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是骗局吗

2024-05-05 15:36

1. 理财是骗局吗

亲,您好!对于您问的【理财是骗局吗】的问题做以下解答:理财不是骗局的亲亲。理财当然不是骗局。你这是把理财和投资理财产品搞混了,投资只是理财的一小部分,像你平时记账什么的都是在进行理财,有人认为理财是骗局是因为把钱投资在了不正规公司渠道里面,例如截止2020年11月全面关停的P2P平台,很多人不了解运作模式,只看到人家承诺的高收益,然后就一股脑的进场,所以想要进行投资的话,首先要对于投资的产品有了解,学习相关的理财知识,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的韭菜,没有相关的理财知识,即使是正轨渠道的话也会亏损。【摘要】
理财是骗局吗【提问】
亲,您好!对于您问的【理财是骗局吗】的问题做以下解答:理财不是骗局的亲亲。理财当然不是骗局。你这是把理财和投资理财产品搞混了,投资只是理财的一小部分,像你平时记账什么的都是在进行理财,有人认为理财是骗局是因为把钱投资在了不正规公司渠道里面,例如截止2020年11月全面关停的P2P平台,很多人不了解运作模式,只看到人家承诺的高收益,然后就一股脑的进场,所以想要进行投资的话,首先要对于投资的产品有了解,学习相关的理财知识,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的韭菜,没有相关的理财知识,即使是正轨渠道的话也会亏损。【回答】
理财中有稳赚不赔的银行存款和国债等等,你的钱确实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稳稳增值,而且也不是骗人的,是有国家背书的,就是赚的少了点。但是理财中也有骗人的产品,主要表现为庞氏骗局,即“拆东墙补西墙”或“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回答】

理财是骗局吗

2. 理财都是骗局吗

投资理财要谨慎,打着投资理财幌子实施的网络骗局有很多,投资理财时要认准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网络平台上所谓“高回报”许诺,以免上当。

3. 理财是不是都是骗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这几种骗局:(一)“公安防护”类APP

近日,家住锡山区的刘女士报警,称其于5月21日接到一个自称是通信局的电话,对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动营业厅办理的电话卡涉案,并称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将其的银行卡冻结。

随后,电话又转接到自称是北京延庆公安局,对方让其添加了一个QQ号,并发了一张警官证照片给刘女士,让其点开对方提供的所谓“最高人民检察院”网页链接下载一个“公安防护”的APP。不知有诈的刘女士按对方要求先后从四张信用卡以及支付宝借呗套现等方式转入该APP约22万元。不久,刘女士发现被骗,于是报警。

(二)投资荐股类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区的张女士使用手机上网时无意点开一个叫红星杯赌王争霸赛的页面,内有老师讲课,称比赛结束后可购买强势股票。随后,一自称“管理员”的网友加张女士微信并发了一个“红赛牛”的股票APP投资软件让其注册软件账户。于是,张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先后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了27.5万元购买所谓的“牛股”。然而,张女士不久后发现买的对方推荐的股票都亏钱,想把钱转出来,对方则让其等到6月10日再转。6月10日,张女士发现该股票软件打不开了,损失共计27.5万元。

(三)投资虚拟货币类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区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财群里获悉了投资比特币的信息,并在群里“老师”指引下注册了APP账号然后开始投资,购买一手比特币保证金是1000美元,以此类推,可买涨买跌,如果购买的比特币行情与购买方向相同,就赢了,反之则输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余万元。7月6日,周女士发现无法登陆平台,经咨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仓了,周女士损失共计73万元。

(四)网络贷款类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区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称“某氧气贷”网络平台工作人员电话,问其是否有资金需求。随后,朱先生添加对方微信,并按对方提供的网址下载了“某氧气贷”APP操作申请贷款。期间,对方以需要交保证金、手续费等理由让朱先生转账8.1万余元到指定账户,但一直未放贷款。不久,朱先生发现上当遂立即报警,损失共计8.1万余元。

(五)游戏博彩类APP

近日,江阴市民季先生来到华士派出所报警,称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荐了一个名为“恩佐娱乐”的网站,并号称该平台是大平台,信誉好,回报效益高。随后其又向季先生发送了一个网页链接,并让其下载该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过自己银行卡向该平台共注入88万元,虽期间提现17万余元,但随后发现平台无法登陆,损失共计70万余元。

