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收购了保时捷还是保时捷收购了大众

2024-05-09 06:34

1. 大众收购了保时捷还是保时捷收购了大众

保时捷创始人(该人港台译为“费迪南·波尔舍”,我们翻译为保时捷),以设计师的身份根据希特勒的命令设计了甲壳虫汽车,为了生产甲壳虫法西斯德国创办了沃尔夫斯堡汽车厂;由于生产出来的汽车命名为“大众牌(德语:Volkswagen国民汽车之意)”,因此俗称“大众汽车厂”。所以,现在也称保时捷创始人““费迪南·波尔舍”为大众汽车创始人(由于大众创建时其实属于法西斯德国的国有企业,那时候波尔舍的身份,相当于国有大众汽车厂的总设计师+总经理)。
从2008年开始,保时捷趁大众衰弱期时发起对大众的收购案。2008年7月24日,欧盟正式决定,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控股股份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如果收购成功,合并公司将成为欧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汽车企业。但是在保时捷在收购大众途中,资金突然不够,被迫暂停收购大众汽车集团。于是,大众汽车与保时捷合并,而保时捷一定名义上,也成了大众旗下的品牌。就在2012年7月5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已与保时捷达成一致,将以44.6亿欧元(约55.8亿美元)与1普通股的代价,换取保时捷50.1%的股权。交易定于8月完成。最终保时捷股权将全部归大众所有。大众总裁皮耶希率领的大众汽车在一番以战止战的猛烈回击后险胜保时捷,实现了反收购。
当费迪南德·皮耶希在2008年7月16日举行的奥迪百年庆生会上遇到保时捷掌门文德林·维德金时,二人一番对视,最终还是握了握手。一周后,维德金———这个大众监事会主席皮耶希一生中最重要的对手让出了他保时捷CEO的位置;当晚,大众汽车与保时捷两家公司宣布合二为一。

大众收购了保时捷还是保时捷收购了大众

2. 大众被保时捷收购了吗?

是保时捷新买了大众股份,现在占30%了,基本上控制了董事会,已经拥有决策权,但保时捷声明不会改变大众的现状。 

保时捷家族和大众有着久远的联系,近年来保时捷的很多零件都是大众生产的,前段时间有传言美国的一家赌场老板想收购大众,如果收购成功,保时捷将十分尴尬,所以其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增持了大众股票,也属于贸易保护吧。

其实,高端品牌的利润率往往不如大众化汽车,丰田之所以能做到汽车业的老大,主要是因为它的车型适合大众,通过薄利多销而积累了财富,而高端品牌其实利润率并不高,以至于很多高端品牌被其他品牌吞并。保时捷则是一个很特别的企业,它的品牌和血统是高端的,但它在生产方面手工率很低,基本都是流水装配,所以保时捷的产能很高,而且它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高价位,所以它是非常赚钱的,如果说它卖了70亿欧元的车,那么至少有40亿欧元是纯利润。保时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承接过众多工程项目,不过这与它的汽车收益来讲还是一小部分。另外,保时捷非常灵活,它的车系在不断扩展,从纯跑车,到SUV和轿跑。敢为天下先使保时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为大众这两年利润下滑,在中国地区07年竟然出现严重亏损,这次收购是在德国政府的干预下进行的,准确地说,德国政府担心德国大众被其他外国的财团恶意吞并,所以与保时捷商谈并购大众一事。有什么好处我不敢说,至少肥水不流外人田。

欧盟委员会23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委员会已经批准德国保时捷汽车公司收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

3. 保时捷并购大众先后采取了哪些手段

手段:
保时捷利用期权交易锁定了31.5%的大众流通股买权,而且是不加杠杆,全额支付现金。这是利用了法兰克福市场一个特殊的规定:即如果买入期权的一方是按全额支付权利金,便可自行决定何时公布期权仓位,而不管其已经持有了该公司多少股份。

保时捷要收购大众有几个绕不开的关键点:
第一:德国《证交法》规定,通过买入股票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之后,如再增持便属要约收购,必须公告。
第二:德国《公司法》规定,对一家公司持股达到75%,算取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
第三:德国《大众法》规定持有大众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权,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无论超过多少,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而其中有20.1%的股票由大众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代该州全体纳税人持有。只要这部分股票不释出,就控制不了大众

保时捷并购大众先后采取了哪些手段

4. 保时捷并购大众先后采取了哪些手段

手段:
保时捷利用期权交易锁定了31.5%的大众流通股买权,而且是不加杠杆,全额支付现金。这是利用了法兰克福市场一个特殊的规定:即如果买入期权的一方是按全额支付权利金,便可自行决定何时公布期权仓位,而不管其已经持有了该公司多少股份。

