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如何剿灭义军飞黄腾达的?

2024-05-04 05:50

1. 李鸿章是如何剿灭义军飞黄腾达的?

李鸿章(1823~1901年),字少荃,晚年自号仪臾。道光3年,生于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人称之为“李合肥”即源于此。李鸿章排行第2,本名章铜,字渐甫。他从小聪慧好学,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熏陶,希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跻身高官显贵的行列。他先后受业于他父亲李文安、堂伯父李仿仙、徐明经和曾国藩4位理学大师,在义理、经济之学和治世技巧方面有很大的体会。道光27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达到“少年科第”的高峰,开始了仕途上的第一步。


咸丰元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3年3月,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到安徽办团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不久就进行西征和北伐,并夹击安徽。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安徽,协助吕贤基、李嘉端等人办团练,开始时当然并不那么顺利,多次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但李鸿章凭着他人地熟悉和对农民起义的仇视,拼命阻止和打击太平军在安徽的进攻,在咸丰6年以前立有3次大功,被赏加至按察使衔。此后2年左右的时间,太平军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基本上控制了的重要城镇,而李鸿章在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连吃败仗,并且和同僚的关系也搞得相当紧张,似已穷途末路了。


咸丰9年1月。太平军攻入了李鸿章的家乡,李鸿章家破人亡,其父也死去。潦倒失意的李鸿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奔正在江西南昌“围剿”太平军的恩师曾国藩,成为了曾国藩的亲信幕宾。同年11月,曾国藩推荐他为福建延津道道员,但无缺可补。咸丰10年8月又被曾国藩荐为两淮盐运使也未成,不得不继续留在曾国藩幕中。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曾多次遭遇困境,很多次都是靠李鸿章出谋划策,才化险为夷。这样一来,李鸿章越来越受曾国藩的倚重,因为曾国藩有了节制4省军务与人事的权力,因而曾国藩命李鸿章四处招募人马,去上海作战,从此李鸿章终于可以独当一面,有了崭露头角之日。


受曾国藩之命,李鸿章并没有返回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等办法,召集原来在安徽的一些旧部下,如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张树声、吴长庆等部将。此时曾国藩又把太平天国安徽籍降将程学启等部拨给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共募得7500人,按湘军制度制订了营制。从此,中国近代继湘军,又有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组成了。


同治元年3月底,上海士绅雇了7艘英轮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李鸿章。4月上旬至6月上旬,13营淮军全部到达上海。到上海不久,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提议,李鸿章由一个候补道员,破格授予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从此进入朝廷上层,终于成为了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带着战斗力很脆弱的7500名淮军到达上海后,地方上面临着吏治败坏、时局动荡的现实,在军事上有太平军大兵压境。当时淮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破败。从重视经世致用的科举进士,到经过10年军旅生涯磨炼的李鸿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倔强而又刚愎自用的人物,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有了曾国藩作为外援,他大刀阔斧进行工作。首先撤换了江苏省一些庸碌无能、贪污腐败的官吏,整顿了吏治;同时结好外国势力和新兴买办阶层,广筹财源,迅速扩编了淮军并更新其装备,很快淮军就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了起来,并请洋人进行训练。这样淮军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不仅没有在2年多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被消灭,反而在不长时间内发展成为牵制太平军东线战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同治2年,太平军的形势已经危在旦夕了,南京已处在湘军的3面包围之中,江浙根据地也仅剩杭州、苏州以西据点。李鸿章的淮军厚禄诱降太平军将领的策略在顺利地进行着,太平军也由此而分化瓦解。太平军后期的支柱忠王李秀成穷于东西应付,忙于救援,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治2年9月,太平军与淮军在苏州附近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几经反复,太平军渐渐不支。淮军依仗武器的优良,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兵临城下。苏州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外的又一中心根据地,忠王府就设在城内。李鸿章丧心病狂孤注一掷,调来20多门巨大的洋炮,轰毁了苏州数段城墙。但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等指挥太平军却英勇顽强打退淮军多次进攻,把李鸿章牢牢地堵在城外。李鸿章在久攻不下时,又故伎重演,派人诱降城内纳王郜永宽以下八王。此时天京危急,李秀成奉命回援天京。12月4日,叛徒郜永宽等人合谋刺杀了谭绍光,卑躬屈膝地向李鸿章投降。但是第2天李鸿章把乞降的八王全部杀掉。同时还有2000余名太平军将士死于李鸿章的屠刀之下。李鸿章克苏州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从此李鸿章的名字在清廷响亮了起来。


