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的澳元对赌合约是怎么一回事?

2024-05-20 08:07

1. 中信泰富的澳元对赌合约是怎么一回事?

这两项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则公司可以较低价格购买澳元,但当澳元兑美元低于0.87水平的时候,公司需以2倍金额接收澳元。 

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十分复杂,涉及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种货币,有关合约加起来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只有约4.3亿港元,但是需要接货的外币数量,却超过500亿港元。

中信泰富的澳元对赌合约是怎么一回事?

2. 请高手详细介绍一下导致香港中信泰富损手的外汇金融衍生工具 Accumulator

累计期权背后就相当于沽出一个认沽期权给对手,而自己只收一笔期权金。 

中信泰富这次,简单的说是卖出看跌期权。收到一笔期权费,然后以固定的价格买入澳元。但如果澳元现在贬值的话,那么中信泰富就会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入澳元。而且,是越跌,损失越大! 澳元涨的话,反而不会被执行。 中信泰富等于坐收一笔期权费。 

这两项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则公司可以较低价格购买澳元,但当澳元兑美元低于0.87水平的时候,公司需以2倍金额接收澳元。 

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十分复杂,涉及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种货币,有关合约加起来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只有约4.3亿港元,但是需要接货的外币数量,却超过500亿港元。 

中信泰富购买的合约价值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总结泰富的问题,一是工具使用不当,只解决了澳元升值时的风险,未控制澳元贬值的风险;二是脱离了实际需要使用衍生工具;三是误判走势。

3.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啊?怎么亏你们多的啊和中心银行有关系啊?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标志着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终结,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
    荣智健辞职后,甚至于有外电猜测,此事可能令荣智健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此外,传出被视为荣氏产业主要继承人的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可能辞职的消息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说荣智健将退出商业舞台,显然为时过早;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更是无稽之谈;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也许正是荣智健在辞职信上签名时最为伤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赚不止蚀”合约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动用4.15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资本开支中澳元需求为16亿,外加每年的营运开支约10亿澳元,项目为期25年。
    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前几年澳元兑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中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中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两倍或多倍接货。这一合约的特点是“止赚不止蚀”,澳元继续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赚5350万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贬值,则亏损是个无底洞。中信泰富把宝完全压在了多头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澳元急遽贬值。2008年10月20日发布巨亏公告日,澳元兑美元仅为0.7,依据相关汇率计算,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为155亿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至于中信泰富为何要赌徒式地签署这样明显不公平的协议做多澳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吊诡的是,中信泰富早于2008年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巨额亏损,但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才作公布。而就在这段时间,资本市场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而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事后荣智健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也最早被“问责”。不过,荣智健的女儿、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则只被降职,并没有离开公司。荣智健还否认张立宪为“替罪羊”之说。
警方介入调查 荣智健逊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正式介入调查。香港证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会跟进有关投诉。
    为了应对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自救的同时,荣智健没有忘记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也随即终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积极解困的同时,证监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在不断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位执行董事和七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的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如果剔除该项亏损,则去年可以取得税后溢利19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当满头银发的荣智健道出这个事实时,据说当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荣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但盈利幅度难以预测。
    凭借荣智健“红顶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到此应该会画上个句号。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对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中信泰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啊?怎么亏你们多的啊和中心银行有关系啊?

4. 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

令人吃惊的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内情
“张立宪和另外一个交易员在一个月内签了大多数的交易合约,而且这一个月内,有半个月是在出差,他就边打电话边下单,这是非常危险的。”该人士说。

  最近听说多起由于草率打电话下单而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一位市场人士透露,香港多位身家数十亿的富豪,由于之前在电话中听从了其投资银行顾问向其百般推荐的外汇累计期权合同投资建议,也是边打电话边同意下单,并未详细阅查合同风险,也未请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查看合同详情,此后导致巨亏。

  客户仅仅打个电话就能下风险如此之大的单,那么和张立宪签订这些合同的对手方银行,是否存在职业道德问题?对手方银行有没有尽职地完全向张立宪展示合同的可能风险?