保时捷要收购大众有几个绕不开的关键点:
第一:德国《证交法》规定,通过买入股票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过30%之后,如再增持便属要约收购,必须公告。
第二:德国《公司法》规定,对一家公司持股达到75%,算取得了该公司的控制权。
第三:德国《大众法》规定持有大众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权,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无论超过多少,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而其中有20.1%的股票由大众公司所在地的政府代该州全体纳税人持有。只要这部分股票不释出,就控制不了大众

5. 收购大众反被大众收购,是因为保时捷战略失误?没那么简单

保时捷是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姓氏,因为其英文名PORSCHE所以被熊孩子称为“破PO二R手S车CHE”。


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板块一直被业界看成“蛇吞象”的佳话,其实,早在2005年保时捷就决定以42亿美元收购大众20%的股份,要知道,2005年尽管大众汽车销售业绩低迷,但也创造了1000多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而保时捷的年销售额只有100多亿美元。


体量差距大不被外界看好是第一,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大众集团属于国家全体纳税人,德国专门制定了《大众法》规定:持有大众公司股份在20%以下时,按实际持股比例计算投票。当持股比例超过20%时,无论超过多少,其投票权最高也只限于20%。因此只要政府部门不减持大众的股份,任何想收购大众的企业或国家都控制不了大众。

保时捷也是够男人的,为了得到大众,竟然跑到欧盟最高法院告了《大众法》违法,结果……居然打官司给打赢了,完全不走正常的流程啊!原因在于保时捷根据《欧盟竞争法》的规定,德国战时为保护大众而设立的《大众法》,在当今形势下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违反了自由竞争的原则。

《大众法》失效之后大众公司与其他德国公司一样,只要收购方获得75%股份就可以拥有该公司的控制权,此时保时捷已经手持大众71.4%的股份,这也意味着保时捷收购大众的成功只差4.6%这一步之遥!

更让人佩服的是,2008年10月26日星期天,保时捷对外宣布,保时捷对于大众的持股还差4.6%的缺口,这一新闻导致27日周一开盘时,大众的股价疯涨了4倍。为了平抑股价,避免大众股票崩盘,法兰克福交易所要求保时捷释放5%的股票。没错,保时捷就这么玩转了一下资本市场,空手套白狼,入账64亿欧元!

最有趣的地方来了,看似一帆风顺的收购,却因为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扭转了剧情。
因为业绩下滑的原因,保时捷没钱了,收购工作难以进行。但是保时捷不抛弃不放弃啊,为了得到你,我愿意用一万种方式!2009年5月,保时捷希望两家企业合并,而不是收购。

手里有大量现金的大众反而掌握了主导权,要求保时捷降低自身的负债率,企业效益向好的时候再谈收购事宜。有钱就是这么牛……

后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谈判,大众斥资大约40亿欧元购买保时捷汽车公司49.9%的股权。三年之后的2012年7月,大众汽车再次出资44.6亿欧元认购剩下的50.1%的保时捷股权,完成100%控股保时捷,完成了对保时捷的逆向收购。保时捷单方面表示欲哭无泪……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金融圈的朋友仔细分析这场逆向收购后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保时捷和大众唱双簧,奥斯卡都得颁小金人!

首先,保时捷蛇吞象炒作大众股票,但是保时捷才是大众的最大股东,这一波赚取64亿欧元;其次,帮助大众摆脱《大众法》的枷锁,向金融市场又近一步,双方股价都飞涨;随后,保时捷和大众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大众一跃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市值一哥,保时捷更是背靠大树降低债务逃出生天。

大众收购保时捷这将近十年以来,双方都依靠对方的技术或资本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实,保时捷和大众谁是老大哥有什么好争的,给外人演出戏,一起挣了钱到家里面慢慢分,毕竟我们是一个爸爸造的亲兄弟,嘿嘿嘿嘿……(保时捷和大众都由费迪南德·保时捷创建)

图|网络
文|海浪车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收购大众反被大众收购,是因为保时捷战略失误?没那么简单

6. 大众收购保时捷,由此展开疑问,请专业来回答,谢谢了!

