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2024-05-09 20:00

1.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经济学名词:
①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
②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③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
④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⑤需求定理、逆向选择、通货膨胀、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科斯定理、挤出效应等。
建议在平时练题时多总结,梳理好经济学相关知识点。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2.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怎么考?

一般是考察概念,可以看下以下三个经济学常见名词的概念。
一、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三、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3.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怎么考啊

近两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对经济学知识考查较多,而且题目灵活。侧重于货币职能、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三部分的综合应用能力。近两年,尤其宏观经济成为重中之重,国民收入分配也逐渐受青睐。
经济学理论的框架清晰,考点较明确,难点在于如何准确理解并把握考点。在备考过程中,需注意一下几点:
1. 经济学考查的范围主要有:马政经、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及经济学名词四大板块。
2. 重点考查:货币职能、剩余价值、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价格弹性、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等,梳理概念:如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以及失业类型等宏观调控的目标。并熟练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处理经济波动等问题。
3.真题研究发现已出现的命题角度如下:
第一,经济学名词的理解和应用。
第二,市场经济的优势与缺陷。
第三,价格理论与收入理论的综合性考查比例逐年增大。
综上,对于经济学的考查既有经济学名词概念性的考查,也有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形式相对灵活。但只要理解了这些概念和理论,多去分析题干,在做题时就会抓住基本的分数。在复习时,先进行框架性构建,再通过透析小点,从局部到整体性的把握这部分知识。通过题目练习,加深对于经济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怎么考啊

4.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有什么?华图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关键词:愿意且能够 二者必须同时满足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反相关)、消费者收入水平(正相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反相关)、消费者偏好(正相关)、价格预期。

2、需求定理: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在需求曲线途中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关键词: 价格与需求数量

3、逆向选择: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即优汰劣胜,导致市场失灵。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市场失灵

4、失业:主体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仍未得到工作机会,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关键词:有劳动能力 愿意就业 没有工作

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季节性失业(季节变化)、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

5、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社会就业状况,国家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经济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并不等于没有失业。

关键词: 自然失业率 长期均衡

6、通货膨胀: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

关键词: 商品和劳务 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影响:1)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浮动收入的人

2)不利于储蓄者

3)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4)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

该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高。



7、基尼系数:用于表明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测定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关键词:收入差距

8、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程度。

关键词:富裕程度

9、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一国或一地区 生产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10、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产权明确 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 帕累托最优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关键词:政府支出增加 私人消费减少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5.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有什么?

【CPI】
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PPI】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外汇市场而言,市场更加关注的是最终产品PPI的月度变化情况。由于食品价格因季节变化加大,而能源价格也经常出现意外波动,为了能更清晰地反映出整体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一般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剔除,从而形成“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进一步观察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2014年7月15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预计将在巴西召开的金砖五国峰会上签订协议并正式宣布成立金砖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资助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金砖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不只面向5个金砖国家,而是面向全部发展中国家,作为金砖成员国,可能会获得优先贷款权。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现任世贸组织总干事是巴西人阿泽维多。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其143个成员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IMF) 是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有什么?

6.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1、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2、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3、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7.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全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GNP】
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英语简称GN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GDP和GNP的区别: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意思是在一国领土内创造的生产价值,无论是在领土内的本国人,还是外国人。GNP是国民生产总值,意思是一国人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总值,无论这个人是在本国领土内,还是在外国领土内。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8.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3)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