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凭借什么打败的吴三桂

2024-05-18 11:42

1. 康熙是凭借什么打败的吴三桂

康熙是凭借岳乐打败的吴三桂,岳乐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他隶属于满洲正蓝旗。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
岳乐在清军入关后做了很大的贡献,当时占据四川的张献忠自立为王。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在四川征讨张献忠,岳乐在战场上非常勇敢,而且还精通谋略,清军采用岳乐的策略打败了大西王张献忠。因此岳乐被顺治封为贝勒,后承袭家族爵位,称为安郡王。
吴三桂起兵以后,岳乐被任命为定远平寇大将军,奉命征讨吴三桂。岳乐认为,吴三桂的主要兵力布局在湖南,当时吴军节节胜利。
清军不如避其锋芒,向吴三桂的薄弱地区江西进军,这样不仅能切断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而且保证了后方的补给。清军采用岳乐的正确建议,不久就攻占江西,挥师进军湖南,打败吴三桂。



扩展资料:
岳乐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也是顺治的好帮手。岳乐的思想比较先进,他提倡满族摒弃不良传统,主张入乡随俗,多学习汉族文化。他全力支持顺治的新政,大胆启用汉臣,命令满人停止圈地,把肥沃的土地留作耕地。顺治末年,岳乐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权力中心的核心人物,此时岳乐是和硕安亲王。
根据《汤若望传》的记载,顺治由于新政遭到满族上层人士的反对,导致他心灰意冷,一心想要皈依佛门。顺治考虑到自己的儿子玄烨年幼,不足以支撑大局,他甚至想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岳乐。汤若望认为,为了避免清廷内部危机,应该按照礼法传承,还是立玄烨为储君最合适。后来汤若望和岳乐共同辅佐年幼的玄烨继位,就是康熙。

康熙是凭借什么打败的吴三桂

2. 康熙用谁打败的吴三桂?

康熙用岳乐打败的吴三桂,岳乐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他隶属于满洲正蓝旗。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努尔哈赤的亲孙子。
岳乐在清军入关后做了很大的贡献,当时占据四川的张献忠自立为王。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在四川征讨张献忠,岳乐在战场上非常勇敢,而且还精通谋略,清军采用岳乐的策略打败了大西王张献忠。因此岳乐被顺治封为贝勒,后承袭家族爵位,称为安郡王。
吴三桂起兵以后,岳乐被任命为定远平寇大将军,奉命征讨吴三桂。岳乐认为,吴三桂的主要兵力布局在湖南,当时吴军节节胜利。
清军不如避其锋芒,向吴三桂的薄弱地区江西进军,这样不仅能切断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而且保证了后方的补给。清军采用岳乐的正确建议,不久就攻占江西,挥师进军湖南,打败吴三桂。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
出身将门,善于骑射。崇祯年间考中武举,凭借门荫,授都督指挥。屡立战功,累迁宁远团练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归降大清,参加山海关大战,大败李自成,跟随清军入关,受封平西王。此后平定农民起义,攻城略地,颇有功勋。
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后攻入缅甸,擒获南明永历帝并将其处死,晋封亲王,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开启“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同年秋病逝,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其孙吴世璠嗣位。

