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楼市新政“一日游” 调控底线浮出水面

2024-05-04 05:35

1. 多地楼市新政“一日游” 调控底线浮出水面

中国网财经5月24日讯(记者 畅帅帅)春夏之交的疫情反复打断了经济复苏的脚步,随着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暖经济政策,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首当其冲便是房地产行业。近期,各地政府纷纷试水楼市“松绑”的同时,南京、武汉等地出现新政“一日游”的现象。而紧急叫停背后的楼市调控底线也随之愈加清晰。
广州“接力贷”闪现闪停
4月7日,有媒体报道,广州有银行悄然推动“接力贷”,启动后不到24小时即被叫停。
“接力贷”指用父母购房资格买房,父母作为主贷款人和子女一起承担还贷责任。“接力贷”的主贷款人年龄需要在18岁到65岁之间,按子女年龄最长贷30年,父母 子女流水满足月供两倍以上,首套利率最低5.4%,二套5.6%。
业内表示,相关子女借父母的资格来回避限购政策、通过“接力贷”来回避限贷政策,这便成为一种“助力”炒房的金融政策,确实需要“叫停”。
520南京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购“小时游”
5月20日下午3时49分,南京房地产业协会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促进刚需群体合理购房,自2022年5月20日起,南京市户籍和非南京市户籍居民购买二手住房时,无需提供购房证明。
若新政生效,意味着南京此前执行的二手房限购政策被全面取消。
然而,“官宣”不到三小时,此条推文即被删除。当日下午18时,有媒体点击此文章,显示“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业内认为,南京二手房限购取消的政策被叫停,也说明当前政策放松中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二手房角度来看,类似外来人口没有约束就可以购房,可能会引起一轮新的炒作,甚至使得炒房需求增加。
521武汉经开区取消限购上热搜
5月21日武汉经开区住建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者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5月22日起,武汉经开区的沌阳、沌口、军山新城区域从原限购区域调整为不限购区域。自此,武汉经开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
随着“武汉经开区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政策”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5月22日,该政策消息被迅速删除。
出乎意料的是,武汉紧接着便发出了另一条楼市政策:
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对父母来汉投靠子女或子女来汉投靠父母的武汉市户籍居民家庭,且在武汉市已有2套住房的,在限购区域可新购买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或三孩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且在武汉市已有2套住房的,在限购区域可新购买1套住房;对限购区域内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年限由2年调整为1年。
楼市调控底线哪?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除了广州、南京、武汉以外,近期有多个地方城市楼市新政出现“一日游”现象,包括燕郊的首付两成、常熟人才购房补贴等。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局面得来不易,当前楼市调控的底线在哪?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中国网财经,多地新政“一日游”现象显露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基调,即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既要体现为促进市场交易的活跃,也体现为要防范借政策放松而进行的炒作。
可以看到,尽管疫情反复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但“炒房”并不是国家稳增长政策“工具篮”的一项。
实际上,4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再次强调了楼市调控的基调。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一日游”新政的试探下,楼市调控的“底线”和国家稳楼市的决心也愈加清晰。

