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2024-05-06 00:48

1.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导语:在全球经济低迷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体系,系统化、结构性地管理风险,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位,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全面风险管理也是一种企业日常管理行为,主要通过设定企业战略发展经营目标,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实现全面覆盖企业风险、全员参与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偏好范围内有效管理企业各环节风险的持续过程。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可设立专职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推进工作。一般情况下,成熟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
         根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履行的风险管理责任,应当明确各层级机构的基本职责,如:董事会需要负责审议并确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了解和掌握本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等。
         而作为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部门——风险管理专责部门,一般由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如:企管部、办公室或监察部门担任,对董事会负责,主要的职责包括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组织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评估等。
         作为日常具体业务流程的运作部门,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等。
          三、收集企业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收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项工作。企业在收集初始信息时,按照一般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范围,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收集信息:
         1.战略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涉及本行业的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有关内容;企业的主要客户、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主要竞争对手、标杆企业信息等。
         2.财务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财务风险信息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成本费用情况;财务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等。
         3.市场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替代品情况等。
         4.运管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人力资源情况,市场营销情况、生产制造情况、流程管控情况、质量管理情况等。
         5.法律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与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与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等。
         企业收集的各类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经过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等程序后,如来源可靠、条理清晰、分类恰当、依据充分,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确定,定义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
          四、进行风险辨识,编制企业风险清单 
         企业风险辨识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事先应清晰了解企业设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以明确风险辨识的具体方向,要了解设定目标,确定风险辩识方法,设计风险辩识方法框架,风险辩识技术培训,基础资料收集,同时要注重内部的协调沟通。
         风险辨识的具体范围一般应包括外部风险辩识和内部风险辩识。在风险辩识范围内,通过一定风险辩识方法,识别出影响企业实现目标的风险事项(包括外部和内部),及风险事项的诱发因素(包括外部的经济、自然环境、政治、社会与技术因素;内部的机构、人员、流程与技术因素)。最后,风险辨识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风险辩识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如:经营目标识别法,操作运营研究法,流程图分析法,行业标准对照法,调查问卷法,座谈交流法,风险清单识别法,财务报表分析识别法,个别访谈法,风险评估研讨会。每一类型的风险辨识应选用哪些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风险辨识后,会形成企业的《风险辨识清单》。
          五、风险评估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经辨识后,要进行评估管理,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通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标准和可能性判断标准的矩阵来进行评估。
         可能性评估的选用标准,指针对各类风险特征,制定可供选择的评价具体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标准,一般按照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概率和现状持续时间进行可能性评估,可依据各项风险事件选择适合的标准,但每项风险只能选择一项标准。
         可能性判断标准,指为每一种可供选用的评估标准设定一定的判断区间,每一区间对应一种可能性。一般设定五个判断区间,即五种可能性:罕见(非常低)、不太可能(低)、有一定可能(中等)、很可能(高)、肯定发生(非常高);对应可能性的分值,为每一种可能性设定一个分值,如对五种可能性设定1-5分五个分值。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已形成的风险事件清单,对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估标准模型”,为风险清单的每一项具体风险事件选定其中一项可能性发生标准。在对企业现状及过去历史情况基础上,根据辩识过程了解到的风险事件的原因及其他情况,确定其所在的某一区间,得出每一个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六、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固有经营条件,所处行业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为前提,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确定实施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一般的风险管理工具有: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应该以各项风险管理工具的适用范围为依据,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而确定;要针对某项风险事件选择一项或几项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应对后,能使该风险事项的剩余风险降至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应当注意的是,当选择了风险承担,则不再选择其他风险管理工具;当选择了风险规避,则不再选择风险稀释—对冲工具。
          七、制定风险解决方案 
         制定风险解决方案,应考虑的事项主要包括四项:
         1.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可结合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的可管理性,风险程度,成本效益性四项因素综合确定;
         2.风险容忍和偏好,应结合本企业经验教训,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体现的应对能力,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及本企业的风险容忍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和客观评估;
         3.纳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要流程的事项,在风险管理的排序中应作为优先项目考虑;
         4.关键风险要素的存在,关键风险要素包括风险事件、风险原因、损失,企业应针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事件所描述的特定事项,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所承受的后果,制定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风险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配套手段,以便减少随意性和对个人的依赖。在人力方面,企业高层要高度重视,选择及培训适合的风险管理人才;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和严格执行既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将风险管理措施融入业务流程中;在机制方面,要建立权责分配机制和双赢激励机制。