  上述人士表示,张立宪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从签约到合同确认后被寄过来,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合同表面来看也就是500万或1000万港元的数额,“但是可怕之处在于,最大损失不会止步于500万,而是500万乘以24个月,如果有高杠杆,比如5倍,那就是再乘以高杠杆的比率”。这种合约又名Accumulator,盈利有上限但亏损无下限,被市场称为“魔鬼交易”。

  12月2日晚,中信泰富发布股东通函,首度披露与其签下杠杆式外汇合约的对家及其交易细节。

  通函显示,过去两年中,中信泰富分别与花旗银行香港分行、渣打银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NATIXIS、瑞信国际、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摩根士丹利资本服务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alyon、德意志银行等13家银行,共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

  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开发银行本来不愿和中信泰富做对手交易,是张立宪主动要求国开行与其交易的,“据了解,国开行本身没有这个业务,实际上是张立宪去找的国开行,他希望国开行给予协助。”

5. 2009年中信泰富事件为什么亏损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标志着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终结,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
    荣智健辞职后,甚至于有外电猜测,此事可能令荣智健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此外,传出被视为荣氏产业主要继承人的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目前担任公司董事)可能辞职的消息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关注度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说荣智健将退出商业舞台,显然为时过早;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更是无稽之谈;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而这,也许正是荣智健在辞职信上签名时最为伤感的地方
致命的“止赚不止蚀”合约
    2006年3月,中信泰富动用4.15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求,到2010年,资本开支中澳元需求为16亿,外加每年的营运开支约10亿澳元,项目为期25年。
    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前几年澳元兑美元一直在大幅升值),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中信泰富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签订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其中澳元合约占最大比重,中信泰富实际上最终持有90亿澳元,炒汇金额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4倍多。
    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合约自动中止。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不能自动中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两倍或多倍接货。这一合约的特点是“止赚不止蚀”,澳元继续升值,中信泰富最多可赚5350万美元;如果澳元大幅贬值,则亏损是个无底洞。中信泰富把宝完全压在了多头上,做多澳元
    金融海啸的爆发,让澳元急遽贬值。2008年10月20日发布巨亏公告日,澳元兑美元仅为0.7,依据相关汇率计算,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为155亿港元,如果不是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最终在2008年12月,中信泰富以亏损91亿港元的代价结束了这场诡异的投机。
    至于中信泰富为何要赌徒式地签署这样明显不公平的协议做多澳元,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吊诡的是,中信泰富早于2008年9月7日,已获悉该公司巨额亏损,但直到一个半月后,公司市值损失过半才作公布。而就在这段时间,资本市场上中信泰富的沽空规模忽然急剧上涨,甚至是出事前的十几倍。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最低跌至3.66元,沽空者获利众多,而中小股民损失惨重。
    事后荣智健称,对于这项投资他事先并不知情,是财务部门绕过他所做的决定,而财务部门的两位负责人(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辞职)也最早被“问责”。不过,荣智健的女儿、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则只被降职,并没有离开公司。荣智健还否认张立宪为“替罪羊”之说。
警方介入调查 荣智健逊位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正式介入调查。香港证券交易所22日也表示,会跟进有关投诉。
    为了应对困局,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深夜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自救的同时,荣智健没有忘记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也随即终止出售大昌行。
    在中信泰富积极解困的同时,证监部门对中信泰富的调查也在不断深入。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七位执行董事和七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的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如果剔除该项亏损,则去年可以取得税后溢利19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当满头银发的荣智健道出这个事实时,据说当时整个发布会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荣智健表示,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但盈利幅度难以预测。
    凭借荣智健“红顶商人”的背景,加上中信集团的鼎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中信泰富“澳元门”事件,到此应该会画上个句号。然而,4月3日,香港警方对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

