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是什么人?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2024-05-05 23:26

1.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是什么人?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他是一个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治天下,能文能武的全能人才。他的历史评价都是很高了。
胡林翼才识略见高出于人,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胡林翼的才华,能力,胸襟和格局,对事的洞察力,在那个时代都是顶级的了。几次与太平军的大战中,都是由胡林翼指挥,而且战争胜利后,曾国藩都说,功劳非胡林翼莫属了。他是个战略大师,不是枉得虚名了。洪秀全起事后,他亲率六百人剿灭了太平军的斗争。

胡林翼识才爱才和用才。
他会因才而造,能用人所长,以诚待人,就算与之不熟悉,但人有过人之处,他也会向朝廷举荐。曾国藩父亲去世他回乡祭父,但被朝廷无情拒绝,要他率军作战,曾国藩负气返乡之后就被朝廷弃用了。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后,两江总督缺人,当时的胡林翼是最热门之人,但他却拉人上文举荐曾国藩担任。之后曾国藩才得以重新重用了!他再次出山是因了胡林翼的推荐,不然他也只能窝在村里过我生了!

胡林翼什么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他每次作战前,都要亲自策马登山,察看地形,会按地势来安排作战方式了。对军事指挥出神入化,颇有大将风范。在任职贵州时,当时的贵州匪患不断。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民间探查情况,带领官兵作战数百次,在作战上积累了很多有实用的经验。给后世的军事作战上有了很大贡献!只可惜如此优秀的人过世得也太早了,让很多人都替他叹息,英年早逝,要不然他留下的成绩,不止这些了!他的去世是个巨大的遗憾了!因为后来的洋务运动中少了他的参与,让他缺了其中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是什么人?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2. 胡林翼在历史上是“同治中兴”三大名臣之一,为什么他却成为了“被忘却了的牛人”?

有清一朝,有所谓“康乾盛世”、“同治中兴”两个时段,后世盛传“同治中兴”以曾(国藩)、胡(林翼)、左(中棠)三人并称,言三人独支大厦、力挽狂澜,得以使满清王朝苟延残喘半个世纪,殊不知三大名臣的排名,本应是胡(林翼)不让曾(国藩),而高于左(宗棠)。


 中兴之基实奠于湘军并起,概言之,湘军有四支,为罗泽南、王鑫的老湘军一支,曾国藩一支、胡林翼一支、左宗棠一支。在与太平天国军的攻战之中,主力部队则为曾、胡二部的湘军。 


 
当曾国藩率湘军东进之时,胡林翼将兵仅600,以知府之衔助其军中,但不日却扶摇直上,成为极具实权的湖北巡抚,而曾国藩却只是一在藉(挂名)侍郎(副部
长),朝廷久不实授督抚大权。待至老曾于鄱阳湖靖港兵败投水自杀、坐困江西之时,胡林翼已是湘军首领,以湖北巡抚之衔,领湘军精锐彭(玉麟)、杨(载福)
水师、江忠源、塔齐布陆军,在湖北作战一年之久,且在湖北全境肃清太平军,第二次克服武汉,为湘军日后东进张本固源。到曾图藩经年东进时,胡林翼一边参与
军务.一边在湖北境内筹饷,而粮饷实为用兵之第一要务,众所周知。 


 
当时曾国藩并无调配实权,湘军几万人的饷实赖胡林翼一手操持,故曾国藩曾上书皇帝说:“湖北薄区,养兵六万,月费四十万”;又言:“前敌诸军,求饷求援,
夜以继日;书问馈遗,不绝于道(日夜都有人来要兵饷)。”仅就此而言,就可称无胡,则湘军灭太平军不知延至何日,而曾国藩后来功名满天下,亦无所出处。 


