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提示世界注意气候变化的三位科学家

2024-05-05 16:06

1.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提示世界注意气候变化的三位科学家

 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贡献是帮助人类通过大气变化了解气候变化,让人类都可以用简单通俗的方式,了解复杂的气候系统。
   就像我们熟知的温室效应,就是经典的大气改变导致气候改变的案例,这三位科学家让人类直观了解到地球的气候问题,也证明了地球气候的大幅度改变,源于人类的过度碳排放。
        
    真锅淑郎、克劳斯·哈塞尔曼、乔治·帕里西,三位科学家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约合730万元人民币。 
   真锅淑郎在20世纪就开始研究地球大气运动,寻找二氧化碳与地球地表温度的联系,这项工作至今仍在继续,而且是地球气候模型的重要依据。
   10年之后,克劳斯·哈塞尔曼制作了第一个将大气与气候联系起来的模型,展示了大气对气候的复杂影响,并开始进行气候预测,该模型证明了地球气候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碳排放导致。
   20世纪末,乔治·帕里西在大气与气候的复杂系统中,找到了更具有理论性的突破口,同时让更多学科加入到大气气候的研究。
        
   该奖项颁发后,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也正式举行,世界各国将就未来1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商榷。
   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地球预计将面临一个临界值,未来20年时间内,全球气温将上升1.5摄氏度,这意味着热浪会越来越严重、干旱洪水也将更加常见。如果全球变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人类或许会面临“红色警报”。
      科学家对地球 历史 的研究,发现地球会周期性经历冰河世纪,这是由于地日距离、地球倾角、公转自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
   而目前地球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下一轮冰河世纪的起点,然而地球极地地区的冰盖并没有延伸,反而由于温室效应不断消融。
   地球的外界环境,让地球得到的能量开始逐渐减少,但是人类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自然规律,或许会让地球跳过冰河世纪,进入到更热的气候中。
      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再是黑洞、暗物质等“高大上”的字眼,而是非常常见的大气和气候,和每一个人类息息相关。
   大气和气候的模型,让每一个人,甚至是儿童,都可以轻松了解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也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了全球变暖的后果,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这三位科学家,也在告诉世界,目前保护地球环境,远远要比 探索 宇宙更加重要,人类或许还需要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时间,才能在宇宙遨游,在此之前,地球就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环境,是每一个人类的职责!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提示世界注意气候变化的三位科学家

2.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分享

 当地时间5日,诺贝尔奖开奖周进入第二天,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了又一重磅奖项。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对于我们对复杂物理系统的理解”,所做的开创性贡献。
   翻开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史,仿若打开了一本厚重的书籍。在120年的 历史 长河中,从原子核研究至宇宙 探索 ,一项项突破性研究,改变了你我的生活,也书写着人类的未来。
       3位科学家分享奖项 
    他们帮助我们了解气候变化 
   诺贝尔官网称,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被授予一半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项。
   另一半被授予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变化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
   官网指出,真锅淑郎的研究展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而克劳斯·哈塞尔曼的部分研究,则被用于证明大气温度升高,是由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当科学照进现实: 
    “逃离地球”会成为现实吗? 
   通过虫洞穿梭宇宙,乘坐飞船探寻新家园……科幻片中关于天文学的种种想象,令无数人着迷。近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似乎也对这一领域颇为青睐。
   2020年的获奖研究就关乎“宇宙最黑暗的秘密”。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用数学方法论证了黑洞可以形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
   据介绍,在黑洞的核心隐藏着一个奇点,它的时空曲率无穷大,密度也趋于无限大。一旦物质开始坍缩,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坍缩的继续,所有物质只能沿一个方向走向奇点。而这是一条通往时间尽头的“单行道”。
      在2019年,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则因首次发现太阳系外行星获奖。
   迪迪埃·奎洛兹在获奖后表示,这一发现,可能会让人们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的答案。他认为,宇宙有太多的行星和恒星,而孕育生命的化学反应必定发生在其他地方。
   这是否也意味着,当地球不再宜居时,人类有可能移居到其他系外行星?
   对此,米歇尔·马约尔表示,即使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宜居系外行星,也在几十光年之外,如此遥远的空间距离,以人类目前的 科技 水平,尚无法抵达。
       “照亮世界的新光” 
    身边的这些诺奖成果,你知道多少? 
   不止于仰望头顶星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们的研究成果,也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新冠疫情期间,当你与千里之外的亲友通话报平安,又或上网查找防控措施资料时,可曾想到,这些习以为常的便捷,其实都与2009年诺奖得主高锟有关。
   素有“光纤之父”之称的他,早在1966年,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为互联网的发展铺平道路。
      而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 斯特里克兰,则通过“驾驭”光,在激光物理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贡献,由此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研究的新技术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被应用于物理、化学以及医学等众多领域,例如需要分毫不差地在眼球上进行操作的激光视力矫正手术。
   日本科学家赤崎勇、日裔美国科学家中村修二及日本科学家天野浩开发了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并因此为世界带来了明亮、节能的白色光源。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认为,全球数亿人无法接入电网,LED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极其光明的前景。”其研究成就,也因此被形容为“照亮世界的新光”。
       数说诺奖 
    6位华人科学家斩获殊荣 
   自1901年至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了114次,共216人获奖,其中仅4名女性。
    25岁和96岁: 最年轻的得主是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获奖时仅25岁。最年长的为2018年诺奖得主阿瑟·阿什金,他获奖时已96岁。
    一对夫妇档: 1903年,广为人们熟知的居里夫妇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获奖。
    6位华人科学家: 包括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崔琦和高琨。
    新晚报综合中国新闻网 