理财是不是都是骗局

4. 你真的看破理财公司的所有骗局了吗

策略一:仔细观察
上当受骗是所有人都不想有的体验,但是生活处处是坑,难免马失前蹄。
所谓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断提高自己的防骗技能,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爱。这就需要你全面、认真考察投资理财机构的资质、业务情况等信息,以免受骗。
策略二:分析机构
这个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选择范围内的理财投资机构进行分析,选择较为靠谱的机构。线上线下各类机构眼花缭乱,怎么样才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呢 ? 怎么样才能避开各种骗局、各种坑呢 ?
1、大多数的理财公司,其实是一种推销产品式的服务。这些理财公司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来帮投资者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但是这个前提是,理财公司要公正和独立。
2、一般正规的理财公司,会先对投资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的资产状况,投资偏好和财富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定制财富管理策略,提供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3、随着信息爆发,如果一个正规的理财公司,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适合投资者的产品和信息,让投资者做到安心和放心,那么这个理财公司肯定不合格。
4、不接触投资者的金钱,投资者的钱受到严格监管。一个正规的理财公司一般不会接触投资者的金钱,而是为投资者提供理财规划及资产配置服务,投资者的钱直接在金融体系中流动,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5、一般正规的理财公司,都会对自己提供的理财产品进行层层把关,保证为投资者提供的理财产品是合规、合法和安全的。

5. 理财产品是骗人的吗?

投资有风险,投资市场有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我们买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只不过风险等级有高低之分罢了。理财产品主要面临兑付风险、政策风险、人为风险以及不可抗力风险等等。另外,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严重影响理财产品正常进行。

理财产品是骗人的吗?

6. 600亿理财产品骗局曝光多少人被捕?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4月24日晚间,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今被批捕》。

2018年4月9日,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伯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自首,称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公安机关随即开展调查。

此前,此案被媒体陆续报道。
案情6大重点
1、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2、8人被捕
截至发稿时止,“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3、“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线下1000余家门店
经警方调查,“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
4、营造“大而不倒”影响骗取投资者,骗来的钱供实控人任意使用
“善林金融”通过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社会大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任意使用。为了使“善林金融”这家公司看起来“家大业大”,更是不惜花费公众巨额资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5、定性:典型的庞氏骗局
经查,“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随着时间推移,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崩盘。
据此,“善林金融”系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一步,警方将全力查清案情,追缴涉案赃款,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6、警方:最限度挽回投资人损失
警方提示:公安机关现正对此案开展全力侦查,将最大限度挽回投资人的损失。请各地投资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及投资、转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到本人户籍地或者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登记、报案,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善林公众号持续发“鸡汤文”
投资者留言仍抱希望
而在周伯云自首后,4月19日,善林金融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题为《谁也不用把谁瞧不起!我的处境换做你,你未必承受得起!》的“鸡汤”型文章。

一些投资人也在该文评论区中留言相互加油打气。


善林金融微信公众号历史文章分为善林动态、行业聚焦、国际形势、正能量类(鸡汤文)等多个类型,而在4月11日,也就是在善林金融董事长周伯云自首后,该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类型就变为正能量类“鸡汤文”一种。
善林金融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号目前依然每日更新,而内容都是类似的“鸡汤文”。
钱砸进去了。能不抱希望吗?
消息来自网易。

7. 理财是一种骗局吗

你好,理财并不是一种骗局,理财时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理财能力,能够分辨出适合我们的理财方式,理财产品。这也就需要我们学习如何理财,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自己要主动学习理财知识。通过阅读相关理财的书籍,或者网络渠道了解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不同理财产品的不同特点。积累理财知识,培养理财的意识。二.学会自己来记账。可以用笔记本或者是电子记账方式,记录自己每月的收入开销和结余情况。以便于制定更好的理财计划。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不冲动,不跟风,不盲目,更不能攀比,不做月光族。
四.正确认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根据自己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五.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如果手头有不用的闲置资金可以存到银行定期存款里,剩下的部分活动资金,可放入各类货币基金里,使用方便还能有收益。
六.在工作或者学习之余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尝试各种副业或者兼职来提高收入,以便于更好的投资理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理财是一种骗局吗

8. 有哪些常见的理财骗局?