2009年中信泰富事件为什么亏损

6. 荣智健的被调查

 中信泰富在2009年1月2日晚间披露17名董事正接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这是继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宣布介入调查中信泰富事务以来,上市公司首度披露被调查对象。中信泰富指出,公司董事荣智健、荣明杰、范鸿龄、常振明等17人正因该公司事务接受证监会的调查。涉及信息披露问题中信泰富在2008年10月21日公告外汇衍生产品爆出百亿亏损,随后股价持续下滑,但在此之前市场沽单已经增多。香港媒体指出中信泰富董事会在2008年9月份即已知悉衍生产品出现亏损,香港市场有指责其拖延公告重大事项的嫌疑。香港证监会在其监管方式和对象的说明中,与中信泰富现时情况一致的监管内容是,“就上市公司涉嫌进行损害股东利益或有欺诈成分的交易或向公众提供虚假或具误导性资料的行为进行查询。”此前有分析师指出,由于亏损发生和消息披露有一定的时间差距,港证监会的调查或集中于这一点上。中信泰富在1月2日收盘后披露荣智健等17人接受调查,1月2日,中信泰富股价大幅飙升,收报10.20港元,涨幅达到21.72%,成交量也创下一个月来的新高,达到4.29亿港元。遭调查人数仍不清楚实际受到调查的中信泰富员工人数仍不清楚,因为此次披露是应2009年开始执行的香港交易所上市规则13.51(B)条款作出的。该规则要求董事在任期间,如某些资料有变,上市公司必须通知交易所,并公布有关董事最新资料。仅凭这一公告尚无法知悉荣智健之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以及已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和财务总监是否在调查之列。这一事件已经影响到在其他公司任董事的人。中信泰富董事常振明也是中信银行董事,因此中信银行同期发表董事接受调查的公告,但称该事项无关中信银行。2009年4月7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搜查中信泰富的公司总部,调查公司在2008年投资外汇巨亏的事件。而在2009年4月8日,荣智健宣布辞职。 2014年9月11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已经对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股份,00267.HK)以及包括前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在内的五名前董事展开法律程序和研讯程序。在2008年中信泰富(中信股份整体上市前公司)的外汇投资巨亏事件中,中信泰富及荣智健、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副董事总经理张立宪和李松兴及执行董事周志贤等五名前董事被认定披露虚假或者具有误导性的财务状况资料,需要赔偿4500名投资者损失。香港证券界人士估计,赔偿金额可能超过10亿港元。受此影响,9月12日,中信股份早盘大跌逾4% 。 浮亏一度高达147亿港元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为了减低西澳大利亚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曾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交易合约。2008年9月7日以来,中信泰富觉察到合约的潜在风险,公司终止了部分当时仍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亏损6.27亿港元。公司又买卖了一些远期澳元以调控澳元之风险,再亏损1.29亿港元。加上其他一系列交易,截至2008年10月17日,中信泰富已变现的亏损为8.077亿港元。与此同时,中信泰富手上还有一部分仍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截至2008年10月17日,按公允价值计算亏损为147亿港元。公告发布后,中信泰富股价一度暴跌七成,市值损失也超过200亿港元。随后,其母公司中信集团伸出援手,向中信泰富注入15亿美元后,中信泰富最终的亏损额定格在91.55亿港元。 日前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了全球富豪资产缩水榜,全球排名前十的富豪资产损失一共达到1500亿美元。按照损失的幅度来计算,来自中国的两位富豪荣智健和黄光裕榜上有名。其中,中信泰富因为在2008年10月份出现外汇衍生产品百亿巨亏,荣智健的资产从2008年的30亿美元跌到7.5亿美元,损失高达75%。

7. 中信泰富为什么会巨亏155亿,从中信泰富案例中如何看待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这个事情我大概是知道的,中信泰富当时在澳洲买了两座矿就存在有远期支付问题,而在远期支付过程中存在一定汇兑风险,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买入了累计杠杆期权KODA,但是这个期权本身是有投机性质的,而公司在操作上也非我们常规做对冲时用的套期保值操作,量价不对,标的也错了。这样以来澳洲央行的降息导致澳元在08年到10年大幅贬值,导致了巨亏!正常的操作是,比如两年后支付30亿澳元,为了对冲澳元升值的风险,应该锁定30亿澳元的卖出权证。
作用:
金融衍生交易又是一把双刃剑,运作不当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风险,即价格走势背离预期而导致的损失。衍生交易本质上是“零和游戏”,是交易双方对市场价格未来走向的一种对赌,总存在“赌”错而遭受损失的一方,在中信泰富外汇远期合约下,澳元汇率的变化与中信泰富的预期不一致,未能持续未来上涨而是急剧下跌,由此产生的上百亿港元损失就属于市场风险。然而,该损失数额如此之大,这就与企业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终端用户的地位不相符合了。中信泰富并非金融机构,管理层不能拿股东的钱去胡乱冒险。当金融衍生交易出现重大损失时可能存在一个追究责任的问题,分水岭就在于公司参与衍生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

中信泰富为什么会巨亏155亿,从中信泰富案例中如何看待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8. 求一则关于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方面失败的案例