 
胡林冀为当时经世派大家,多学经世致用之学。中兴三大名臣皆以兵起家,后世传有《曾胡治兵语录》,也是“曾胡”并称,但纵观湘军战史,正如清人王灿所
言,“(曾国藩)用将则胜、自将(亲自指挥)则败(完全是战场毒药)”,身为湘军统帅,竟不能领兵上阵,也实怪哉!湘军东进,攻至金陵,战略上从始至终都
要先夺取中上游要塞,方能顺江而下,攻取南京,但曾国藩于此战略不能顺势而动,一味对峙,行动实是呆滞。古人言:兵者,诡道也,言其变化莫测。如不是后来
太平天国内乱纷起,诸将不和,自相残杀,则湘军久峙必败,这是老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的。 


 
在攻取南京的战略构想上,胡林冀曾提出选派湘军中智能之士到江浙一带任地方官员,自行招兵自筹饷,从几路围攻南京,仅就此计而论,于用兵之道胡林冀就高出
曾国藩许多,而为后世广为效法的湘军看家本领“围城打援”(这一招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大显神威),也是胡林翼在第3次进攻武汉之时创建。 


 
老胡于用兵之道钻研颇深,除传世的《曾胡治兵语录》外,尚有《读史兵赂》一书,专辑历代战略,指出“蜀失荆州而蹙(指三国用兵事),秦王得虎牢而窦王并擒
(指李世民用兵事),宋伐燕反而汴京不守(北宋因此灭亡事),元争襄阳而鄂归掌握(指蒙元灭南宋事)”,皆由大处着眼,探究其得失。 


 胡林翼于用兵之道知之颇多,与其多战功而至巡抚有莫大关系,早在贵州当知府之时,20啷当岁的他便以“知兵善战”而扬名,及至统领湘军,始显其大能。 


 吏治方面,官场从来腐败者十居八九,清朝康熙晚年吏治败坏难治,待雍正继位,大刀阔斧加以治理,史上却落个“刻薄寡恩”的恶评。及至乾隆,文治武功达到极盛,却不料后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吏治江河日下,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之说,已是腐败到不可救药。 


 
自胡林翼为湖北巡抚后,在湖北境内大加整治。向来各衙门陋规,各局浮费,尽皆革除殆尽;州县征收不准浮取毫厘,亦不准以催科政拙之名,为猾吏肥私之地。各
关卡委员,日有训,月有课,批答书函,娓娓千言,其功绩显著可见一斑。因此撇开诗词文章,只就个人经世致用之才能而论,就当是胡、左并称,而曾侯在下。 


 
中兴三大名臣中论修身律己之严、谋国之忠、道德修养之高,亦应首推胡林冀。相传胡林翼年轻之时曾为两江总督陶澍的娇客,在江宁(南京)放荡不羁,游恋娼
家,旁人以此事告知陶澍,陶澍却说胡林冀以后定会呕心沥血,助君辅国,让他现在安闲一些也不伤大雅,虽是稗官野史所载,林翼年轻时的放荡之情可窥,但身为
两江总督的陶澍慧眼识才,不久胡林冀捐官实授,本可自由选择任地,不想胡林翼竟选择边远艰苦的贵州,以历练才气。到任不久,便显示出其杰出的才能,此时始
严以自律,乃至加入湘军,巡抚湖北,则道德修养突飞猛进,正如曾氏所言:“润公(胡林翼字润之)聪明,本可移入霸术一路,近来一味讲求平实朴质,从日行俗
事中看出至大道理来,开口便是正大的话,举章便是正大之文,不意朋辈中进德之猛,有如此者!”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谓在其职,谋其事,官愈高律己愈严,胡林翼晚年于皖鄂之间治兵筹饷,日不暇给,但读书自课十分严格,每日与桂轩(姚挂轩,胡林翼慕僚,当时理学大家)会
讲《论语》,从英山到太湖移军,冒风雪行200余里,日夜支帐为柢,燃烛席地而讲,这段时间他已带病在身(肺痨晚期),朋友劝他稍事休息,他却笑道,“是
口不能食而犹能语言,耳亦有闻,岂以病而废学哉!”如此精神,实可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相媲美。 