多地楼市新政“一日游” 调控底线浮出水面

2. 年内百次调整 8地新政“几日游”,楼市政策怎么走

深圳在严查“房抵经营贷入楼市”、东莞等地已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地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持续吸引着市场的关注。
4月22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淮安放松了限购,外地人在淮安购房不再需要提供个税或社保证明。但仅过了一天,当地就“改口”了。淮安市12345政府热线工作人员称,“还在执行以前的政策,外地人在淮安购房,仍需要提供1年及以上个税或社保证明。”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年内发布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已达百次。其中,降低人才落户门槛、调整公积金政策、调整限购门槛等“放松”政策成为主流。
随着疫情好转,近期楼市出现复苏迹象。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19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3%,降幅比1-2月份收窄13.6个百分点;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1963亿元,同比下降7.7%,降幅比1-2月份收窄8.6个百分点。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楼市在4月以及二季度的修复是可以预期的,但考虑到疫情对于经济以及居民收入的影响,以及疫情的管控可能仍将在中期持续,预计在二季度的修复之后,下半年仍将面对压力,因此在“三稳”预期下,政策改善空间仍将持续。
有城市已降低购房门槛 上海深圳仍严管住房信贷
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城市通过降低首付、降低人才落户门槛等方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加快回血。
本月中旬,兰州市对外发布政策称,将因域施策、精准调控,根据市场运行情况,调整商业地产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70%调整为50%。
也有的地方调整了公积金贷款政策。4月22日,湖南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称,借款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房申请贷款的时间,由贷款申请前2年内调整为1年内。同时,借款人购买二手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及申请银行按揭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不再限制所抵押房产房龄,也不再限制所抵押房产房龄和贷款年限之和。
东莞市3月1日起实施的公积金新政,也降低了申请最长30年贷款年限的条件,原来只有购买首套住房且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一手房方可申请最长贷款30年,但现在只需审核不超过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和抵押房屋土地使用权年限。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已经有50城发布了人才政策,其中不乏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以南京市为例,其4月份发布的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人才落户门槛,本科学历人才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南京就业参保半年就可以落户。
而这些城市中有不少购房政策对落户人员非常“友好”,甚至有的是只要有户口即可购房,因此,所谓的人才政策实际上也降低了外地人员在当地市场的购房门槛。
不过,并非所有城市政策指向都偏“放松”,也有热点城市因市场较热而收紧。最典型的是深圳,3月份万科星城采取线上开盘模式,仅7分30秒,4栋288套特惠房源就全部售罄。近期,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声称,将坚决落实“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工作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压实商业银行责任,严禁信贷资金违规用于购房。
4月23日央行上海总部召开上海房地产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禁以房产作为风险抵押,通过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等形式变相突破信贷政策要求,违规向购房者提供资金,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8地楼市新政“先发后撤” 专家称对市场干扰严重
实际上,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定调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走向。会议确定,要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述多个省市发布的房地产政策正是因城施策的一种具体体现,但也有一些地方由于政策发布之后,市场反应过大而撤回,“一日游”、“两日游”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除了前述淮安市购房新政“一日游”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之前已有青岛、海宁、广州、济南、宝鸡、驻马店等7个城市出现政策“几日游”的情况。
以最近的荆州为例,其4月22日发布公告称,因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部分条款内容不符,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停止执行《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有效应对疫情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运行的若干意见》。
据悉,该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将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为二成、二套房首付降为三成、提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限时免契税等。
此前山东青岛、浙江海宁也有阶段性放松限购的规定,例如海宁发布的消息称,3月25日至4月24日,“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暂不执行,但随后这些政策很快便被撤回或修改。
张大伟告诉记者,地方政府上述这种做法对市场的干扰非常严重。疫情下,宏观经济变化,在因城施策的原则指导下,房地产政策可以调整,特别是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针对刚需及改善住房人群出台一定的政策,这并不违背楼市调控原则,也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影响,但包括大幅降低首付等在内的松绑政策,的确有不妥之处。
“目前看,限购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才政策、公积金政策的调整,大部分都可以执行,但与降低住宅购房信贷首付变化的相关政策,大多数收回了。长远看后续楼市政策调整会继续发生,各地城市松绑政策的试探依然会频繁出现。”张大伟表示。
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仍是主基调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货币环境较为宽松。据中国货币网4月20日公告,4月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3.85%,较上次下行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4.65%,较上次下行10个基点,这已经是年内第二度“降息”。
对于房贷期限超过5年的客户来说,参照5年期以上LPR,100万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的按揭贷款,年内两次降息后月供累计可省约90元。
不过,无论是“降息”,还是各地出台因城施策的政策,都不意味着整体房地产市场调控放松。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三个特点,首先,尽管第一季度GDP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但房地产市场依然坚持房住不炒,进一步说明既有房地产调控思路是不改变的,各类炒房需求依然要被管控。其次,“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等表述没有出现,这或说明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下,各地房地产政策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此外,政策明确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强调了房地产发展的导向,从目前房地产市场来看,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成交量过快的下滑,所以后续预计稳定市场成交量会成为各地的关键点。
招银国际证券研报观点也认为,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将不会再进一步推出刺激政策来支持购房,如取消限购或大幅减少第二套房的首付。“虽然我们谨慎看待针对购房者的政策,但相信政府将确保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以避免出现大量破产和失业。例如,政府将为开发商提供更多土地。其次,我们认为业务稳健的开发商融资渠道将得到改善。”