●中信泰富"豪赌"酿成巨大亏空
  风险类型:市场风险
  代表企业:中信泰富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出盈利预警,称公司为减低西澳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8.07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为147亿港元。换言之,相关外汇合约导致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总额为155.07亿港元。
  事件发生后,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辞去董事职务,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对中信泰富进行调查,范鸿龄离任港交所董事、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主席、收购上诉委员会和提名委员、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直至调查终止,中信集团高层人士对中信泰富在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巨亏逾105亿港元极为不满,认为荣智健应对监管疏忽承担责任,对中信泰富董事会讲可能进行大改组。
  而中信泰富的母公司中信集团也因此受影响。全球最大的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中信集团的长期外币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a1下调到Baa2,基础信用风险评估登记从11下调到12;标准普尔将中信集团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BB-待调名单;各大投行也纷纷大削中信泰富的目标价。摩根大通将中信泰富评级由"增持"降至"减持",目标价削72%至10港元; 花旗银行将中信泰富评级降到"沽出",目标价大削76%至6.66港元;高盛将其降级为"卖出",目标价大削60%至12.5港元;美林维持中信泰富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削57%到10.9港元。
  除此之外,中信泰富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一家香港红筹股资金运用部总经理表示:"此事对于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群体形象破坏极大,对于我们也是敲了一记警钟。"
  没有遵守远期合约风险对冲政策
  据了解,这起外汇杠杆交易可能是因为澳元的走高而引起的。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SINO-IRON的铁矿项目,该项目是西澳最大的磁铁矿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2亿美元,很多设备和投入都必须以澳元来支付。整个投资项目的资本开支,除目前的16亿澳元之外,在项目进行的25年期内,还将在全面营运的每年度投入至少10亿澳元,为了减低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因此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
  为对冲澳元升值影响,签订3份Accumulator式的杠杆式合约,对冲澳元及人民币升值影响,其中美元合约占绝大部分。按上述合约,中信泰富须接取的最高现金额为94.4亿澳元。
  但问题在于,这种合约的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所签合约中最高利润只有5150万美元,但亏损则无底。合约规定,每份澳元合约都有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所以在澳元兑美元(0.6305,-0.0127,-1.97%)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却没有自动终止协议,中信泰富必须不断以高汇率接盘,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
  另外,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本质上属于高风险金融交易,中信泰富对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的风险评估不足。
  将中信泰富一步步推向崖下的是一款以澳元累计目标的杠杆外汇合约,即变种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
  内部监控失效
  授权审批控制失效。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宣布,由于发生了上述外汇风险事件,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志贤已辞去董事职务,10月20日起生效。莫伟龙于同日起获委任为集团财务董事。荣智健表示,上述合约的操作者对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正确评估,相关责任人亦没有遵守公司的对冲保值规定,在交易前甚至没得到公司主席的授权。此外,持有中信泰富29%股权的母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同意为其安排15亿美元备用信贷,利息和抵押品方面按一般商业条件进行。
  信息披露的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外信息披露制度对重大信息的范围、内容、投资者利益等存在缺陷,发现问题6个星期之后才对外公布,做法令人惊讶,显示出其内部监管存在漏洞,并且质疑中信泰富实际负责公司财务的并非是已经辞职的张立宪和周志贤,而是公司主席荣智健的女儿荣明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认为,"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准确、及时、全面,其中"及时"最难做到。他分析说,中信泰富所做炒汇行为和其主业不同,属于非正常交易。既然是从事外汇期货,就要锁定风险,签订合约之初就要发布公告,说明"存在"潜在的风险。而且在澳元下跌时,公司应该止损,已造成的亏损算也能够算出来。正是由于中信泰富迟迟不公布亏损,才遭到投资者指责。
  而内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更是常见。他分析说,杭萧钢构曾经将公司将要签订的一份天价订单提前泄密,受到处罚,这是比较例外的事,更多的上市公司则是信息披露不及时。"将生米煮成熟饭了,才向投资者通报一声".在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每年处罚的信息披露问题中,一多半都是由于不及时。
  风险管理没有集中。标普分析师认为:"中信泰富的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问题严重,未来发展战略也需要重新检讨;而风险管理没有集中,也是中信集团乃至多数中资企业一直以来的隐患。"