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2024-05-03 07:17

1. 漫谈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其实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宏观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对判断宏观经济而言,单一数据不起决定性作用。出口数据首先是反映外部需求,其次可以通过结合中国经济的特点,比如一般贸易比重,来侧面反映内部需求,但总体来讲,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各种宏观数据,包括前瞻的、同步的、滞后的,要结合起来相互佐证,才能比较全面地看清经济大趋势和结构性趋势。如果通过投资、工业产出和金融数据,以及出口相关的外部经济体和中观行业数据等,大致已经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周期性的复苏十分微弱,那么就不能因出口数据的显眼而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判断做出轻易的更改。一般各界会对突兀的噪音进行重点分析,但不会因此对大局进行质疑。这次的出口数据就是噪音。
第二,出口数据的质疑和求证方向,与笔者对目前经济的看法是一致的。质疑出口数据的人,倾向性认为数据有水分,如果质疑被证实了,将进一步确定经济复苏较弱的趋势;如果被证伪了,那么现在这个错误的数据,也没有好到足以支撑看好中国经济的观点。所以在求证的有效性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如今中国股市的趋势特征十分明显,周期股表现不佳,成长股走势强劲,这正反映了现在中国经济羸弱和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局面。投资楼市的大门关严了,实体经济扩张放缓,银行理财产品又在清理,宏观资金面并不紧,所以总有一部分资金会转向股市,至少场内资金不会急于流出股市。
现在涨势强劲的品种,主流用成长股这个说法,但其背景不在于成长,而在于小盘。一个可以说故事,又规模不大的股票,很适合进行交易操作。故事可以是成长,也可以是概念,其实都是一样的,把故事的验证周期拉长,短期无法证伪,就不影响现在股市的运行特征。说的更直接一点,现在的中国股市,特别是小盘股,庄股气氛其实与早些年相似。这是各方面环境造成的,除了宏观经济、流动性、大类投资比较,新政府上任后提出的中国梦和经济转型等各种措辞,也是相当有利于这种趋势特征运行的。当然,确实有一些成长股是真实的,但总体数量占比较小。为什么周期股表现不佳?周期股与宏观经济走势十分密切,抛开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周期股整体的表现更反映中国经济形势。现在中国经济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这种关系还会持续下去。这就意味着,周期股的走势,更依赖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行业企业盈利的影响。弱宏观背景下,周期股的行情将是盈利撬动的,而估值推动则需要经济走出确定性的强劲上升趋势,股市情绪也乐观到可以给予更多的估值溢价时。现在显然不现实。
既然短期周期股的行情更依赖于盈利,那么弱复苏显然不会对盈利有太明显的积极影响。如果把供给和需求比作两个方向相对的力,力的大小变动影响的就是盈利的平衡。如果供给的力一直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而需求在大幅回撤后开始加力,只要需求的力达不到供给的力的同等级别,尽管需求是在回升的,但盈利水平依然会下降。
供给的力,中短期看库存,中长期看产能。但要明确,库存是一个反应,而不是根本,最终产能才是根本。库存是有较大弹性的,而周期性行业的产能在中国弹性较弱,特别是在钢铁、有色等和政府利益关联密切的行业。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些行业的产能是刚性的。经济周期的变化在中国,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是非市场化的表现。
弱复苏环境下,传统工业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去库存虽然可以进行,但有些行业如钢铁,产能利用率根本难以下降,因此供给会持续涌出,行业企业盈利对库存的敏感性就相应降低了。
万事皆有因。现在中国股市出现结构性分化,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要梳理各方面成因却相当困难,尤其是在趋势形成的早期要去理清头绪并作出判断。上述漫谈或是片面之语,但希望对读者认识当下环境和改进分析方法有所裨益。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漫谈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2. 漫谈宏观经济如何影响中国股市