 
胡林翼与夫人信中,于道德一物阐发更是淋滴尽致:“此时心中无一毫私欲、室家之气。家中田宅,守之足矣,再多则孽生而祸起,乱世之物凡可歆可羡者,皆拐骗
轻狂之机也。总之,(财物)多则施(舍)之,少则守之,不以外物之多少为喜忧,澹(淡)然相忘;追思先人教训,一言不妄发,一步不妄行,世自乱,而我心自
治,斯为正道。”胡林翼此言正如范仲淹之“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内守于心,超然物外,洞察事物,深入毫微,修养几追圣贤,遂使曾国藩辈闻言,大叹不如。
 


 
从来整肃吏治最为棘手,牵连范围广阔,自己稍有不检点,就很难办,但胡林冀一手整顿,直至清廉;曾国藩亦曾设柜求人秘告,以治军治吏,没想不几日便自动撤
走,据说是一令官怕被告发,其师爷出一主意,投书连篇累牍,数落曾某之隐私,皆中窍要,曾老儿狼狈不堪,急忙下令撤柜,此中可见曾之个人德行并不怎样,让
人抓住的把柄很多。 


 
胡林翼不但自己深重道统,而且教化人民,深得孔子之“仁”,孟子之“爱民”之道,曾氏有言:“润帅近日扶持善类,力挽颓风,于人之邪正,事之是非,刻制入
微,不可假借。有权术而不屑用,有才智而不自用,皆大过人处。”又言:“润公功在天下,而以大变官场风气为第一,荡平疆土二千里,犹为次着”,把胡的吏治
成绩摆在第一,可见推崇之重。 


 
胡林翼虽以道德胜,却非不通世务之腐儒,在变通之际更是把握精微。当时天下皆是督抚不和,唯湖北督抚同城,胡林冀以巡抚之职,为结好满人总督官文不致制
肘,不惜以巡抚(省长)之身,降贵纡尊,亲率湖北省政府一众高官,为官文一宠妾(N奶)祝寿,可谓用心良苦。胡氏对有才之士礼敬有加,建宝善堂,专供贤士
居住,筑箴言书院,以劝后进,上结朝廷大员,下协前线将帅,同心—致,共同对敌,胡在一奏折中称:“大凡良将相聚,则意见分歧,或道义自高,而不免气矜之
过;或功能自负,而不免气识之偏,往往一言不合,辄成水火。”清末将材以湖北为最多,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
麟、鲍超等,胡林翼均以国士相待,倾心结纳,人人皆有布衣昆弟之称,或分私财以惠其家、寄珍药以慰其用,湘军士气得以大盛,胡林翼实为有功之人。 


 
胡林翼的经邦济世才能,连曾国藩都不得不写个“服”字,曾上奏清廷说,胡林翼“克复诸城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
猛。”李鸿章初任江苏巡抚,曾国藩就叫他学习胡林翼的榜样,李续宜出任安徽巡抚,曾国藩又叫他学习胡林翼的榜样,直至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也毕恭毕敬地前
往胡林翼祠,向胡林翼遗像顶礼叩拜。 


 按:一说咸丰皇帝病死热河,时胡林冀已病入膏肓,闻报,痛哭流涕,挣扎向北遥拜,然后吐血三升而逝。 


 胡林冀半生操劳,内修道德,外忧国事,修身直追圣贤、功业名随天下,古之所谓“内圣外王”在胡林冀身上可谓尽观矣。世人但知老蒋生前对曾国藩推崇备至,却不知曾公谥“文正”,蒋公字“中正”,而胡林翼字“润芝”,毛泽东亦字“润芝”。 


 
事实上,无论从进阶之早、修身之严、带兵打仗和地方吏治诸方面,都是“曾不及胡”,何以生前身后胡的名气都不及曾?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对此有过一段精到的
评价,他把胡林翼与江忠源、曾国藩进行比较,认为胡林翼“恢廓无外,日进其德,始犹英雄举动,继遂渐入道域,几几不可限量。视国事为身事,视天下为一家,
公而忘私,一人而已!”而江忠源则“烛照机先,其敏之快胜胡,而晚年名望益高,不免矜持,转有沾皮带出骨之处”,较胡林翼大为逊色。至于曾国藩,赵烈文认
为他“规矩准绳,尺寸不失,日在师旅之间,集大功,擒渠首,而始终不脱儒者气象,使末世风气不专注于武悍,其功至伟,不可与擒渠扫穴同日而语!” 