保时捷同样占有大众51%的股权,其实这是一种意义上的收购吧,或者有点类似强强联合.由于保时捷的产能也哟比较大的依赖于大众,包括先有车型很多也是大众帮助保时捷生产的发动机,比如卡宴3.0版本的等等,其实保时捷离开大众也是很难维系其赚钱的入门系列的。保时捷和大众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目前大众的全球总裁其实也是保时捷家族皮尔西家族的后代,所以这样的战略意义更多的是彼此的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吧。所以其实对这两个品牌影响不大。但是对于volvo来说情况有一些不同,吉利和volvo除了经济上的收购关系基本不存在别的技术互相依赖的关系。所以相对来说,volvo和吉利的关系是纯经济上的收购,是上下并购的关系,所以volvo现在比较悲催一点。

7. 大众收购保时捷的现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2ODkyOTA4.html
这是CCTV-2 《商道》的《大众豪战保时捷》能让你对大众反收保时捷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实大众收购保时捷以后很显然对大众有很深远的意义:

首先,大众反收了保时捷是费迪南德皮耶希一雪前耻,将大众和保时捷本来是一家的企业合并为一也算是“家族团聚”

其次,收购保时捷之前大众的品牌大众、奥迪、兰博基尼、斯柯达、西亚特、宾利、布加迪、斯堪尼亚和大众商用车9个品牌。而保时捷的造车理念是,像出售必需品一样出售奢侈品。其定位高于奥迪又低于兰博基尼,很准确的填补了大众公司的定位空白。比如panamera填补了大众高端运动四门轿跑的空白, 卡宴(本身就与途锐共平台生产)定位是打造公路上最快的SUV 也是介于途锐和奥迪Q7之间的定位

然后再分析财力状况,保时捷本身具有大众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2007年的金融危及促使保时捷等豪华奢侈品的销量增幅大减,让保时捷财力吃紧,大众必然不想看到自己的最大股东频临破产关闭吧。反观大众呢?由于经济危机到来大众的平民车路线获得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植,让大众无论是资金还是产能都获得了很大的巩固,所以说大众在这个时候收购保时捷可谓天时地利(地利是指萨克森州政府)也是必然趋势。

技术方面,保时捷一直致力于增压技术的开发,大众公司也是,而且大众一直以高科技来武装自己,合并以后技术肯定会共享。对保时捷和大众都是获益的。

另外,大众一直盯着丰田的世界第一的宝座,收购了保时捷也是让自己有了另一件有力的武器

大众收购保时捷的现状

8. 保时捷被大众收购 会计问题

  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些帮助吧


  不胜在己,可胜在敌

  摘 要:从2005年10月宣布成为大众的最大股东开始,保时捷启动了对大众公司的收购方案,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推翻“大众法”、获得欧盟批准、巨额贷款增持大众股份,一切计划都在稳步实施中。本以为这次运作会成为“蛇吞象”的经典案例,但合并谈判却最终搁浅,反而是大众40亿欧元收购保时捷。如此风雨突变是因为经济危机,还是另有原因?该文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保时捷;大众;收购;公司治理