3.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2022 年 10 月 4 日北京时间 17 时 45 分许20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 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John F. Clauser)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表彰他们“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证伪贝尔不等式,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和安东·塞林格利用突破性的实验,证明了研究和控制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的潜力。发生在纠缠对中的一个粒子上的事情会决定发生在另一个粒子上的事情,即使它们的距离远到无法彼此相互作用。获奖者们对实验工具的开发为量子技术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或哲学问题。为了利用单个粒子系统的特殊属性来构建量子计算机、改进测量、建立量子网络和建立安全的量子加密通信,目前人们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许多应用都依赖于量子力学如何允许两个或更多的粒子以共享态存在,而不管它们相距多远。这就是所谓的纠缠,自从量子力学理论被提出以来,它一直是量子力学中争论最多的内容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谈到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并且埃尔温·薛定谔说这是量子力学最重要的特征。今年的获奖者对这些纠缠的量子态进行了探索,他们的实验为目前正在进行的量子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4.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如下:
2022年10月4号,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中就有潘建伟的导师。
这三个科学家分别是: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John F. Clauser) 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

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说明,这三名科学家获奖是因为,用光子纠缠实验,证实了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学科。
这里的关键就是这句话:证实了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
有些报道里面说,他们的获奖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错误。不等式是一个纯数学的判定公式,这个东西怎么又跟爱因斯坦连在一起?怎么又跟物理连在一起,这个我们就要说一说了。
这个要先从量子纠缠说起。
量子纠缠是爱因斯坦发现的,所谓的量子纠缠就是两个自旋相反的粒子,如果碰一个,另外一个瞬间也会改变。而且之间的距离不管多远,这种现象都会发生。
这就好像一个电动机,如果我们这个电动机它是不固定的,那么转子向右转,定子肯定是向左转的。让这个电动机转起来以后,把这个定子跟转子分开,这个时候就会得到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部分。
在宏观世界中,这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部分,分开以后,你触动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另外一个部分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但是在微观世界,这两个部分是联动的。这就是这个现象的诡异之处。
那么对这个现象的存在性,物理学家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这个现象到底该怎么解释,物理学家分成了两派。

5.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分享奖项

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
  
 其中,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获奖。
  
 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被共同授予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对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变化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分享奖项

6. 三名科学家分享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他表示,获奖者们对“理解复杂物理系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说,三位获奖者因对“混沌和明显随机现象”的研究而获奖。地球气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复杂系统,而复杂系统的特点是随机性和无序性,难以理解,但三位获奖者开发了描述和预测它们长期行为的新方法。
  
 公报说,真锅淑郎在20世纪60年代领导了地球气候物理模型的开发,展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如何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约10年后,哈塞尔曼创建了一个将天气和气候联系在一起的模型,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在天气多变且混乱的情况下气候模型仍然可靠的问题。他的方法已被用来证明大气温度升高是由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的研究成果为“了解地球气候及人类如何影响它”奠定基础。
  
 帕里西因对“无序材料和随机过程理论”做出革命性贡献而获奖。据公报介绍,1980年左右,他在无序的复杂材料中发现了隐藏模式,这是对复杂系统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这些成果使理解和描述许多不同的、显然完全随机的材料和现象成为可能,并被运用到物理学以外的许多领域,如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等。
  
 帕里西在发布会的电话连线采访中说,他听到消息后很高兴,完全出乎意料。他还强调了“立即行动”以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性。
  
 真锅淑郎1931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气象学家;哈塞尔曼1931年生于德国汉堡,是马克斯·普朗克气象学研究所教授;帕里西1948年出生在意大利罗马,就职于罗马大学。
  
 三名科学家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奖金,帕里西将获得其中一半奖金,真锅淑郎和哈塞尔曼将分享另一半奖金。

7. 2021诺贝尔物理奖候选理由

截至2021年9月,2021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都还未公布。
诺贝尔物理学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奖金的金额取决于诺贝尔基金会那一年的收入(自1901年以来的所有奖金,请参阅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在有多于一位获奖者的情况下,奖金会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每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都会获得一笔奖金以及记有奖金金额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奖金为1千万瑞典克朗(约140万美元)。
2012年,由于削减预算,奖金降至8百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奖金金额会随着诺贝尔基金会当年的收入而变动。如果同时有多于一位得奖者,则奖金可以平分;如果同时有三位得奖者,则奖金还可以以2:1:1的比例分配,也就是一人得二分之一,其余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提名流程
根据规定,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给有能力和资格提名的人发送机密文件,由他们推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选,合格的提名人(Qualified nominators)要求如下:
1、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籍院士;
2、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委员;
3、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4、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大学和理工学院,以及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终身科学教授;
5、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至少六所大学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院(通常为数百所大学)选出担任同类职务的人员,以确保在不同国家及其学习所在地能够分配到适当的名额;
6、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可能合适的其他科学家。
其中第5项和第6项所指的科学家的选择与确认,应在每年的9月底之前作出。

2021诺贝尔物理奖候选理由

8. 谁是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Ghez)。
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他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工作拥有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方面的贡献。
罗杰·彭罗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爸爸是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莱昂内尔·彭罗斯。罗杰·彭罗斯毕业于伦敦大学的附属中学,而后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罗杰·彭罗斯,因为其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
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1952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78年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是天体物理学。现任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太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
2020年10月6日,因在银河系中央发现超大质量天体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烈娅·盖兹(Andrea Ghez):1965年生于美国纽约市,美国天文学家,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她是迄今第四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2020年10月6日,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