          八、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管理的监督方式,可采用持续监控和专门评价两种方式,结合风险管理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两者结合。持续监控是指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情况进行常规、不间断的监督和检查;而专门评价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主要经营活动、关键业务流程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情况下,针对风险管理的某一或某些领域进行的监督检查。
         风险管理的监督重点包括四项:一是已经潜在或存在的重点风险,二是经营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风险,三是风险管理的效果,四是企业的相关政策、内部控制程序;监督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监控企业所执行的一切风险管理程序,二是监控对相关人员所用方法、为执行选定的风险管理战略所设计的技术及措施。
         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必须目的明确,全员参与,讲求实效,方法具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流程风险管理标杆,持续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换。其中,流程风险管理标杆,特指以最佳风险管理流程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管理,其标杆是某种工作流程。持续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换,特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与横向信息传递,并通过各种培训、交流等方式使员工能分享相关知识。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2. 如何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风险就是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与人们事先的期望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性,或者说是人们对某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的一种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规避风险,获得最大利润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战略管理通常又被称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决策层次最高的一种管理。企业战略是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谋划或方案”。企业要寻求最大利润的同时规避风险,必须做好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企业战略是影响和决定企业的长期目标与选择企业达到既定目标所遵循路线的核心,战略管理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建立优势为目的的一系列的企业活动和努力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指的是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分析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存在的机遇和威胁;评估自身的内部条件,识别企业经营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制定用以完成使命、达到目标的战略计划。 2.战略管理的内容 战略管理活动通常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和控制。 战略制定阶段包括环境研究、企业发展方向、任务的确定,长期目标、战略方案的制定选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战略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政策设计、年度目标的制定和分解、资源配置、组织调整、企业文化重塑等,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战略评价和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战略实施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到战略管理系统中来,确保对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并且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既定的战略,或者制定新的战略,开始新的战略管理过程。因此,战略管理是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对全过程的总体性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的任务 企业战略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1)确定战略目标;(2)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3)有效地进行企业资源优化。 4.加强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企业战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综观众多企业的失败教训,多发生在其战略管理的失误上,所幸这已经引起企业和企业家们的普遍关注。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首先是企业对内外环境识别的一个过程。一个企业只有在识别到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与威胁,又认识到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才能制定出与企业发展实际相匹配的战略规划。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高度发展的新环境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企业只有制定愿景清晰、方向明确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5.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的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全局性;长远性;匹配性;相对稳定性;竞争性;规律性;风险性。 二、 风险 1.风险的定义 风险就是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与人们事先的期望结果产生差异的可能性,或者说是人们对某事物发展的未来结果的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存在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一是未来实际结果比人们事先的期望结果要好,这是风险收益,另一种是比人们期望的结果要差,此时是风险损失。 2.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即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 (2)不确定性。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环境的变化有时是突发的,加上人们认识和控制能力的有限性,使得风险发生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形式充满悬念。 (3)两面性。风险损失的另一面就是风险收益,损失和收益是一体、共生的。 三、风险控制 1.风险控制定义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2.风险控制方法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 (2)损失控制。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 (4)风险保留。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 四、企业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分为: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三个阶段。战略分析是对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这三个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 战略风险是从战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在战略分析、制定和实施中由于每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不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战略风险。企业战略风险是由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部分构成的。外部风险又可以分为宏观环境风险和产业风险,而内部风险是由企业自身因素所决定的,如破产风险、收益的损失、信用下降、信息缺失、组织缺失、文化缺失等。但企业活动是处于一种变化多端的竞争环境当中,其所面临的战略风险并不能只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来说明,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战略风险的来源和构成可以将战略风险分成:运营风险、竞争风险和商誉风险三个部分。运营风险是企业在核心运作过程出差而产生的风险;竞争风险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战略、法令和公共政府方面的变化、顾客需求的变化、供应商定价和政策上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削弱企业竞争优势,并成为战略风险;商誉风险是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的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当整个企业的信誉下降而使得企业价值减少时,就产生了商誉风险。战略管理过程与风险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企业在实施企业战略时一定要考虑战略风险的问题。把风险降低到最低,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行业中立足。 五、如何进行战略管理,降低风险