  2005年10月,保时捷公司在收购了大众8.27%股份之后,宣布已成为大众最大的股东,为收购大众的计划拉开了序幕。在随后的几年中,保时捷稳步地推进着该方案——先是在欧洲起诉“大众法”,并于2007年10月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这项长达47年的法律,为收购铺平了道路;然后在2008年7月获得了欧盟对于收购案的批准,对大众公司拥有了实际支配权;2009年3月,保时捷宣布已经得到了15家银行提供的100亿欧元贷款,以收购大众公司的股份。
  事件不断地朝保时捷公司期望的方向演变着,但是经济危机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随着业务量的急剧下滑,保时捷的股价出现了“过山车”行情,公司资金链岌岌可危,“蛇吞象”收购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之后的发展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在保时捷谈判搁浅之后,大众迅速宣布40亿欧元收购保时捷,为这场收购案写下了"反收购"的结局。为什么保时捷会在最后时刻失败?是单纯的因为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还是另有原因?下面我们将从内外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这次失败的收购带给企业的启示。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冲击
  在保时捷试图收购大众的历程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始终存在着,这些都为企业设置了障碍,也在直接和间接上导致了收购的失败。
  (一)《大众法》的存在
  《大众法》创建于1960年,通过限制股东在大众的表决权,保证这一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免于被国外资本恶意收购的威胁。长期以来,大众所在地的下萨克森州政府,一度以大众“保护者”的形象出现。下萨克森持有大众20%的股份,并在大众监事会拥有两个席位。这个法律为保时捷收购大众设置了严重的障碍。虽然2007年10月23日,欧洲法院作出裁决,认为《大众法》的实施限制了资本在欧洲市场的自由流动,是为非法。貌似裁决为保时捷收购大众铺平了道路,但是从后期事情的发展来看,该决议并没有起到本质上的作用,德国立法机构出台的新《大众法》仍保留了下萨克森州否决权,以保护德国大众汽车不被敌意收购。可以说保时捷收购大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鸿沟,在法律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二)经济危机的突然到来
  持有大众20%股份的保时捷,先前一直着力于收购大众,并先后完成了增股、废除《大众法》以及欧盟批准保时捷收购大众等一系列关键步骤,可以说收购已经到了倒计时阶段。孰料天有不测风云,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保时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财务困境,保时捷公司2008年11月表示,前三季盈利下降15%,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对新车需求的下降,销售方面的不尽人意成为保时捷财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导火索。
  (三)中国市场为大众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2009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华累计向客户交付的汽车数量达到652,222辆(2008年1至6月为531,612辆),同比增长22.7%。2009年上半年,大众的汽车交付数量增长与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增幅保持了一致,市场业绩达到预期。中国政府的振兴政策为汽车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08年全年,大众在华的销量首次突破了100万辆,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为期三年的“奥林匹克计划”,成为大众在全年增长最快的市场。良好的销售业绩使得大众的资金更加充裕,不仅可以抵御保时捷的收购方案,甚至可以运用商业运作的手段收购保时捷。
  外部环境因素的确对收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这显然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更深入的因素要从企业内部挖掘。
  二、保时捷内部治理错误是失败的根源
  (一)高风险的财务政策引发了财务危机
  保时捷采取了收购大众公司股票的政策以扩大其持股比例,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司信贷,到2009年3月该公司宣布已得到银行100亿贷款来收购股票。收购的初期,保时捷得到的利润相当可观,在大众汽车股价每股超过1000欧元最高点的时候,得到了数以十亿计美元的超额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演变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大众公司的股票也一路下跌,当大众股价跌至每股不到250欧元,尚不及最高点的四分之一时,保时捷前期在股票投资中的盈利已经消耗殆尽,没有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到2009年6月,保时捷为此背负的贷款超过100亿,对公司财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致最终反被收购。
  (二)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没有平衡
  激励措施作为促进企业增长的动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的方法通常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在时间上分为短期和长期。保时捷公司没有在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之间取得平衡,导致了企业代理人的短期行为,在一段时间里的确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但是却在长期上导致了之后收购的失败。
  作为保时捷公司的CEO,魏德金希望在自己任期结束之前,使保时捷成为世界上汽车行业最大的制造商,从而达到自己功成名就的目的,所以他策划了本次收购大众的计划,不顾企业现金流和财力的情况,大量银行贷款,企图“以蛇吞象”,这种激进的做法为公司的财务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收购大众51%的股权后,保时捷通过其他金融工具如期权等,推高了大众的股价。虽然在2009年1月13日之前,保时捷通过持有大众的股份获得了68亿欧元的收益,2008年10月28日大众创下历史最高价,为1005.01欧元,这些金融工具的操作为保时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当大众股价跌到235.27欧元时,保时捷立刻陷入了危机之中,魏德金用贷款的方式来进行的赌局以满盘皆输的结局收场。这可以说是该企业在激励措施上的失败,正是因为保时捷并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让魏德金把个人与公司的利益整合在一起,他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去收购大众,结果被大众反咬一口。
  (三)过度信任职业经理人
  在保时捷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2006年度到2007/2008年度长期负债并没有太多增长,但流动负债却大幅增长540%,财务费用增长了275%,现金流量比率从原来的0.49下降到-0.13,并且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60%左右。这些指标都表明保时捷短期内面临着很大的偿债压力,公司的治理层肯定也会注意这些财务数据,但是他们却没有对此提出异议,更没有采取行动阻止魏德金的经营行为。究其原因,是公司治理层过于信任经理人。魏德金在1992年成为保时捷CEO,在其执掌保时捷的最初几年里,他成功地将这家在破产边缘的公司经营成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公司的利润几乎每年都能再创新高。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业绩,魏德金在公司内部有极高的威信,保时捷家族成员和公司治理层对他更是言听计从,从本质上无法对他形成有效的监督。
  三、收购失败的反思
  想要战胜敌人,首先要巩固自己,将主动权操控在自己的手中,然后再从竞争对手的行为中找到漏洞,寻找进攻的策略。运用到本案例中,就是提醒企业应该先完善自身的治理,使其可以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然后才可以寻求机会、谋求收购。针对保时捷的失败原因,企业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注意以下一些方面的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