我们从来没有能够从地球上消除飞机失事,当然也不清楚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消灭衰退。危险并未消失,那些可以导致周期性衰退的因素仍然潜伏在飞机的两翼,等待着飞行员的某种失误。  从上面各种理论流派来看,商业周期有其内部形成的机制,这种规律性的问题是可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但是外部的冲击却是随机的,难以预料的。  经济周期波动与预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经济计量学的分支专业。笔者有缘接触了这个专业,在20多年前,中国刚刚兴起这门学科时,开始了这个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总的感受是,研究这个专业很艰苦、很超前、很富有挑战性,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不畏艰难,甘于寂寞的精神状态。  20年前,我们所研究的季节调整以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景气指标的选择,景气指数的研制,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经济周期波动的谱分析、空间状态模型、卡尔曼滤波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等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等宏观经济部门进行经济分析预测的常用工具。  我认为,这些科学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且随着国际先进经验在不断发展。从经济计量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预测的误差在逐渐缩小,拟合程度在逐步接近。但是,怎样适应中国国情,更好地为中国经济所服务,是一个突出问题。这里包括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政府过度干预使政策变量成为重要参考,而影响了模型的科学性。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测算我国的经济增长及波动,4万亿不能不考虑,而又怎样考虑?未来又将会怎样呢?  我只能说,对于商业周期,我们不能准确的预测,但可以努力去趋近它!

用货币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波动

8. 有哪些有名的经济学书籍

1.亚当斯密《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在批判吸收了当时有关重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就整个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作了较系统、较明白的描述。
《国富论》出版以后,不但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恐怕也没有过任何其他一部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著作,曾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2.马克思《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系统地解释了生产关系、生产力、分工合作等等思想,大一新生所要学习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全部来自《资本论》.3. 王健《还原真实的美联储》本书不仅对美联储的历史背景、政策目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作了客观明确的描述,而且对国内读者特别关心的有关美联储的各个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澄清若干对美联储的常见误解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美联储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及其行事逻辑,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全球市场的预见能力。4. 奥尔森《权力与繁荣》在《权力与繁荣》中,奥尔森认为政府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私人契约与个人财产权利的可靠保护,取决于政府要足够强大以保证这些权利的实施,同时政府又要受到足够的限制以避免这些权利受到侵蚀。
他在《权力与繁荣》中提出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是分析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沿性概念,并且为金融危机后的亚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演变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5.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是诺思以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进行解释的一部代表作。
诺思又是新经济史学派的创始人。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在经济史学中有两大创新:
首先在方法论上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经济学优良传统。
其次是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其理论一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关键在于产权结构方面的变革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
拓展资料: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
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
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