经过长期的研究,战略管理已发展成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企业为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扩展企业战略的空间 首先表现在层次上的竞争,从原来单纯产品的竞争到今天人力资源的竞争、战略的竞争、竞争优势的竞争。其次表现在领域方面的竞争。竞争战略的谋划更多的是在无边界的不同的联盟之间、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对商业机会的竞争。竞争的物理空间也由区域性范围扩大到全球。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 2.加强领导培训,提高其自身能力 企业战略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一种价值观念,因此,企业高层领导人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战略意识和技能。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下属需要培训,提高战略执行能力,而他们自己或由于忙于具体事情无暇参与培训或根本认为自己不需要培训。孰不知最需要进行企业战略培训的就是企业领导者本身。 3、让员工参与是企业战略能否贯彻的关键 当员工不认同战略决策时,就会有抵触情绪。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理解企业制定的战略,不明白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何在,那么,他们将难以理解面对的多样选择。如果销售人员不知道战略,他将不知道向谁销售;如果工程技术人员不知道战略,他将不知道产出什么。如果员工能够参与战略管理,了解企业战略制定经过,就很容易认同战略、理解战略。 4、寻找市场空隙战略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寻找市场的各种空隙,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发展。中小企业寻找市场空隙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生产大企业不愿意生产的产品,生产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产品。这样在开辟市场领域时,中小企业就可以在被大企业忽视的市场空隙中寻找商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另外,还可以利用“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机制,寻找新的空间,避免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小企业在采用市场空隙战略开辟市场领域时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准确及时的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 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任何有效的战略都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战略管理的效果。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与开发机制;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员工自身能力有限;二是缺乏让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机制。因此,可以靠更新观念,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才;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平等的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高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6、特色经营战略 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做到大型企业那样的规模经营,这就决定了其产品在技术、价格、成本、质量等方面难以与大企业相抗衡。中小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利用其离市场近,较易接近顾客的特点,采取特色经营战略,突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某一方面特色和风格吸引顾客。特色经营的推出通常要以提高成本为代价,包括设计开发,使用高档原料等等。因此在实施中,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处理好特色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其战略成功的关键。 六、结论 缺乏战略管理的企业,往往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期的策略。企业的战略研究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愿景清晰、方向明确的企业,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3. 如何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
(2)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等。
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尽量降低风险:
1、减少可避免的风险
当企业发现从事某一项活动会涉及过高的风险时,可决定减少或放弃这项活动,以便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风险。避免风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然而,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有限。首先,避免风险会使企业丧失从风险中可以取得的收益;其次,避免风险的方法有时并不可行;再次,避免某一种风险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例如某企业以铁路运输代替航空运输就是一例。
2、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投资、筹资策略,以及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达到分散企业各种风险的目的。人们日常说说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讲的就是风险分散的原理。分散风险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个数,减少风险损失的波动。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预防险损失所需预备的资金。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在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相继采用多种经营策略,其结果并不如当初所设想的,更多的企业陷入了困境。应当指出,多种经营策略虽有优点,但多种经营对企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我国一些企业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趋同性,尚不具备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因而一般企业应慎用该策略,即使选用这种策略,也必须围绕自己的优势,结合企业资源条件来进行。
3、转移风险
企业为了避免自己在承担风险后对其经济活动的妨害和不利,可以事先对风险采用各种不同的转移方式,如进行保险或非保险形式转移。现代保险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最理想方式,企业应增强保险意识,加大在财产、医疗等方面的保险力度,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此外,还可以在对自身风险进行充分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把那些较大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转移给对方承担。实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如何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4.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一、首先是树立突发事件的公关应对意识    做到临危不乱。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公众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公众对企业的认知、评价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更多更优越的资源。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把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不断检讨、纠正企业自身行为,使之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以谋求社会公众的好感、认可、支持与合作。   