 以上最可注意的,是(曾国藩)“使末世风气不专注于武悍,其功至不可与擒渠扫穴同日而语”一句,表明曾国藩曾经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而把老胡的锋头给压了下去。(待续)

3. 胡林翼在历史上是“同治中兴”三大名臣之一,为什么他却成为了“被忘却了的牛人”?

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王_运曰“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而沈卓然认为胡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指出“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x0d\x0a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但与曾、左比较而言,他受后人关注和研究的程度相对不足。自1980至2000年,有关胡林翼的论文不到四十篇,其传记也仅一本,即团结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董蔡时、王国平著《胡林翼评传》。近两三年来,胡林翼渐受学界重视,至少已出版邓亦武等著《天下巡抚胡林翼》(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陶海洋著《胡林翼与湘军》(广陵书社2008年版)和刘忆江著《胡林翼评传》三部著作。然而,正如刘忆江先生所言,“海内外至今尚无一本像样的胡林翼传记”(见刘著“前言”及第388页),已有的传记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风格与个性。\x0d\x0a胡林翼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胡达源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为四品京堂。正因为此,胡林翼从小受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并有不少奇遇。六岁时,他爷爷教他认字,读《论语》。八岁时,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他随侍在侧。刚好将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曰:“我已得一快婿”,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_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婚后,他师事同里蔡用锡前辈。蔡用锡,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晚授石门教谕。素谙兵略,曾因科场失意,游幕为生,“当世名卿大夫延至之恐后”(严正基:《蔡先生家传》,载《益阳县志》卷十六)。他教书“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胡林翼“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陶澍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办事干达,政声极佳。留居节署一年,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精神殊为一变”。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胡林翼集》(二),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025页)\x0d\x0a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可见,胡林翼能文善武,懂经济,擅理政,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众所周知,清代以八股取士,迫使读书人专注于空疏无用之学,而不涉猎其他学问,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行政能力和整体素质。因而有人作诗讽刺说:“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然而,胡林翼中进士,点翰林,层层过关,到达了科举考试的顶峰,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能臣干吏,这应该说与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x0d\x0a胡林翼善于理财。当他初任湖北巡抚时,正值武汉两次失陷、湖北大半沦没于太平军,可谓库储一空,百物荡然,然而胡林翼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在当时东南诸省中仅次于江苏和浙江。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为此,曾国藩赞誉胡林翼说:“以湖北瘠区养兵六万,月费至四十万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运之所致也。”(《清史列传》,第3352页)其实除养兵外,这些钱有的用来“分援邻省,规画江淮”,有的则作为备用之银,“为养士及假归来依之营官、哨官起见”。后者尤值得一提,胡林翼对于属下将士十分爱护,经常予以资助。如对于“鄂中营官之有家在鄂省者”,每家支付年费不下三百六十两银子;重要将领都兴阿、多隆阿、舒保、李续宜、鲍超、余际昌等所给月费超过千两;在同将领见面时也要给钱,如见都兴阿送一千两、见多隆阿送五百两都成了惯例。正因为他出手阔绰,用钱大方,使备用之银日见其少,于是他致信其理财幕僚阎敬铭,以其抚署公费用于私交赠贿,以酌减备用之银的花费(《胡林翼集》(二),第655、729页)。胡林翼这种具饷必丰、养人以宽的笼络手段,不仅使部下死心塌地供他驱遣,而且也使很多客将愿意归附他。因此,曾国藩说:“近世将才,湖北最多”,其中的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都是一时名将,战功赫赫。\x0d\x0a除了知兵、理财外,胡林翼在晚清还以善于罗致人才、推荐人才出名。其中尤以七次荐举左宗棠传为政坛佳话。\x0d\x0a胡林翼去世时年仅五十岁,主政湖北七年。这七年,湖北无岁无兵事,但他在萑苻遍地、兵连祸结之秋,苦心经营,缔造支持,将“糜烂众弃之鄂”变为“富强可宗之鄂”(《曾国藩全集·书信三》,第2239页),使湖北能够匡维全局,成为镇压太平军的重要基地。由此可见他的确如《清史稿》所评价的那样,长于综核,干济冠时。而“中外论者服公治行才望,相与欷_慨叹,佥谓有清中兴之业,实基自公”(梅英杰:《胡林翼年谱》卷三),也是实事求是之论。\x0d\x0a蒋介石:“泊乎民国二年失败,吾再将曾国藩与胡林翼诸书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胡林翼在历史上是“同治中兴”三大名臣之一,为什么他却成为了“被忘却了的牛人”?