3. 浅谈吴三桂和康熙的较量,为何注定会失败

当年的三藩之乱声势浩大,曾一度占领了半壁江山。但刚入关不久的清兵不仅挺过去了,还迅速反败为胜。这究竟是为什么? 模拟武装巡边 "三潘之乱”,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被康熙逼反的。 都知道封建社会的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行「 ”分封制”。 可是从秦朝到清朝的这些更迭的朝代中,大部分朝代根本不是实行「 ”分封制”,而是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比如,秦朝就是完完全全的郡县制。 即使有那么几个朝代是有「 ”分封制”的,但主体仍然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恰恰是这种制度下容易引发「 ”藩王之乱”。 明末清初的的时候是四藩,广西有个定南王孔有德,由于没有儿子继承自己的王位,导致他的藩国被撤销。这一点很明显就看出来,清朝对于明朝降臣大多都是兔死狐悲,用完就甩。 藩王们看在眼里自然是心里有数的。 康熙十二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同时希望自己的爵位可以被儿子尚之信继承,康熙批准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却拒绝了儿子尚之信继承之事,还要求他尽快遣散自己的部下。 明面上没有直接说撤藩,可是这个决定也只差捅破一层窗户纸。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广东也被撤了,吴三桂和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开始坐不住了。 第一,硬着头皮造反的吴三桂决心不够坚定 清朝同撤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 ”世镇云南”的美梦。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然后又拖着时间,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还让党羽以「 ”九天紫府刘真人”的名义吹捧自己是「 ”中国真主”,为反叛大造舆论。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底,吴三桂铤而走险,杀巡抚朱国治,自号「 ”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 ”蓄发,易衣冠”,起兵云南,很快,各地藩王先后响应,三藩之乱开始了。 清初三藩之乱 造反之初,清朝的满蒙汉八旗大概有十八万兵力,其中十万驻守北京,剩余的八万监督各地四十四万绿营兵。也就是说清朝兵力总共是六十万左右,此时的吴三桂也就几万,毕竟那时候其他的藩王还未还是造反,三藩加起来的兵力也就十二万。 由此可以看出吴三桂开始不是真的想造反,不然也不会在同年七月上书,而九月撤藩的时候,十一月才起兵。也就是这样硬着头皮造反的背景下,注定了他的失败。 第二,初期得势后,却不再乘胜追击挥师北上 为了专心对付吴三桂,康熙做了四道部署:第一,停撤广东平南、福建靖南;第二,让孙延龄统兵坚守广西,侧击吴三桂;第三,封住吴三桂入川路线;第四,命人分别驻守荆州、常德、和岳州,阻挡吴三桂东出湖广的计划。 咋一看,这个部署简直是天衣无缝,可以将吴三桂堵死在云南。吴三桂何许人也?起兵后。直奔贵阳夺取了贵州,后兵分两路,自己亲率主力攻取湖南,仅仅几个月,康熙的完美计划被摧毁,而湖南的一大半也在吴军手中。 三藩之乱 初期的得势让不少人成为墙头草,迅速联动吴军一起造反,在此期间攻占了30多个州县。 清朝那会无人可用,而各地藩王都纷纷造反,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简直就是内忧外患。此时的吴三桂如果拿下中原,满清基本上就摇摇欲坠了。 原因就在于,吴三桂拿下湖南后,不再挥师北上,带着侥幸心理想要和清廷谈判,想要「 ”划江而治”,康熙一口回绝,并将吴三桂留在京城做人质的长子长孙直接处死,表明了坚决的态度。(此时虽然吴三桂夺得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关键的江浙一带经济重地还未有所突破,这就是康熙硬气的源泉) 再加上吴三桂当时和清军对峙的人数旗鼓相当,区别就在于,反清联军大部分兵力都是临时投降兼并的,各怀心思;而清廷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兵,大都团结一致对外。 康熙帝 第三,各方势力各自为战,不够团结,一直处于内耗阶段 没几个月,反清联军就开始内讧了,在台湾的郑经没有听从北上偷袭东北或者浙江的建议,擅自进攻福建的耿精忠,使得吴军北上的兵力回撤到福建开战。 康熙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机会,重新部署作战计划,在西部拖住吴三桂,再以福建、浙江、江西为主战场,命人攻打郑经和耿精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互掐的耿精忠和郑经很快就被清军牵制住了,与吴三桂的联系直接给断了,这个内耗直接就消耗了整体的实力。 康熙十四年六月,降吴的孙延龄攻打梧州受到重挫,这个失败让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立场,思考再三,又想投降清廷,吴三桂知道后,直接派人杀了他,这个举措又一次消耗了自身的势力。 当时的格局 康熙十五年,清军收复了浙江,攻入福建,而此时的郑经还在实力坑队友,跟耿精忠抬杠。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耿精忠无奈投降。(投降前期,尚之信之前一直都在观望状态,突然就宣告拥兵反清,让他出兵时又各种借口按兵不动,没多久又投靠清廷,这一顿谜一样的操作直接让人看懵了) 两年左右,三藩之乱的两藩被平定了,投降的耿和尚也被康熙处死了。 第四,年事已高,苦于无人继承 现在重头戏就是转战到吴三桂的西战场,很快形成了对峙局面,随着浙江、福建、陕西、甘肃被平,仅剩一路的吴军还在垂死挣扎,碍于吴军的兵力和防守,清军迟迟拿不下,与此同时,无法打长久战的吴军将大帅府从长沙改到衡阳,并在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一称帝。 图片来自网络 称帝之后,吴三桂全力反击,在衡阳永兴两战两胜,重挫清军。清军无奈之下,退回了广东一带。吴三桂在南线反击凯旋而归后,又开始了以十万大军,大规模进攻两广,收复了除梧州外所有地区。 就在这样的大好时机下,天有不测风云,吴三桂病死军中,十五六岁的吴世璠继承大统,幼主掌权,这无疑是死路一条。清军开始大举进攻,康熙十九年,除了云贵之外,其余全部领土被清军攻占,没多久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 在吴三桂反叛清朝的起初,吴三桂是可以占一些便宜的,即在战争初期吴三桂迅速占领了可以说是半壁江山。毕竟这个阶段,清朝没有准备,而且清朝的防线地域广阔,所以在具体的每个战场上面,清廷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吴三桂一方和清廷比较,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军师,相反甚至这方面的力量还弱一些。 平定三藩之乱形势图 而关键的是,吴三桂年事已高,长子也被康熙处死,只有个年幼不懂事的孙子相依为命,幼主继承皇位原本就是劣势,这个放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是失败的必然。 最后一点,造反的决心并不坚决,这个也恰巧是最为致命的一点,三藩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不断的内耗,而吴三桂的政治头脑是远远不及他的军事才能的,满清最为虚弱的时刻(顺治刚死),他跑到缅甸追杀了永历皇帝。这个无脑举动直接造成了他不会再被任何人信任,也就演变了后面的悲剧。   