其实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宏观经济是十分复杂的,对判断宏观经济而言,单一数据不起决定性作用。出口数据首先是反映外部需求,其次可以通过结合中国经济的特点,比如一般贸易比重,来侧面反映内部需求,但总体来讲,只是反映了一个方面。各种宏观数据,包括前瞻的、同步的、滞后的,要结合起来相互佐证,才能比较全面地看清经济大趋势和结构性趋势。如果通过投资、工业产出和金融数据,以及出口相关的外部经济体和中观行业数据等,大致已经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周期性的复苏十分微弱,那么就不能因出口数据的显眼而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判断做出轻易的更改。一般各界会对突兀的噪音进行重点分析,但不会因此对大局进行质疑。这次的出口数据就是噪音。
第二,出口数据的质疑和求证方向,与笔者对目前经济的看法是一致的。质疑出口数据的人,倾向性认为数据有水分,如果质疑被证实了,将进一步确定经济复苏较弱的趋势;如果被证伪了,那么现在这个错误的数据,也没有好到足以支撑看好中国经济的观点。所以在求证的有效性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如今中国股市的趋势特征十分明显,周期股表现不佳,成长股走势强劲,这正反映了现在中国经济羸弱和宏观流动性宽松的局面。投资楼市的大门关严了,实体经济扩张放缓,银行理财产品又在清理,宏观资金面并不紧,所以总有一部分资金会转向股市,至少场内资金不会急于流出股市。
现在涨势强劲的品种,主流用成长股这个说法,但其背景不在于成长,而在于小盘。一个可以说故事,又规模不大的股票,很适合进行交易操作。故事可以是成长,也可以是概念,其实都是一样的,把故事的验证周期拉长,短期无法证伪,就不影响现在股市的运行特征。说的更直接一点,现在的中国股市,特别是小盘股,庄股气氛其实与早些年相似。这是各方面环境造成的,除了宏观经济、流动性、大类投资比较,新政府上任后提出的中国梦和经济转型等各种措辞,也是相当有利于这种趋势特征运行的。当然,确实有一些成长股是真实的,但总体数量占比较小。为什么周期股表现不佳?周期股与宏观经济走势十分密切,抛开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周期股整体的表现更反映中国经济形势。现在中国经济的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这种关系还会持续下去。这就意味着,周期股的走势,更依赖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行业企业盈利的影响。弱宏观背景下,周期股的行情将是盈利撬动的,而估值推动则需要经济走出确定性的强劲上升趋势,股市情绪也乐观到可以给予更多的估值溢价时。现在显然不现实。
既然短期周期股的行情更依赖于盈利,那么弱复苏显然不会对盈利有太明显的积极影响。如果把供给和需求比作两个方向相对的力,力的大小变动影响的就是盈利的平衡。如果供给的力一直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而需求在大幅回撤后开始加力,只要需求的力达不到供给的力的同等级别,尽管需求是在回升的,但盈利水平依然会下降。
供给的力,中短期看库存,中长期看产能。但要明确,库存是一个反应,而不是根本,最终产能才是根本。库存是有较大弹性的,而周期性行业的产能在中国弹性较弱,特别是在钢铁、有色等和政府利益关联密切的行业。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些行业的产能是刚性的。经济周期的变化在中国,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是非市场化的表现。
弱复苏环境下,传统工业过剩产能压力较大,去库存虽然可以进行,但有些行业如钢铁,产能利用率根本难以下降,因此供给会持续涌出,行业企业盈利对库存的敏感性就相应降低了。
万事皆有因。现在中国股市出现结构性分化,自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要梳理各方面成因却相当困难,尤其是在趋势形成的早期要去理清头绪并作出判断。上述漫谈或是片面之语,但希望对读者认识当下环境和改进分析方法有所裨益。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3. 股市如何反映经济?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是道琼斯理论对股市最经典的归纳。自提出来后,100多年来几乎没有人会从根本上去否认它。但股市反应经济的过程却不那么简单,其间充满了复杂性与多变性。

	  1、股市与经济增长率。近10多年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从1993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达低谷。但在这7年中,我国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来算,有5年上涨。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30%以上,股票市场却连续4年上涨,涨幅达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GDP的增长率连续提高,股票市场却连跌了4年。由此看来,股市对经济的反应并不那么机械地对等。

	  2、股市与公司利润。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统计,一个是上证指数与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994年平均17.77%的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到1998年9.17%,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高达48.4%。而这4年的股票市场有两个为强势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两个为显著上涨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4年间上升了78.76%。

	  一个是指数与利润增长率。为更准确地反应客观状况,我们统计了扣除新股贡献后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从1994年以来,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有5年为负,分别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两个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两个强势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这一结果依然叫人气馁,号称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竟然连公司利润增减都无法提前反应。

	  那么股票市场究竟反映什么?从统计数据看,股票市场反映了4点。

	  首先,股市从总量趋势上反映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总量的长期趋升推动股价指数的长期趋升(如图)。这种反映同样也不是机械的,即宏观经济总量的上升并不一定会推动股市上涨,股市只是围绕宏观经济总量在上下波动而已。这种波动不是无规则的:每当股价指数到达一个高点,股市就会由升转跌;到达一个低点,就会由跌转升。而促使这一转折的因素很多,有时是公司利润的增减,有时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时是利率变动等。

	  其次,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我们统计了1995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一个数据:12.41%。然后我们以1995年的上证指数年平均数661点为起点,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个年份的上证指数的理论值,最后再将实际的指数与之比较,显示两种趋势高度重合,只是当市场乐观时,指数就在它的理论值上方运行;当市场悲观时,指数就在它理论值的下方运行。

	  其三,股市与利率的关系比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间,以1年、3年、5年3种基准利率平均数计算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2.36%下降到2.61%,这可以完全解释这7年的牛市历程。2001年,由于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应,大盘开始调整。2002-2003年,伴随利率小幅下降,股市进入相对平稳阶段。2004-2005年,利率重续升势,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间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润出现53.61%的巨大升幅,推动股市大幅上涨。2007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润达到63.88%,推动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其四,股市与CPI的关系也比宏观经济紧密得多,而且股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前反映CPI的变化。

	  总而言之,股市是这样的市场:它以宏观经济总量为最主要的依托,以公司利润的长期平均增长率为中轴线,并以一定的乖离率围绕经济总量和公司平均利润增长率运行。其间的阶段性涨跌则由4个因素决定:一是指数在GDP通道中所处的位置;二是市场的估值处于高位还是处于低位;三是CPI(公司利润增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的运行趋势;四是与流动性以及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密切相关的利率政策。

	  目前,指数处于GDP通道的下轨,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利率进入下降周期,唯一不确定的只剩下CPI的走势。在此背景下,大盘总体上仍会处在一个上涨有压力,下跌有支撑,一惊一咋,忽冷忽热的筑底阶段

股市如何反映经济?