4. 同治中兴之臣胡林翼生平简介 胡林翼是怎么

 胡林翼是晚清重臣,字贶生,号润芝,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虽然胡林翼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人共称,但实际上相比于其他三人,胡林翼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人物。
  年幼的胡林翼跟随在自己的爷爷身边读书,六岁的时候开始习字,他的爷爷教他读《论语》。八岁的时候,胡林翼随同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正巧当时将要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下子便看上了胡林翼,说:我已得一快婿,并随之将自己年仅五岁的女儿许配给胡林翼,订下娃娃亲。
  陶澍是清朝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为人办事干达,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政声极佳。有这样一个岳父,不仅仅是在对胡林翼的仕途上有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岳父的为官之道让胡林翼受益良多。在写给自己父亲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岳父,胡林翼说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受到岳父感染,他于书无所不读,然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厄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胡林翼十九岁的时候,与自己的未婚妻陶澍之女琇姿完婚。婚后跟随在蔡用锡前辈身边学习阎敬铭简介,收获加大,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
  胡林翼不是一个除了读书,便一无是处的书生。在还没有进士及第,只是一个秀才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学识付诸于实践,造福百姓。
  道光十五年,沅湘大水,益阳受灾严重,饥民流离失所。当时在家读书的胡林翼见着灾民广布,官府却没有拿出相应的应对之法,害怕灾民因为没有食物,到时候铤而走险,发生叛乱。因此以秀才之身阎敬铭简介,怀天下之民,面见县令,拿出了相应的方案。他在见到县令后说: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并且选本地士绅协同办理,一以镇地方,一以免保甲之欺罔。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钱多的捐粮,钱少的受粮。
  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实施方案,但是却没有被付诸行动,胡林翼知道这样下去不行,需要有一个人出来做表率。因此他立即前往岳父家里,请求岳父家捐出两千两银子以作表率,随后又对周围富户进行劝导,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终于说动了那些人。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因此筹措了数万金,已而,散米表食,全活甚众。
  做出了如此壮举的胡林翼,当时年仅二十岁。事后在给爷爷的家书中,胡林翼这样说道:此事出于孙之意,见无一人赞之,但沮之者不下十数人。而孙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麋鹿奔于左而不顾,亦可谓毅然不移矣。
  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整顿吏治,举荐人才,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能文能武,比之左宗棠等人丝毫不差。但是他的名气却没有其他中兴之臣的名声大,原因为何?只是因为他死的比较早而已!1861年,胡林翼在武昌咯血而死,终年四十九岁。
   

5. 同治中兴之臣胡林翼生平简介 胡林翼是怎么死的?

