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事业的发展

2024-05-06 14:08

1. 邮政事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继续增长,运输结构相对稳定。2003年,交通运输业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旅客运输量达31237.4万人,比上年增长6.2%;货物运输量达30936.1万吨,比上年增长0.5%。运输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82.3%、13.7 %和4%;货运量比重分别为92.4%、7.4%和0.2%。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客运总量(万人) 31237.4 29422.1 6.2 

公路 25702 23112.3 11.2 

铁路(发送量) 4289.9 5032.3 -14.8 

民航 1245.5 1277.5 -2.5 

货运总量(万吨) 30936.1 30768.2 0.5 

公路 28606 28375 0.8 

铁路(发送量) 2283.4 2347.7 -2.7 

民航 46.7 45.8 2.0 


邮政业持续稳定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邮政业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3亿元,增长5 %。传统邮政业务有涨有落。全年收寄函件8.4亿份,下降1.2%;订销报纸11.7亿份,下降7.1 %;订销杂志5284万份,增长0.4 %。邮政新业务迅速发展。全年收寄特快专递1189万件,增长11.4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大幅度增加,截至2003年末达到280.8亿元,增长12.8%。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收寄函件(亿份) 8.4 8.5 -1.2 

订销报纸(亿份) 11.7 12.6 -7.1 

订销杂志(万份) 5284 5262 0.4 

特快专递(万件) 1189 1067 11.4 


通信业快速增长,移动通信发展令人瞩目。2003年通信业在技术和业务上有了新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1.7亿元,增长20.8 %。全年新增电话用户270.9万户,用户总数达177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680.4 万户;移动电话1095.6万户。新业务快速发展。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75.3 亿分钟,增长1.2倍;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89.2亿条,增长1.5倍;2003年,北京通信公司推出的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目前用户已达到47.8万户。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固定电话用户(万户) 680.4 585.6 16.2 

主线普及率(线/百人) 47.3 41.7 13.4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 1095.6 919.5 19.2 

移动电话普及率(户/百人) 76.1 65.5 16.2

邮政事业的发展

2. 邮政储蓄如何发展

我国的所有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属于混合所有制银行,只不过大多数商业银行大股东都是国企或央企,如果以此界定,那么邮政储蓄银行算得上国有商业银行。我给大家讲一讲邮政储蓄银行不一样的历史