同治2年底至同治3年初,李鸿章继克苏州之后,连连攻克了无锡、嘉兴、宜光、溧阳、金坛、常州,进逼天京外围。考虑到与曾国藩恩师的关系,李鸿章没有直接参与同治3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的战役,而是把这一能捞到大功的战役留给恩师的湘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遵王赖文光联合捻军还在北方继续战斗。山东曹州一战,他们以机智灵活的战术,杀死了前来镇压的钦差大臣、蒙古科尔沁亲王、咸丰帝表兄僧格林沁,顿时中外被压迫人民为之一振。清政府在震惊之余,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湘淮车主力北上,督办直、鲁、豫3省军务,负责镇压捻军,命令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后援军饷。捻军没有固定的根据地,以运动战为主,灵活机动、声东击西,统帅赖文光又对部队大加整顿,更加提高了战斗力。曾国藩围剿捻军1年多毫无建树,清廷对湘军的行为深感不满,因而在同治5年11月,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率淮军镇压捻军,而命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原任。


当时的捻军为了战略上的需要,分为东西两支。因而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挺进西北;东捻军则由赖文光率领在中原活动。两支捻军成掎角之势,目的在开辟新战场,互相支援,分散清军兵力。老奸巨猾的李鸿章针对捻军的战略战术,制定了“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战略以限制捻军的流动,同时采用各个击破的方针,先集中兵力向东捻军进攻。同治6年底,东捻军被追迫在山东运河以东狭窄周旋,后来虽突破了淮军包围,但不久又被困于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六塘河以北与大海之间,陷入李鸿章的四面包围。使“以走制敌”的战略战术无法施展,因此屡屡受挫。同治7年1月赖文光被俘,不久在扬州惨遭杀害,东捻军彻底失败。东捻军在遭到李鸿章包围的时候,西捻军为了解救东捻军之围,转战东来救援,在东捻军失败前夕,已到达直隶,谁知这却正中了李鸿章的圈套,不久西捻军又被李鸿章包围在黄河以南、运河以东、徒骇河以北之间的狭长地带。在重重的围困之中,张宗禹走投无路,跳了徒骇河自杀,下落不明,西捻军也被消灭了。


在不到2年的时间之内,李鸿章残酷剿杀了东西捻军,因“功”被清政府赐加太子太保衔,并实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同年秋,李鸿章奉召进京觐见皇帝和太后,被加赏上了紫禁城内骑马的荣誉。


李鸿章由一介儒生,靠镇压农民运动而青云直上。同治9年曾国藩从直隶总督调任两江总督,李鸿章接任直隶总督,11月又兼任北洋大臣。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已发展到10万多人,驻防在京畿、辽东、山东、两江等地,几至半个中国,支撑着腐朽不堪的清王朝。李鸿章在其高位上,稳稳当当地蹲了25年,这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先例。李鸿章成为清末最有影响力的封疆大吏、中堂。

李鸿章是如何剿灭义军飞黄腾达的?

2. 近代史上李鸿章的困境

 夜晚,捧着《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读到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看着一行行中国战败的记录,我时而有怒其不争的愤怒与无奈,时而因为其中的人与事而湿了眼眶。那让我怀有复杂情感的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李鸿章。
     
