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状元,探花、榜眼分别是什么?

2024-05-06 11:04

1. 秀才、举人、状元,探花、榜眼分别是什么?

人文常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怎么称呼?状元、榜眼还是探花

秀才、举人、状元,探花、榜眼分别是什么?

2. 秀才、举人、状元,探花、榜眼分别是什么?

人文常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怎么称呼?状元、榜眼还是探花

3. 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我们从先辈们那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同样也继承了无数的珍宝。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论是现在还发挥着作用的,还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伟大创举的其中之一——科举制。
说起科举制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科举制虽然现在已经被废除,但是它的影响却没有消失。事实上,它对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如今我们的高考制度和科举制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而科举制度中的很多专用名词就被我们的高考制度延续使用,就比如“状元”一词。每年除了“高考”二字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外,“状元”应该就是第二个最受关注的了吧。
那么,最初的“状元”一词是怎么产生的呢?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起状元,是离不开科举制度的,而科举制度最初是在隋朝创立的。大家都知道,隋文帝时期开始分科考试,就如同现在的高考制度一样会分文科和理科。就像高考需要报名一样,当时的人如果决定参加科举,也是需要像如今的高考一样报名的。
当时的报名叫做“投状”,所有“投”了“状”的人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而参加考试的人中得了第一名的就被叫做“状头”。“状头”就是状元最初的叫法。“元”有开始,首和头的意思,所以又被叫做“状元”,这就是状元一词的来由。
状元是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第一名,说到名次,大家肯定就会想到第二名和第三名。而在科举考试中,第二名被叫做“榜眼”,第三名被叫做“探花”。那么,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说榜眼,榜眼一词最开始出现是在北宋。《称谓录》有这样的记载,意思就是说,“榜眼一词最开始是在北宋出现的,古代的人把第二名和第三名作为上榜的人的眉目。这里的“榜”就是人们在电视剧里经常可以见到的“皇榜”或者“金榜”,上榜之人即为考中进士之人。考中的这些人中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第三名就是榜眼。可见,最初的榜眼不只是第二名,还包括第三名。
再说探花,说到探花,它很早的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比起榜眼要早很多。探花最初出现在唐代,只不过当时的探花却和登第名次没有联系。
唐代的时候,曲江会为登上新进士榜的人举办晏游活动,其中年纪最小的人就被大家笑称“探花郎”。而探花一词最终和登第名次挂钩是在南宋后期,那时,进士第三名终于有了它专门的称呼——探花。也是在南宋时期,状元、榜眼和探花才正式成为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专属称呼。

科举里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来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

4. 科举前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人文常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怎么称呼?状元、榜眼还是探花

5. 古代科举中,探花、状元、秀才、举人、 进士、榜眼。排名是如何排的?

  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古代科举中,探花、状元、秀才、举人、 进士、榜眼。排名是如何排的?

6. 状元、榜眼及探花的来历

人文常识: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怎么称呼?状元、榜眼还是探花

7. 什么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

从隋朝开始,萌芽出科举这一制度,到唐朝唐太宗时,尤为突出,因需要寒门子弟削弱世家。
产生了科举的制度,科举分为几个阶段,秀才,是参加县试、 府一级的童子试考试通过的(第一名叫案首)
举人:通过在省城贡院的考试(乡试)取得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贡士:通过在京城贡院的会试取得贡士资格(第一名叫会元)
进士:贡士通过殿试取得进士资格(第一甲的第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为进士及第

什么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

8. 状元、探花、榜眼有何区别。分别的来历是什么?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
  科举考试选状元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明、清时期,殿试的一、二、三名,名称确定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只有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文人们都把考状元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激励着无数学子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勇跳龙门。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又别称“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也别称鼎元。
  古代考中状元并非易事,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阶段。殿试通常由皇帝钦命大臣主持。一旦高中状元,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旧时一副对联生动地描绘了中状元前后的境遇:
  旧岁饥荒,柴米无依。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
  今科侥幸,衣禄有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也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都来锦上添花。
  至于“榜眼”,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榜眼”之名要晚于“状元”,终唐一代,没发现有这个称谓。
  实际上,榜眼这一名称与状元、探花一样,都是民间的习惯用语,并非官方用语。在朝廷正式发放的金榜上,只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如北宋初年的王禹僻在《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中云:“货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据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状元榜眼探花》中考证:“北宋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盖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朝的新科进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时正是京城长安杏花盛开的季节,新科进士为了尽情庆贺自己中第,要举行一场游园盛会,称为“杏园宴”。挑选进士中两名年少英俊者为“探花使”,负责到各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于是这两个人便被称为“探花郎”。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与殿试取得的名次没有任何联系。
  这个词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极少,因为五代和宋朝时期的都城里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