3. 邮政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传递信件的邮递员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靠跑腿已完不成任务,骑快马也嫌太慢。1807年富尔敦发明了轮船,1814年斯蒂文森造出了蒸汽机车,1886年本茨推出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首先驾飞机上天,千千万万的信件就通过这些交通工具传递到世界各地。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邮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首先有国内航空信(1911年)和国际航空信(1919年)的国家。
陆上、空中、海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信件传递的速度,缩短了信息流通的时间。
邮局是办理各种邮政业务的机构,社会通过邮局为工业化时代的通信打开了渠道。这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伟大发明,难怪当时有人称誉它是“仅次于基督教的我们时代文明的‘右臂’”哩!
世界上自从有了邮局,邮局的业务就在不断扩大,现在除了办理信函、报刊、印刷品、包裹、汇款等邮件传递业务外,还为政府部门递送文件,发放工资、养老金和家庭津贴,发给电视接收执照和游客护照,更换汽车牌照,承办邮政储蓄,向工商业部门提供专门服务以及印刷邮票,制作信纸、信封等。
山高路远,到处都有“鸿雁”的踪影,邮件总量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传统工业水平的现成指标。
据不久前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的万国邮政联盟公布的一份资料,估计现在全世界有64万个邮局(所),邮政官员和职工共500万人,每年通过邮政部门交换的信函和邮件为3200亿件。
全世界的信函量是平均每人每年40件,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很大。美国的信函量最多,平均每人每年400—500件,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天要寄一封信还多。马来西亚是12件,哥伦比亚是4件,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也只有几件。
尽管早在14世纪就已经有了城市邮政,但是也有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国家,至今全国街道还没有门牌,也没有邮政服务。谁要同国外保持联系,就必须到邮局用高价租赁信箱。在那里,拥有信箱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能收到一封信更被视为无尚光荣,足以使人自豪好几个月。有不少人一生中从未寄出或收到过一封信,只是见面的时候才有机会相互问候,交流信息。
当然,邮政这样落后的国家太少了,绝大多数的国家还是有相当发达的邮政业。比如,印度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邮局,1986年统计为12.53万个。
数以亿计的邮件,由千千万万个寄件人交寄到邮局,经过分拣、封发等一系列处理,再通过运输、投递送到收件人手里。由于交通运输日益发达,邮政网路四通八达,邮递员遍及穷乡僻壤,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邮件的传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迅速、安全、方便的邮政服务。
在发达国家中,信函一般都用飞机或专用汽车运送,传递时间可控制在一两天之内。有些国家在城镇之间实行快件邮递,当天送到,如不按时送到,要退回全部邮费。由于邮政枢纽拥有自备的专列或专车,有的还有自备站台和铁路支线,所以慢件传递也很迅速。
拿发明邮票的国家——英国来说,它的邮政始于1635年,最早也是专为皇家服务,后来才面向公众的。现在英国每天大约要处理5000万个邮件,邮局自己拥有3万辆邮政汽车和40节邮政车厢,可以边运行、边分拣,沿途收发;另外还有25架包机,35个机场交换点。一些大宗包裹,甚至铁床、地毯也能邮寄,邮局可以派车上门取件及送件。
投递员投递信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过发达国家用机动车辆投递信函已相当普遍。
信函的投递方式也逐渐由分散投递向信箱群集中投递过渡。新的投递方式对居民区特别合适,若干用户集中在一个地方设立投递中心信箱群,投递员按信箱地址投递邮件,收件人很快就能收到。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自己服务邮亭”,有自动出售邮票、明信片等设备,还有自动寄信机,这就大大简化了收寄邮件的手续,提高了邮政服务的效率。
剩下的问题就是邮局内部操作处理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了,包括分拣、发运、登录、稽核等等。邮件局内处理技术的发展要比邮件传递技术的发展慢得多,尤其是信函的分拣,一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随着信函业务量的猛增,人工处理已难以招架,于是有人提出了机器自动分拣的设想。
已经出现了多种信函自动识别分拣机,特别是出现了光电阅读式的全自动分拣设备。
为了实现信函自动分拣,就要搞好邮政编码,也就是要根据各国的邮政或行政区划,按照科学的编排方式,用数字或数字与字母混合组成能代表邮件寄往地点的地址代号。
实行邮政编码后,事情就好办了:信函被送到信函自动分拣机,经过扫描阅读,很快接邮政编码分开,1小时就能分拣几万件,要比人工分拣效率高10倍。
1990年8月,日本第一大邮局——具有21世纪水平的新东京邮局开张。从首都和全国各地区运送来的信函,先由6台自动分拣机分拣,每台每小时能分拣3万件。分类后的信函被集中在塑料筐里,然后每20个一组装载到台车上。把台车运到卡车场去的是8辆无人搬运车,这种车由设置在地板上的传感器引导,在邮局里来回运行。
整个邮局有职工2100人,三班倒,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人影,只有一些运输、分拣、发送的高技术设备在默默地自动运转,每天能处理300万个普通邮件,从首都地区投递来的明信片第二天就能分送到日本全国的任何地区。
没有邮局,没有四通八达的邮政信网,人类的文明就不可能发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和发挥出如此有效的功能。
即使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电信业日新月异,邮政也将永远存在,遍布各地。
我们这样说有很多理由:
邮政网点建设比较容易,投资少,设备简单,很快就能形成通信能力,邮政通信的价格也特别便宜;
邮政传递的是载有不同信息量的实物(信函、报刊等)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如包裹),国外甚至还开办了邮寄小孩的业务,这是电信业务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邮政通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只有邮政才能安全可靠地传递机密文件、试卷、机密性的商业信息、恋人之间的书信等;