3. 多地楼市政策频现“一日游”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

为缓解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近期多地政府持续密集发布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城市的政策涉及到松动限购、限售和限商政策,这些政策公布后,引发广泛关注后又被陆续撤销,从而上演“一日游”。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房住不炒”是房地产调控主基调,纾困房地产企业但不刺激房地产需求,或是目前政策的一大方向。
五地收回调整政策
最新上演政策“一日游”的是浙江省海宁市。3月24日,海宁日报等多个当地官方认证号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3月25日至4月24日云上房博会期间,“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暂不执行。
这条消息发布仅不到半天就被从源头删掉。海宁市住建局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该“一月不限购”的政策已经被撤回,现有限购政策不变。目前海宁市执行的限购政策为2017年颁发,主要包括在海宁市范围内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
一天后,海宁市住建局发布《2020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强调聚焦“房住不炒”,持续稳调控、优保障,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河南省驻马店市、广东省广州市、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济南市、浙江省海宁市五个城市先后在发布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后,进行删除或撤销,成为“一日游”。而自2月以来,已有超过百地发布了稳定房地产行业和促进复工复产的政策。
各地稳定房地产政策“井喷”,为何这五地遭遇政策撤销?从这五地的政策来看,驻马店市和宝鸡市的政策都提及“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济南市和海宁市的政策涉及“松绑限购”;而广州市的政策则被认为是率先解禁商住的限售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收回的基本都是刺激市场的而非稳定市场的政策。
纾困不刺激是方向
多位行业人士指出,从目前各地的政策和房企融资行为来看,纾困房地产企业但不刺激购房需求,或是政策调整的方向。
张大伟介绍,目前各地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基本是从简化相关规划建设手续、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优化商品房预售许可、优化施工备案、合理调整缴费节点、优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放宽公积金提取额度、补贴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等诸多方面入手。
一些城市楼市的逐步复苏,也会降低部分房企的经营压力。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地了解到,随着各地纷纷重新开启售楼处,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了复苏迹象,个别城市一些高性价比楼盘甚至出现排队购房的现象。如北京市顺义区某项目主打年轻人首次置业概念,吸引不少刚需客户通过线上进行排卡登记;而深圳某高端楼盘项目,近日出现戴口罩排队的情况。
从近期龙头房企的融资行为来看,房企融资并未收紧,反而出现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百亿规模融资频现,且优质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探。
重申“房住不炒”底线
3月以来,多个部委持续表态强调,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这些年不断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化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应该说是总体平稳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以稳地价为预期,房地产的发展政策要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政策。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近日指出,当前房地产金融政策整体基调没有变化,地方和机构政策调整不能突破监管要求。现在执行“一城一策”,只要是在政策范围之内,各地方可以灵活掌握作出调整。目前来看,这些地方和银行的政策都没有突破(政策范围)。
3月23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也表示,要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稳妥处置好地方隐性债务问题。

多地楼市政策频现“一日游” 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

4. 地方楼市政策“一日游”为何屡屡上演?

疫情影响下,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以保持楼市平稳发展,然而四个城市出台的松绑政策却被“打回原形”。
分析人士指出,单从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来看,不少城市仍存在政策放松的理由,也有着依靠房地产来提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无论是土地收入还是对房地产企业纾困来说,地方政府都有为房地产政策松绑的冲动。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定位并未改变,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地方政府如何拿捏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得更加值得考验。
四城房地产政策“一日游”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河南省驻马店市、广东省广州市、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济南市四个城市先后在发布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后,进行删除或撤销,各地楼市政策现“一日游”的情况。
在修改删除或撤回的政策中可以看到,驻马店市和宝鸡市的政策都提及“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济南市的政策提及“松绑限购”;广州市的政策则被认为是解禁“类住宅”。

