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5 —— 武王秉乾之机

2024-05-03 19:10

1. 《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5 —— 武王秉乾之机

a、武王:指周武王。
  
 周武王:(?~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wǔ));是周文王姬昌与太姒(sì)的嫡次子(嫡子,指正室所生之子,依先后次序为: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歧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国君,在位19年。
  
 b、秉:把握,秉承。
  
 c、乾:八卦之一,代表天。
  
 d、机:时机。
  
 e、武王秉乾之机:周武王把握天机(武王秉承天意)。

《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5 —— 武王秉乾之机

2. 《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55 —— 易世载德

a、易:改变;变换。
  
 b、世:时代;朝代;时间。
  
  
 c、载:记载。
  
  
 d、德:德行,品行。
  
  
 e、易世载德:时间在变,但(曹全)良好的品行将会被铭记(即使改朝换代,但(曹全)良好的品行将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3. 《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164 —— 功曹史王颛等

a、功曹:官署部门名。汉朝始设,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
  
 b、功曹史:古代官名。汉朝郡县官府所属功曹之长,亦称功曹、主吏。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c、王颛:人名。
  
 d、等:表示列举未尽(可以叠用)。
  
 e、功曹史王颛等:功曹史王颛等人。

《曹全碑》碑文详注 句 164 —— 功曹史王颛等

4. 《曹全碑》第015天: 君高祖父敏,举孝廉

1.高祖父,即祖父的祖父。
  
 古代的“九族”一般指上四代、从高祖算起,下四代、至玄孙。《三字经》中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论血缘亲疏远近,还有“出五服”的说法,比较难讲清楚,网上找到一张图:
  
                                    
 上下九代的称谓:
  
  
 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自己、
  
 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
  
 
  
 2.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孝”和“廉”分别为汉代设立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的科目。汉惠帝吕后都曾有诏举“孝悌力田”之举,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孝廉制度,后往往合为一科,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自汉武帝之后,至于东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察举孝廉在西汉时考核比较严格,被举者如被发现不合标准,举者要承担责任,被贬秩、免官。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但到东汉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孝廉名额基本被各郡里的大门第之家所垄断,举孝廉制度名存实亡,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曹操曾经在二十岁时被“举孝廉”,但他本人却从心底里不赞同此制度,在他掌握实权后颁布的《举贤勿拘品行令》里,公然要求推荐那些“不仁不孝,但有用兵之术”的人为官。这既是对那些奉儒为教的士大夫的巨大嘲讽,也是对举孝廉察举制的彻底否定与渺视!
  
 魏晋之际,魏文帝曹丕设立的九品中正制代替了举孝廉,直到隋文帝杨坚推行科举制。但明清时期的举人仍俗称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