4. 关于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主要是两个问题:1、宏观经济,2股票。你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如果要细分的话,宏观经济政策对社会的整体发展确定了方向。
   比如:
     人民币升值,出口的企业的股票价格下跌,进口企业价格上涨。
     货币宽松,货币供应量增加,股市上涨。
     货币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股市下跌。
    中国增减美国国债主要从2个方面考虑,一投资美国国债有收益,二为了用美元进口美国商品。但是收益和人民币升值之间有利益关系。如果美国国债每年的收益率为5%,但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为5%那就不赚钱,如果是小于5%就赚钱。
   这是宏观经济,但是不是对整个股市都有很大影响,要细分到行业,细分到个股。比较好的书有很多《货币战争》《资本战争》《资本论》《庄家》等等。

5. 为什么中国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出现背离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二类股份,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异,使得两类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 
  1、权利的不对等。即不同的持股人在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权不对等,非流通股股东凭借着“一股独大”的特殊地位全面控制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营管理机构,弱化了股份制经济所具有的财产约束功能和利益激励机制,严重 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2、承担义务不对等。不同的股东所承担筹集资金的义务不对等;由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所以,拥有绝对控制权的非流通股股东就可能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只要通过不停地高溢价发行、增发和配股,非流通股股东就能获得巨额的利益。例如,宝钢增发,招行发行可转换债的案例都是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侵蚀。 
  3、信息失真。股权分置问题造成了股票市场供求状况不平衡。只有占公司总股本三分之一的流通股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买卖,这样股票的市价不能正确的反应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使得股价虚高,不能反映公司业绩,例如,一些上市公司净资产为负值,可是股价却很高。 
  虽然,我国2005年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就目前股市发展状况来看,改革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些大的上市公司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非流通股。而且,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也没有真正的实现权利义务的对等。其次,如果所有上市公司股份实现全流通,造成一些大的上市公司股本太大,不利于该公司股票的发展。 

感受资产累积的愉悦,体验深谋远虑的满足。游侠股市,智慧与谋略的虚拟股市,让您的智慧不再寂寞。

为什么中国股市走势与宏观经济出现背离

6. 宏观经济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宏观经济对整体股市既有影响又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股市的中期涨跌并不同步于宏观经济的向好或向坏。
    股市要么提前于宏观经济转好,要么滞后于宏观经济。例如2001年至2005年中期,中国的宏观经济快速而平稳上升,每年GDP(即国民生产总值)都高于10%,而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也保持持续的较好水平,可是股市却下跌了整整四年半。

7. 宏观经济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

    任何企业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整个社会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其中的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如何关注宏观经济是一个问题。关注宏观经济就意味着总是看CPI、PPI、M1M2、PMI等经济指标,并以此来指导决策?这不一定。我们必须承认,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盲人。

我们的判断通常仅限于我们的知识水平和可用信息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总是需要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体系和证券市场)保持一点敬畏。如果有人认为市场是一个简单的1+1=2游戏,你看到1就能猜出2,并知道通过实施3你可以得到5,那么你得出了一个结论: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体系是计划经济!————因为一切都可以被准确地推测和控制得一清二楚。
但事实是什么呢?计划经济之所以行不通,并不是因为缺乏强大的经济领袖,更重要的是经济体制的运行远远超出了人们可以精确控制的范围(虽然人们普遍知道它的基本原理——就像你知道核裂变的原理是E=MC^2,但是你能不能以此为基础给我造一个原子弹?),1+1可以得到2,0.5+也可以得到0.8+0.7。也有可能是(1.8-0.7)*3-1.3。...仅仅根据1+1一次等于2的事实,推导出“2是1+1”。结果会怎样?

更重要的是,投资是否仅足以“预测”某些宏观经济趋势?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本身的反馈互动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异步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异步的)。预测某个季度的某种经济现象并不一定代表证券市场出现某种情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行业或企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敏感度自然较低,其发展更多取决于自身差异化优势的壁垒。这一客观现象为“不跟随宏观经济指标”的投资创造了坚实的土壤。只要我们不认为暂时的经济困难会是这次社会发展的“时期”,那么一切都会继续下去,优秀的企业会在危机过后获得更大的优势。那么股票投资者就不需要再考虑宏观经济了吗?也不是(辩证法真的很好玩^^)。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5年和10年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与你投资和长期持有所需要的发展环境完全一致,结果会怎样?所以我觉得所谓的关注需要一种意识形态的穿透力,需要对未来5-1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有前瞻性的认识,而不是每个季度都试图去预测。

宏观经济是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的?

8. 问一下,做股票要理解经济形势 宏观经济的,可是为什么?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8-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