浅谈吴三桂和康熙的较量,为何注定会失败

4. 为何有人说康熙打赢吴三桂是侥幸,吴三桂的实力到底如何?

康熙打赢吴三桂也可以说是侥幸,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吴三桂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当年李自成和满清争夺天下的时候,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就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结果他倒向了清朝,改变了几百年的历史。

吴三桂也成了清政府的哮天犬,引入清军入关后,吴三桂充当满人的先锋,一路打到了云南,帮清朝完成了基本上的统一。在清朝的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个人像吴三桂这样的功绩。
清朝也甚至用裂土分封的方式报答吴三桂,他们也明白没有他的鼎力相助,想要如此快速的打下江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吴三桂封平西王之后,一直在云南巩固自己的势力,率军攻打土匪,平定水西土司,维持了云南一段时间的安稳,并把云南这里的井井有条。

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对士兵的训练,他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被清政府所接纳,所以不得不警惕。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之下,吴三桂的实力非常强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云南的百姓只知道吴三桂,却不知道满清的皇帝。

满清也想制约吴三桂,便以军饷不足要求吴三桂裁兵。这不仅是为了削弱他的力量,也考验吴三桂是否忠诚。吴三桂二话不说就裁剪了36,000员兵力,但是大部分都是各地的招降军队。
吴三桂还是有能力的,起兵的时候只不过是云南一块小地方,一路打到了长江流域。但是最后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康熙一手烂牌,居然打赢了。

5. 康熙是怎么平了吴三桂的?吴三桂那么聪明,怎么就输给康熙了

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吴三桂的子孙后代被彻底杀光。包括襁褓中的婴儿。《清史稿》有吴三桂本传。
本是大周皇帝的天子命,却为大清朝打下半壁江山的人,敢为爱情失去江山的人,使一代枭雄李自成命丧其手的人。诸多的悲剧与无奈造就了他色彩鲜明、复杂多变的人生性格:既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迸发……然而,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吴三桂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却又是最最关键的筹码。曾左右了当时的历史走向。因此,后人对其评价多是毁誉参半、亦扬亦抑的。很难勾勒出他本身的性格及其演绎出的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的人生变故。
因为吴三桂起事的时候已经老了。。

康熙是怎么平了吴三桂的?吴三桂那么聪明,怎么就输给康熙了

6. 吴三桂当初把康熙打得将近亡国,后来吴三桂为何会满盘皆输?