                                                                                     李鸿章备受人们诟病的原因,是他曾经多次作为全权大臣与外国签署极不利于中方的不平等条约。他在中法战役期间两次代表清政府与法国签署条约的行为,已经使他被当时的人们所唾骂。然而当他中国遭遇外屈辱史上最黑暗的甲午海战的失败后,以年迈有病的身驱,坐在了与日本议和的谈判桌上,他已经再也洗不清“丧权辱国”的污名。
   李鸿章在中日战争失败后所签署的马关条约,让他一生的贡献与名誉都毁于一旦。
   有人说他是一个软弱的外交家,没有为清政府取得最多的利益,而是任日方宰割。
   让我们看一下中日谈判的时候,李鸿章到底处于怎样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下,能不能容得下他的“力挽狂澜”?
   事实上,当时的李鸿章虽然担负外交事实上的责任,却没有主持外交事务的全权:总理衙门和南北洋大臣以外的许多学士们,御史们、尚书、侍郎、督抚们,对于外交问题,差不多人人可以发言,人人可以出主张,外交的全权到底不知道在何人手里。日本只有一个内阁总理,一个外务大臣,只要对付国会一个机关。李鸿章既不是内阁总理,不是外务大臣,要对付许多不负责散漫庞杂的学士们、御史们以及其他的人,皇帝和太后也到底不知道谁的主张好。从问题发生到问题解决,一时一刻,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人今天知道明天如何行动,简单的说,就是自始自终无所谓方针。为什么不能有方针?就是事权不统一的原故。(《中国近百年政治史》p163)
   既然外交事权的决定权不在李鸿章,那么他的签署也是慈禧大臣们的决定,他无力反抗不从。
   但是我们也还可以从军事上向李鸿章发难: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导人物,一手打造北洋水师的人,他的所有军事上的努力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呢?
    首先,大多数与他同时代的士大夫阶级有着强烈的“反洋”思想,阻挠洋务派的活动。 
   左宗棠在福建设的造船厂,就差点被朝廷停止。
   李鸿章反对停止的奏语讲到:
   士大夫 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 于目前苟安,而遂忘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此停止制造轮船之议所由来也。(《中国近百年政治史》p12)
   李鸿章已经发现当时是三千年来的一大变局,而一般士大夫还沉浸于“天下共主,四方朝拜“的大国幻梦中。他们推崇四书五经,贬低西方天文、算数、造船等学说,认为只是奇技淫巧。士大夫反洋人、反洋学的想法更像是夜郎自大的傲慢,李鸿章的洋务举措自然被他们视为异端,极力阻挠。
     
                                                                                      其次,清朝政府自身的腐败风气,使得海军军备不足,质量欠佳。 
   清政府的腐败发自慈禧,慈禧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将皇帝溥仪当作傀儡、偶像,打压肱骨之臣,提拔太监李英莲等近侍,率领他们出卖官缺。上行下效之下,政府机关的人员也多用贿赂以维持位置并升迁。而贿赂品的来源,不外乎刻扣军饷、私吞公款。同时,慈禧一心想要建造的颐和园的经费也使得军备的经费大幅缩水。
   当黄海海战时,至有两艘铁甲战斗舰共同只有三科大口径的开花弹;因此在大半日的苦战当中,中国战舰所发射的炮都是小口径的炮,大口径的巨炮皆闲搁不能作用;这又安得不失败呢?治愈中国自己制造的鱼雷,据严复所说,有用铁渣来代替火药装在里面的;这又安能守护海面呢?(《中国近百年政治史》p162)
    最后,也是总的一点原因就是当时落后的政治制度限制了他的思想与行动。 
   李鸿章希望能以学习洋务以救亡图存,主要是以军事与工业上的学习为主,但他没有看到政治、经济的改革才是中国崛起的良药。
   李鸿章的“短视”之处不仅因为他对国外知识所知较少,最重要的是他深受“名教”道德观的影响。真正的“名教”精神使得曾国藩打败了“太平天国”假的“神权精神”,却让李鸿章在日本的侵略面前无计可施,只能对日本的要求一一俯受。
   但他还是为这次失败作出了一点贡献,第一个贡献是因为巧合,当他于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中抵日本马关后,日政府起初提出严重的休战条款,尚未成议,李鸿章忽被一日本小民小山丰太郎(一名小山六之介)所刺伤,日政府恐受世界各国的舆论所责难,才应允 无条件休战 (休战期限仅二十二日)。两方才在休战期内,成立合约。第二个贡献,则是李鸿章利用国际舆论的影响,使得日本不得不 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他一面与日本磋商合议,一面将日本所提出的要求条款通知北京各外国公使,以激动各国的嫉妒心,引起干涉,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日本暂时无力抵抗,也只得服从。李鸿章一生“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仅于此略略发生一点效力。(《中国近百年政治史》p160、161)
   最后不得不提一个令人动容的历史故事。 当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马关会议彼此应酬的闲谈中,李氏说:“贵大臣之所为,皆系本大臣之所愿为;然使易地而处,即知我之难为,有不可胜言者。”伊藤博文答说:“要使本大臣在贵国,恐不能服官也。”(语见《中东战纪本末》) 日本已经进行了明治维新,而中国仍无政治上的改革,两者的政治风气、国民与政府的团结精神可以说是云泥之别。总而言之,李鸿章为清王朝的强大所苦心经营的一切让我感动不已,但也让我悲叹他的格局的局限,他痛心疾首仍不得不俯首签下不平等条约的困境,让我感受到了希腊英雄式的悲壮。

3. 李鸿章是怎么从时代中流砥柱,一步步蜕变成收人唾弃卖国汉奸的?