   胡林翼是晚清重臣,字贶生,号润芝,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虽然胡林翼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人共称,但实际上相比于其他三人,胡林翼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人物。
    公元1812年7月14日,胡林翼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其父为四品京堂胡大源。胡林翼的父亲胡大源本身便有很高的学识,当年科举考试,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因此对于自己儿子的教育,胡大源极为重视,使得胡林翼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年幼的胡林翼跟随在自己的爷爷身边读书,六岁的时候开始习字,他的爷爷教他读《论语》。八岁的时候,胡林翼随同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正巧当时将要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下子便看上了胡林翼,说:“我已得一快婿”,并随之将自己年仅五岁的女儿许配给胡林翼,订下娃娃亲。
    陶澍是清朝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为人办事干达,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政声极佳。有这样一个岳父,不仅仅是在对胡林翼的仕途上有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岳父的为官之道让胡林翼受益良多。在写给自己父亲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岳父,胡林翼说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受到岳父感染,他“于书无所不读,然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厄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胡林翼十九岁的时候,与自己的未婚妻陶澍之女姿完婚。婚后跟随在蔡用锡前辈身边学习,收获加大,“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
    胡林翼不是一个除了读书,便一无是处的书生。在还没有进士及第,只是一个秀才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学识付诸于实践,造福百姓。
    道光十五年,沅湘大水,益阳受灾严重,饥民流离失所。当时在家读书的胡林翼见着灾民广布,官府却没有拿出相应的应对之法,害怕灾民因为没有食物,到时候铤而走险,发生叛乱。因此以秀才之身,怀天下之民,面见县令,拿出了相应的方案。他在见到县令后说:“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并且“选本地士绅协同办理,一以镇地方,一以免保甲之欺罔”。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钱多的捐粮,钱少的受粮。
    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实施方案,但是却没有被付诸行动,胡林翼知道这样下去不行,需要有一个人出来做表率。因此他立即前往岳父家里,请求岳父家捐出两千两银子以作表率,随后又对周围富户进行劝导,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终于说动了那些人。“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因此筹措了数万金,“已而,散米表食,全活甚众”。
    做出了如此壮举的胡林翼,当时年仅二十岁。事后在给爷爷的家书中,胡林翼这样说道:“此事出于孙之意,见无一人赞之,但沮之者不下十数人。而孙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麋鹿奔于左而不顾,亦可谓毅然不移矣。”
    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整顿吏治,举荐人才,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能文能武,比之左宗棠等人丝毫不差。但是他的名气却没有其他中兴之臣的名声大,原因为何?只是因为他死的比较早而已!1861年,胡林翼在武昌咯血而死,终年四十九岁。
   

同治中兴之臣胡林翼生平简介 胡林翼是怎么死的?

6.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胡林翼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1854年(咸丰四年)春,出黔抗击太平军;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调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汉。次年12月,破武昌城,实授湖北巡抚。此后,援赣、谋皖、图江南,全力支持曾国藩。1857年派兵援庐州。1858年攻陷九江。次年谋划攻取安庆。1860年移营莫山。次年进驻太湖,调兵遣将,出谋划策,并大力筹饷,以厘金、盐课为主,兼行各种捐输。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调节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因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同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为官清廉,且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修建了箴言书院“以公邑人”,培育人才,造福桑梓。后人蒋介石特别崇拜胡林翼的军事才能,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兵法》,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集》,也十分钦佩胡林翼的文韬武略和做人为官之道,遂把他当成学习的楷模,把自己的字也改为“润芝”或“润之”。胡林翼虽早殁,但生平推功让能、调和诸将之力甚强。咸丰六年,胡林翼升为湖北巡抚,极力笼络时任湖广总督的满洲权贵官文,其母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给官文,故胡林翼所言,官文无不言听计从,为平定太平天国奠定良好基础,史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赐谥号文忠。

7.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众多名人的其历史评价如何?