总结了4点常见理财骗局,建议花3分钟看完收藏,最后一个骗局关乎你的家人!
受7月初股市大涨的影响,很多之前学过我们课程的小伙伴都收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新报名的学员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股市热度进行诈骗,虽然都是旧瓶装新药,但也总有小白会上套。来一起看看。
一、荐股骗局
存在电话、贴吧、“私人”微信群等等地点,对方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并推荐几只股票,告诉大家“自己赚就好,不要告诉别人”。
其实这种荐股骗局很简单,“股神”通过一些渠道拿到投资者的手机号等联系方式,然后给这些人推送不同的股票,这些股票中有的会涨,有的会跌。
如果涨了,说明“股神”预测对了,就继续给该投资者推送其他的股票。如果推送的股票跌了,预测错了,就不再跟进。
之后反复推荐,直到筛选出几次都对的投资者,然后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让他们缴纳会员费或购买付费软件。
其实说到底,这种骗局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
比如猜中的概率是50%,找5000个人,第一轮剩下2500个,第二轮剩下1250个,第三轮剩下625个,连续3轮猜中很多人就信了…
所以,小淼建议大家还是要自己学理财知识,掌握投资股票的方法、技巧,不让这类“大师”、“股神”有可乘之机。
二、场外配资骗局
我们在牛市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看好某只股票,感觉接下来一定会涨,但账户里只有1万块,就算当天涨停,也只有大概1000元的收益,感觉不过瘾。要是能有10倍的资金该多好啊,这样一个涨停,本金就可以翻倍。
而配资公司就是帮你实现这个想法的人。
简单来说,配资就是借钱炒股,配资公司在投资者原有本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提供资金,让你用原来10倍、20倍、30倍的资金去投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配资公司是天使?太天真了,它们是真正的恶魔!
首先,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配资公司也不是白借钱给你的,他们要收取高额的利息,每月大概是3%-5%(年利率36%以上),你想想自己的年收益率有这么高吗?
而且很多配资公司做的是虚拟平台,需要在他们提供的账户上操作。但是里面的行情走势,配置的资金都是假的,完全由配资公司操控。
无论你如何分析、操作都是白费力气,到最后不光本金亏没了,还要背负一身高利贷。
所以大家在投资时,千万不要配资,咱们微淼商学院一直以来也不建议加杠杆、借钱投资。
三、机构建仓骗局
投资过股票的小伙伴对“庄家”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
“庄家”专指那些持有大量资金,可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投资者。他们一般先低价买入某只股票,然后通过资金运作,让股票上涨,吸引散户接盘,之后再卖出获利。
他们是股市中锋利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所以很多人也幻想着成为“庄家”或跟“庄家”一起“割韭菜”。
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些投资者的投机心理,精心设置了机构建仓骗局。
具体的做法是以基金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名义给客户打电话,称自己公司想要炒作几只股票,需要大家集资,把股票价格拉升起来,等炒作成功后再把之前买进的卖出,与客户分享高收益。
如果你自己不懂投资,又抱有投机心理,听到这些话会不会心动呢?
一旦你心动,把钱打入对方账户,就意味着被骗,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大家记住:机构操纵股价是违法的。
如果有对话录音,可以上报给证监会,对正规的金融机构来说,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没有正规机构会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大家不要相信那些来路不明、承诺短期高收益的骗子机构,募集资金“炒作”股票更是违法行为。
四、P2P骗局
P2P大家都很熟悉,这种骗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免疫了,毕竟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大家早就不相信了。
结果没想到这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甚至还上了315晚会。
原来,随着监管的愈发严格,这些 P2P 公司开始“下沉”,盯上了小镇居民,也就是我们的“老家亲戚”。
这些老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P2P,以为是新兴的理财存款,再加上周围的朋友都购买了,也跟风投了钱。
而且老一辈的情感关系往往比我们这代人更加紧密,他们会认为这是“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往往会推荐给其他亲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 P2P 公司的套路。
在过往的 P2P 骗局中,因为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而上当的是最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家里的长辈们,别以为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好的,如果不需要任何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判断,一上来就说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如果超过 10% 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千万不能信!
总之,无论市场上的骗局如何变化,他们利用的永远都是部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暴富心理,只要我们不投机,脚踏实地坚持价值投资,这些骗局就如过眼烟云。
“任他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
另外,为了避免亲人朋友受骗,建议点赞收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前打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