具体来看,先是2月21日,驻马店市曾发文宣布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政策提出“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
此后,在经过河南省政府约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房住不炒”,落实主体责任之后,河南省驻马店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官网撤下,该市房地产政策按原政策执行。
宝鸡市的政策则明确鼓励银行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
3月12日9时57分,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宝鸡市住建行业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企业稳民生稳发展若干措施》,措施共计15条,其中第12条明确,各银行要积极争取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提高至50万。
由此成为首个鼓励商业银行降低首付比例的城市。
不过,该文件发布未满12个小时就被撤下。目前,官网上已不再显示该政策。
广州市的“解禁类住宅”政策也在此前现“一日游”。
3月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共计48条措施,其中的第三十一条显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商服类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商服类项目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该项措施的制定被认为广州将解禁“类住宅”。
一天之后的3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广州市政府网站获悉,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官网撤下,并于当天晚间发布新版“48条”,但“优化商服类项目”的条款已经不在其中。
3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网站则发布“更正声明”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2020年3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中,涉及“预售监管资金即征即返”;“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的表述不准确,现予以更正。
新版政策中,关于预售监管集资即征即返、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等表述已从文件中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指出,地方政府在面对疫情冲击下有经济压力,“一日游政策”则反映了这些政策与中央“房住不炒”定位的冲突。事实上,经济压力在国家层面也是存在的,国家在宏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定向降准、“新基建”等等,但直接违背“房住不炒”的政策是不会被允许的。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尚缺严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单从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来看,不少城市确实存在政策放松的理由,也有着依靠房地产来提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但房地产经历了几年调控,市场总体稳定的结果来之不易,购房者对于市场预期稳定的信心来之不易。当下针对疫情影响,帮助房地产相关企业纾困的政策必不可少,而放松需求侧的调控政策则理应慎之又慎,需求侧调控政策的大开大合往往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较大影响,也容易导致不可控因素的产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确实面临较大压力,无论是土地收入还是对房地产企业纾困来说,地方政府都有为房地产政策松绑的冲动。但是从大的宏观政策来看,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定位并未改变,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另外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及房价都到达一定的高度,一旦政策松绑,可能存在房价进一步反弹的压力,这样也会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实际来看是对经济不利的,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如何拿捏房地产调控政策是较为敏感的。”
盘和林认为,公众对房地产政策松绑也非常敏感,一旦有所放松,地方政府也承受舆论压力。从公共政策的决策性上来说,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上尚缺严谨,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也导致不少城市出台的政策“一日游”。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这四个城市发布的涉房地产政策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表现形式是一致的,即均在需求端进行刺激,突破限购政策、加杠杆突破房住不炒原则、突破地方依赖房地产政策的制约。”
李宇嘉认为,国家现在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即“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以及不能给社会传达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这样的信号。这一信号一旦传达,会给市场带来托底甚至“救市”这样的看法。从前两月的情况来看,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即杜绝房地产依赖及房地产刺激经济这样的做法。但如果将房地产与产业、人口等结合起来,这种政策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各地出台的一些人才购房政策、落户政策、公积金政策等。
李宇嘉指出,之所以地方政府在政策出台上出现一些反复,背后的原因也在于“一城一策”后,调控政策的自主权是给到地方政府的,但出台的过程中,又会触碰到“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手段”的制约,也导致了一些政策被叫停。
张波也指出,因城施策并不是仅仅站在各城市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房地产的发展,而是结合全国楼市的整体情况,由面到点,系统化地思考和推进房地产的建设,合理使用调控手段,在应对好疫情影响的基础上,更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宜居的美好生活目标。

5. 多地楼市“松绑政策”一日游,还有望重启吗?

多地楼市,开启松绑政策时代,但是这个时代非常短暂,基本上快的一天慢的一周就取消了,那这种松绑状态还有望重新启动吗?不太可能。因为之前能够沿用下来的楼市松绑政策,本意都是让大家更积极的去买房,不是降低大家买房的门槛,不是降低大专买房的成本,现在有些地方出的政策就是降低成本了,这个不行。
像是之前推出的一些政策,比如说一个人买房可以动用父母的公积金,可以延长贷款年限,降低首付的比率,这个本质上没有降低大家购房的成本,都是让大家在没钱的情况下更容易买房了。现在有些地方推出的政策就是没有社保也可以在当地买房,不限购。这种政策就注定不能推行下去。因为它就影响到了买房的成本,它会导致楼市出现剧烈的波动,房子卖的太快,卖的太慢都不行。
楼市松绑的意义是为了让房子空置的卖出去,也就是说把那些积压的房子清出去,一部分让房地产商资金回流,然后开发新的楼盘,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降低购房的门槛,这就属于长期政策的改变了,这个不行啊,社保这方面的东西,之前是要求很多6个月甚至是一年的社保才可以在当地买房,现在突然变了,说不需要了,这不是开玩笑吗?那之前人家已经交了快到日子的人,现在突然没有用了。这之前的政策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后面新出的政策不能与之前的政策完全背离呀,只能调整不能冲突。
我们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降息,让市场上面有更多的流动货币,由此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从9月份的这个LPR利率调整上就能看得出来,基本上已经降到头了,在接下来这三个月里面再想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这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这方面的调整不会特别大了,在房子购买政策这方面自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放松了。因为之前那段时间让能买房子的人基本都买了,这里说的是有能力买房子的人,而不是想买房子的人。

多地楼市“松绑政策”一日游,还有望重启吗?

6. 楼市政策“一日游”为何屡屡上演?