李鸿章小时候就很聪明,见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将来必定是个人物,只是当时的人都没想到李鸿章后来折腾的动静那么大,不仅轰动全国,还轰动全球。跟大多数人一样,李鸿章走的也是科举仕途的道路,他父亲本来就是当官的,每天有事没事就带着李鸿章在安徽籍的官员面前转悠,混个眼熟。而李鸿章自己也挺聪明,跟自己同年的考生,都费尽心思应酬,为将来做打算。
李鸿章飞黄腾达的转折点,是遇到了曾国藩。曾国藩可是晚晴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平定太平天国,匡扶社稷,功劳巨大。有一次曾国藩得了肺病,在报国寺养病,李鸿章就在一旁,跟他胡天海底的乱侃,结果曾国藩慧眼识人,就觉着这小子“孺子可教”,将来是自己接班人,于是就费尽心思培养李鸿章。他带着李鸿章决断事情,培养他的眼光;规定所有人到齐了才吃饭,改掉李鸿章睡懒觉毛病,等等。曾国藩为了培养李鸿章可是煞费苦心,有这么一个老师实在是太幸运了。
之后,李鸿章被曾国藩派遣建造淮军。这时候李鸿章已经本事小有所成,很快就通过淮军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建造起了比曾国藩幕僚还要高明的智囊团队,凭着强有力的淮军,李鸿章帮助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捻军,成为了清朝政治当中重要的一股力量。而且这个时候的李鸿章,本事已经比自己师傅要强了,它不仅看了清政府的内忧,还看到了外国人的外患,所以主张建立洋务运动,强壮国家。
李鸿章被骂为汉奸,估计是最初与法国签订《中法会定越南条约》的时候,那时候本来跟法国说得好好的,不打越南了,可是法国背信弃义,趁着清政府松懈还是打下了越南,李鸿章活活被法国人玩了一把,最后无奈签订了这个条约。当时左宗棠收复新疆回来,看到这种情况就臭李鸿章,说他所作所为,比法国更坏——他跟李鸿章早就有矛盾,说的话有夸张成分。
跟着,后来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引起国民沸腾,大骂李鸿章卖国贼。可是,他们不知道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跟日本人争辩多么久,最后还是争辩太厉害,引来一个日本青年开枪刺杀他,李鸿章趁此机会打压日本人,马关条约赔偿数目才降低到两亿。李鸿章辛辛苦苦争论下来的局面,还被国民毫无价值的乱骂,心中也很坦然。而那个刺杀他的,射进了他脸上的子弹,他也一直留着没取出来,当做是耻辱的象征警惕自己。
之后,李鸿章又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后在《辛丑条约》时候,清政府跑的跑,逃的逃,根本没人来管国家了。李鸿章没办法,只得顶着头皮去跟外国人谈判,但是这时候的李鸿章已经病入膏肓,强支病体跟外国人周旋,最后面对赔偿款子,李鸿章已经气息奄奄,根本就没法站起来了,就指挥手下人跟外国人谈判。最后《辛丑条约》的4.5亿两白银,摆明就是一个侮辱,因为那时候中国人民4.5亿,人均一两。
就这样,李鸿章从一代名臣蜕变成了国民汉奸。其实他在谈判时候,是处处维护国家利益的,并没有明确卖国。而慈禧对一些是不管不顾,摆明了就是把李鸿章推到风口浪尖,让李鸿章当自己的替罪羊。李鸿章夹在各种势力中间尽力平衡,难怪被称为是“糊表匠”。

李鸿章是怎么从时代中流砥柱,一步步蜕变成收人唾弃卖国汉奸的?