  李慈铭:“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王]运:“中兴之业,实基自胡。” 
   曾国藩谈到胡林翼湖北巡抚任上的政绩时说:“以湖北瘠区养兵六万,月费至四十万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运之所致也。”而对于胡林翼的整体评价是:“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曾国藩还曾说:“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 
   曾国藩的幕僚欧阳兆雄、朱孔彰说胡曾是“纨绔少年”,“常恣意声伎”;胡的幕僚徐宗亮也说他“少年有公子才子之目,颇豪宕不羁”。 
   沈卓然:“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 
   郭嵩焘:“位巡抚,将兵十年,于家无尺寸之积。” 
   慈禧:“林翼未竟全功,遽就溘逝,迹其功勋卓越,名播寰区,至今江、鄂士民称颂。” 
   刘体仁:“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 
   蔡锷:“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 
   蔡东藩: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林翼负才不羁,娶总督陶澍女,习闻绪论,有经世志。” 
   后又论:“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胡林翼综名实,干济冠时。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 
   徐宗亮:“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梅英杰:“中外论者服公治行才望,相与欷[慨叹,佥谓有清中兴之业,实基自公。” 
   蒋介石:“泊乎民国二年失败,吾再将曾国藩与胡林翼诸书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众多名人的其历史评价如何?