另一方面企业要从更为普遍、广泛、积极的意义上去确认企业的各类公众,以及企业与各类公众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各类公众利益的满足中寻找到企业发展的空间和企业形象新的生长点。树立协谓公关意识。指企业要具备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素的能力,即能够兼顾企业内外部的矛盾,统筹企业内外部资源为之服务,缓冲公众与企业之间的尖锐矛盾,能够在矛盾中寻求平衡、和谐。   具体表现为:   1、重视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在企业全员中树立统一于企业目标之下的共同价值观;2、注意保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统一性,使之形成全局观念、整体观念;3、不断加强企业与公众、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真诚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愿望,真诚维护公众利益,竭诚为公众服务。树立全员公关意识。   塑造、维护良好企业形象,需要开展的工作纷繁复杂,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企业全体员工身体力行、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树立企业信誉意识。信誉是现代企业的生命。企业信誉是社会公众在长期消费实践和与企业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对企业的信任。企业信誉具体表现为公众对企业心理上的信赖与肯定,行为上的崇尚与追逐。它是企业的经济素质、技术素质、人员素质和总体道德意识的综合反映。     二、其次是组建突发事件公关队伍,全面应对突发事件    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精干高效的突发事件公关队伍是完全必要的。其成员应包括企业最高决策层、公关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技术研发部门、保安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公关专家等专业人士。在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公关小组负责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情况做出准确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防范措施:监督指导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管理;开展对公关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培训,组织突发事件状况模拟演习等。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突发事件公关小组要起到指挥中心的'作用,包括建立突发事件控制中心.制定紧急应对方案,策动方案实施,与媒体进行联系沟通,控制险情扩散、恶化,减弱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化解公众疑虑和敌对情绪,以便尽快结束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应当时刻谨记的是“沟通,沟通,再沟通”。这是现代企业公共关系的精髓,也是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公关运作的第一要义。     三、最后是修复和重塑企业形象    谋求新的发展契机。一方面要如实兑现突发事件中对公众的承诺,做好善后工作。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形象进行重新设计,准确定位,更新企业战略。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要弥补突发事件造成的形象损失,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关键是要更新经营战略,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产品与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利益。这样企业才可能“化危为机”,谋求新的发展契机!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突发事件是现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竞争者无缝不入、伺机而动,消费者口味游移不定,人才持续外流内泄,危机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才能带来持久的盈利能力,顾客忠诚,竞争力,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以及抵御危机的能力。
  ;

5.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怎么做?

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都可能存在风险,但是通常所指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企业采购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存在较大的营私舞弊、贪污腐败的风险,具体风险管理措施如下:
梳理企业的采购流程与采购管理流程;
识别企业采购流程与采购管理流程中的风险点,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审批、验收环节;
根据全年采购金额设计不同的审批流程,对于大额采购采用集体审批的组织形式,避免个人权利寻租;
将供应商的表现纳入考核,对供应商采用动态管理,定期更新考核不佳的供应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怎么做?

6.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企业若想做好风险管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扩展企业战略的空间
  首先表现在层次上的竞争,从原来单纯产品的竞争到今天人力资源的竞争、战略的竞争、竞争优势的竞争。其次表现在领域方面的竞争。竞争战略的谋划更多的是在无边界的不同的联盟之间、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对商业机会的竞争。
  2.加强领导培训,提高其自身能力
  企业战略往往是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一种价值观念,因此,企业高层领导人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认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并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战略意识和技能。
  3、让员工参与是企业战略能否贯彻的关键
  当员工不认同战略决策时,就会有抵触情绪。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理解企业制定的战略,不明白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何在,那么,他们将难以理解面对的多样选择。如果员工能够参与战略管理,了解企业战略制定经过,就很容易认同战略、理解战略。
  4、寻找市场空隙战略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规模小、经营机动灵活的特点,寻找市场的各种空隙,进入那些市场容量小,大企业不愿意或不便于进入的行业发展。中小企业寻找市场空隙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生产大企业不愿意生产的产品,生产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产品。这样在开辟市场领域时,中小企业就可以在被大企业忽视的市场空隙中寻找商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5、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企业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任何有效的战略都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战略管理的效果。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与开发机制;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6、特色经营战略
  中小企业一般无法做到大型企业那样的规模经营,这就决定了其产品在技术、价格、成本、质量等方面难以与大企业相抗衡。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处理好特色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其战略成功的关键。

7. 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这四个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8. 请问企业如何做到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如何做到加强风险管理?
一是首先了解哪些信息对关键业务创新——如通过收购或扩展合作伙伴关系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然后坚持不懈地“跟踪数据”,以一种更全面的视图看待所有的地方,如信息在整个企业中存在的地方,脆弱点所在的地方,什么样的事件会将公司置于风险之中。
  二是考虑某一特定活动所能获取的潜在的商业回报与它所承担的风险量之比,并将风险控制在组织能承受的范围内,对安全投资按照轻重缓急做出优化。在此背景下,风险被界定为一种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该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后果。
  三是一旦已经定位了企业信息并执行了风险评估,下一步就是要落实控制——包括策略、技术和工具——来降低这种风险。在这里,可重复性和安全控制的重复是战略的核心。
建议你们去找北京安泰环球做做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