4. 急求~列举李鸿章的功与过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一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 十一年(1872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1875年)、江西兴国煤矿(1876年)、湖北广济煤矿(1876年)、开平矿务局(1877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山东峄县煤矿(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1880年)、唐胥铁路(1881年)、上海电报总局(1884年)、津沽铁路(1887年)、漠河金矿(1887年)、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1887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厂(1894年)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不无夸张的说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历史,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着看来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对他们不能轻下结论。我们不会忘记李鸿章的历史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人物的重要代表,但中国近代史上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他也难拖干系,李鸿章是忠臣,自古忠臣就没有完人。李鸿章是一个有着优良品格又有着严重缺点的人物。历史就是一种探索,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资格把他定性为“卖国贼”。历史不是某个人所能左右的,对于他的功绩我门铭记在心,对于他的失败我们引以为戒。才算公正。史界奉行“盖棺定论”,举目试观历史,某人身亡业消、某事时过境迁数十年数百年而仍未有定论者,比比皆是。都说中国人厚古薄今成性,殊不知口口相传、人云亦云的怪僻更有甚于前者。历史有远近之分,功业有前仆后继之续,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也,处在今天的中国,怎能不饮水思源?回眸历史,灯下漫笔,不求合肥含笑九泉,半夜托梦于我说“孺子知我”,但求无愧于案上经史腹中点墨:知而不言,视而不见,我所不为。 自古时代演化,政权更迭,历史人物的功过也就评说各异。自鸦片战争以来,四十年中,中国几乎所有大事都与李鸿章有密切的联系。在帝制时代,无论君子小人都以忠君爱国作为臣子的第一美德。当义和团在清廷顽固党的资助下,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屠杀洋人,八国联军愤而进攻北京之时,西太后下诏时在广东的李鸿章北上议和,有幕僚为李鸿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以应对此事。上策为拥两广自立,以李鸿章在中外的影响力,图谋恢复汉人政权,在亚洲首开新政体;中策为速起广东之兵北上剿拳勤王,以谢洋人;下策就是奉诏单骑入虎狼之穴议和了。分析起来,第二种方案实在是空谈,当时广东并无一兵一卒可以调用,所谓勤王之说只能是水中望月,徒劳而已。而如果实行第三种方案就必定要议和,议和就必定要定条约,定条约就必定又要丧权辱国。对年近八十的李鸿章来说,实在是自取灭亡之道,以李鸿章的识见,岂能不知?果然,李鸿章在北京呕血而死,死前一个小时仍有俄使上门逼他签署条约。真是可悲可叹。在当时国乱纷扰之际,清室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上策无疑是李鸿章自保的最佳方略,而李鸿章最终不用。设若李鸿章真拥两广自立,后来的历史就不可测量了,不敢说他的功业一定比孙中山伟大,但绝非袁世凯之流可以比较是肯定的。此事足以印证李鸿章深受忠君爱国四字的影响,不仅如此,他简直是当时中国君子的代表人物。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前人心血,不可丢弃,今列之于下: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   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年四月  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正月   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五月   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遣使日本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光绪元年十二月   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光绪二年三月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光绪二年十一月   始购铁甲船 光绪六年二月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六年七月   设南北洋电报 光绪六年八月   请开铁路 光绪六年十二月  设开平矿务商局 光绪七年四月   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光绪七年六月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光绪七年十一月   筑旅顺船坞 光绪八年二月   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 光绪八年四月   设武备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五月   开办漠河金矿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   北洋海军成军 光绪十四年   设医学堂于天津 光绪二十年五月 综观上述各项,李鸿章的政绩可谓颇丰了。若在中日战事未开之前死去,必将流芳千古,为一代改革先行者。封建历史上有识见、勇气和能力实行改革的,只有秦国的公孙鞅和宋朝的王安石,但这两人当时身处的国家状况又远没有李鸿章时代之复杂、危急。公孙鞅虽然成功了,但也得罪了秦国太子,所以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王把公孙鞅给车裂了;王安石的改革政策也是一波三折,因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反对的缘故,最终失败丢官。李鸿章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位改革者,凭这一点,他是伟大的。 李鸿章所办洋务,涉及方方面面,而综其大略,主要是军事和商务。组建近代化的陆军和北洋海军是他的毕生宏愿,洋务运动基本上是围绕这一目标而施行的。至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的淮军二万多人,皆是世界上一流装备;北洋海军方面,有人评估为世界第八强,虽有讹误,但比洋务运动之前应当有天渊之别。若假以时日,不断扩充,当不致列强欺凌。然而当时光绪帝快要亲政的时侯,他的父亲醇亲王与西太后争权,定计重修颐和园,一来视为孝敬她,一来使她沉于游乐不理政事。于是醇亲王下令李鸿章把建设海军的军费挪为修园之用。因此中国在中日之战前的七年中,没有增添过一只新船。李鸿章早在洋务运动之前就意识到,日本与中国其势不两立,若中国近代化讯速,则日本必将依附于我,反之则日本必来入寇。 千秋功过,自有人评。而我对他的评价则是:曾有大功于国家之举的功臣,一位那个时代的先驱,一位不齿于人的罪人。

