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中回归模型交叉项是怎么回事

2024-05-17 17:02

1. 计量经济学中回归模型交叉项是怎么回事

交叉项反应了两个变量共同对被解释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在设定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如果明知有多重共线性还要强行设定交叉项就可能不能估计,就没有意义了

计量经济学中回归模型交叉项是怎么回事

2. 在设计计量经济学模型时,怎么判断是否应该设计交叉项

y等于x1+x2+x1*x2
就等于x1+(1+x1)*x2
对x2求偏导,则等于
1+x1
所以交叉项意味着一个变量影响了另一个变量的偏效应。
例如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的偏效应是正的。
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和经验,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来消化吸收。
这时候加入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如果结果交叉项的系数为正,则意味着人力资本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人力资本越高的地方,外商直接投资越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3. 魔方的三色定律里提到了交叉项,请问什么是交叉项?

二色定律:还原状,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只有二种颜色;
三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有二块颜色相同且不在同一面,而另二块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
四色定律:当相邻的四块底棱与中心块为四种颜色,且同一面的为对应色时,位置正确。

魔方的三色定律里提到了交叉项,请问什么是交叉项?

4. 计量经济学中怀特检验法,为什么有交叉项算出来存在异方差 无交叉项算出来不存在异方差

说明误差项的方差水平与交叉项有关,存在异方差。

5. 做回归时,若自变量中取了两个变量的交叉项,是不是构

这个是用来做调节效应分析的,将自变量与调节变量中心化之后相乘即可得到交互项。(南心网 SPSS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做回归时,若自变量中取了两个变量的交叉项,是不是构

6. 计量经济学中X与x的区别是什么

小写x=大写X-X的平均数

7. 计量经济学中Homoskedasticity与Heteroskedasticity

一、异方差性(Heteroskedasticity):给定解释变量,误差项的方差不为常数。 
1.异方差性是计量经济学术语。指回归模型中扰动项的方差不全相等。
2.假设线性回归模型 中,扰动项 ε 的分量  是均值为零,彼此独立的,但 不全相等,在这种情况下。OLS 估计虽然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却不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因此在预测时  波动较大。为此,在应用 OLS 方法之前要对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检验,并设法消除异方差性。 
二、同方差性(Homoskedasticity):回归模型中的误差在解释变量条件下具有不变的方差。
1.同方差性是经典线性回归的重要假定之一,指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干扰项)在解释变量条件下具有不变的方差。
2.计量经济学中,一组随机变量具备同方差即指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法(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的残值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即其干扰项必须服从随机分布。与之相对应的异方差性则说明干扰项不满足此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

扩展资料
计量经济学
1.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
3.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异方差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方差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中Homoskedasticity与Heteroskedasticity

8. 计量经济学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解答计量问题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天南海北的读者与同道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计量问题。这里摘取少量的典型问题,希望对从事实证研究的朋友有帮助。
1、在什么情况下,应将变量取对数再进行回归?
答: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形。
,如果理论模型中的变量为对数形式,则应取对数。比如,在劳动经济学中研究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决定因素,通常以工资对数为被解释变量,因为这是从Mincer模型推导出来的。
第二,如果变量有指数增长趋势(exponential growth),比如 GDP,则一般取对数,使得 lnGDP 变为线性增长趋势(linear growth)。
第三,如果取对数可改进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比如 R2 或显著性),可考虑取对数。
第四,如果希望将回归系数解释为弹性或半弹性(即百分比变化),可将变量取对数。
第五,如果无法确定是否该取对数,可对两种情形都进行估计,作为稳健性检验(robustnesscheck)。若二者的回归结果类似,则说明结果是稳健的。
2、如何理解线性回归模型中,交互项(interactive term)系数的经济意义?
答: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不存在交互项或平方项等非线性项,则某变量的回归系数就表示该变量的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t)。比如,考虑回归方程
y = 1 + 2x + u
其中, u 为随机扰动项。显然,变量x 对 y 的边际效应为 2,即 x 增加一单位,平均而言会使 y 增加两单位。考虑在模型中加入交互项,比如
y = α + βx + γz + δxz+ u
其中, x 与 z 为解释变量,而 xz 为其交互项(交叉项)。由于交互项的存在,故x 对 y 的边际效应(求偏导数)为β + δz,这说明 x 对 y 的边际效应并非常数,而依赖于另一变量z 的取值。如果交互项系数 δ 为正数,则 x 对 y 的边际效应随着 z 的增加而增加(比如,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正向地依赖于资本);反之,如果δ 为负数,则 x 对 y 的边际效应随着z 的增加而减少。
3、在一些期刊上看到回归模型中引入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究竟起什么作用,应该如何确定控制变量呢?
答:在研究中,通常有主要关心的变量,其系数称为 “parameterof interest” 。但如果只对主要关心的变量进行回归(极端情形为一元回归),则容易存在遗漏变量偏差(omittedvariable bias),即遗漏变量与解释变量相关。加入控制变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遗漏变量偏差,故应包括影响被解释变量 y 的主要因素(但允许遗漏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变量)。
4、很多文献中有 “稳健性检验” 小节,请问是否每篇实证都要做这个呢?具体怎么操作?
答:如果你的论文只汇报一个回归结果,别人是很难相信你的。所以,才需要多做几个回归,即稳健性检验(robustness checks)。没有稳健性检验的论文很难发表到好期刊,因为不令人信服。稳健性检验方法包括变换函数形式、划分子样本、使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等,可以参见我的教材。更重要的是,向同领域的经典文献学习,并模仿其稳健性检验的做法。
5、对于面板数据,一定要进行固定效应、时间效应之类的推敲么?还是可以直接回归?我看到很多文献,有的说明了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原因,有的则直接回归出结果,请问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答:规范的做法需要进行豪斯曼检验(Hausman test),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之间进行选择。但由于固定效应比较常见,而且固定效应模型总是一致的(随机效应模型则可能不一致),故有些研究者就直接做固定效应的估计。
对于时间效应也同时考虑,比如,加入时间虚拟变量或时间趋势项;除非经过检验,发现不存在时间效应。如果不考虑时间效应,则你的结果可能不可信(或许x 与 y 的相关性只是因为二者都随时间而增长)。
6、如何决定应使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还是广义矩估计(GMM)?
答:如果模型为恰好识别(即工具变量个数等于内生变量个数),则GMM完全等价于2SLS,故使用2SLS就够了。在过度识别(工具变量多于内生变量)的情况下,GMM的优势在于,它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比2SLS更有效率。由于数据或多或少存在一点异方差,故在过度识别情况下,一般使用GMM。
7、在面板数据中,感兴趣的变量x 不随时间变化,是否只能进行随机效应的估计(若使用固定效应,则不随时间变化的关键变量 x  会被去掉)?
答:通常还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为好(当然,可进行正式的豪斯曼检验,以确定使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如果使用固定效应,有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1)如果使用系统GMM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则可以估计不随时间而变的变量x 的系数。
(2)在使用静态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时,可引入不随时间而变的变量 x与某个随时间而变的变量 z 之交互项,并以交互项 xz (随时间而变)作为关键解释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