邮政通信的感情色彩比电信浓,一个人收到一封亲笔信要比收到一份电报感到亲切得多——邮政是“生活的安慰剂”。
因此,随着现代化运输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的邮政通信系统必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传统地位,不断地挖掘潜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视力信号机”
邮政通信,可以很方便地把信息投递到任何地方和任何人,但是它的速度太慢。
事实上,自有文字通信以来,大约1000多年的时间里,尽管出现了多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通信的速度也没有能超过骏马奔跑的速度——平均每小时15千米。
这个速度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我们曾经提到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它在14世纪末的版图是南北长约1500千米,已经够大的了,可是到了卡帕克国王统治时期,又把现在的厄瓜多尔、大部分的智利以及阿根廷的北部也包括了进去。这样到16世纪初,它的疆域就更大了——3218.6千米长、804.6千米宽,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印加帝国终于大到了连它的相当完善的通信系统也难以维持的程度,位于秘鲁南部的权力中心离开边境太远,鞭长莫及,很难对整个帝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卡帕克国王于是不得不把帝国分成两部分,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去管理。
遗憾的是这两个儿子不争气,兄弟俩为了争夺王位而互相残杀,国力削弱,给入侵者以可趁之机。1533年,印加帝国终于被西班牙殖民者所灭。
这就是说,在古代,通信系统的建立确实同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兴衰存亡有密切的关系。
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信息的投递速率,从而实现更有效的通信联系呢?
狼烟烽火的接力报警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信息传递到较远的地方,但它只能用来通报非常简单的消息。受这一做法的启示,18世纪末,一种通过接力方法传递文字信息的通信方式,终于在欧洲问世。
1790年,法国工程师查佩和他的弟兄们设计了一种托架式信号机,架设在容易看得见的山丘之巅或塔式台站上,许多信号机组成类似烽火台的接力系统,能把一个个信号一站接一站地传递下去,传到很远的地方,在各大城市之间构成一种快速的通信联络。
信号机有一根木柱竖立在塔顶上,木柱上安装着一根水平横杆,可以在绳索的曳引下自由转动而构成不同的角度;水平横杆的两端还有两根垂直臂,也能被绳索曳引转动。这样,查佩式托架信号机就可以借助绳索调节横杆和垂直臂的位置,组成不同的位形,代表不同的文字,把更丰富的信息传向远处。“电磁指针电报机”
人类自从有了持续的电流,便促进了电磁学的发展,从而为电报的发明提供了先决条件。
长期以来,人们把电和磁是作为两种互不相关的现象加以研究的。我国汉代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现磁石能吸铁的特性,当时给这种能吸铁的石头起了个名叫“慈石”,意思是说它有慈母之心,对铁十分慈爱。所以汉代以前都把磁石写作“慈石”。现在看来很可笑,但当时认为是很合情理的。人们也很早就发现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能吸引碎纸屑。但是磁吸力与电吸力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从1807年就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直到1820年4月,有一天他利用电池给导线通电时,突然发现和导线平行放置的磁针偏转了。当时,奥斯特正在课堂给学生讲授伏打电池的原理,讲台的桌上放着伏打电池、导线、磁针(即指南针)等仪器。当他把导线连接在电池上,电流通过的一瞬间,一个眼快的学生突然脱口而出:“磁针动了!”当时奥斯特看到这种异常现象大吃一惊!为什么磁针竟鬼使神差般偏转了呢?
为了研究这一惊人的发现,奥斯特闭门不出又进行了两个星期实验(有的说是两个月)。他反复地观察到,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与放在导线的下方偏转方向截然相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电力与磁力之间的神秘关系,吸引着奥斯特,他深入思考,长夜难眠。
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而且越向前进越会有“望山跑死马”之感。
奥斯特原是一个平民药剂师之子,由于在青少年时刻苦学习,1794年考入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攻读医学和自然哲学。1799年,奥斯特写了一篇科学论文,取得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学位。
勤于用脑的奥斯特,长期在思索电力和磁力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但始终也未曾找到。特别是著名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已断言:“电和磁是物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两者之间是不会互相转化的。”这如同一槌定音。然而,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演示时,导线通过电流的瞬间,使磁针偏转了,这就一下子推翻了库仑的权威论断。这一事实已无可辩驳地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已产生了磁力,由于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才使磁针偏转。至于为什么磁针放在导线上面和放在下面偏转方向相反,那是有待下一步研究的问题。为此,奥斯特这个平民之子,于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一篇《关于磁体周围电冲突的实验》论文,向学术界宣告了关于电流的磁效应(电能生磁)问题。如此“晴天霹雷”,震惊了全世界的物理学家。
奥斯特关于电流的磁效应(电能生磁)的重大发现,其真正价值在于:它导致了后来电磁铁、电报、电话、电脑(电子计算机)、雷达等一系列发明创造。而其中电磁铁就是电报的最重要的部件。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给实现更有效的电气通信带来了希望。