5. 李鸿章 | 被误解的爱国者

中国的晚清史,
  
 就是一部腐朽没落、残酷黑暗,
  
 无论皇族亦或庶民
  
 皆活得毫无尊严的屈辱史!
  
 在晚清历史上,有那么一个人,其活动范围之广、行迹之远、影响之大、争论之多都是绝无仅有的。他去世后的一个世纪中,关于他的研究一直为学术界所重视,他的传记、年谱、回忆录不胜枚举,关于他的论文亦汗牛充栋。不同的人按照自己对晚清历史的理解,对其功过是非作出评价时,有一个无法绕过的词语是:卖国贼。钻进故纸书中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其所签订的条约亦无不印证着“卖国贼”这一称号非他莫属!
  
  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 ,本名章桐,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东乡磨店人。清末重臣,洋务运动的领袖,淮军创始人和北洋水师统帅。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尽管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惜英雄未造时势”,抱负未能实现,生前骂名起,身后亦不绝,这并不仅仅只是李鸿章个人的悲哀。
  
 作为封建士大夫和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李鸿章首先代表和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守困”,即忍辱负重、舍小保大、变弱为强——为了守住自己而建立功名,为了守住江山而不辞辛苦。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剿灭捻军他毫无仁慈之心、杀人如麻,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政权。他兴办洋务运动不遗余力,图国富的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不是民强,所以他兴办的洋务运动和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清王朝继续沦落的命运,也让他的苦劳并有获显著功劳。
  
 但李鸿章终究是一个开明的士大夫,在与各国广泛的通商中,他清楚地意识到清朝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他主持创办江南织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同时设置了铁路局、电报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抵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积极创办清朝的海防,筹划和建立北洋水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朝的国防能力;他极力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李鸿章本人及其家族也在洋务中大发横财。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其争议最多的是:对外战争极力妥协,无论战胜战败,所签条约均丧权辱国,而对内则残酷压制爱国军民的反侵略热情。李鸿章一生签订条约30多个,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约》;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的《中俄密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901年9月的《辛丑条约》等。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而李鸿章本人则在签约中收取贿赂。这确实是李鸿章一生最不光彩的地方!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尽管他竭尽全力在万难之中为大清国挣得一分之利,可在弱肉强食、强盗横行、弱国无外交的国际大环境中,作为一个弱国的外交大臣如何能够取得平等的发言权?丧权辱国的背后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腐朽,这是一个落后民族的悲哀。歌德有诗云:“一切消逝者,只是一象征。”当走完人生历程,并且被史家和大清王朝一起写进历史时,李鸿章的形象也就成了一个误国者的形象与慈禧太后联系在一起了。
  
 但是,李鸿章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其性格是复杂的、多面的、充满矛盾的。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的李鸿章,他不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而且满腹经纶,机锋敏锐;既温文尔雅,又奸诈诡异;既争强好胜、妒贤嫉能,又坚忍宽容、气宇大度;既韬晦善谋,又锋芒毕露;既聪明无比,又不识时务;既开放鼎新,又故步自封;既宽厚贤良,又凶狠残暴;既傲慢清高,藐视洋人,又忠诚仗义,对主子奴颜婢膝……
                                          
 当我们了解了李氏发迹的过程,也就看到了淮军子弟的历史功勋,理解了困囿于历史现实的无可奈何,倾听到了与世浮沉无处诉说的辛酸苦楚,亦听到了一个为民族强盛而沥尽心血、在莫大的屈辱中为国争利的老臣的残喘声……
  
 本文节选自《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 | 被误解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