疫情影响下,多地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以保持楼市平稳发展,然而四个城市出台的松绑政策却被“打回原形”。
分析人士指出,单从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来看,不少城市仍存在政策放松的理由,也有着依靠房地产来提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无论是土地收入还是对房地产企业纾困来说,地方政府都有为房地产政策松绑的冲动。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定位并未改变,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地方政府如何拿捏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得更加值得考验。
四城房地产政策“一日游”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河南省驻马店市、广东省广州市、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济南市四个城市先后在发布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后,进行删除或撤销,各地楼市政策现“一日游”的情况。
在修改删除或撤回的政策中可以看到,驻马店市和宝鸡市的政策都提及“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济南市的政策提及“松绑限购”;广州市的政策则被认为是解禁“类住宅”。
具体来看,先是2月21日,驻马店市曾发文宣布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政策提出“将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至20%”。
此后,在经过河南省政府约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房住不炒”,落实主体责任之后,河南省驻马店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官网撤下,该市房地产政策按原政策执行。
宝鸡市的政策则明确鼓励银行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
3月12日9时57分,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宝鸡市住建行业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稳企业稳民生稳发展若干措施》,措施共计15条,其中第12条明确,各银行要积极争取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提高至50万。
由此成为首个鼓励商业银行降低首付比例的城市。
不过,该文件发布未满12个小时就被撤下。目前,官网上已不再显示该政策。
广州市的“解禁类住宅”政策也在此前现“一日游”。
3月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共计48条措施,其中的第三十一条显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商服类项目建设和销售管理,商服类项目未完成规划报建手续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单元;商服类项目不再限定销售对象,已确权登记的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该项措施的制定被认为广州将解禁“类住宅”。
一天之后的3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广州市政府网站获悉,广州市发布的《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官网撤下,并于当天晚间发布新版“48条”,但“优化商服类项目”的条款已经不在其中。
3月17日,山东省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网站则发布“更正声明”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2020年3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中,涉及“预售监管资金即征即返”;“在先行区直管区范围内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商品住宅的,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的表述不准确,现予以更正。
新版政策中,关于预售监管集资即征即返、不受济南市限购政策约束等表述已从文件中删除。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业强指出,地方政府在面对疫情冲击下有经济压力,“一日游政策”则反映了这些政策与中央“房住不炒”定位的冲突。事实上,经济压力在国家层面也是存在的,国家在宏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定向降准、“新基建”等等,但直接违背“房住不炒”的政策是不会被允许的。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尚缺严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指出,单从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来看,不少城市确实存在政策放松的理由,也有着依靠房地产来提振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但房地产经历了几年调控,市场总体稳定的结果来之不易,购房者对于市场预期稳定的信心来之不易。当下针对疫情影响,帮助房地产相关企业纾困的政策必不可少,而放松需求侧的调控政策则理应慎之又慎,需求侧调控政策的大开大合往往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较大影响,也容易导致不可控因素的产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确实面临较大压力,无论是土地收入还是对房地产企业纾困来说,地方政府都有为房地产政策松绑的冲动。但是从大的宏观政策来看,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定位并未改变,依旧坚持‘房住不炒’,另外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杠杆及房价都到达一定的高度,一旦政策松绑,可能存在房价进一步反弹的压力,这样也会进一步挤压实体经济,实际来看是对经济不利的,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如何拿捏房地产调控政策是较为敏感的。”
盘和林认为,公众对房地产政策松绑也非常敏感,一旦有所放松,地方政府也承受舆论压力。从公共政策的决策性上来说,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上尚缺严谨,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也导致不少城市出台的政策“一日游”。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这四个城市发布的涉房地产政策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表现形式是一致的,即均在需求端进行刺激,突破限购政策、加杠杆突破房住不炒原则、突破地方依赖房地产政策的制约。”
李宇嘉认为,国家现在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即“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以及不能给社会传达地方政府依赖房地产这样的信号。这一信号一旦传达,会给市场带来托底甚至“救市”这样的看法。从前两月的情况来看,中央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即杜绝房地产依赖及房地产刺激经济这样的做法。但如果将房地产与产业、人口等结合起来,这种政策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各地出台的一些人才购房政策、落户政策、公积金政策等。
李宇嘉指出,之所以地方政府在政策出台上出现一些反复,背后的原因也在于“一城一策”后,调控政策的自主权是给到地方政府的,但出台的过程中,又会触碰到“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手段”的制约,也导致了一些政策被叫停。
张波也指出,因城施策并不是仅仅站在各城市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房地产的发展,而是结合全国楼市的整体情况,由面到点,系统化地思考和推进房地产的建设,合理使用调控手段,在应对好疫情影响的基础上,更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宜居的美好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