邮政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4. 邮政行业的发展前景

邮政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2018年,我国邮政全行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2018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全行业业务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业务收入达7904.7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12345.2亿元,同比增长26.4%。
截至到2019年10月底,全行业累计业务总量完成12721.9亿元,同比增长31.3%,已超过去年全年业务总量。

收入方面,2013-2018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步提升,但增速较业务总量增速稍低,2018年,全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完成7904.7亿元,同比增长19.4%。截至2019年10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为77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

快递业务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要的快速提升以及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邮政业务结构变化明显,邮政寄递服务业务规模增长缓慢,而快递业务规模高速发展。2013-2018,我国快递业务总量迅速增长,近两年增速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8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
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快递业务总量累计达到496.6亿件,同比增长26.0%。

收入方面,2013-2018年,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同步提升,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收入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截至2019年10月,快递业务收入为5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0%。

2013年以来,随着我国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在邮政全行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013-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全行业收入比重由56.6%提升至76.4%。

全国邮政网点及服务效率的提升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人均用邮支出和快递使用量,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人均用邮支出、快递支出以及快递使用量均快速增长。2018年,人均用邮支出达到566.5元,其中快递支出为432.7元;人均快递使用量由2013年的6.8件提升至2018年的36.4件,增长5.35倍。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

5. 邮政业如何兴起的?

传递书信是人类交流信息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从古到今,信函的往来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北宋词人秦观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比喻书信往来。唐朝诗人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表达了他急切盼望亲人来信的心惰。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把作者思念远方好友、以梅代书的真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把传递书信的人叫驿使或邮吏。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雪漫蹄欲晓,为人作书邮”,宋朝诗人苏轼的“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都对驿使或邮吏的辛勤劳动作了充分的肯定。


早先的邮政部门只是传递官方文书,所以不存在邮递一封书信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后来随着人与人之间交往增多,处理私人邮件的业务也出现了,有些国家的邮政部门开始接受民间信件,有些国家则另设民信局办理,如何支付邮资的问题于是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开始邮资是根据路途远近来定的,并由投递人向收信人收费,这样不仅邮资多少不一,手续繁琐,而且容易出现漏洞,如收信人拒绝收信就可以不交邮资。再加邮资过高,寄信成了一件奢侈之事,平民百姓实际上被剥夺了使用邮政的权利。


人们不愿寄信或者寄不起信,这就使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英国的邮政也陷入了危机。


为了改变这种邮政收入日益减少的状况,英国教师希尔在1837年向政府提出了改革建议。他主张取消国会议员免费用邮的特权,信件不论远近统一收费以简化手续,邮资由发信人支付并在信件投寄之前就付款。这样,希尔就在实际上发明了邮票而被誉为“邮票之父”。


英国国会经过激烈辩论,于1839年通过了“统一邮资和发行邮票”的提案。尽管贵族老爷嘲笑它是“一便士邮政”,但却得到了公众的拥护。当政府悬赏200英磅征集表示“邮资已付”的最佳办法时,人们提出了2600种设计和建议。负责这项工作的希尔总结其中48种的优点,终于绘出了世界上最早邮票的草图并付诸实施。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两枚一套:面值1便士的是黑色,面值两便士的是蓝色,图案是18岁时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1840年5月1日,面值1便士的邮票首次公开发售,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大名鼎鼎的“黑便士”邮票。


改革后的英国邮政很快摆脱了危机,1841年的信件就比1839年增加了3倍。


接着,瑞士和巴西于1843年,芬兰于1845年,美国于1847年,俄国和法国于1849年……也相继发行了邮票。


小小的邮票真是了不起,有了它,信件可以周游列国;没有它,信件将寸步难行。邮票作为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标志,已经渡过了150多年的岁月。当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小小的方寸纸片刚刚问世就成了人们喜爱的东西,并很快风靡世界,使数以亿计的人入迷。今天,邮票爱好者已经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集邮”大军,“集邮”活动遍及全世界。


邮筒比邮票问世的时间还早,1653年8月16日,法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邮筒。


邮筒和邮票的出现改变了邮政工作的面貌。过去人们写一封信,必须跑到老远的邮局去算帐、付钱,现在邮信的手续已极为简化,只要在信封上贴一张事先买好的邮票,往附近的邮筒里一扔就行了。


除了信件,还有更简单更方便的明信片。


澳大利亚的经济学家赫尔曼被认为是明信片的创始者。


1869年,他首先说服澳大利亚邮政当局发行一种廉价的明信片。在采纳赫尔曼建议后的头3个月内,投入邮筒的明信片就多达300万件。


过了不久,明信片在欧洲、北美洲也开始广泛流行,如今则已遍及世界。


传递信件的邮递员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靠跑腿已完不成任务,骑快马也嫌太慢。1807年富尔敦发明了轮船,1814年斯蒂文森造出了蒸汽机车,1886年本茨推出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首先驾飞机上天,千千万万的信件就通过这些交通工具传递到世界各地。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邮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首先有国内航空信(1911年)和国际航空信(1919年)的国家。


陆上、空中、海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信件传递的速度,缩短了信息流通的时间。


邮局是办理各种邮政业务的机构,社会通过邮局为工业化时代的通信打开了渠道。这是一个富于想象力的伟大发明,难怪当时有人称誉它是“仅次于基督教的我们时代文明的‘右臂’”哩!


