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亚洲的主导货币是人民币吗?

2024-05-08 12:36

1. 未来亚洲的主导货币是人民币吗?

关于国际货币地位的理论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Eichengreen,2014)。一类强调国际货币的“网络效应”。由于网络具有规模收入递增效应,因此一旦一种货币被用于国际交易后,它将逐渐被各国接受,最终成为全球性货币。当“网络效应”足够强时,会带来类似“先发优势”或是“自然垄断”的效果,结果是赢家全得。
另一类模型则认为“多足鼎立”将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这意味着各种国际货币更多地只是区域性货币,彼此联系,而又相互抗衡。尽管这类模型也承认“网络效应”的存在,但不认为其效果会很大。多币种并存,对充当区域性货币的国际货币而言可能是好事, 因为其只需在临近国家或是同时区范围内充当“最后流动性提供者”,无需对遥远的其它国家负责。
争论双方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强调“网络效应”的“全球性货币”一方会说,1914年前的英镑以及1945年后的美元都是独霸一时的国际货币。“区域性货币”一方则指出,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存在不止一种国际货币,并且即使是所谓的“全球性货币”,也有其区域性的一面。Lindert(1969)的研究就发现,即便是在英镑如日中天的1900和1913年,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资产也是同时由英镑、法郎和德国马克构成的,并非只有英镑。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元在当时的崛起。在20世纪20、30年代,美元在各国央行的资产组合中和英镑不相上下的。英镑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内(主要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葡萄牙和其他欧洲盟国)保持强势,但美元在其余地区,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中崛起速度十分迅速。
第一种声音:人民币会成为全球货币
许多研究都已发现,与一国的贸易、金融交易量越大,将对方货币作为跨境结算、支付、储值的国际货币的概率越高。企业、银行等都偏好在跨境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这就使得其它国家的对手方也倾向于使用这种货币。基于此,未来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中国有贸易、金融业务往来的国家分布情况。
首先,从贸易和金融的角度来看,与中国有交易往来的国家分布相当分散。图1显示了中国出口国的分布情况:除去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只有1/4的出口是流向亚洲其他国家,而去往欧洲、北美的出口比例分别为24%和23%。相比之下,中国进口国分布略微集中:有1/3是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这种出口、进口国家的分布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参与了大量加工贸易——表现为中国先从亚洲周边国家进口大量中间品(工业原材料、零配件以及半成品等),加工后再出口到世界各国。
从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分布来看(图3),中国的FDI分布似乎比较集中(以香港、澳门和台湾为主),但不要忘了这些离岸中心只是中转站,而非资金的最终目的地。事实上,除去离岸中心,中国的对外投资在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之间的比例是相差无几的。这反映了中国企业主要投资在商品、能源和制造业部门。
第三个维度是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s),所涵盖国家的分布范围也是很广的。尽管早期中国参与的FTAs主要限于亚洲内部国家(ASEAN,2004;巴基斯坦,2006;新加坡,2008),但之后一系列FTAs逐渐吸纳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其他国家(包括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
中国对外贸易、金融的扩张,会促使其他国家央行增持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储备,那么这一趋势变化又是否局限于亚洲内部呢?参考Subramanian and Kessler(2013),我们可以识别出对一国汇率波动影响最大的参考货币。结果显示,美元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大多数美洲、亚洲、欧洲和中东国家的主导参考货币;欧元则主要成为欧洲国家的参考货币;有意思的是,人民币不仅成为了以ASEAN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的主导参考货币,对于部分欧洲、南美洲国家(例如:俄罗斯、乌克兰、印度、以色列、马其顿和秘鲁)货币,人民币也有显著影响。
最后一点支持人民币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性货币的证据就是配套的机构设立。一些政策性银行(如:中国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助推人民币用于借贷、结算。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则可以通过向基础设施项目注资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尽管AIIB的项目多集中在亚洲内部,但其成员国却是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亚洲的24个国家,欧洲的20个国家和中东的9个国家。
其余配套制度安排还包括搭建中国央行与各国的货币互换网络;指定部分中国金融机构作为人民币计价交易的官方清算银行;以及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这些举措的辐射范围都远超亚洲。以互换网络为例,在30份双边互换协议中,尽管有13份是与亚洲国家央行签署的,但与欧洲央行达成的协议也有11份,余下均为与世界其他地区央行签署的。中国央行在拓展互换协议时,并没有明显偏好于亚洲国家。这些证据都有利于人民币未来将成为全球性货币的观点。
第二种声音:人民币会成为区域性货币
当然,那些坚称人民币未来只能成为区域性货币的人也能举出许多证据,其中最有力的一点当属强势美元的存在。不可否认,以诸多指标衡量,人民币目前的国际使用程度还远低于美元的:例如,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比例(人民币和美元的比例分别为2.79%和45%);在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占比;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联动性等。除此之外,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以及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实力,都是保证美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强势的有力因素。
除了强势美元的存在外,中国自身的一些特性也使得人民币更可能成为亚洲内部的区域性货币:第一,相比于与亚洲以外国家,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联系明显更为紧密。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中国从主要东亚经济体的进口量已经达到总进口的55%;第二,广义的贸易成本仍是影响跨境贸易交易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与亚洲内部国家,尤其是那些南海沿线国家间有着天然的贸易优势;第三,从行业内贸易角度来看,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契合度更高。这可以从供、需两方面来谈:一方面,亚洲许多国家能够弥补中国在某些资源禀赋上的劣势,这也决定了中国与这些国家能在产业链上形成互补关系。举例来说:印尼、印度和孟加拉国拥有大量的低端劳动力,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清洁化石能源,而这些资源都是中国日渐稀缺的,因此禀赋差异决定了中国会进口那些更密集使用能源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产品,同时出口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产品。另一方面,随着亚洲各国,尤其是有增长潜力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它们对于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将不断增加。
针对支持“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性货币”一方提出的配套机构设置这点,反对者指出尽管存在多种相关制度性安排,例如:“一带一路”战略、与东盟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sian Bond Market Initiative),以及确定了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协议的“清迈倡议”,但它们多局限于亚洲国家内部,并且主要是由中国方面在推动,这都表明未来人民币更可能成为亚洲的区域性货币。
最后一点,无论是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看,中国的影响力更多的还是体现在亚洲内部,且中国的盟友也多集中于此,因此亚洲似乎更可能成为未来人民币的主要舞台。
综合双方的观点,可以大致看出:中国正在崛起为全球大国,其影响并不止于亚洲地区,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设计也更为开放,但人民币距离成为全球性货币仍是长路迢迢,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民币将首先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未来亚洲的主导货币是人民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