战略思维上的错误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实事求是地说,吴三桂本来是可以获胜的,至少他可以在长江或黄河上划船。如果这样,历史上就会重新出现南北朝对峙的新局面。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主要问题是,吴三桂在军事上没有取得稳定的胜利,即使是这些胜利也没有持续下去。

军事上的失败主要是由吴三桂的战略思想错误造成的。我们知道,吴三桂从 "云南 "起兵,随即直奔长江南岸。从逻辑上讲,他应该在清军集结之前迅速渡江。进入黄河流域,从而切断了东南地区的粮食运输,并号召黄河以北的前官员响应。

而只要官员响应,那么老百姓自然也会积极参加。此时,清朝可以与满清政权隔绝。他很快就能攻入京城,迫使康熙退位。清军发起了反击,吴三桂也错过了最佳时机,大部分举旗的人也都选择了投降,这使得吴三桂成为众矢之的,最终落败。其实吴三桂的实力确实不弱,但不幸的是他被康熙皇帝抓住了。康熙的计划非常好,如果严格执行的话,对付....吴三桂就不会花七年时间。然而,康熙任命的将军们大多是无能和懦弱的。他们不敢攻击吴军,所以以各种理由拖延行军时间。从穷人那里得不到任何好处而只会吃亏。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7. 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吴三桂虽然骁勇善战,但是镇守云南之后毕竟都已经老了,他反叛失败有其必然性。第一、明朝灭亡时吴三桂投降后金已经背上汉奸的骂名,扑杀朱明旧臣更是在政治影响力上大打折扣。第二、他对于清朝来说功劳太大,八旗势力一直担心养虎遗患,肯定一直都有细作监视,他自以为势力庞大殊不知一直被清王朝玩弄于股掌之间。

吴三桂身经百战又是老将,吴三桂为何会输给康熙?

8. 吴三桂的势力到底有多大,能威胁到康熙的地位?

谈到康熙皇帝,就一定要提一提平三藩,而三藩其中以吴三桂势力最大,已经威胁到清朝的统治,那么由于清朝入关之初,兵力有限,而当时,以李自成为代表的大顺军和南明仍然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将,作为马前卒,从事武力斗争。而吴三桂在其中出力众多,被封为平南王,统治云南地区,这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吴三桂拥兵自重,久镇地方,兵粮充足,且有专制藩国之大权,加起来兵力超过二十万人。虽然在顺治年间裁撤三蕃,为了隐藏自己的野心吴三桂的军队从6万人慢慢削减到了两万四千人。但是其中剩下的兵员都是精锐。而且,吴三桂在清朝成立之初受封镇守云贵地区,为了给予他充足的信任,清庭便授予了他云南军政大权。在当时吴三桂还滥选文武官员,从云南选取的官员,几乎遍布云南,他牢牢地控制了云贵两省的军政要害。基于此,吴三桂以各种理由向朝廷索要军饷为了日后的叛乱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甚至还私自铸钱。专政云南有十余年,并且在各省安插心腹,处心积虑扩大势力。
之后吴三桂更是利用清朝根基不稳之时,适时的提出了反清复明,这一号召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反清势力的响应,在三藩 之乱爆发时呢,他们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40万,而且吴三桂在三藩爆发之后,利用自己当时在课程安排的心腹,不长的时间内已经控制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整个西南地区,面对此时复杂的局面,康熙皇帝面对了突如其来的危机。


吴三桂,以云贵两省为大本营,经营数十年,然后在三藩之乱时期直接指挥的兵力更是多达40万,控制了西南。不得不说,对于康熙来说这是他登基以来是遇到的最大危机,难怪在叛乱之初,清军被打得难以还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