世界上自从有了邮局,邮局的业务就在不断扩大,现在除了办理信函、报刊、印刷品、包裹、汇款等邮件传递业务外,还为政府部门递送文件,发放工资、养老金和家庭津贴,发给电视接收执照和游客护照,更换汽车牌照,承办邮政储蓄,向工商业部门提供专门服务以及印刷邮票,制作信纸、信封等。


山高路远,到处都有“鸿雁”的踪影,邮件总量成了衡量一个国家传统工业水平的现成指标。


据不久前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的万国邮政联盟公布的一份资料,估计现在全世界有64万个邮局(所),邮政官员和职工共500万人,每年通过邮政部门交换的信函和邮件为3200亿件。


全世界的信函量是平均每人每年40件,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很大。美国的信函量最多,平均每人每年400—500件,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天要寄一封信还多。马来西亚是12件,哥伦比亚是4件,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也只有几件。


尽管早在14世纪就已经有了城市邮政,但是也有像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国家,至今全国街道还没有门牌,也没有邮政服务。谁要同国外保持联系,就必须到邮局用高价租赁信箱。在那里,拥有信箱是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能收到一封信更被视为无尚光荣,足以使人自豪好几个月。有不少人一生中从未寄出或收到过一封信,只是见面的时候才有机会相互问候,交流信息。


当然,邮政这样落后的国家太少了,绝大多数的国家还是有相当发达的邮政业。比如,印度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邮局,1986年统计为12.53万个。


数以亿计的邮件,由千千万万个寄件人交寄到邮局,经过分拣、封发等一系列处理,再通过运输、投递送到收件人手里。由于交通运输日益发达,邮政网路四通八达,邮递员遍及穷乡僻壤,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邮件的传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迅速、安全、方便的邮政服务。


在发达国家中,信函一般都用飞机或专用汽车运送,传递时间可控制在一两天之内。有些国家在城镇之间实行快件邮递,当天送到,如不按时送到,要退回全部邮费。由于邮政枢纽拥有自备的专列或专车,有的还有自备站台和铁路支线,所以慢件传递也很迅速。


拿发明邮票的国家——英国来说,它的邮政始于1635年,最早也是专为皇家服务,后来才面向公众的。现在英国每天大约要处理5000万个邮件,邮局自己拥有3万辆邮政汽车和40节邮政车厢,可以边运行、边分拣,沿途收发;另外还有25架包机,35个机场交换点。一些大宗包裹,甚至铁床、地毯也能邮寄,邮局可以派车上门取件及送件。


投递员投递信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不过发达国家用机动车辆投递信函已相当普遍。


信函的投递方式也逐渐由分散投递向信箱群集中投递过渡。新的投递方式对居民区特别合适,若干用户集中在一个地方设立投递中心信箱群,投递员按信箱地址投递邮件,收件人很快就能收到。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自己服务邮亭”,有自动出售邮票、明信片等设备,还有自动寄信机,这就大大简化了收寄邮件的手续,提高了邮政服务的效率。


剩下的问题就是邮局内部操作处理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了,包括分拣、发运、登录、稽核等等。邮件局内处理技术的发展要比邮件传递技术的发展慢得多,尤其是信函的分拣,一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随着信函业务量的猛增,人工处理已难以招架,于是有人提出了机器自动分拣的设想。


已经出现了多种信函自动识别分拣机,特别是出现了光电阅读式的全自动分拣设备。


为了实现信函自动分拣,就要搞好邮政编码,也就是要根据各国的邮政或行政区划,按照科学的编排方式,用数字或数字与字母混合组成能代表邮件寄往地点的地址代号。


实行邮政编码后,事情就好办了:信函被送到信函自动分拣机,经过扫描阅读,很快接邮政编码分开,1小时就能分拣几万件,要比人工分拣效率高10倍。


1990年8月,日本第一大邮局——具有21世纪水平的新东京邮局开张。从首都和全国各地区运送来的信函,先由6台自动分拣机分拣,每台每小时能分拣3万件。分类后的信函被集中在塑料筐里,然后每20个一组装载到台车上。把台车运到卡车场去的是8辆无人搬运车,这种车由设置在地板上的传感器引导,在邮局里来回运行。