8.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的生平简介:胡林翼是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胡林翼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胡达源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为四品京堂。正因为此,胡林翼从小受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并有不少奇遇。六岁时,他爷爷教他认字,读《论语》。八岁时,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他随侍在侧。刚好将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说:我已得一快婿,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婚后,他师事同里蔡用锡前辈。他教书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胡林翼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陶澍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办事干达,政声极佳。留居节署一年,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精神殊为一变。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南一行,胡林翼收获很大。从此,他于书无所不读,然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厄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除了耳濡目染经世之术外,在此期间,胡林翼还得到了躬行实践的机会。
  1831年(道光十一年)五月,沅湘大水,益阳受灾严重,饥民流离失所。时在家受学的胡林翼担心饥民无食一变而为乱民,慨然曰秀才便当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而出,面见县令,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他还提出具体的救灾方案,即令遭灾各处保甲根据贫富情况造户口册,分上、中、下三等,上户不管,中户可减价买米,下户免费给米,限期一个月。为监督保甲,防止其舞弊,胡林翼建议选本地士绅协同办理,一以镇地方,一以免保甲之欺罔。鉴于劝捐遭富民 *** ,十数日无动静,他愤不可遏,不得不一出倡之,首先请岳父家捐出两千两银子以作表率,然后对其他富民苦口婆心劝导,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终于使大家踊跃捐款,立致数万金。已而,散米表食,全活甚众。当时,胡林翼年仅二十岁。 在给爷爷的信中,他详细叙述此事经过,说:此事出于孙之意,见无一人赞之,但沮之者不下十数人。而孙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麋鹿奔于左而不顾,亦可谓毅然不移矣。
  步入仕途  道光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其实他这个贵州地方官是通过捐纳而来的。原来胡林翼丁忧起复后,觉得在京候缺补官,上升的空间不大,而其学生也认为他才气过人,做地方官更能有所建树,所以就凑钱给他捐个知府。 根据当时捐例,捐纳为官可以自主择地,胡林翼本可以选择一个发达的地方,挑个肥缺做官。但他是正途出身,曾官清要,捐纳为官已让他蒙羞,所以宁愿到边远之地,以区别于那些输金为吏者。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就直言不讳地说:天下官方,日趋于坏。输金为吏者,类皆择其地之善者,以为自肥计。黔,硗瘠之所,边僻之境也,为人所掉首而不顾者。然兄独有取于黔者,诚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礼不以货,以礼则知自重,不以货则知恤民,而治理庶几可冀。而对于友人的不解,他则解释说:某之出,资用皆他人助成之……某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清白之风,而不致负良友厚意。赴任前,他还遍谒先茔,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以贻前人羞 其后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时,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 胡林翼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主张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胡林翼在贵州安顺知府任上,立志安定一方。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群众摸民情探匪情,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湖北巡抚  1854年(咸丰四年)擢贵东道员,奉调带勇赴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曾国藩以其才大心细加以奏保,并令其自领一军,随同作战。
  1855年1月29日,湘军水师120条轻便战船冒险冲入鄱阳湖,上驶姑塘,被太平军阻截于湖内,从而使长江内的大型战船,失去轻便战船的护卫与配合,战斗力顿减,湘军八里江水师老营当天即遭太平军水师的火攻,船只被焚40余号,余船纷纷逃回九江。2月11日,九江官牌夹水营又遭太平军夜袭,曾国藩的坐船被焚夺,文案全失,险些丧命,余船也纷纷上驶溃逃。太平军乘胜转入全线反攻,2月23日占汉阳、武昌。曾国藩转守南昌。胡林翼也被迫撤离九江外围,回援武昌。他带勇1800人于3月6日驻营沌口。4月3日,武昌失守,巡抚陶恩培被杀,清廷以胡林翼署湖北巡抚,与道员李孟群所部水师共守金口。由此开始了长达年余的围困武昌之战。
  胡林翼受命署理湖北巡抚后,在军事上开始独当一面。他选将练兵、整顿部队,同年5月1日,他督部逼武昌城外。17日,督攻武昌的沙洲。27日,出动水陆师合攻武昌,进战均不利。6月10日在水师配合下,派副将王国才率部攻汉阳,他自率所部攻武昌。太平军知其金口大营空虚,绕道袭金口,迫使他退回金口老营。
  当胡林翼率部进攻汉口、汉阳之际,9月12日,太平军兵分六路进攻金口,清军大败,陆营纷纷溃散,水师退守新堤。由于大营失陷,胡林翼被迫自汉阳损口退往山。18日,太平军又分八路来攻,胡林翼所部陆营由于欠饷太多,无心作战,纷纷溃散。
  胡林翼所部接连溃散,促使他下决心裁汰旧勇。他遂从水师挑派都司鲍超前去湖南,另募新勇3000人,与此同时,又奏调遣员罗泽南部湘军自江西来援,以救燃眉之急。
  10月,罗泽南率5000人自江西义宁来援,连占通城、崇阳,胡林翼率部前往迎接,共同攻下蒲折。又协同援军击败太平军韦俊、石达开部,收复咸宁城。乘胜攻武昌,屡战皆捷。
  1856年4月6日,武昌太平军因援兵开到,兵力得到加强,遂洞开城门,多路出击,对清军展开强大的反攻。胡林翼、罗泽南被迫进行抵抗。此时,罗泽南求胜心切,企图乘机攻入城内,占领武昌,以便迅速回援江西。结果被太平军炮弹击中头部,于五天之后毙命。 罗泽南死后,由其部下知府李续宾接统其军。
  1856年7月,石达开于参加一破江南大营之后,率部自天京上援武昌,进入湖北后,便兵分四路,对武昌清军取大包围之势。8月18日,石达开部抵达武昌近郊鲁家巷,战事又趋紧张。正在这时,太平天国天京爆发了内讧,杨秀清及其僚属数万人被杀。9月上旬,石达开即率部回天京靖难,武昌外围的军事压力解除,胡林翼得以添募兵勇,深浚长濠,严密围困武昌。
  1856年12月,武昌被围日久,外援渐绝,粮食、弹药俱形匮乏,加之洪秀全将韦昌辉处死,武昌太平军主要守将韦俊深恐株连,已无心再守。19日夜,乃洞开城门,七道并出,突围他走。汉阳太平军也同日撤出。胡林翼乘机占领武昌、汉阳,并以日行800里的速度向朝廷奏捷。朝廷也以武昌克复,实授胡林翼湖北巡抚、赏戴头品顶戴。
  胡林翼占领武昌之后,立即水陆东下,对太平军实施追击,旬日之间,连克武昌县(今鄂州市)、黄州,大冶,蕲水,兴国(今阳新)、广济、黄梅,湖北境内无太平军踪迹。于是令李续宾率军9500人进围九江,江宁将军都兴阿、杨载福、鲍超率6000人,屯九江对岸要隘小池口,而自居武汉,与湖广总督官文通筹全局,整饬湖北军政吏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