整个邮局有职工2100人,三班倒,但是我们很少看到人影,只有一些运输、分拣、发送的高技术设备在默默地自动运转,每天能处理300万个普通邮件,从首都地区投递来的明信片第二天就能分送到日本全国的任何地区。


没有邮局,没有四通八达的邮政信网,人类的文明就不可能发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和发挥出如此有效的功能。


即使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电信业日新月异,邮政也将永远存在,遍布各地。


我们这样说有很多理由:


邮政网点建设比较容易,投资少,设备简单,很快就能形成通信能力,邮政通信的价格也特别便宜;


邮政传递的是载有不同信息量的实物(信函、报刊等)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如包裹),国外甚至还开办了邮寄小孩的业务,这是电信业务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邮政通信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只有邮政才能安全可靠地传递机密文件、试卷、机密性的商业信息、恋人之间的书信等;


邮政通信的感情色彩比电信浓,一个人收到一封亲笔信要比收到一份电报感到亲切得多——邮政是“生活的安慰剂”。


因此,随着现代化运输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的邮政通信系统必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传统地位,不断地挖掘潜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邮政业如何兴起的?

6. 对邮政企业发展的建议

亲~您好[握手] 对邮政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    继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推动邮政企业体制创新,实施结构优化、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科技引领战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邮政的骨干作用。    邮政转型升级工程:    ●调整企业运营模式、网络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    ●加强南京航空集散中心、重点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和储蓄、保险、票务、政务等代理代办业务。    ●改造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电子邮件、电子邮戳和邮政电子商务支付等系统,开发电子邮政业务应用。    ●推进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工程。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    ●推动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贯彻落实《邮政法》,健全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制定《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一批地方邮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进各省(区、市)邮政条例修订工作。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健全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贴机制,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与监督机制。大力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间普遍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发达地区普遍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强机要通信保密安全和服务能力,提高党报党刊发行服务质量【摘要】
对邮政企业发展的建议【提问】
亲~您好[握手] 对邮政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    继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推动邮政企业体制创新,实施结构优化、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科技引领战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邮政的骨干作用。    邮政转型升级工程:    ●调整企业运营模式、网络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    ●加强南京航空集散中心、重点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和储蓄、保险、票务、政务等代理代办业务。    ●改造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电子邮件、电子邮戳和邮政电子商务支付等系统,开发电子邮政业务应用。    ●推进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工程。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    ●推动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贯彻落实《邮政法》,健全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制定《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一批地方邮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进各省(区、市)邮政条例修订工作。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健全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贴机制,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与监督机制。大力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间普遍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发达地区普遍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强机要通信保密安全和服务能力,提高党报党刊发行服务质量【回答】

7. 邮政业务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
  继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推动邮政企业体制创新,实施结构优化、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科技引领战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邮政的骨干作用。
  邮政转型升级工程:
  ●调整企业运营模式、网络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
  ●加强南京航空集散中心、重点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和储蓄、保险、票务、政务等代理代办业务。
  ●改造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电子邮件、电子邮戳和邮政电子商务支付等系统,开发电子邮政业务应用。
  ●推进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工程。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
  ●推动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贯彻落实《邮政法》,健全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制定《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一批地方邮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进各省(区、市)邮政条例修订工作。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健全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贴机制,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与监督机制。大力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间普遍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发达地区普遍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强机要通信保密安全和服务能力,提高党报党刊发行服务质量。

邮政业务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

8. 邮政业务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x0d\x0a  继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推动邮政企业体制创新,实施结构优化、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科技引领战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邮政的骨干作用。\x0d\x0a  邮政转型升级工程:\x0d\x0a  ●调整企业运营模式、网络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x0d\x0a  ●加强南京航空集散中心、重点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x0d\x0a  ●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和储蓄、保险、票务、政务等代理代办业务。\x0d\x0a  ●改造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电子邮件、电子邮戳和邮政电子商务支付等系统,开发电子邮政业务应用。\x0d\x0a  ●推进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工程。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x0d\x0a  ●推动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x0d\x0a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x0d\x0a  贯彻落实《邮政法》,健全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制定《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一批地方邮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进各省(区、市)邮政条例修订工作。\x0d\x0a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x0d\x0a  健全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贴机制,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与监督机制。大力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间普遍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发达地区普遍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强机要通信保密安全和服务能力,提高党报党刊发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